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道婆籍贯争议之我见

黄道婆籍贯争议之我见

时间:2023-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道婆籍贯争议了几十年仍未有结论,其争议的焦点在于她是松江乌泥经人还是崖州人?实事求事地说,黄道婆在三亚的研究几乎空白。但这并不影响黄道婆是三亚人的观点,只能说明“黄婆在三亚”的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目前普遍认为,黄道婆的故居在崖城水南村。
黄道婆籍贯争议之我见_黄道婆的三亚解读:“黄道婆在三亚”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三、黄道婆籍贯争议之我见

对一位历史上有伟大贡献的人物进行研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其中出籍问题的研究又是一项重要课题。黄道婆籍贯争议了几十年仍未有结论,其争议的焦点在于她是松江乌泥经人还是崖州人?因此学术上形成了上海派学术观点与崖州派学术观点。2OO4年底,本人有幸拜读了周振东先生的《黄道婆籍贯考辩》一文,为之精神感动,为之据理折服,加上近年来的研究思考,本人之鲜明观点是黄道婆就是三亚本地人,而且是一位充满智慧、充满慈悲、助人为乐、个性鲜明的优秀黎家织女。

实事求事地说,黄道婆在三亚的研究几乎空白。因此,我们必须面对三个现实问题:一是三亚史志未有黄道婆的历史记载;二是黄道婆在三亚的故居没有发现遗迹或出土文物;三是黄道婆在三亚的传说故事并未明确她的出生来历,以及合理讲叙黄道婆是怎样离开崖城去上海的。但这并不影响黄道婆是三亚人的观点,只能说明“黄婆在三亚”的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源头上说,元代陶宗仪的《辍耕录》可谓惜墨如金,但相信大学问家陶公对“归”与“来”字的使用是不会搞错的;《梧溪集》系文学咏颂,诗人王公对黄道婆的生平不排除有演义加工之嫌,其准确性有多大就很难说清了;何况还一直存在对黄道婆年代的文献记载出现多种版本的问题。时至今日,持黄道婆是松江乌泥泾人观点的上海学术派,也拿不出可以说服人的硬性证据证明黄道婆就是乌泥泾人,其更多的也只是传说故事而已。

要说黄道婆是崖州人,除了已故周振东先生的论据外,恐怕还要解释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为何三亚史志未有黄道婆的历史记载?本人认为,黄道婆作为本地黎家织女,三亚史志未见记载,原因有三:其一,宋末元初战乱不断,大事记载恐还关注不到黄道婆这一黎家织女的离开事宜;其二,黄道婆生长习技于崖州,因改良革新纺织技术而成名于松江,其贡献的这本账自然记在松江府志上,崖州志未记载可以理解;其三,史志对黎族纺织技术有记载,但因其优秀者甚多,黄道婆也只是习技中优秀者之一,无可记载理由,何况还有轻视女性等的因素存在。

第二,黄道婆的故居在哪里?是否还有遗迹或文物?目前普遍认为,黄道婆的故居在崖城水南村。但除了众多传说外,是否还有遗迹或文物?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在开展细致入微的考证工作中去寻找和发现了。

第三,有黄道婆出生在崖城的传说故事吗?黄道婆是怎样离开崖城去松江的?

黄道婆出生在崖城的传说故事倒是有的,但未表达清楚和明确。至于黄道婆是怎样离开崖州去松江的呢?本人认为,黄道婆去松江乌泥经不是偶然事件,而是松江乌泥泾种植木棉后无纺织技术的强烈需求,导致黄道婆被邀请前往,于是就有了元代陶公《辍耕录》“……自崖州来”的记载。是否是在松江乌泥经重建黄祠者或其先人聘去的呢?不得而知。从遥远的天之涯经汪洋大海去到松江乌泥经,不是像传说中“一个八岁童养媳不堪打骂凌辱,逃上轮船独闯天涯”那么简单。本人猜想至少有三个可能的受托途径,一是由崖州被与黎锦进贡人带出;二是由崖州被与黎锦商贩带出;三是由流放官员归朝时带出。

历史考证要形成科学、系统的体系,是严谨的、艰苦的、长期的过程,今天只是开了个头,万事开头难。由于目前黄道婆是三亚人没有志史记载、没有遗迹文物等支持,只有传说故事(但不代表她不是三亚的黎家织女),本人认为可先从现实需要出发,从文学与旅游文化角度进行应用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