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南
对于很多人来说,江南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且是文化概念或者是富庶之地。确实,江南凭借自身优越的文化底蕴和地理环境,在经济、文化方面长期处于全国前列(至少从明代起)。那么,江南到底在哪?它的具体区域和名称的渊源又是如何?
江南在历史上是一个不断变更的概念。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始设立江南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分江南道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三个行政区,其中江南东道“理苏州”(《旧唐书·地理志一》),辖今江苏省苏南地区、上海市、浙江省全境、福建省大部分地区及安徽省徽州市。由此可见,“江南”最早在唐朝时已由政府来划定区域并命名了。因此这个“江南”在世人心中具有不容怀疑的权威性和持久的影响力。另外,就经济和文化中心区域的发展变化来看,江南的历史可以分为洞庭湖中心期、太湖中心期以及二者的并行期。至两宋时,太湖区域的人口总数、粮食产量以及科举考试等方面均明显领先于洞庭湖区域。到明清时期,太湖区域已经完全取代洞庭湖区域而成为江南的“腹地”。
当下学者大多认为明清时期的江南就是太湖流域及其周边地域,即包括江宁(今南京)、润州(今镇江)、常州、苏州、松江、嘉兴、湖州、杭州、绍兴、明州(今宁波)等在内的“江南十府”。如王家范从明清时期区域经济的角度来界定江南,认为江南是以苏州、杭州为中心的苏松常、杭嘉湖市场网络区。[4]日本学者斯波义信的“地文—生态地域”说认为“经济史研究中的明清江南,应指苏、松、常、镇、宁、杭、嘉、湖八府及太仓州所构成的经济区”[5],其主要原因是这一地区“在地理、水文、自然生态以及经济联系等方面形成了一个整体,从而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经济区”[6]。综上,从地理、地域、历史、文化、经济角度讲,嘉兴地区处在江南“腹地”的“腹心”位置是显而易见的。
(二)文化特征
考古成果表明,马家浜文化发展到崧泽文化这一阶段,女性的地位十分突出,而且社会发展比较平稳,没有出现象征社会地位和权力的器物。这一状况往往被考古学界简单理解为母系社会女性特殊社会地位的表现。其实不然,北方文化源头时期也经历过母系社会,但为什么在文化精神上与江南文化中呈现出的女性特征相去甚远呢?除了地理、气候、人种等客观因素上的差异外,还应该和江南文化源头时期女性社会地位突出相关。马家浜文化遗址中的玉器,磨制精美,既是原始社会时期先民对灵物或某种自然崇拜的物化写照,揭开中华民族7000年玉文化的序幕,同时,也体现了江南文化特有的思维模式,“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狰狞、冷漠的北方青铜文明的文化品质”[1]。江南文化源头中的女性突出地位直接关涉江南地区的古代先民心灵深处精神结构的集体无意识层面。江南地区的古代先民思维中存在着“中国诗性智慧”审美特质,即高度强调美与善、认知与直觉、情与理、有限与无限、人与自然的统一及审美整体性即异质同构审美体验表达,以保持内在生命在精神感受上的那种诗性智慧的永恒与自由,使其周围所充溢的都是生命循环的有序节奏——积极、活泼、生动、快乐、朴素的审美体验。原始先民对母性生殖崇拜的敬畏尊崇,以及母权制度下宽松温和社会的心理认同,积淀凝结成江南文化精神上和审美体验上阴柔宽厚、儒雅精致的女性品格。
在江南文化精神生产方式上,江南文化生产主体“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活动的日常化”生产方式,造就了江南文化精神上细腻精美的审美化、艺术化特征。以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为例,如上海菜精致细腻;嘉兴粽子讲究用料和蒸煮;南北口味交融,讲究轻油、轻浆与清淡的杭帮菜注重原汁原味,烹饪时轻油腻轻调料,要求口感鲜嫩,口味纯美,色、香、味俱全;苏州糕点;扬州小吃;等等。如此精致、奢华的饮食文化生产方式,对于素来粗犷放达的北方人民来说,与其说不屑,不如说是对日常生活本身缺乏审美眼光与艺术创作态度。这种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精致追求与江南文化之源女性地位的优越性是相契合的。
(三)嘉兴
每一个地域有其特有的文化脉络,城镇作为地域文化资源的一个主要载体,在地域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提及嘉兴,首先它是一个地理概念:嘉兴地处江苏和浙江两省交会处,是苏、杭、沪三个城市之间的中央地带,可以说是“江南腹心”。嘉兴最早于春秋时期就已被史书记载,古称檇(zuì)李,因其地盛产檇李而得名。檇李是水果中的珍品,果形扁圆,皮色殷红,上缀金黄细点,其果肉鲜润如琥珀,成熟时酒香扑鼻,将皮咬破一点点,就可以一口将里面的果汁一吮而尽,如饮琼浆玉液。传说西施离开越国(今绍兴)前往吴国(今苏州),途经檇李城,吃了几个檇李后,竟然醉眠树下,所以檇李又叫“醉李”。嘉兴也是吴越争战37年中的著名战役——檇李之战的主战场,公元前501年和公元前496年各发生过一场檇李之战,吴越双方各有胜负。嘉兴早在秦时就已经设置由拳县,嘉兴市区至今仍有由拳路和由拳社区。三国时期,由于由拳县野稻自生,东吴孙权以为祥瑞,改由拳为禾兴。吴赤乌五年(242),因太子孙登战死,新太子孙和立,为了避讳,把“禾兴”改成了“嘉兴”。自此,嘉兴的地名正式确立,沿用至今,已有1770多年。
1977年,时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的夏鼐,根据当时长江中下游、太湖流域等地的考古成果,得出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起源的摇篮这一划时代的结论,并且确认了以嘉兴马家浜遗址为代表的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等地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代表。此后,马家浜文化被正式确认为长江下游及太湖地区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距今天6000—7000年。把马家浜文化认定为江南文化之源,其根据在于:首先,稻作被认为是确定江南有无史前文化的重要标志。从已经发现的考古成果来看,众多的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大多含有稻作要素,但是在年限上,马家浜文化遗址最早,其水稻同时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栽培水稻。[7]其次,马家浜文化遗址中发现的文化特性对于江南地区具有强大的辐射性,并由此产生了文化共同体。考古成果表明,马家浜文化有一个很大的辐射范围,包括杭嘉湖地区以及苏、锡、常、沪等,例如湖州的邱城,杭州的吴家埠,苏州的越城,吴县的草鞋山,吴江的袁家埭,上海的青浦崧泽,常州的圩墩,武进的潘家塘遗址,等等。由于马家浜遗址在年限上是最早的,又处在这一广阔区域的中心地带上,所以以马家浜文化为源头的环太湖地区人类活动圈出现了文化共同体。经过数千年的传播、交融,长江流域、太湖流域的古代文化才终于形成,并进而发展成为今天的江南文化。
(四)新塍
城镇和人一样拥有记忆,因为它也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胚胎、童年、成长的青年到成熟的今天,这个丰富、充满磨难而独特的过程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城镇肌体内。一代代人创造了城市后又纷纷离去,却在城市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明清时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大背景下,江南地区的城镇大量涌现。六府一州之地(苏州府,常州府,湖州府,杭州府,松江府,嘉兴府以及苏州府管辖的太仓州),有三万余平方公里,星罗棋布地分布着三百余座城镇,代表了我国明清时期城镇发展的最高水平。这些城镇不仅是财富的聚集地,而且是人文的渊薮,其文风之盛,几可与一些大中城市相颉颃。仅嘉兴地区就有魏塘镇、濮院镇、王江泾镇、西塘镇、梅里镇和新塍镇等。
新塍镇就是发源地之一。康熙十三年(1674),作为梅里词派主要代表的朱彝尊,写下了一组含有100首诗,以嘉禾平原城镇为歌咏对象的组诗——《鸳鸯湖棹歌》[8]。其中,描绘了盛产精美工艺品的新塍镇,以及新塍镇人张鸣岐制的薰炉——“张铜炉”。新塍镇始建于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已有1170多年的历史。新塍镇曾有“新城”“柿林”“新溪”之称。“新城”之名,唐宋以来,沿用已久,其间有时也称“新塍”。“新塍”之名最早见于宋代,“塍”,即堤。由于新塍镇地处河湖分布丰富地区,若遇大水则庄稼必然受害,百姓种植积极性也大打折扣,故筑塍以御之,又以“塍”为“城”。到了清末,为与其他亦称为“新城”的地方相区别,定名“新塍”。新塍又名“柿林”,是因地处柿林乡而得名。时至今日,也许只有坐落在新塍镇东南的能仁寺以及寺内这棵千年银杏才能讲述这座古镇的岁月沧桑(图2-1-1)。中秋节前后每次去新塍镇,看到人们排起长队争相购买传承百年的新塍月饼的情景,笔者总是在想这也许就是新塍记忆的一种。
图2-1-1 能仁寺
承载这些记忆的既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塍镇观音桥(至今仍有遗存,见图2-1-2)一带的龙翔花烛店(图2-1-3)的龙凤花烛和店掌柜程寿琪老人,作为新塍记忆的组成部分至今仍鲜活地存在着。即便是到了今天,如果在当地打听龙凤花烛,上了年纪的人们都会纷纷讲述龙凤花烛的曾经与辉煌。
图2-1-2 新塍镇观音桥
图2-1-3 龙翔花烛店旧址
20世纪初,在嘉兴市新塍镇观音桥一带只要提起“白胡子爷爷”几乎无人不知。这位由于留着银色长须而得名“白胡子爷爷”的老人就是龙翔花烛店的掌柜——程寿琪。作为程氏家族的族长,程寿琪老人一生为人和善、做人正派,掌握了制作花烛这一独门手艺且技艺精湛,在当地颇为人尊重,也极有人缘,是以龙翔花烛店的生意十分红火。新塍镇周边的苏州、上海、湖州、嘉兴等地慕名前来求购者络绎不绝。龙翔花烛店不仅有最为著名的龙凤花烛(大婚时使用),还提供年烛(过年时使用)、寿烛(做寿时使用)。除此之外,人们在不同节庆中也会请对花烛以求祥瑞,如添丁、开业、乔迁、弄瓦、满月、建新灶、架梁、奠基等等。这些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形式在这一地域非常普遍,就连当时在上海红极一时的大亨黄金荣过寿时,也曾派遣专人来新塍订购寿烛。可见当年的龙翔花烛店丝毫不逊色于今天的新塍月饼店。当时作为新塍“名片”的龙翔花烛店掌柜程寿琪老人也自然成为一方名人。每年农历十月到来年二月,寿琪老人及家人都不得空闲,连家人的饭食很多都是外送,可想而知当时店内忙碌的情景!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寿琪老人和龙翔花烛店乃至有观音桥商标的龙凤花烛迎来发展的黄金期。作为新塍的一段记忆,后人应该怀念并牢记,正是有了这段记忆才能串起这一地域的文化脉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