二、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的成功实践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绿色南京”建设为抓手,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得到较大的发展,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
1.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通过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加大城市绿化、整治老城环境、加强城市管理和创建绿色社区等工作,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城市生态网架初步构成。以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为契机,将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城市发展的新格局。2001年底南京市委、市政府作出推进“一城三区”(河西新城区、东山新市区、仙林新市区和江北新市区)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以“一个疏散、三个集中”(即疏散老城人口、工业向开发区集中、建设向新区集中、高校向大学城集中)调整战略为手段,从改变城市简单、摊大饼式扩张着手,将环境建设、森林、文化等直接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因素与城市建设统一起来,把城林一体的理念贯穿于城市规划之中,实行红线(规划线)、绿线(绿化线)双线同划。通过主城与新区等之间的绿色廊道建设,使老城与新城之间、主城与卫星城之间、中心城与周边城镇之间在交通上由高等级公路相连接,在空间上由绿色廊道相隔离,初步形成了圈层式、放射状,“心、环、网、片”相交融,城林一体、路连林隔的城市空间生态布局的格局。
绿色之都建设成效显著。2003年“绿色南京”工程启动以来,以主城区绿化为中心,城市两环及城郊结合部环城森林圈为基础,进出城干道绿色通道和沿江河湖防护林带网为骨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生态公益林为板块,初步形成城中林廊交织、城外森林环绕的绿化新格局。到2006年,南京全市共完成成片造林64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1%,比2002年增加了6个百分点;全市共500公里长的公路绿色通道框架基本形成,515公里长河湖岸线防护林带初步建成;城市绿化快速发展,“十五”期间,南京城区新增绿地2 000多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近1 00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较“九五”期末增加4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12平方米,较“九五”期末增加3.2平方米;共有市民绿化广场49个,游园绿地62处,总面积超过160万平方米,基本实现在主城任一点300米范围,就有一处不低于3 000平方米的市民广场或游园绿地的目标,初步形成城市绿化效果较好、景观功能较全、绿视率较高的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体系。
古都与生态相融合的城市风貌进一步彰显。2002年,南京老城围绕“显山、露水、见城、滨江”的目标,共完成投资约150亿元,拆除各类违章和影响景观的建筑约400多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完成了“一环”、“二区”、“三轴”、“四线”、“五街”、“六片”的整治改造任务。通过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整治建设,一批以中低收入人群为主体的“平民社区”旧貌换新颜,一批“脏、乱、差”的街巷,环境面貌显著改善。通过环境整治与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相结合,全面整合了历史文化资源,使南京的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得到了进一步彰显,为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了功能性支持。
城市管理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以争创最佳人居环境城市为目标,以“创卫”、“创模”、迎接十运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先后实施了清洁南京、美化南京、亮化南京工程,加强了城市景观亮化、景观围墙美化、店牌店招整治、报亭出新、户外广告提档、房屋立面出新、屋顶平改坡等城市景观建设力度,打造了一批城市景观带,提升了城市档次,增加了城市看点,改善了城市形象。城管重难点问题取得新突破,城市管理的顽症得到有效改善。尤其是以迎接“十运会”为契机,先后开展的铁路沿线综合整治、全市大拆迁、城市环境十项整治,有效整合了城市管理资源,攻克了一批城市管理的难点顽症,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观。
城市居民环境权益得到了保障。绿色南京建设注重把环境建设与老百姓最实际的环境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绿色人居环境的内涵”,制定了包括清洁能源、宁静洁净、绿化美化、餐饮达标、文明工地等五个方面30个项目绿色社区量化指标体系,开展了“绿色人居环境社区”和“餐饮污染控制示范街区”的创建活动。到2006年,共建成了133个绿色人居环境社区和34条“餐饮污染控制示范街”,人居环境状况明显改善。通过创建“绿色人居环境社区”活动,社区居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得到提高,社区居民更加关注环境,与此同时,环境也在反哺着人类环境友好融洽了人际关系。
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得到较大改善。2003年以来,南京市以推进农村“三集中”建设为手段,按照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引导农民向城镇和农村规划居民点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从空间布局上为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空间支撑。以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卫生村为载体,实施“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等“三清”工程,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至2005年底,高淳、溧水、浦口、江宁先后成功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共创建了20个环境优美乡镇和22个生态村,建成市级以上卫生镇(街道)28个,卫生村109个,农村卫生和生态环境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
2.生态安全保障工程顺利推进
饮用水源地得到较好保护。2001以来,南京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采取了严格的整治与保护措施,先后采取转产改造、扩容、移建取水口等措施,调整了取水口布局,减少取水口数量,构建了长江饮用水源保护的区域性与核心区的三圈层保护架构,并对夹江水源地实施整治,封闭了大胜关航道,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持续保持在安全、优良状态,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在99%以上。另一方面坚持饮用水源地管理机制的创新,突出合力管理与长效管理。2003年南京市政府成立了由水利、环保、卫生、市政公用、海事、公安等部门组成的集中式饮用水源管理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分别从水域、陆域和流动污染源、固定污染源、工业污染源、社会设施等方面,研究编制全市饮水源地保护规划和实施方案,有效保护了饮用水源地的安全。
生态敏感区保护取得较大进展。近年来南京新增森林公园3个,建成了8个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到2006年共有各类具有自然保护功能的保护区共14个,占地585.5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04%。矿山禁采与植被恢复工作取得较大进展。2001以来,南京全市划定了禁采区、限采区,并对禁采区内的开山采石企业分步实施关闭,滥采乱挖山体资源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实施幕府山植被恢复绿化等矿山环境恢复整治工作,不仅增加了可用土地面积,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也恢复了生态环境,实现了资源、环境、人类的协调发展。2005年,南京市又制定了《南京市重要(特殊)生态功能区划技术报告》,共划出市域范围内重要及脆弱敏感的生态功能区11大类67处,总面积1 129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17.2%,为南京生态环境改善奠定了坚实的空间基础。
危险废弃物处置工作上了新台阶。“十五”期间,南京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水平不断提升,2005年全市共焚烧处置医疗废弃物2004吨(涉及369家医疗单位),实现了市二级以上医院处置率达到100%。积极推进江北废弃物处置中心等危险废弃物处置设施改造,提高了全市危险废弃物处置能力和处置水平,2005年工业危险废弃物焚烧量达到4 113吨,工业废弃物处置利用率达到89.4%,保障了南京生态安全。
3.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取得较大突破
进入新世纪,南京市委、市政府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逐年增多,其占GDP的比例由2001年的2.43%,提高到2005年的3.01%,达72.25亿元,有效保证了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十五”期间,南京市新建了城北污水处理系统和城东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完成了江心洲污水处理厂扩容升级改造工程,城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每日104万吨,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85%以上;建成了长江向玄武湖、内秦淮河、金川河每日28万吨生态补水工程,外秦淮河入江河口生态水位调节工程和包括医疗废弃物在内的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理中心等;新建水阁、轿子山和天井洼三个大型垃圾处理场,并对垃圾污水进行了预处理,达到城市污水排放标准;开展了垃圾资源化试点工作,建成了水阁垃圾沼气发电厂等。这些设施的建设为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了重要的工程保障。
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重大进步,“十五”期间,内秦淮河实施了第三期综合整治工程,完成了水质整治和河岸环境的绿化、美化建设。开展了外秦淮河综合整治,完成了主城区段的污水截流、两岸景观营造及水位调节等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设,实现了水质改善、景观变美、河道通畅的阶段性目标。实施了金川河等整治,到2005年,南京无超四类水的水质达标率增加到55.6%,城市污水实际处理率由五年前的不足1%提高到65%,水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二是城市环境空气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在完成老城区60平方公里的“禁燃区”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将“禁燃区”面积扩展到主城范围,建成区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加大了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力度,尾气达标排放率保持在85%以上;开展了城市尘污染综合治理,加强了建设工地和渣土运输的环境管理,城市扬尘得到有效控制。2005年,全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以上的天数达到304天,空气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工业污染的防治能力得到新的提升。“十五”期间,南京全市投资13.4亿元用于工业污染治理工程的建设、改造和升级,严格实施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由“九五”末的84.2%提升到91%,重点工业企业达到95%;工业废水中化学耗氧量和氨氮分别由3.61万吨和2 054吨,削减至3万吨和1 700吨;酚、氰、铬、砷、铅、镉6项污染物合计量由112.96吨削减至55吨。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与削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对环境带来的压力,为南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腾出了极为宝贵的环境容量。
4.产业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发展取得新进展
“九五”以来,南京市以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为主线,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通过政府有效推动、市场有效驱动和公众有效参与,促进了产业与环境建设的互动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继续快速发展。“十五”期间,南京市严格执行国家、省产业政策,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构筑以新兴产业为先导,支柱产业为支撑,都市型工业为特色,生产型服务业为配套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结构。2004年南京市出台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工业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对产业政策作了更为严格的规定,强化了产业政策引导作用。通过转变增长方式,调高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优势产业发展目标,工业结构得到继续优化,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销售收达到1 01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由2001年的25%,增加到2005年32%,增加7个百分点,全市工业沿着绿色工业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走集约式发展之路。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搬迁工作深入推进,企业搬迁在范围上,从老城向主城发展,企业的搬迁类型也由单纯的污染治理搬迁,向服从整个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方向发展。从2001年到2006年,共有160多家工业企业搬出主城区,占历年搬迁企业总数的50%以上。通过城区内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搬迁,对城市建设、居住环境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以工业布局调整为契机,加快产业集群发展。2004年编制了《南京市工业产业布局规划》,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促进资源和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集中,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和企业集聚度。2005年,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实现增加值379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5.7%,比2003年时提高了3.6个百分点。随着工业企业逐步向各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集中,城区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城区环境因此得到不断改善,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以循环经济的方式,把污染解决在生产过程中。近年来,市委、南京市政府以清洁生产作为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抓手,以实现《南京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为目标,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从2002年开始,选择扬子石化、金陵石化、南钢集团、梅山冶金集团、南汽集团等大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使循环经济从概念走向行动、走向效益。围绕“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标,采取和改进措施,延伸产业发展链,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2005年南京全市已有98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共有250家企业通过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从2000年到2005年,南京全市工业增加值由412亿元增至1 066亿元,而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则由6.49亿吨削减至4.75亿吨,工业重复用水率由60%提高到73%。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工业粉尘的回收率分别由“九五”末的79.1%和91.5%提高到86.5%和96.0%。
加强资源的节约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政府鼓励和政策扶持,加大资源节约技术改造的投入,资源节约工作取得较大突破。“十五”期间,南京市万元GDP综合能耗从1.8吨标煤下降到1.35吨标煤,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从3.5吨标煤下降到2.53吨标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量从310吨下降到285吨。全市主要耗能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有52项达到国家一级水平,有85项达到国家二级水平。从2001年至2005年,共节约能源150万吨标煤,其中节电18.5亿千瓦时,节水5 000万吨,节原煤145万吨,节约成品油25万吨,平均年节能率为3.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