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潮州凉茶味道

潮州凉茶味道

时间:2023-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度宗为追捕潜逃的宫妃,派兵大肆搜查。莲叶餐广东增城龙角村乡民对莲叶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事发后,韩有钦避嫌返回家乡,追兵赶来围住龙角村。当地村民都是南宋末年为避战祸从南雄珠玑巷迁来的中原移民,所以他们齐心协力,共挡祸殃,不肯交出无辜的韩有钦。古时祭祀,常言二簋、四簋、八簋,唯粤港澳一带惯称盛宴为九大簋。新安盆菜盆菜原是流行于新安县一带的一种饮食习俗。
饮食民俗_岭南衣食礼仪古俗

二、饮食民俗

菊花餐

广东中山小榄,是有名的菊乡。这里六十年一度的菊花盛会(新中国成立后曾改为十年一度)已有二百多年历史。而其种植菊花的历史更为悠久,种菊的手艺尤为精湛,以菊花烹制的各种食品亦很有特色。

传说小榄的先民是宋朝时从南雄珠玑巷迁来的。宋度宗为追捕潜逃的宫妃,派兵大肆搜查。珠玑巷移民为避祸殃,再度南逃,至香山海边,见此地黄花遍地,水足田肥,便留下定居,开垦种植,生息繁衍,这便是后来的小榄村。人们保留了当初看见一片黄菊的美好印象,世代种植艺菊,培养出许多菊花精品,并用菊花烹制食品,如菊花烩蛇羹、菊花肉、菊花鱼球、菊花鱼片粥、菊花打边炉、菊花酒、菊花饼等,统称“菊花餐”。

小榄人进食菊花餐时,在餐桌周围摆满各种盆菊,一边欣赏、谈论菊艺,一边品味菊花餐。并不是所有品种的菊花都能做餐,要瓣似莲花、阔大肉厚质嫩的方可入选,其中以“黄海秋医月”、“玉立西施”两种菊花为最佳。一般人都喜欢食用自家种的,即摘即食,尚带有露珠的鲜菊瓣,清香四溢,别有风味。如一碗滚热的粥羹加入新鲜的菊瓣,菊香腾起,鲜嫩可口;那菊花肉更是金黄剔透,甘香不腻,所以菊花餐很受欢迎。更重要的是,菊花还有纪念先贤、寄寓乡情的深意,菊花餐因此在小榄长盛不衰。

莲叶餐

广东增城龙角村乡民对莲叶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该村的莲塘特别多,莲藕生长得特别好,荷绿藕肥,非常可爱。每逢五月端午,人们还喜欢用荷叶包饭吃,不但清香可口,还寄托了他们的感恩之意。

传说清朝雍正年间,文字狱盛行。龙角村有个贡生,叫做韩有钦,为求功名,投奔湖南文豪张熙府上。张熙曾在名山大川中题诗留墨,偶有影射朝廷之意,被四川总督岳钟琪定了蓄意谋反之罪,韩有钦亦受到株连。事发后,韩有钦避嫌返回家乡,追兵赶来围住龙角村。当地村民都是南宋末年为避战祸从南雄珠玑巷迁来的中原移民,所以他们齐心协力,共挡祸殃,不肯交出无辜的韩有钦。三千村民因之几被杀绝,唯剩两个小孩,一男一女,穿着肚兜童衣,钻进莲塘深处,才得以逃生,是日正是五月端阳。后来,这对童男童女被邻村秀才谢宫禄救出,抚养成人,教习诗文,繁衍后代。

年复一年,龙角村又逐渐兴旺起来。为了使他们的子孙后代不忘这场灾难,他们每年端午都置办莲叶餐,用莲叶包饭吃,寄寓感谢莲叶救生之意。

九大簋

“簋”(读“鬼”),原指古代一种放置食物之器皿。其形状或方或圆,有木制、竹制、陶制和铜制等几种。簋原是当时贵族的食器或祭器,后来渐渐流传到民间。广东民间便有“九大簋”之说。

九大簋,即有九个大簋装放食物,意谓筵席之丰盛。古时祭祀,常言二簋、四簋、八簋,唯粤港澳一带惯称盛宴为九大簋。在“九”与“簋”之间增加个“大”字,不但言其多,且含丰盛、隆重之意。古人谓“造化之初,九大相争”,“九大”即风、云、雷、雨、海、火、日、地、天之谓也,此乃万物之最。据近年广东三水金本镇一座东汉前期古墓的出土物来看,粤人所言之“簋”,是可装五至六斤米饭的大碗。按今人的食量,九大簋可供一百几十人享用,可见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

民国前后,最常见的九大簋有如下四种:

喜酌 为迎亲正日举办之筵席,每桌菜肴为九式(碗),号称“喜酌九大簋”。

暖堂酌 是新婚夫妇交杯之宴,人称“高头五树四如意”,通称“暖堂九大簋”。

开灯酒 又名“开灯宴”,是生子后第二年挂灯之喜宴,每席菜肴九碗,也称“开灯九大簋”。

寿酌 乃庆贺寿诞之宴。“九”与“久”同音,取其“长长久久”之吉兆,每席菜肴亦有九品,谓之“寿酌九大簋”。

这种传统礼俗,广东人一直保留下来,只是因时代变迁而有所改易。1986年10月1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粤,广东省政府在白天鹅宾馆盛宴款待。此筵席为“四菜一汤一点心”,连同饭、甜品、水果共计九个款式。四道大菜依序为“双龙戏珠”、“乳燕入竹林”、“锦绣石斑鱼”、“金皮乳猪”,接着上汤菜“凤凰八宝鼎”,然后用点心“月映仙兔”,饭则是“清香荷叶饭”,饭后甜品为“林万寿果”,最后上的水果是“一帆风顺”(用新鲜的哈密瓜雕成船体和风帆,内盛水果粒,寓意如意吉祥)。

可见,粤港澳一带的人们都习惯以九大簋招待贵客,以此表示主人待客之盛情以及客人身份之尊贵。

新安盆菜

盆菜原是流行于新安县(现深圳宝安区)一带的一种饮食习俗。

明清时期,深圳下沙村民把盆菜称为“新安盆菜”。当时用木盆盛菜,一桌用一个木盆,一张八仙桌,四条长凳,八人一桌,俗称吃盆菜。后来下沙人丁兴旺,生活越来越富裕,吃的人越来越多,就改称为“大盆菜”。据说,该村的盆菜是做工、配料、烹饪方式保存完好的正宗盆菜。

据说吃盘菜的风俗缘起于南宋末年,宋军在战争中大败,仓皇南逃,宋皇赵罡及其弟赵昺一行在现均安九龙城处登陆,饥寒交迫。尽管时年不丰,然村民得知后仍倾其所有,把剩余的饭菜倒在一起,另烹了一些鱼虾蚝,现宰了一些鸡鸭等,层层铺在上面,以此招待宋皇一行。后来每逢筵宴,村民都仿照这种形式宴客,以资纪念。

现在该地还有宋皇台、二王村等古迹。一些港澳和海外侨胞归乡,人们仍以这种新安盆菜招待他们,以寄托乡土深情。

盆菜的起源还有另一个说法:宋末大将文天祥部队被元兵追杀,狼狈过伶仃洋逃至现时深圳的滩头。登陆滩头时天色已晚,部队只有随身带备之米糕,缺乏菜肴。船家同情忠臣,用自己储备的猪肉、萝卜,加上现捕的鱼虾等为其烹食。因船上没有足够多的碗碟,只好将就用木面盆一齐盛上。文天祥是客家人,现在的深圳下沙村人多以客家人自居,因此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客家人和下沙村民对盆菜如此热忱了。

所谓盆菜,即是用铜盆或木盆盛放的杂锦菜。菜底一般是萝卜或大白菜,然后放红烧猪肉或牛肉,第三层是竹笋、蚝豉、发菜、卤鹅、炸鱼、炸蚝等,最顶层则铺满白切鸡或烧乳猪。每桌一盆,等量齐观。丰富的材料一层层叠进大盆中,最易吸收肴汁的材料通常放在下面。传统的盆菜以木盆装载,现时多数改用不锈钢盆,餐厅亦有采用砂锅的,可以随时加热,兼有火锅的特色。吃的时候每围一盆(盆菜亦称围菜),一层一层地吃下去,汁液交融,味道馥郁诱人。

盆菜比之有来头的“一品锅”更富有乡土气息,盆菜看似粗简,烹饪方法却十分考究,分别要经过煎、炸、烧、煮、焖、卤后,再层层装盆而成。用料更有乾坤,由鸡、鸭、鱼、蚝、腐竹、萝卜、香菇、猪肉等十几种原料组成。

盆菜吃法也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宗亲法度,一桌子食客只吃一盆菜,寓意团圆,一派祥瑞气象。大家手持筷子,在盆中不停地翻找,情趣盎然,而且越是在盆深处的菜,味道越鲜美。

香港元朗围村把盆菜称为围村菜,作为当地招牌菜向世人推介。当地一些家境富裕的氏族,自耕自给,丰衣足食。家长害怕纨袴子弟外出惹事生祸,多设法给他们娶姨太,容许他们抽大烟,使他们整天不出家门。少爷们待在家里,当然是吃了早餐想午餐,吃了午餐想晚餐,逼得厨娘们用尽心思去满足他们的口腹之欲。元朗平原乃鱼米之乡,原料丰富。就地取材,美味而又变化多端的围村菜就应运而生了。

护国菜

护国菜是一种潮州菜式。传说宋帝赵昺兵败南逃时,夜宿潮州一寺院中,饥饿难忍。僧人没有好饭菜款待,只好在后院番薯地里摘了一把嫩叶,捣碎熬汤,献给皇帝充饥。不料赵昺大加赞赏,问是什么菜,僧人答“未有菜名”,赵昺当即赐名“护国菜”。

此后这道菜传入民间,经过精心调制,加入冬菇、火腿肉粒,以上汤烩制成一道名菜,汤色碧嫩,绿中显红,清香爽滑。夏日,一些宾馆会改用凉瓜做主料,配上蟹柳上汤,取名“仿护国菜”,更为鲜美甘润。

护国菜是潮州汤菜中之上品。其用油较重,汤上席时仍然滚烫,皆因有一层油质封面,故不见热气升腾。所以食用时要小心烫嘴,先用汤匙将油层拨开才舀,并要浅尝即止。

护国菜实质是菜羹的一种。在宋代,用蔬菜做成的羹汤是平常人家的主要菜食。陆游有“菘芥煮羹甘胜蜜”和“菘芥可菹芹可羹”,杨万里有《病中屏肉味,独茹菜羹饭甚美》和《初食笋蕨》等诗篇。苏东坡更专门写了《菜羹赋》,并在序中说明是“煮蔓菁、芦菔、苦荠而食之”。其中蔓菁是大头菜,芦菔是萝卜,苦荠也就是荠菜,都是有益人体健康的纯天然绿色食品。

现在潮菜馆所卖的护国菜,多经过改良。比如“太极护国素菜羹”,太极图案中绿色部分的主料是番薯叶和高汤,白色部分则是蟹肉和蛋清。番薯叶要先用苏打水烫过,然后用搅拌机搅烂成泥状。在二十年前,太极图这种菜式还不曾出现。虽然厨师在此菜中也用到云腿、老母鸡和草菇等较高级的辅料,但菜肴的设计还是保留着传统质朴的特点。

蛇馔

吃蛇过去在广东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据《南越志》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蛮夷人已食用一种无毒的两头蛇。杨孚在《南裔异物志》中载有一首吃蛇歌:“蚺(作者按:大南蛇)惟大蛇,既洪且长,彩色驳荦,其文锦章……宾享嘉宴,是豆是觞。”屈大均在《广东新语·虫语》中也有记载吃蛇之俗,“曰雷公马,产雷州,可食,故北人谓雷州人食雷公”。可见广东人食蛇的历史悠久。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渐掌握了蛇的食用与药用价值,由吃普通的蛇到吃毒蛇,由吃蛇肉到利用蛇胆、蛇毒制药,这过程十分漫长。到了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列举的蛇药已达17种之多。

“龙虎斗”是蛇菜中的一道名菜,它是用眼镜蛇、金环蛇和黄梢蛇(俗称“三蛇”,即广东人说的饭铲头、金脚带和过树榕),配以老猫和母鸡精心烩制而成的,因蛇、猫、鸡分别形似龙、虎、凤,所以人们又称之为“龙虎凤大会”。

如今,广州的蛇馔已有三十多种基本菜式,烩、炒、炆、焗样样齐全,著名的有“菊花龙虎会”、“五彩炒蛇丝”、“烧凤肝蛇片”等,还有“三蛇羹”(即龙虎斗中的“三蛇”)或“五蛇羹”(再加上水蛇和锦蛇),以及前文提及的“龙虎斗”。广州人食蛇,多是在“秋风起,三蛇肥”的季节。秋冬之交,人们就会买些蛇肉,配以鸡肉、鱼片等,加上老姜、陈皮、麻油料酒,烹制蛇馔。另还可到专门烹制蛇馔的餐馆美餐一顿。尽管“非典”之后政府已明令禁止食蛇,但乡间仍有此俗。

五果汤

吃五果汤,是潮汕地区在春节期间的一种习俗。农历正月初一是岁首,俗称元日。当日天刚露白,各家各户就开始放鞭炮,还在门楼的两扇大门上贴门神。人们着新衣,穿新鞋,停止一切劳作,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团聚,晚辈需向长辈敬茶祝福。早餐一般不吃荤,而以炸油粿、卷煎等食品为主食。孩子向父母请安后,吃过五果汤才去玩耍。

五果汤是由薏米、芡实、桂圆肉、莲子和小豆煮成,有的还加上柿饼,六味俱全,但仍叫五果汤,煮汤时加入白糖,就更加清润可口。从初一到十五,若有客人来访,五果汤也用作招待之物。

潮州粿

潮州人以大米为主食,其米制品叫粿。《康熙字典》注“粿”为净米、米食。《古今汉字字典》释为:纯净的米或米做的食品。《北京语音潮州方言注音新字典》对“粿”的注释是:“用米舂成粉末和水搓捏为柔块,裹以甜馅或其他杂料,印以花纹,蒸熟而成的食品。旧俗潮州人每于年节、婚丧、求神、拜佛时多制之。”

潮州的粿品,因原料、形状、蒸制方法的不同而形式多样,品种繁多。如酵粿、甜粿、菜粿(因馅的不同而有韭菜粿、笋粿等)、菜头粿、红桃粿、鼠曲粿、朴枳粿、秋瓜叶粿等等。潮州人与粿的关系十分密切,举凡年节酬神、祭祖、神诞、婚丧嫁娶、馈赠亲友以及四时养生(药膳),都要用粿。与粿有关的粿印(印模),也成为当地的一种木刻工艺。粿在潮州人的生活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粿文化。

潮州人一年四季都做粿,农历过年时最集中,一般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拜完灶神后(旧俗称“送老爷上天”),家家户户的妇女就忙碌着动手制作多种粿馅,一直忙到大年三十。家庭制作的粿品,多用以拜神祭祖、馈赠亲友、作为节日食物来增强节日气氛。节日期间若有亲友来访,潮州人也以粿品招待客人,如果粿品制作精美,香甜可口,还能得到亲友的一番赞赏。

此外,人们还把美好生活的祈望寄托在粿品中,如红粿桃、鼠曲粿等印上“寿”字“福”字或富贵花饰;将一些红粿印成龟状,称之为龟粿,寓意长寿;大块的酵粿,则称为发粿,寓意发达、发展。粿品中还有一种捏成团状、包有甜馅、加印模的粿品,人们称之为“团”,寓意团圆、圆满。团不作礼送外人,只供拜祖及家人食用。

在潮州人的心目中,粿是吉祥之物。过去澄海一带有元宵节偷粿的风俗。《澄海县志》有载:“是晚(元宵夜),男女老幼纷纷到神庙宗祠中卜取祭物,叫‘求喜物’。有的偷粿回家,叫‘吃兴盛’。”

潮州的粿品还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一些粿品反映了潮州人对土地、五谷的原始崇拜,如农历十月十五日“五谷主生”(即祖稷神诞)的祭品——粟穗粿。古人对土地、谷物的崇拜演变出社稷之神。“社”为土地之神,“稷”为五谷之神。相传神农氏发明耕种,教民种五谷,被世人称为五谷主。据蔡泽民《潮州风情录》记述:“潮州人相传十月十五为五谷主生日。家家户户到了十月十五这一天,要用米粉拌红花末和水捏成一尊尊头盘发髻、身饰以豆麦为五谷主,还有扁担、箩、筐、稻穗,蒸成粿品,并杀五牲,挑到自己那块刚刚收割过的土地上,焚香、点烛、拜祭五谷主。”揭阳一带也有十月十五用粟穗粿拜五谷主的风俗,《榕城镇志》便有载:“是日(十月十五)县官率耆老到东郊社稷祠行祭礼、报收成……各家用米粉拌花生豆制成条形的粿品,象征谷穗以祀五谷神,名为粟穗粿。”

还有一些粿品与生育繁殖有关,如石榴花粿。石榴多籽(核),“籽”与“子”谐音,民间取其多子多孙之意。如潮州、澄海一带,有为孩子“出花园”的风俗。据《潮州风情录》记述:“潮州人孩子到十五岁,要择日举行‘出花园’仪式。这一日,要采来十二样不同鲜花,浸在水里给孩子沐花水浴,扎上母亲亲手缝的新腰兜,腰兜里压着十二颗桂圆和两枚‘顺治’铜钱,穿上外婆送的新衣服和一双红皮木屐,还要拜床上的神——‘公婆’。这时要在床中央放上一只浅沿的大笸箩,用米筒盛米,插上三炷香,供十二碗甜薯粉圆,十二盅乌豆酒,以及红桃粿、发粿(发糕)、三牲(鱼、猪头、三鸟)。男孩子供的三鸟是一只公鸡、女供的是母鸡。”这里“出花园”的“出”,是进入的意思;而“出花园”是指孩子已长大成人,可进入成人的世界,与异性恋爱。“公婆”是司生殖的神,文章中没有提到,但是一般祭拜“公婆神”的供品中会有十二个石榴花粿,寄寓祈望生育旺盛、多子多孙之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原来逢年过节每家每户做粿的风俗已逐渐淡薄,而一些粿品专卖店逐渐兴起,粿品已成为一种商品,但仍为拜神祭祖的供品。一些制作精美、清香可口的粿品,如鼠曲粿、红桃粿,也走向市场,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小吃。

黄埔蛋

黄埔蛋是一款价廉物美的粤式传统名菜,其状如一块光亮金黄的布。因出自黄埔船民之手,故名之。

据说很早以前,黄埔一带仍是一片滩涂。某天傍晚,一船民家里突然来了客人,一时间来不及买菜,只好用家中仅剩的几只鸡蛋来招待客人,情急之下却烹成了既不像炒滑蛋又不像煎蛋的菜式。虽然是两不像,但客人品尝后极为赞赏。后传入广州市区,经厨师们的研究改进,黄埔蛋成为一道历史名菜。

而另一个说法则称此蛋出自黄埔长洲的一家酒楼。其时黄埔军校的师生,甚至校长蒋介石,吃饭时都喜欢点此菜,故而得名。

此款名菜的制作材料原是疍民(水上居民)在船上饲养的母鸡所下的蛋。这些疍家的鸡是以吃鱼虾为主的,所以其蛋的味道异常鲜美,现在的饲料鸡蛋已很难做出原来疍家鸡蛋的风味了。

置全盒

置全盒是传统的节日习俗。农历正月初一亲戚朋友来家拜年时,主人都会拿出一个装满各式糖果的盒子招待客人,这个盒子便称为“全盒”。置全盒,就是人们在新年时把不同种类兼有特别意义的应节食品放在一起,希望吃过这些食品后,来年会实现它们所寄予的祝福。一般全盒有八或九格,呈葵花形,每格都摆上不同的糖果,有不同的寓意,如糖莲子、糖冬瓜等代表甜甜蜜蜜,花生代表长生等。全盒本身还有十全十美、完完整整的意思。

广东凉茶

广东气候湿热,人们多有饮凉茶的习惯,凉茶现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凉茶多用中草药配制而成,成分有金银花、野菊花、茵陈、木棉花、火炭毛、地胆头、槐花、鸡蛋花、桑叶、夏枯草、水翁花、板蓝根、蛇舌草、半边莲、岗梅、淡竹叶等。凉茶有多种配方,无论单方、复方,皆按药材的药性、气味来对应各人的不同体质而煎煮。

广东凉茶的品种甚多,较著名的有王老吉凉茶、三虎堂凉茶、黄振龙凉茶、石岐凉茶、沙溪凉茶、神农茶、甘和茶、廿四味、葫芦茶、金银菊五花茶、茅根竹蔗水等。广州著名的老字号凉茶店铺有王老吉、大声公、生茂泰、源吉林等。各凉茶铺所售的凉茶各有特色,一般都标明自己的品牌。最有名的王老吉凉茶形成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初名王吉凉茶,后改称王老吉凉茶。因其药效显著,历来为广东人所推崇。

传统凉茶铺的装饰古朴典雅,多在柜台上摆两个葫芦形的大铜壶,凉茶壶也是铜制的,金光闪闪。因材料的药性繁杂,传统的凉茶铺都有其特有的祖传凉茶配方,普通人难以学会其制法,所以凉茶铺大多是代代相传,以世袭的方式经营的。

旧时,凉茶的出售有三种形式:第一类是专门制造凉茶打包成药,批发给中药店经销,由顾客自行煎服或以开水冲饮;第二类是在通衢大道设肆贩售已经煲好的现成凉茶;第三类是个体摊档,一般是向中药店购回凉茶包经过加工煎制,然后以瓷碗或水杯装着出售。此外,还有一些老弱妇孺以流动的形式,向路人兜售云雾茶、银菊茶、五花茶等。

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种凉茶冲剂及软包装凉茶应运而生,如神农凉茶、夏桑菊茶等,已成为许多家庭必备的日常饮料。

饮凉茶是广东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已成为当地饮食文化的一个特有标记。

工夫茶

说起潮州人,人们自然就会想起工夫茶。因为潮州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保持着这种独特的饮茶方式。旅居国外的潮籍华侨甚至还以工夫茶来追宗认祖。因为他们认为,不会泡工夫茶就不是地道的潮州人。

据《潮州风月记》载,工夫茶“本诸陆羽《茶经》”,器具精致,泡工独特,饮用程式亦相当讲究。这不但是潮州人工余饭后的一种消遣、享受,也是他们交际往来的一种形式,更是迎宾敬客的首要之道。贵客临门,他们的第一道礼节就是请客人喝工夫茶。

工夫茶的茶具非常考究,小巧玲珑。一套茶具,一般包括一壶三杯,也有配置两杯或四杯的。潮州俗话云:“茶三,酒四,剔拖(游玩)二。”认为三人喝茶最适宜。茶壶直径一般只有7—10厘米,由绯绛色的陶土特制,以江苏宜兴出产的为上品。杯用白瓷上釉制成,洁白通透。另外常附有一个盛装茶杯的瓷盒,盒盖兼作碟,上有若干小孔,平时可把茶杯盖在里面,喝茶时可在其上烫洗茶杯,它还可以盛储洗杯水。此外还有一把小水壶和一个小炭炉(现也有改用煤油炉或电炉的)放置在茶桌上,以保证水的温度,使冲出来的茶色、香、味俱全。如果没有小炭炉,烧水的地方也不要离茶壶超过七步远。炭炉用的炭,以乌榄核烧的炭最好。据说这种炭炭火猛烈,还有一种特别的香味沁进茶水里。

工夫茶的茶壶,是从不清洗茶渍的,茶渍越厚,说明壶的年代越久远,也就越珍贵。在潮州,洗茶渍是一种不礼貌、不懂事的行为。潮州俗话把那些好心办坏事的人叫做“洗茶渍的”。

工夫茶也很讲究茶叶的选用。绿茶有香欠色,红茶有色欠香,皆不宜取用。工夫茶选用的是色香俱备的乌龙茶,其中以铁观音为最佳,还有水仙等。

用水也很讲究,潮州人把水分为天水、地水、人水三种。天水即雪水、雨水,雪水最好取自梅花上的雪;雨水不能在屋檐下接,而要在空旷处接留。地水有泉水、河水、井水之分,泡工夫茶以泉水为最佳,其中又以岩石山龙洞泉甘露寺甘露泉、黄歧山凤眼泉、凤凰山狮嘴泉的泉水最好;江河之水要取江心、河心的;井水以南澳宋井、惠来神泉井为上。人水是指自来水,泡茶前要放存一段时间,待氯气挥发后才能使用。

工夫茶的泡制过程也很讲究。泡制时先将水烧开,烫壶烫杯后才把茶叶装进茶壶。茶叶要填满壶的七成,还要配上一些茶末。水烧开后才能冲茶,冲时要“高冲低筛,括沫淋盖,烧杯热罐,澄清滤歹”。这就是工夫茶泡制的要领。

高冲 就是高提开水壶,把开水直冲进壶里,让开水均匀地热透壶底,从而把茶叶中的杂质冲上水面,这样茶叶才出味。

低筛 是指斟茶时,把小茶壶放低一点,来回均匀地倒在小茶杯里,不能厚此薄彼,使各杯茶色浓淡一致。这样亦可避免茶香、热气的散发。

括沫 是指开水冲进茶壶后,若有泡沫泛起,须用壶盖刮去,除掉杂质。

淋盖 是用开水从盖顶淋下,冲淋整个茶壶。这样一来可使热气内外夹攻,增加热度;二来可等盖上水份干时,即筛茶入小杯。

烧杯热罐 即前边所说的烫壶烫杯。这不但要在冲茶前完成,以增加热度;在每轮茶喝完后,亦要重新烫一次杯。烫杯时先在一只小茶杯里斟满开水,再倒进另一杯里,将前一只茶杯的边沿浸在开水之中,轻轻转动一圈然后再洗下一只。重新饮用时则不分彼此,随便拿一杯即可。

澄清 是将茶壶每一滴茶都倒尽,以免泡得太久,以致下次冲茶时余留苦涩味,这也叫做“滤歹”。

如是泡好茶后,就可开始饮用,一般先敬客人、尊长,在座若是三人以上,其他人则等下一轮才喝。这样泡上三四轮,则要再加茶叶,或完全更换茶叶重新再泡。友人间一边谈话,一边喝茶,一坐就是半天。由此可见,工夫茶这名字,除了指泡制的工夫外,喝时也实在费些工夫。

工夫茶以前都是有闲阶级享受的,可如今,整个潮汕地区,没有一家不喝工夫茶的。每家客厅茶柜上的精致茶具,既是用具,又是艺术品。

女子茶

潮汕工夫茶以玲珑精致的茶具、讲究入微的烹茶功夫、酽厚浓郁的茶汤和敬精乐的茶道而著称于世。然而,在潮汕地区还有一种鲜为人知、可与工夫茶相媲美的茶饮——“女子茶”。因其流行于揭阳惠来葵潭及普宁南阳客家地区,故又称“葵潭女子茶”、“妈人擂茶”或“油麻茶”。

女子茶的烹制方法是:选用福建武夷山的铁观音或潮州凤凰山的单丛奇种茶,放入带齿的缶钵内,用番石榴树的粗干特制而成的擂茶槌,将茶叶擂成粉末;然后加入炒熟的油麻、花生、黄豆、香菜、蒜头和少量的盐、糖,将其拌和起来,并加入开水。饮用时,加上炒米,或配以潮汕“米方”,效果甚佳,别有一番滋味。女子茶汤的特点是香、甜、咸、甘、涩各味俱全,与擂茶仿似而味道更香。

这种泡茶法始于何时现已无从查考,而民间却有一个关于其起源的传说。相传昔时潮汕有一女子,见男人们常围坐一起边品工夫茶边高谈阔论,甚感兴趣,便想仿效男人们烹茶宴友的做法。有一次,她邀请了几个女友一起来烹茶畅饮,但最终烹制不得法,将香茗烹成了苦茶,从而受到男人们的讥笑。于是,她发誓要创制出一种女子专享的茶饮。后来,经过不懈的努力,她终于创出了这种风味独特的女子茶来。

旧时,这种女子茶为女人们聚会、待客的享用品。男人们是没有这个口福的,就算想尝一下口味,放下架子向女人们求试,女人们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他们说:“去跟阿婆借个‘髻’来(按:当地女子有将头发盘结于脑后之俗)。”意思是说,想要饮女子茶就必须扮成女人。

如今,在一年中的重要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等),或是有尊贵的客人到来时,揭阳普宁的一些女主人便会烹制女子茶来款待,形成了节日饮茶和待客的一种特殊礼俗。

广式茶楼风俗

“饮早茶”是广州民俗文化的一大特色。广州人流传一句话:“清早一杯茶,不用请医家。”广州人交朋结友、洽谈生意、婚宴欢聚、消闲遣兴,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都喜欢在茶楼上进行。特别是地道的广州人,饮早茶更成了他们的喜好。所以广州地区茶楼林立,可说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就连郊区的一些小村镇也不缺茶楼。

广式茶楼除提供早茶之外,还有午市、夜市三餐营业。从清早四点开市,到晚上十一二点还有夜宵供应。广州人到茶楼饮茶,丰则美点香糕,俭则“一盅两件”。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广州是茶叶之路的起点,当今世界茶叶产量最大的印度,也是1780年从广州运去茶籽后才开始种茶的。广州的饮茶风俗,与广州悠久的茶史有密切关系,但初时的茶楼,亦大抵如一般的茶室、茶馆那样。

堂皇体面的茶楼在广州兴起,也不过是近百年间的事。广州第一间较有规模的茶楼叫“三元楼”,地点在当时的商业中心十三行,开业时间是清朝光绪年间。这三层建筑,当时被称为高楼,装饰得金光灿烂,内里的家私陈设都是酸枝木做的,高雅名贵。自此,大家才开始把茶室叫做茶楼,把饮茶称为“上高楼”。稍后又出现了陶陶居、陆羽居、天然居、怡香居、福如楼等茶楼,因名字中多有一个“居”字,所以广州人又把茶楼叫做“茶居”。这些茶楼大都建筑豪华,铺陈富丽,浮雕彩门、镜屏字画、时花盆景布满厅堂,在当时的茶楼中都是堪称一流的。

后来相继而起的还有南园、北园、西苑、泮溪、大同、惠如、广州等茶楼,各家相竞豪奢,别出心裁,建筑风格各异。泮溪酒家临池而筑,石舫画廊,别有风味;西苑酒家清幽雅致,假山叠石,相当别致;南园酒家翠竹掩映,庭院相接,文雅清幽。

在糕点食谱的设计上,各茶楼更是竞出新招。早在清朝末年,陆羽居的著名点心师郭兴便首创了“星期美点”。菜单中中西饼食并存,咸甜点心俱备,形色都十分讲究,每周换一花样,深受顾客欢迎。各大小茶楼争相仿效,促进了广州点心制作技术的不断提高。

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广州茶楼点心界涌现了技艺超群的点心“四大天王”,即禤东凌、李应、余大苏和区标。当时,许多茶楼都在门口做广告:“本店星期美点由某某名师主政”,以招引食客。

各家老板还挖空心思招徕生意。如陶陶居在新中国成立前曾出一赏格,号召行人以“陶陶”二字为对首作一妙联,获奖者可得大洋二十。当时曾有一位外省人在广州候差,偶过其门,即席赋了一联:

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

陶侃惜寸,夏禹惜分,分寸无遗。

主人看后大喜,依格行赏,此事一时传为美谈。此后妙联迭出,茶楼雅兴更加高涨。妙奇香茶楼亦推出一副楹联: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拿壶酒来。

此楹联通俗幽默、惟妙惟肖地写出了广州茶楼的状况和茶客的心理。有闲阶级前去茶楼往往是借杯清茶消磨时光;亦有不少劳苦大众,在开始一天劳累工作前的清早,忙里偷闲,借一杯淡茶寻求片刻的喘息,会同一起辛劳的工友,发发牢骚。大概也是他们苦中作乐、忙里偷闲、风雨不改地饮早茶的原因吧。

客人大多在每天清早的四五点,茶楼大门一开之时便蜂拥而入。一两千个座位的大茶楼,往往在十来分钟内就座无虚席。

人们边斟边饮,互敬互让,彬彬有礼。就是十分知己的朋友,当对方给他斟茶时,他也必以两指轻叩桌面,表示谢意。据说这与乾隆皇帝下江南有关,乾隆微服到茶楼饮茶,并给仆人斟茶,仆人因不便暴露身份,只能以两指屈于桌面表示跪谢。还有开盖续水的俗例,也是广州茶市所特有的。在茶楼,当茶壶倒空后,茶客只要把壶盖打开,服务员便会过来续水。此俗源于一个小故事:一个狡诈的商人叫服务员续水,当服务员打开壶盖时,他惊叫一声,说服务员把他装在壶里的一只金丝画眉鸟给放飞了,要老板赔偿。从此茶楼规定,茶客续水需自开壶盖,最后衍以为俗。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广州茶楼也随之更加英姿焕发。老字号“陶陶居”、“广州”、“北园”、“泮溪”等茶楼已装饰一新。锦砖地板、铝合金钢窗、茶色玻璃、绿色地毯、中央空调系统,在保持古朴高雅之余,更显舒适大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