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代新城县孝子周德骥事迹与周雄孝子传说

元代新城县孝子周德骥事迹与周雄孝子传说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至此,可以推定,明清时期周雄孝子传说题材的渊源,极有可能来自于元代周德骥的事迹。在万历、康熙《新城县志·人物传》中,周德骥都被记载为新城县第一位孝子,而有关周雄生前是孝子的传说,虽然早已在民间流传,但尚未被记载到新城县志中。此事说明,至少明代时,当地知识分子还是知道周雄孝子说法并无可靠的史料证据。
元代新城县孝子周德骥事迹与周雄孝子传说_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迁:近世浙江民间信仰研究

2.元代新城县孝子周德骥事迹与周雄孝子传说

如前所述,周雄信仰中的孝子传说是嘉靖年间才出现的。那么,这一传说的人物原型到底是什么人呢?现存衢州府志(弘治府志、天启府志、康熙府志)和西安县志(康熙县志、嘉庆县志)的孝子传资料中,均没有类似人物的记述。而在周雄故乡新城县的方志中,却存在着一位同样是周姓孝子周德骥(1305—1363)的事迹,万历及康熙县志均把他当作新城县孝子而列之于传记,民国《新登县志》还收录了明初宋濂及徐一夔所撰的周德骥墓志铭。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元末明初著名文人、政治家宋濂所撰写的周德骥墓志铭。

周君讳德骥,字仲良。……母汪氏。君少丧父,能自力学事母,贫无以养,去就吏得禄以奉母。及母患危疾,遂弃归,躬自调药物,问所好恶而顺适之。晨夕既泣,叩颡愿天,梦神语以祈祷之法,急如其言,疾果愈。念母已耄,绝意不复仕。有荐之者,不应。惟日以求母豫悦为事。……君有兄亦老病,足不能行,嫂丧明无子,事之如父母。……其子昉等来请,曰先子之卒以元至正癸卯(1363)三月四日。(43)

宋濂受新城人周德骥之子周昉之托写成此铭。周德骥是元人,生前曾对母亲及兄嫂竭尽孝养。如把历史人物元人周德骥的事迹与前述汪记、方记中的南宋周雄事迹相比较的话,可以找到如下的共同点:(1)两人都是新城县的周姓,而且德骥的字是仲良,雄的字是仲伟,仅一字之差,两人仿佛是同族。(2)两人母亲都姓汪。(3)雄的生日是三月四日(44),德骥的忌日也是三月四日。

有了明初著名学者宋濂亲自撰写的墓志铭,此后周德骥及其事迹在新城县便渐渐有名起来。万历《新城县志》把周德骥收入到了人物传中,成为新城县历史上第一位有名的孝子(45)。由于前述(1)(2)(3)共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世人们完全有可能把周雄、周德骥混融起来。如是这样的话,周德骥的事迹被混进周雄的传记中就不是没有可能。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清顺治年间严州知府钱广居及康熙年间贡生、新城县人徐士晋所分别叙述的周雄孝子传说。

生宋淳熙戊申岁三月四日,母汪氏。……父名荣。母三岁失乳,父亦随逝。神天性孝友,事继母,抚二弟,备极孝爱。初名雄,以雄音邻荣,恐干父讳,改名缪宣。年二十三,见家道不支,母弟无以养,弃学就贾,携赀客于姑苏之六沙村,投金六、金七舍人家三载。忽梦母病,即治装归。……及抵家,母气将绝,对天泣,神愿以身代,许肉身灯,愿母得复痊。……遂身点肉灯,以酬前愿。事毕,辞母往衢。……寓武源村贩木。……为两弟治田庄数处,自此家道充盈。(46)

宋淳熙间,我邑有孝子周姓讳雄,字仲伟者,事后母素谨,贾于吴,忽有梦兆,疑母病,遂不顾重货以驰。及归,而母已将绝矣。公号泣拜天,愿减己年以延母寿,而母得醒。未几,又贾于衢,闻母病,急破浪以出,为水所没。(47)

也就是说,严州、新城等地周雄孝道的主要内容是:为了扶养母亲和兄弟,他放弃学业外出经商。后来因梦见母亲生病,他急忙放下自己的生意回家侍奉母亲。为了母亲早日痊愈,他不惜减损自己的寿命向上天作保证,最后因急着回家探望母亲,淹死在钱塘江。

如把上述周雄生前传说与周德骥的事迹相比较的话,可以找到存在着如下相同或接近的情节:(4)父亲的死别。钱记中提及周雄年少的时候,父亲已过世,这与周德骥情形相同。(5)钱记、徐记都说周雄从小就承担起父亲未竟的责任,经商赡养母亲,与德骥从吏养母相类似。(6)治愈母亲的病。钱记、徐记说周雄在梦中得知母亲生病,立即放弃商事回家探望母亲。在母亲临危之际,他以自身性命为担保恳求上天治愈母亲重病,并许以“肉身灯”(48)酬愿。而周德骥在得知母亲病危后,随即辞去吏的工作,回家专心侍奉母亲。每天向上天祈祷母亲早日康复,结果上天被其感动,教授其祈祷之法,他按其法行之,其母果愈。(7)抚养兄弟。钱记说周雄以长兄的身份,抚养二位年幼的弟弟,并为其置办家业。周德骥除了孝养母亲之外,还兼而照顾年老、行动不太方便的哥嫂二人。

由以上(4)(5)(6)(7)四个要素可知,周雄孝子传说的内容与元代新城孝子周德骥的事迹有着极为类似的关系,而汪记、方记中的周雄却完全没有这些要素的存在。至此,可以推定,明清时期周雄孝子传说题材的渊源,极有可能来自于元代周德骥的事迹。

在万历、康熙《新城县志·人物传》中,周德骥都被记载为新城县第一位孝子,而有关周雄生前是孝子的传说,虽然早已在民间流传,但尚未被记载到新城县志中。也许县志的编纂者、当地知识分子对周雄与周德骥是区分得很清楚。如前所述,“周雄孝子”正式被记载到新城县志是道光年间,而该志也不过是引用雍正《浙江通志》的记载而已,但雍正《浙江通志》的资料来源却是新城县人徐士晋所载的、流行于民间的周雄孝子传说。也就是说,孝子事迹先被通志记载,后被吸收到县志,与通常的方志编纂程序是截然相反的。此事说明,至少明代时,当地知识分子还是知道周雄孝子说法并无可靠的史料证据。前面已经弄清楚,周雄孝子的说法首次出现于明代中期,按照历史发展脉络,民间流传的周雄孝子传说的题材,其史料渊源极有可能是元代周德骥的事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