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乡土意识促成了区域内部地方神信仰的趋同
乡土观念是促进某一区域内部信仰趋同与区域之间分异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而言,生活在封闭,对外联系不太方便的地区的人群,其地的乡土观念相对要重一些。生活在盆地的人群,其地的乡土意识特别浓厚,对乡土保护神的信仰最为顽固。在浙江,最显著的乡土保护神当属盛行于金衢盆地的胡则神信仰。胡则生前是北宋时期金华府境域内第一个中进士的人,也是第一个当上高官的人,《宋史》说他“喜交结,尚风义”(111)。北宋末年,朝廷又授予胡则神(方岩神?)以佑顺侯封号,这也是当时出生于金华府境内人格神中封号较高的神号,因而胡则很容易被金华府各个辖县的人所接受,“由是邦人事公有加于他日。若水、若旱、若疾、若疠,有求无不应,有祷无不答,迹实表表,满人耳目”(112)。衢州府与金华府同处金衢盆地,又从金华府中析出,其自然、人文背景与金华府相似性较多,因而其境内的部分地区也接受了这一地方神。胡则生前曾奏免衢婺二州身丁钱一事,正是反映了该区域内部乡土意识的形成。清代胡则信仰在严州府出现后,该地也出现了胡则生前曾奏免当地身丁钱的传说,“相传神守睦州,民戴其德,后为漕使,奏免丁身钱,州人思之,因立庙祀焉。”(113)胡则生前曾奏免睦州身丁钱一事,完全没有根据,显然是受胡则奏免衢婺二州身丁钱一事影响所致,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严州府当地人对金衢二府的区域认同感。金衢严三府代表性地方神的人物原型多半都是出生于当地或附近地区的人,都有着佑助当地人的显灵传说。这些地方神的扩展,正是乡土观念形成并走向发展的产物之一。
杭嘉湖宁绍地区的地貌以平原为主,历史上与外部的交流非常方便。生活在该地的人们,其乡土观念相对较弱。因此,对乡土保护神的崇拜就不如金衢严三府强烈。也许正是基于类似的理由,一些出生于外地的神灵也容易在该地区传播,如伍子胥、张夏都不属于本地人。五通神原本是徽州地区的神灵,但明清时期该信仰最发达的地区却是在江南三角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