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棉纺织史
海南岛是中国最早植棉的省份之一。在宋代以前,植棉、纺棉技术一直领先于国内。黄道婆(又名黄母、黄娘娘、黄道仙婆、黄小姑)(1245—13O6)是我国宋末元初著名的女棉纺织技术革新家,她不但传播了黎族的植棉技术,传授有关轧花车、弹棉椎弓、纺车及织机等技术,而且把一整套棉纺织技术与松江地区先进的丝、麻纺织技术相结合并改革棉纺织工具,使松江一带棉纺织业繁荣发展,成为全国棉纺织中心,对当时我国的棉纺织业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我国棉纺织史上树立了不朽的丰碑。由此说明,海南岛古代棉纺织技术在中国纺织史上曾经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植棉和棉纺织技术的起源与传布
棉花是在公元前2世纪以后由国外传入中国的。传入路线分南北两路向中原传布。南路最早出现棉花的地区是海南岛和云南澜沧江流域,之后传到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区。北路始于西北地区,即古籍所谓“西域”。中国的南部、东南部和西北部边疆,是我国植棉和棉纺织技术发展较早的地区。
历史文献和出土的棉纺织品实物证明,中国边疆地区各民族人民对棉花的种植和利用远远早于中原。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生产不够发达,边疆地区早已发展起来的植棉和棉纺织技术向中原的传布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直到汉代,中原地区的棉纺织品还比较稀奇。到了宋代,边疆与内地的交往频繁,大量棉纺织品输入中原。元代棉花和棉布在内地广为流行,逐渐成为人们衣着的主要原料,植棉和棉纺织技术逐渐传入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广大地区。
元代以后的统治者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元代初年设立木棉提举司,大规模向人民征收棉布实物,每年多达1O万匹。后来又把棉布作为夏税之首,棉纺织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仅次于农业。由于棉花比起丝、麻作为纺织原料,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因而元代王祯《农书》对此作了较全面的评价,说棉花是“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埒之枲苎,免绩缉之功,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又“兼代毡毯之用,以补衣褐之费”。
1.1979年在福建崇安武夷山岩墓的船棺中发现了距今32OO多年的一块青灰色棉布(照片2张)。
2.1966年在浙江兰溪宋墓中出土一条完整的拉绒棉毯(照片1张)。
海南岛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热带柔韧植物。集热带柔韧植物纺织的基础上,海南岛的黎族先民利用纺织原料和掌握棉纺织技术的水平在宋代以前,一直领先于内地。
3.战国《尚书·禹贡》(实物或照片):“岛夷(海南岛)卉服,厥篚织贝(棉纺织品)。”
4.《后汉书·南蛮列传》(实物或照片):“武帝末(前87),珠崖太守会稽孙幸,调广幅布献之,蛮不堪役,遂攻郡杀幸。”
5.《宋会要辑稿》(实物或照片):“绍兴三年(1133)十二月十七日上贡京师的棉纺织品有9种,其中海南出产的吉贝布、单等就占5种之多——即海南的棋盘布、吉贝布、素花棋盘皮(被)单、白布和白布皮(被)单。”
海南岛先民在用麻、木棉纺织之前,曾经历相当长的“无纺织”年代,用于蔽体的“衣物”主要是粗纤维的“树皮布”。其次,在棉纺织品成为普遍的生活用品前,麻纺在黎族纺织史上占居着主要的地位。海南岛棉花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木棉,属木本科,俗称红棉树,属原生植;另一类是草棉,属锦葵科;经史料考证,海南岛黎族先民利用木棉纤维捻线织布的历史比用锦葵科的草棉早得多。
6.木棉树、木棉苞(照片2张)。
7.草棉、草棉苞(照片2张)。
8.棉织品上衣、桶裙、被子等2O件。
9.清代《琼州海黎图·纺织》(临摹一幅彩绘)。
(二)棉花的初加工、纺纱、织造
1.古代轧棉技术的发展,概括起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
(1)用手拨去棉籽。
(2)用铁筋或铁杖赶棉花去除棉籽,称为赶搓法。
元代《农桑辑要》中记载了北方轧棉的方法:“用铁杖一条长二尺,粗如指,两端渐细,如赶饼杖样;用梨木板长三尺、阔五寸、厚二寸,做成床子,遂用铁杖旋转赶出籽粒,即为净棉。”这种赶搓法一直沿用到清代。
(3)搅车或轧车。
元王祯《农书》中首次绘出了木棉搅车(4框落地无足搅车)。搅车是在碾轴即铁杖或铁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轧棉机械。搅车的出现,是棉花初加工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它大大地提高了轧棉的生产效率。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出现了4足搅车。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出现了3足搅车。
2.古代弹棉技术的发展
轧去棉籽的棉花,古代称为净棉,现代称为皮棉或原棉。净棉在用于手工纺纱或作棉絮之前,需经过弹松,称为弹棉。弹棉的实质是利用振荡原理进行开棉和清棉。弹弓和弹椎是弹棉的工具。最初的弹弓是小弓,不用弹椎。这种小弓是线弦弧的小竹弓,弹力轻微,用手指拨弹。
(1)元王祯《农书》中首次绘出了4尺长的大弓,是竹弧绳弦。这种大弓弓身长,需用弹椎击弦。弹椎一般用质地坚硬而沉重的檀木制成,两头隆起如哑铃状,弹棉时两头轮流击弦。用弹椎击弦代替以手拨弦,加大了冲量,增强了弹弓对原棉的振荡作用,提高了开松效率,是弹棉技术上的一大进步。
(2)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中绘出“以木为弓,蜡丝为弦”的木弓。这种弓弓背宽,弓首伸展,当弓弦振荡时,接触棉花的空间增大,弹棉效率更高。用法是左手持弓,右手弹椎击弦。
(3)明《天工开物》中绘出悬弓弹花法,用一根竹竿把弹弓悬挂起来,以减轻弹花者左手持弓的负担,仍用右手击弦。
(4)清《棉花图》中,弹花者把小竹竿系于背上,使弹弓跟随弹花者移动。
3.古代纺纱、捻线技术的发展
纺专是中国古代用来纺纱、捻线的最原始工具。
纺专又称为纺坠,它由捻杆(或锭杆)和纺轮组成。
(1)元王祯《农书》中记载的捻棉轴就是这种工具。
(2)元王祯《农书》中首次绘出木棉纺车。有单锭纺车、三锭纺车。为便于棉纱的后加工,宋元时有木棉绕线架。
(3)元王祯《农书》中绘出木棉拨车、木棉辋床、木棉线架。
4.织造
棉布分本色棉布和色织布(包括提花布)两大类,在各种织机上织造。
(1)平纹组织的本色布。
(2)提花技术的色织布。
(3)原始踞腰织机。
(4)素织机、提花机。
(三)图像详解《植棉图》(16幅)
清代乾隆年间,直隶总督方观承绘“植棉图”,并附上文字,呈献给皇上。乾隆皇帝大为欣赏,按图说为每图题诗一首。“植棉图”绘制了从种棉到成布的全过程。其中有:播种图、轧核图、弹花图、纺线图、布浆图、织布图、练染图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