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科技背景下的食品安全问题举隅

高科技背景下的食品安全问题举隅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高科技背景下的食品安全问题举隅网上流行这么一个帖子,标题是《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很有意思,摘录下来: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黄,从木耳中我们认识了硫酸铜,从奶粉中我们认识了三聚氰胺,这一次双汇又让同胞重新认识了瘦肉精的化学作用……
高科技背景下的食品安全问题举隅_大国食安

第一节 高科技背景下的食品安全问题举隅

网上流行这么一个帖子,标题是《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很有意思,摘录下来:

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

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

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

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

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黄,

从木耳中我们认识了硫酸铜,

从奶粉中我们认识了三聚氰胺,

这一次双汇又让同胞重新认识了瘦肉精的化学作用……

不知道下一次又是什么?

看来,食品问题有助于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科技进步在推进食品工业发展,为人们生产出量多而廉价的食物同时,也导致新的系统性风险增加。虽然它们往往处于隐蔽状态,然而一旦出现问题,就有可能是大规模的集中爆发或者是对公众健康造成积重难返的普遍伤害。当今这方面的例子,除了“激素食品”泛滥之外,还有改变动物天性喂饲玉米导致的致病菌大规模传染 ,滥用抗生素导致的抗药性问题,最近一些年才为人们认识的反式脂肪酸的危害,更何况还有具有中国特色的三聚氰胺导致儿童结石症、地沟油回流餐饮业,等等。

用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的理论来表述,这些问题的存在动摇了现代风险社会中人们的本体性安全。食品无疑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食品工业中人为的风险所带来的种种不确定性,已经超出人们的风险承受范围,破坏了人们基本的信任感和共有的经验知识,导致人们普遍的存在性焦虑。尤其是在高风险的现代社会,人们对公共机构和科学技术持有宿命式的依赖。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导致的社会恐慌,不仅让人们对入口之物不再信任,甚至连检测技术和机构本身也习惯性地成了被质疑的对象。

第一个例证是“苏丹红Ⅰ号”,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工业染色剂。研究表明,它具有致癌性,如果被当做食用色素添加于食品中,会缓慢影响食用者的健康,如可能会使肝部DNA结构变化,导致肝部病症等,但不会快速致病,因而具有极强的隐蔽性。早在十多年前,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就明令禁止在食品中添加这种工业染色剂。但不幸的是,在食品中违规添加苏丹红的现象却在业内普遍存在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屡禁不止的现象呢?毫无疑问,相关部门的检测、监督、管理不力应是原因之一。但是笔者认为,某些科技人员或许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食品生产企业和商人们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在食品中添加苏丹红改善观感以增加产品的销售量,必然离不开相关科技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在食品生产的哪个具体环节、具体时段添加,添加多少不至于立刻致人严重后果,都将由科技人员反复试验、“严格把关”。国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没有掌握一种简单易行、高效准确的科学检测方式来快速检测出该种违法添加剂之前,对于食品科技人员们的这些助纣为虐行为往往也会感到非常无奈。从而由于高额利润的吸引,不顾科学技术伦理约束的科技工作者们对于科学技术的不恰当使用,使得相关部门的政府行政行为程序变得更加复杂。

第二个例证,是我们反复提到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给无数个家庭带来了伤痛,影响之恶劣,后果之严重,令人震惊!但是三鹿集团却曾经有着十分骄人的成绩,甚至还获得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头顶多项桂冠的三鹿集团现在却成为有毒食品的代名词,原因何在?三鹿集团的科技工作者到底为何要在奶粉中添加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根本原因是为了让牛奶中蛋白质的检测值达到国家制定的标准,顺利通过质检,实际上就是为了让产品以次充好,获得更多不法利润。在牛奶生产的哪一个生产环节添加三聚氰胺,添加剂量的多少,都需要科技工作者的准确把握。本应用来为人类造福的科学技术,却在某些科技人员“帮助”下成为害人的工具。部分科技工作者科技伦理的缺失、社会责任感的淡漠、道德的沦丧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而正是这项获得权威大奖的“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研究及其配套技术的创新与集成项目”,在短短半年之后致使上万名婴幼儿患上泌尿系统疾病,甚至多名孩童死亡。这一结果无疑损害了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尊严,暴露出我国当前科技成果认定标准、奖励机制和评价机制的弊端,也让更多的人开始认真反思我国的科技奖励制度。事实上,我国科技奖励体系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或多或少会受到行政干预。已有学者建议,适当延长科技奖励评奖周期,待其稳定和有效性得到验证或应用后,才能申报。

第三个例证,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地沟油,已经陪伴中国消费者走过了十数个春秋,在餐饮业内部也早已是公开的秘密。然而在这并不短暂的时间里,为什么地沟油却一直顽强地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呢?事实上,我国早已形成一条回收、提炼、加工、销售地沟油的完整产业链,无疑这一过程中凝聚着大量科技工作者的“心血”。某些科技工作者,为了个人利益纷纷加入了生产地沟油的产业链,并且成为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职业地沟油生产者将地沟油经过过滤、加热、沉淀、分离,变身为清亮的“食用油”,低价出售,回流餐桌。为了将油脂杂物分开,分离时会加入过氧化氢,甚至稀硫酸,为了去除污油的“原本面孔”和异味,还会加入脱色剂和花生精等香料。总之在污油的去杂质、去臭、提炼、增色、添香等整个处理过程中,均包含有相关化工、生物等技术的运用,可以肯定会有相关技术人员的参与。由于地沟油披着非常隐蔽的外衣,目前国内根本就没有一套行之有效、方便快捷的检测方法使之快速现形,从而也给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带来一定的难度。地沟油的危害并不是立竿见影,而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导致受到地沟油伤害的消费者存在极其危险的健康隐患。技术的使用本应使人们的生活质量更高、保障人们的健康,如今却因为技术人员对技术的不当使用,使之成为危害人民和社会的工具。

诚然,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是每个企业或个人合法的目标和权利,但是无论是企业、商人,还是食品科技工作者们,一定应在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范围内,谋取自己的利益。食品安全关系人的健康、生命,也关乎祖国的荣誉和未来,任何一个同科学技术运用相关的个人、团体,都有责任和义务在科学技术伦理的约束之下,自觉维护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和人格尊严。在这个意义上,某些从事食品开发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不仅没有遵守自己的职业道德,自觉用科技伦理来约束自身,造福人类,反而成为一些企业危害大众生命健康的推手和帮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