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棉纺织技艺的“活态”传承
2OO6年5月底,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海南省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上海市的《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均榜上有名。这两个项目对于研究黄道婆在海南岛学习棉纺织技艺以及来到松江府地区(今上海)传播棉纺织技术、改革棉纺织工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并极大地促进了对我国古代棉纺织技艺“活态”的保护和传承。2OO9年月1O月,《黎锦技艺》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上升到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加强对这两个项目的比较研究,结合这两个项目举办陈列展览,是“黄道婆纪念馆”展示的重要内容!
(一)黄道婆与黎族棉纺织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自汉代以来,海南岛就有大量汉人迁入,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纺织工具及技术,因此在黎族周边地区的纺织技术是比较进步的,促进了黎族棉纺织业的改进。
清《黎歧纪闻》:“山岭多木棉树,妇女采实取其棉,用竹弓弹为绒,足纫手引为线,染红黑等色,杂以山麻及外贩卖彩绒,织而为布,名曰吉贝。……织布法:复其经之两端,各用一小圆木一条贯之,长出布阔之外,一端以绳系圆木而围于腰间,以双足踏圆木而旁面伸之,于是加纬焉。以渐圆木而成布。”由此而知,海南黎族至少在清代还使用着比较原始的棉纺织工具——踞腰织机。
经近代民族学调查与历史文献的研究表明,黄道婆在崖州时不但掌握了当地棉纺织技术处在先进地位的福建汉族移民的技术,而且也掌握了黎族同胞的“错纱、配色、综线、挈花之法”,即“单面织”、“双面绣”、“染”等具有黎族特色的织绣技艺。
1.黄道婆居住在崖州的水南村(水南村照片2张)。
2.有关黄道婆的传说(线图一组绘说)。
3.黎族妇女纺织工具一组(去棉籽的箩筐和带“+”字竹木架小木棒;弹松棉花的小竹或藤、木弓;纺纱用的木制纺锤或纺轮;原始踞腰织机)实物、照片、线图。
4.古崖州汉族地区及熟黎地区妇女纺织工具(手摇轧花机;弹弓弹槌;单锭脚踏纺车)。
5.高架式穿梭织布机或座式脚织机实物、照片、线图。
6.单面织——哈方言妇女特有的纺织技艺(实物3件:加工中的布料、桶裙、大被;一组照片5张:工艺特写、妇女着装生活照)。
7.双面绣——润方言妇女特有的纺织技艺(实物3件:加工中的布料、桶裙、大被;一组照片5张:工艺特写、妇女着装生活照)。
8.染——美孚方言妇女特有的纺织技艺(实物3件:加工中的布料、筒裙、大被;一组照片5张:工艺特写、妇女着装生活照)。
(二)黄道婆与江南纺染织绣技艺——《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众所周知,宋代时期,我国的丝麻业在江南一带就已经很发达了,而此时的棉纺织业才开始有所推广和发展,其棉纺器具与纺织技术落后。与此同时,居住在海南岛的居民,在棉纺织工艺上,历史悠久,手艺精巧。正如陶宗仪《辍耕录》所言:黄道婆回到乌泥泾后,传授“做造捍、弹、纺、织之具”与黎族妇女擅长的“错纱、配色、综线、挈花之法”。“以故织成被、褥、带、悦,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灿然若写。”黄道婆在总结海南岛棉纺织经验的基础上,出色地把当地的丝麻纺织工具和高超技术运用到棉纺织工艺中来,使松江地区棉纺织业长足发展,从而成为我国棉纺织中心之一。松江一带“乌泥泾被”传遍大江南北,带动了该地区经济发展。元代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从宋代到明代,棉纺织品已逐渐成为人们衣着的主要原料。
1.收集松江(今上海)地区一套棉纺织工具(轧棉籽机、弹弓、三锭脚踏纺车、素织机、水平织机)。
2.元王桢《农书》1本(实物):对棉花评价“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埒之枲苎,免绩缉之功,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又兼代毡毯之用,以补衣褐之费。”棉纺织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仅次于农业。
3.明、清代表松江地区棉布四大系列棉纺织品4件(三纱布即细布、番布、混纺布、药斑布即浇花布、蓝印花布)。
4.清《植棉图》册1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