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家族企业的轨迹

中国家族企业的轨迹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调查显示,今日的中国私营企业,普遍采用家族拥有的形式。我们从温州案例看到,中国家族企业和民营经济具有天生的血亲关系。温州的个案反映了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历程,而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史。全家动员是这一时期个体民营企业的特点,家族制成为普遍现象。压抑已久的家族企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许多企业每年以几十倍上百倍的速度成长,一批家族企业巨人诞生,家族经济的力量得到空前膨胀。
中国家族企业的轨迹_家族力量

中国家族企业的轨迹

今日中国的私营企业,普遍采用家庭家族拥有的形式,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上广泛存在着家族制管理。——“中国私有企业主阶层研究”课题组《我国私有企业的经营状况与私有企业主的群体特征》

在中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中,实行家族式经营的至少在90%以上。不仅私营企业普遍存在家族制管理,而且其他类型的企业,如乡镇企业、集体企业、合伙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民营承包企业等也大量存在家族制或泛家族制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全国工商联研究室曾共同对21个省、市、自治区的250个市、县、区的1947家私营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显示,今日的中国私营企业,普遍采用家族拥有的形式。企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紧密结合,决策权高度集中在企业主手中,家庭成员在企业中居要位。许多企业主认为“企业要稳定发展,就必须由我本人或我的家人来经营管理”。

调查发现,已婚企业主的配偶50.5%在本企业从事管理工作,9.8%负责购销,已成年子女20.3%在本企业从事管理工作,13.8%负责购销。私营企业家作为投资人对管理工作也是亲力亲为。所有投资者中,48.0%直接参加企业管理工作,44.6%在企业中担任技术工作,仅13.2%不参与企业日常工作。至于重大的决策,55.3%由企业主决定,30.2%由企业主与主要管理人员共同决定,13.9%由董事会决定。一般管理决定中,也有49.7%的企业是由企业主拍板,36.0%由企业主与主要管理人员共同商定,12.7%由董事会拍板,企业主不予闻问的仅占1.6%。

关注中国家族企业,不得不提到一个地方,那就是温州。据温州市委政策研究室马津龙研究,在温州民营企业中,不仅20余万个体工商户和2000余户独资私营企业完全属于家庭、家族企业,而且2万余家股份合作企业以及2万余家公司制企业,大多也保留着家庭、家族色彩。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温州民营企业的规模较小,企业管理简单,人力资源的局限性对企业的负面作用不大;而家族成员的自我约束、自我牺牲精神,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在合作、信任更多局限于家族成员之间的情况下,家族制往往具有更大的稳定性。

我们从温州案例看到,中国家族企业和民营经济具有天生的血亲关系。温州的个案反映了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历程,而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史。

第一阶段:1978年—1992年。

1978年,全国14万城镇个体工商业者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迈出了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第一步。一批进不了体制内企事业单位的城镇个体户和农村专业户,开始自谋出路,在求生中敲开了一扇致富之门。

这一年,15岁的南存辉在乐清柳市镇一条狭窄小巷的拐角摆了个补鞋摊。

河北沧州农村的王淑贤被其他公社请去搞农村副业,把军工针织企业的边角废料拣来做短裤。

广东的梁庆德带领10余人在荒地上筹办羽绒制品厂。

20世纪80年代,许多体制内的人也“下海”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以学识和胆魄开创民营经济的新境界。同时,最早的一批个体户中的领先者开始转型。

1982年起,四川的刘永言、刘永行等四兄弟陆续放弃公职去农村养鹌鹑。

1984年,小鞋匠南存辉与人合股5万元办起了“乐清求精开关厂”。

1986年,大学肄业的唐万新在其兄新疆八一中学化学教师唐万里的协助下,用仅有的400元钱在乌鲁木齐创办了一家名为“朋友”的公司,做彩色摄影冲印。

1988年,25岁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生张剑辞去了大学教师的职业,与28岁的哥哥张跃一起在湖南南部的郴州小城成立了“远大热工研究所”。

同年,王文京和同事借款5万元在中关村注册成立用友财务软件服务社,推出商品化财务软件。

也在这一年,国家颁布了《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同时在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增加了私营经济的条款,自此家族企业名正言顺地进入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生活。

这个时期家族企业的特征是:大多以家庭作坊的生产方式开始创业,以家庭和亲朋好友为基础开始打江山。面对市场风险,唯有家族可以同舟共济。全家动员是这一时期个体民营企业的特点,家族制成为普遍现象。由于长期处于短缺经济状态,国内市场求大于供,许多家族企业迅速赚到了第一桶金,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第二阶段:1992年—1997年。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同年,中共十四大召开,家族企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中国进一步加大了改革开放的力度,新一轮经济增长出现,产生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压抑已久的家族企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许多企业每年以几十倍上百倍的速度成长,一批家族企业巨人诞生,家族经济的力量得到空前膨胀。

1992年,唐万新、唐万里兄弟率领的德隆向当时还很陌生的证券市场伸出了测水温的脚尖,走出了创建资本航母的第一步。

张跃、张剑兄弟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直燃机,掀起中国中央空调行业历史性变革。

朱保国创建太太药业的前身深圳爱迷尔食品有限公司。

这一年,希望集团的资产已经发展到1个亿上下。刘氏兄弟注意到了宏观政策的变化,希望集团开始迅速克隆其成功模式。希望发展史上著名的“中南7日行”由此出现。7天之内希望集团签了4个合同,建了4家公司。

这一时期,家族企业的特征是开始追求规模效应和行业的领导权,纷纷组建企业集团,做大做强,希望、万向、格兰仕、帝贤集团莫不如此。

1993年,梁庆德父子从生产羽绒服转向微波炉;1997年,格兰仕成为“中国微波炉第一品牌”;1998年,格兰仕成为全球最大规模微波炉制造商。

1994年,做短裤起家的王淑贤组建河北帝贤针纺集团公司。公司逐渐发展成为合成纤维全国产销量第一、针织服装出口全国第二的大型企业。

从1992年到1997年5年间,希望集团在全国20多个省建立了100多家分支机构。

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资产急剧膨胀,家族企业中的利益分割矛盾也越来越大,产权问题开始浮出水面。于是兄弟分家、父子分家,各打天下。1995年希望集团刘氏四兄弟分家,成为家族企业裂变的最典型个案。希望集团从单一企业发展成为大陆希望、东方希望、华西希望、南方希望四大集团。

另一方面,产权重组、企业改制之风盛行。通过收购兼并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家族企业资产结构变得多元。许多企业摘掉集体的“红帽子”,明晰产权。1993年顺德最早掀起了企业的改制试验。天通、万向等为解开产权之结开始了“帽子戏法”。

家族企业为了支撑高速发展,开始引进外部人才,美的集团何享健“宁可放弃100万元的生意,也不可放弃一个人才”的话成为名言,鲁冠球求才若渴掏钱培养大学生的故事也传为佳话。

这一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家族企业内部加快洗牌的时期。由于发展过速,企业管理不善、多元化决策失误、人才结构失衡、创新不利、资金浪费等许多问题开始爆发,一批家族企业遭遇了痛苦的滑铁卢,有的偃旗息鼓,有的痛定思痛,卷土重来。德隆的唐万新兄弟在90年代初赔掉了干彩印赚的100万元,唐万新回忆说:“然后就开始扩张,搞多种经营,什么小挂面厂、小化肥厂……连乡镇企业都不如。1988、1989、1990年开始赔,赔得一干二净不说,还欠了一屁股债。”但他们很快靠代理电脑销售缓过劲来并正式注册新疆德隆公司,瞄准第三产业,进入娱乐、餐饮和房地产开发行业,掘取他们的第二桶金。

家族企业开始反思和调整,沈阳飞龙的姜伟公开发表了《总裁的20大失误》,为这一时期家族企业的成败作了注脚。

第三阶段:1997年至今。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民营经济确定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族企业进入理性发展的时期。2002年11月初召开的中共十六大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明确提出“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这个时期家族企业的特点,一是开始实施产业多元化和国际化。

1999年4月,刘永行将东方希望总部迁至上海浦东,并积极谋划,筹资30亿元资金打造第二主业。刘永好从饲料主业挺进到房地产、医药、国际贸易等领域,并逐渐进入越南等东南亚市场。

1997年远大直燃机开始进入美国市场。7月,远大一分为二,开始正式上马“远铃整体浴室”项目。哥哥张跃继续经营远大中央空调,弟弟张剑则通过远铃去打开新市场。

1997年起万向就获得了美国通用公司的订单,成为第一家进入国际主机配件配套线的中国零部件企业。到2000年底,万向已经在美、英、德等7个国家设立了11家公司。鲁冠球开始在“全球化的新坐标系里找自己的位置”。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日本许多纺织企业纷纷倒闭,王淑贤的帝贤集团抓住机遇抢占日本市场。

1997年5月,德隆集团召开“达园会议”,确定“行业投资”的投资理念,全面进入股市,开始实施“三大战役”,“德隆系”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航母。

二是开始进行创新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探索。

许多成功的家族企业开始引入职业经理人,依靠外来的人力资源来打理公司。希望集团的陈育新说:“希望集团现有几十亿的资产,近200家企业,仅靠我们四兄弟管不好如此巨大的资产,儿女们也未必有这个能力。以后将是一批职业经理人在管理我们的资产。”

同时,民营企业家不再独霸资产,部分企业开始实施经理人持股,让高级经理享受优先认购权,把他们的利益与企业命运捆绑在一起。1998年下半年正泰集团的南存辉对集团公司的低压电器主业全面进行股份制改造,把公司的持股人从10个家族成员变成106个股东。

家族企业开始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利用资本市场实施股权改造。一些家族企业上市后,如虎添翼,获得更多的资源,用友、太太、天通等都是其中的受益者。家族企业由股市向金融业渗透,涌现了德隆系、希望系、东方系、万向系等家族金融系,家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