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印染史

中国印染史

时间:2023-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对纺织品进行染色和整理加工已有悠久的历史。商周时期,纺织品的矿物颜料染色称为石染,植物颜料染色称为草染。目前,在海南岛黎族等地区保留染技艺。
中国印染史_黄道婆的三亚解读:“黄道婆在三亚”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二、中国印染史

印染又称之为染整,是一种加工方式,也是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的总称。中国对纺织品进行染色和整理加工已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够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

夏代至战国期间,矿物颜料品种增多,植物染料也逐渐出现,染色和绘画已用于生产多彩色织物。根据《周礼》记载,周代已设置掌染草、染人、画、绘、钟、筐等专业机构,分工主管生产。

汉代,染色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唐代的印染业相当发达,除缬的数量、质量都有所提高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印染工艺,从出土的唐代纺织品中还发现了若干不见于记载的印染工艺。到了宋代,我国的印染技术已经比较全面,色谱也较齐备。

明代扬慎在《丹铅总录》中记载:“元时染工有夹缬之路,别有檀缬、蜀缬、浆水缬、三套缬、绿丝斑缬之名。”名目虽多,但印染技术仍不出以上范围。

明清时期,我国的染料应用技术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染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乾隆时,有人这样描绘上海的染坊:“染工有蓝坊,染天青、淡青、月下白;有红坊,染大红、露桃红;有漂坊,染黄糙为白;有杂色坊,染黄、绿、黑、紫、青、佛面金等。”此外,比较复杂的印花技术也有了发展。至1834年法国的佩罗印花机发明以前,我国一直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手工印染技术。

黄道婆在棉布的织造和印染技术方面的建树,正如元陶宗仪《辍耕录》所言黎族妇女擅长的“错纱、配色、综线、挈花之法”。她把海南岛黎族较先进的“单面织”、“双面绣”、“img15染”等工艺技术带到松江府地区推广。又借鉴和汲取黎族织造“崖州被”的经验和方法,发展汉族民间固有的传统工艺,讲究“错纱、配色、综线、挈花”技法,织出带有“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图案,制作精美的“乌泥泾被”等产品。

(一)印染的原料

我国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以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为主。印染不仅颜色多,色泽艳丽,而且色牢度好,不易褪色。古代原色青、赤、黄、白、黑,称为“五色”,将原色混合可以得到“间色”(多次色)。

商周时期,纺织品的矿物颜料染色称为石染,植物颜料染色称为草染。根据颜料和染料的特性,分别采用胶粘剂和媒染剂,建立了套染、媒染以及草石并用等染色工艺,到战国时期,染色工艺体系已经形成。

1.石染(矿物染色方法)。矿物染料简表及实物。

2.草染(植物染色方法)。植物染料简表及实物。

3.染色工具(染缸、染棒)。

4.染媒。染媒简表。

(二)印染的技术

蜡染,与绞缬(img16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也是我国古代纺织品的一种“纺染法”染花工艺。

1.夹缬:镂空型版双面防染印花技术。是取两版相同图案的雕版,以绢、布对折夹入两版之间,在雕空处染色,成为对称的纹饰。目前,在浙江温州保留兰夹缬技艺。(一组工艺流程图和实物)

2.蜡染:古称蜡缬、点蜡幔。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目前,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保留蜡染技艺。(一组工艺流程图和实物)

3.绞缬(img17染):又称“撮缬”、“撮晕缬”,民间通常称“撮花”。它依据一定的花纹图案,用针和线将织物缝成一定形状,或直接用线捆扎,然后抽紧扎牢,使织物皱拢重叠,染色时折叠处不易上染,而未扎结处则容易着色,从而形成别有风味的晕色效果。通常可分两种:一是用线将布扎成各种花纹,钉紧后入染,钉扎部分不能染色,形成色地白花图案,具有晕染的效果。另一种是将谷粒包扎在织物上,然后入染,形成各种图案花纹。目前,在海南岛黎族等地区保留img18染技艺。(一组工艺流程图和实物)

4.蓝印花布:是传统的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距今已有13OO年历史。最初以蓝草为染料印染而成。蓝印花布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浆烤蓝,采用全棉、全手工纺织、刻版、刮浆等多道印染工艺制成。目前,南通保留蓝印花布技艺。(一组工艺流程图和实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