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规律
世界各国城市化的进度和已达到的水平千差万别,但都有一个基本的发展规律。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城市化的发展表现为阶段性规律、聚集与扩散规律、城市的区域差异规律以及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规律。
一、世界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
有学者将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共同规律概括为一条被拉平的S形曲线,并将其分为三个阶段。[14]
第一阶段为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慢的初级阶段。其发展态势表现为S形曲线的左下段,斜率较小。当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低于10%时,为工业革命以前的城市化阶段,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且比重较大,农业人口占有绝对优势,同时,农业生产率较低,农产品的剩余量较少,人口处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缓慢增长阶段。当城市化水平为10%~20%时,城市化处于起步阶段,农村对劳动力的推力不足,现代工业刚刚起步,且规模较小,在发展中受到资金和技术的制约,城市对农村的拉力也不强。在这一阶段,农村对劳动力的推力和城市对农村劳动力拉力的释放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从两河流域的城市出现开始至世界城市化水平达到20.5%的1925年,历时5000多年。
第二阶段为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的中期阶段。其发展态势表现为S形曲线的中间段,斜率较大。这期间,城市化水平为30%~50%时,进入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当城市化水平为50%~70%时,处于城市化的基本完成阶段。随着现代工业基础的逐步建立,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工业规模和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城市对劳动力的要求增多,拉力增大;而农村生产力的提高使更多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农村人口的压力增强,乡村的推力明显加大。因此,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的速度明显加快,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从20%~30%提高到60%~70%。世界发达国家从1851年到1950年将城市化水平提高到50%,大约用了100年的时间。从世界城市化进程来看,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在21世纪初城市化率达到50%,各国基本实现城市化。
第三阶段为进入高度城市化以后,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又趋于缓慢发展甚至停滞发展的后期阶段。其发展态势表现为S形曲线的右上段,斜率较小。在这一阶段,城市化水平超过70%,城市化进程处于相对稳定的发达阶段。这时,全社会人口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现象,同时,农村人口经过前一时期的转移,人口压力减少;农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农村的经济和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动力较少。城市在工业发展中的资金、技术投入越来越重要,就业岗位增加速度减缓,剩余劳动力开始移向第三产业。由于农业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都趋于减少,城市化水平徘徊不前,直到最后城乡人口转移达到动态平衡,实现城乡一体化。
二、世界城市化的聚集与扩散规律
从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和发展模式看,城市化的主要内容体现为人类最基本的物质生产、分配、交换活动和居住方式不断地从分散的村庄向集中的城市聚集。这一过程,经历了5000多年。然而20世纪中后期,在发达国家出现了生产和生活活动由大城市向周围地区扩散的现象,由此,使城市化的内容体现为由农村向城市的聚集和由城市向农村扩散的双向过程;同时,也展示了城市化未来发展将会出现缓慢甚至停滞的趋势。
迄今为止,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向城市的聚集是城市化最明显的特征,也是城市化的主要内容。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在技术资金、交通运输、通信设备、市场容量、人力资源以及居住条件、医疗和社会保障、教育体制等方面比农村拥有更多的优势,从而使得人类的生产活动不断向城市集中,在经济上产生聚集的规模效益。城市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心,并起着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作用。生产活动向城市的聚集促进了城市供电、供水、公路、铁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兴建和改造,带动了商业、金融、贸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又增加了城市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增加和聚集,从而导致城市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但是,在生产活动和人口向城市的聚集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贫富差距、住房紧张及不安全等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城市经济效益递减,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化发展的新问题。一方面,人们采取措施控制这些负面影响的扩大;另一方面,城市的一些生产活动和部分人口逐渐向边远地区转移,出现了城市化的扩散现象。
在20世纪中后期,发达国家普遍出现的城市化的扩散现象,改变了人们以往对城市化是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集中的单一认识,丰富了城市化的内容。城市化不仅是一个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积聚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生产、生活方式和人口由城市向农村及周边地区扩散的过程。在城市化过程中,积聚与扩散的重要性体现在城市化的不同阶段。在城市化的初级和迅速发展阶段,积聚规律占主导地位;在城市化的发达阶段,扩散规律呈主要特征。扩散,就其内容而言,是城市的物质和文化因素向周边的空间转移;就其形式而言,在世界范围内,表现为发达国家向不发达国家的转移;在一个国家和地区,表现为城市生产、生活方式和人口向周边地区和农村的空间转移。
三、世界城市化的区域差异规律
世界各地处于不同的历史基础、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条件,由此导致世界城市化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
18世纪以前,城市最早在两河流域及亚洲的其他一些地区出现,亚洲成为古代城市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18世纪,英国最先开始工业革命,并持续了近百年的时间,使它成为现代城市化最早的地区。进入19世纪后,欧洲大陆、北美先后开始工业革命,世界经济的增长重心也经欧洲大陆转向北美东部;大西洋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带来了世界经济的“大西洋时代”到来。进入20世纪后,美国南部和西部经济迅速发展,经济重心由东部逐渐转向太平洋沿岸。另外,以日本为首的东亚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的地区,其经济增长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1倍以上。东亚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美国经济增长重心的西移,使得世界经济增长重心开始向太平洋圈转移。与之相适应,世界城市化重心在空间上同样处于不断转移之中。这种转移,实际上是不同区域城市化水平差异的变化过程。首先,开始于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1851年,英国的城市人口第一次超过农村人口;而到1900年,当世界平均城市水平为13.3%时,英国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激增到78%。当时,世界城市化的重心在欧洲。1800年,世界上65座10万人以上的城市中,21座在欧洲,占32.3%;至1900年,世界301座10万人以上的城市中,欧洲有148座,所占比重高达49.2%。20世纪前半叶,北美的城市化速度加快,尤其是美国,从1890年至1950年,城市化水平迅速从35%上升到64%。[1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随着民族独立运动的蓬勃兴起,亚洲和非洲的社会和经济开始走向全面发展的道路,城市化的运动过程开始加速,世界城市化的重心经过5000多年的旅程,重新回到城市发展的起点。
世界城市化发展重心的转移表明,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两者相差30个百分点。另外,在20世纪中叶之前,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提高的速度大大快于欠发达地区;后来,欠发达地区出现了相对较快的城市化发展速度。
四、世界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规律
英国工业革命之前,世界城市化进展得一直非常缓慢,始终徘徊在3%左右的水平。1760年,世界开始进入了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化时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早期城市化主要是以工业化为推动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形成,使原有的分散和落后的手工业生产以及以农业为主体的乡村经济发生了性质上和地域上的变化,人类的生产活动和居住活动开始不断向城市集中。而城市生产活动的积聚和人口的增加,城市基础设施的兴建和功能的不断完善,以及积聚经济效益的强化,反过来又作用于工业化,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由此可见,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二者的互动已成为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