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域经济理论对竞争力的解释
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开始致力于经济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取向日益受到关注,区域经济学发展较快,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点突破了传统的区位研究框架,开始转向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政策问题。面对现实经济中的各种区域问题,各国政府加大了对区域经济进行干预的力度,纷纷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促进衰退和落后地区的发展。如美国的密苏里河流域阳关地带的开发、前苏联的西伯利亚东部地区开发、日本的全国综合开发计划等。一些有说服力的理论和模式应运而生,其中,梯度转移理论、不平衡理论、输出基础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网络理论、累积因果理论和中心—外围模式理论等较有影响。这些理论研究的侧重点是区域增长的动力机制及其区际差异问题。事实上,一个区域之所以能够取得较好的增长实绩,是因为它们拥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对区域发展差异的解释也可以看成是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解释(金碚等,2003)。
(1)梯度转移理论
梯度转移理论的基础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Vernon)等人所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而每个部门或产品必将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4个阶段。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该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主导部门由创新占主体的专业部门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创新活动大都集中于经济最发达地区的大城市。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这种梯度转移的过程主要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梯度转移之所以成为可能,主要是市场的扩大及由此所产生的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成本的节约等,从而使下一梯度的具有某些比较优势的城市或地区有可能成为该部门或产品的最大生产基地,而取代原来最高梯度的创新发源地,进而实现技术与产品生产的梯度转移。
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梯度转移理论的局限主要是有可能造成地区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这与当前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但比较符合现实情况,因为沿海地区技术进步较快,技术含量较高的制造业和新兴第三产业比重较高,而中西部地区多以传统产业为主体,仅是在局部区域或局部产业领先,因此,用梯度理论解释东中西部发展差异是成立的。
也有学者认为,梯度理论有较强的适应性。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都具有一定的区域差异性,特别是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条件往往呈现出梯度性,按梯度转移依次发展能取得较好效果。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既未像“梯度”论者所预期的那样,出现梯度推移的态势,反而到了90年代,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中、西部落后于东部的发展,差距显著扩大了。地域分布并不是均值递进的,忽视了地区之间经济交流的双向性,忽视了同一地区之内的经济互补性,忽视了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互动性。
(2)输出基础理论
输出基础理论最初是由诺斯(D.C.North)在研究美国历史时期的区域增长时提出的,后经蒂博特(C.M.Tiebout)、珀洛夫(H.S.Perloff)、博尔顿(R.E.Bolton)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得以完善。它的理论基础是静态比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业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区内增长的主要原动力。因而,增加区域的输出基础即区域所有的输出产业和服务,将启动一个乘数过程,其乘数值等于区域输出产业与非输出活动收入或就业量之比(D.C.North,1995)。
诺斯把区域输出基础定义为“一个区域所生产的可供输出的商品的总和”,其中“可供输出的商品”主要是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的单项输出商品。他认为输出产业兴办的成功是影响区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区域增长或者是由于相对于竞争区域其输出品的地位提高了,或者是由于开发了新的输出品。因为,输出产业的发展既决定着区域绝对收入和人均收入的水平,也决定着区域将要发展的地方性产业的规模和数量。一个输出产业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主要取决于区位优势、自然资源禀赋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其他区域收入和需求的变化,以及技术的进步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竞争中,一个区域能否取得成功,或者是否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将主要取决于其输出产业的竞争力大小。
该理论属于成本市场理论范畴,可以较好地解释外向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事实上,经济发达或竞争力较强区域均具有较强的产品和服务输出能力。伴随着我国产品出口额的不断提高,国家竞争力也在不断上升。
(3)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各个地方或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或部门。或者说,增长总是被极化,也即首先出现在某些增长极或增长点上。按照佩鲁的观点,增长极的形成应具有一定的历史条件、技术及资源优势基础。具有创新能力及较好制度环境的地区,以及具有一定自然资源、地理优势的地区,往往能够成为增长极的中心,它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或者关联效应以及极化与扩散效应带动整个经济增长。
按照增长极理论,一个落后地区能否迅速发展起来,关键看是否具有一个区域增长极。构成这种区域增长极的核心,就是具有一批规模大、增长迅速、联系广泛、创新和控制能力强的推进型产业和企业。因此,从竞争力的角度看,一个区域的竞争力大小将取决于是否具有区域增长极,而区域增长极取决于其推进型产业、周围环境和增长传递机制三方面因素。其中,推进型产业是构成增长极的核心,它取决于推进型企业的产业关联度、生产控制力、增长推动力和技术创新力的大小(图1-1)。
图1-1 增长极与区域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资料来源:金碚等.竞争力经济学.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增长极理论主张通过政府的作用来集中投资,加快若干条件较好的区域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周边地区或其他产业发展。这一理论的实际操作性较强。但增长极理论忽略了在注重培育区域或产业增长极的过程中,也可能加大区域增长极与周边地区的贫富差距和产业增长极与其他产业的不配套,影响周边地区和其他产业的发展。
(4)点轴开发理论
点轴开发理论是由我国学者陆大道提出的,该理论运用网络分析方法,把国民经济看作由点、轴组成的空间组织形式,即“点”、“轴”两个要素结合在同一空间。点即增长极,轴线即交通干线,因此点轴开发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它也是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为出发点的。点轴开发理论是生长轴理论和中心地理论的发展。该理论的中心思想是:随着连接各中心地理的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等的建立,形成有利的区位,方便人口的流动,降低运输费用,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新的交通干线对产业和劳动力产生新的吸引力,形成有利的投资环境,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而形成新的增长极。这种对地区开发具有促进作用,形成区域开发纽带和经济运行信道功能的交通干线被称为生长轴。该理论认为: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经济中心在地域上呈三角形分布,其吸引范围为六边形。不同等级的经济中心依据市场最优、交通最优、行政区划最优原则,体现了不同等级经济中心吸引范围的差异。因而点轴开发理论重点论述了经济的空间移动和扩散是通过点对区域的作用和轴对经济扩展的影响,采取小间距跳跃式的转移来实现的。
这一理论与模式的基本思路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选择若干资源较好的具有开发潜力的重要交通干线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
第二,在各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镇(增长极),确定其发展方向和功能。
第三,确定中心城镇(增长极)和发展轴的等级体系,首先集中力量重点开发较高级的中心城市(增长极)和发展轴,随着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开发重点逐步转移扩散到级别较低的发展轴和中心城镇。
从区域经济成长的过程来看,工业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城市或企业的优区位,并呈点状分布。这种工业点,即区域的增长极,也是点轴开发系统中的点。经过点状增长极开发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点逐渐增多,点和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交换的需要,运用交通线路、动力供应线、通讯线、水源供应线等相互连接起来,这就是轴。这种轴线首先主要是为工业点服务的,但轴线一经形成,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吸引人口、产业等生产要素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新的点。点轴贯通就形成了点轴系统。由于轴线是以不同等级的中心点为基础的,相应地就会形成不同等级的点轴系统。在一国范围内,经济布局如何展开,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地确定点轴的开发顺序。首先重点开发条件最好、潜力最大的一级轴线,然后逐步扩展到二级开发轴线、三级开发轴线。在地区工业有所发展而发展程度不高、地区经济布局框架还未形成的情况下,可运用点轴开发模式来构造地区总体布局的框架。与增长极开发不同,点轴开发是一种地带开发,它对地区经济发展和布局产生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单纯的增长极开发。我国多数区域开发采用点轴开发模式,如西部大开发国家就确定以西陇海线兰新线、长江上游经济带、南贵昆经济区沿线、沿江的点轴开发模式为重点区域。
(5)网络开发理论
在经济布局框架已经形成,点轴系统比较完善的地区,进一步开发就可以构造现代区域的空间结构并形成网络开发系统。该理论提出了市场网络理论,然后又逐渐形成了网络开发理论。网络开发系统应具备下列要素:一是“节点”,即增长极的各类中心城镇;二是“域面”,即沿轴线两侧“节点”吸引的范围;三是“网络”,由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通讯网组成。网络开发就是已有点轴系统的延伸,提高区域各节点间、各域面之间,特别是节点与域面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同时,通过网络的外延,加强与区外其他区域经济网络的联系,或者将区域的经济技术优势向四周区域扩散,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将更多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调度组合。
网络开发一般适用于较发达地区或经济中心地带。它一方面要对已有的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更新、扩散、转移;另一方面又要全面开发新区,以达到经济空间的平衡。新区开发一般也是采取点轴开发形式,而不是分散投资、全面铺开。这种新旧点轴的不断渐进扩散和经纬交织,逐渐在空间上形成一个经济网络体系。
较发达地区之所以采取网络开发形式,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区域整体经济已达到高度发展阶段(即区域内部地区之间协调发展差异缩小),区域经济实力已允许较全面地开发新区,实行大幅度区域空间网络结构,可促使区域经济逐步趋向均衡。
第二,区域内一些增长极的极化效应达到一定限度(即集聚过度导致交通紧张,能源、电力短缺或用地用水困难等,使环境质量下降),公共服务成本及基础建设成本增加,将使集聚产生的规模不经济,超过了集聚所带来的效益,于是一些企业便把产品、工厂向外围分散化发展。因此,如果说增长极开发、点轴开发是以集中为特征的话,那么网络开发则是以均衡分散为特征的。我国目前的珠三角、长三角开发就属于网络开发模式。
(6)累积因果理论
累积因果理论是在缪尔达尔(G.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的基础上,经卡尔多(N.Kaldor)、狄克逊(R.Dixon)和瑟尔沃尔(A.P.Thirlwall)等人提出具体的理论模式而形成的。最早在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提出了循环累积因果原理(G.Myrdal,1957)。他认为,“市场的力量通常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际不平等”。按照他的观点,由于集聚经济的存在,繁荣地区会因市场的作用而持续、累积地加速增长,并同时产生扩展效应和回流效应。前者对落后地区有利,而后者则对落后地区不利。由于前者远小于后者,经过这一不均衡的互动过程,繁荣地区愈繁荣,落后地区愈衰落。
英国经济学家卡尔多继承了缪尔达尔的基本思想,强调集聚经济、报酬递增、要素的迁入等产生的利益的循环累积,即强调回流效应对区域增长的影响,并把这些影响因素整合在他的相对效率工资概念(货币工资与生产率指标之比)之中。他认为,相对效率工资决定区域在全国市场所占的份额,其值越低,区域产出增长率就越高。由于假定国内区域的货币工资水平及其增长率是相同的,而繁荣区域因集聚经济存在产生规模报酬递增,其产出和生产率增长率提高,致使相对效率工资下降。反过来,相对效率工资下降又导致区域产出增长率进一步提高,促使高速增长区域更趋增长。根据卡尔多的这一思想,狄克逊和瑟尔沃尔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累积因果模型。
总之,累积因果理论强调的是,集聚经济、规模报酬递增等产生的利益,将通过一个循环的累积因果过程,扩大地区之间的不平等。在形成这种循环累积因果的过程中,效率工资、生产率增长和要素流入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把区域增长率和市场份额看成是衡量区域竞争力大小的重要指标的话,那么,区域竞争力或产出增长率将是效率工资的函数,而效率工资则是区域生产率增长率的函数。按照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发达的繁荣地区之所以生产率增长率较高,主要是由于存在集聚经济导致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入。
区域经济能否得到协调发展,关键取决于两种效应孰强孰弱。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回流效应都要大于扩散效应,这是造成区域经济难以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缪尔达尔等认为,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要有政府的有力干预。这一理论对于加快中西部开发,解决地区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7)核心—外围模式理论
1966年,美国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专家弗里德曼(J.Friedmann)根据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为基点,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中心—外围模式(J.Friedmann,1966)。他把落后地区看成是与核心保持着殖民依赖关系且缺乏经济自主权的外围区,认为思想、技术、资本和观念等所有这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都产生于核心,或者由核心从海外接收。这就导致了空间二元结构的出现,并随着时间而增强。他特别强调政治和经济权力的不平衡,以及区域间文化变化速率的不对称,对创新扩散、投资和资源配置的影响。然而,他认为,随着市场的扩展、通信设施的改善、观念的改变以及城市增长的拓展,将会出现空间经济的一体化,因而核心与外围将变得模糊,地区间差异最终将缩小。也就是说,“随着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将推动着空间经济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总之,核心—外围模式特别强调区域的依附性以及政治和经济权力的不平等。核心区之所以发达并具有竞争力,主要是因为它们在国家政治和经济关系中处于有利的支配地位;而外围区之所以落后,缺乏竞争力,则是因为它们在国家政治和经济关系中处于依附的地位,缺乏经济自主权。因此,要缩小地区间的差异,就要打破这种核心区与外围区之间的支配和依附关系,推进政治和经济权力的平等化,促进思想、技术、资本和观念等的空间扩散。
这一理论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即政府与市场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缺一不可,既要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弥补市场不足方面的作用,并大力改善交通条件,加快城市化进程,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8)城市圈域经济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圈域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各国理论界和政府对城市圈域经济发展逐渐重视,并加强对城市圈域经济理论的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新起步,国内对城市圈域理论研究也在逐步深入。该理论认为,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核心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域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该理论把城市圈域分为3个部分:一是有一个首位度高的城市经济中心;二是有若干腹地或周边城镇;三是中心城市与腹地或周边城镇之间所形成的“极化—扩散”效应的内在经济联系网络。
城市圈域经济理论把城市化与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意在推动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协调,对发展城市和农村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谢晓波,2003)。
目前,国内除大家公认的三大都市圈外,各地也提出一些区域性城市圈的设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