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居住民俗
乔迁民俗
广州人以往是不喜欢迁居的。俗话说,“人搬三道空,火搬三道熄”;“上屋搬下屋,唔见(少了)一箩谷”。新房忌空室,这是中国民间的古俗。旧时,民间认为生地新屋,恐有灾煞作祟,在入住前需请僧道法师在夜深人静之时杀鸡宰狗,以驱赶凶煞,祈求居家安宁。新屋竣工后,要及时乔迁新居。如一时未能迁入,则应将衣服挂于梁上,以示有人在此,以免鬼魅乘虚潜入作祟。这一陋俗今已不见。
择吉日良辰乔迁新居时,主人要请本族长辈中一对多子多孙的夫妇来开大门。夫妇两人先站在门内,待屋外祭过门神后,才在鞭炮声中,边诵唱边开门:“左门开,财丁来;右门开,富贵来;财丁富贵一齐来。”
大门打开后,主家列队按顺序进入大门:走在最前面的肩挑炭火正旺的火炉——搬家先搬灶,这是中国各族崇火的古老习俗的表现;第二位是挑米谷豆类的;第三位是挑豆腐和发酵米糕的;第四位则提一笼母鸡和小鸡……借此祝福主家迁入新居后,日子红火、五谷丰登、发家致富、子孙繁衍、家庭兴旺。跟在他们后面的人,人人都肩挑或手提家具、物品,切忌空手入门。
这天,主人家要请族中长辈、兄弟、亲友共庆乔迁之喜。亲友则依例要馈赠各种贺礼,从大挂钟到电视机、电冰箱,多为家居用品。但贺礼中必须有芹菜、青蒜、豆腐、发糕和鞭炮、门红,以祝主家勤劳、善算、发家致富。而主家则要盛宴款待亲友来宾,以及建屋的泥瓦匠、木匠、帮工等。
客家上梁大吉习俗
上梁是新屋建造最主要的一环,民间对上梁十分重视。
客家人对上梁甚为讲究。首先,大梁要挑选又大又直的上好杉木,有的还要涂上朱色油漆。大梁正中要写上“世代兴隆”、“财丁兴旺”、“世代书香”等吉语,有的还要绘上八卦图。人们还要在大梁正中系挂一个装有香钱的红布袋,此谓“挂龙”;两端则各系一个装有早稻谷的红布袋。此举寓意上梁大吉,日后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财源茂盛。
上梁仪式要请宗族中一位德高望重、儿孙满堂的长辈来主持。吉日良辰一到,随着主持人的一声号令,众人在鼓乐、鞭炮声中把大梁抬入厅堂。接着,在唱诵声中,木匠师傅开始浇酒祭梁:“一盅酒,把梁头,儿孙世代出公侯;二盅酒,把梁心,裔孙世代万年兴;三盅酒,把梁尾,裔孙世代做官回,大吉大利,万代富贵!”
祭梁之后,众人用红布系紧大梁两端,抬梁上屋脊——依照惯例,上梁先抬左端,后抬右端。看着大梁升起,主持人又高声唱赞道:“吉日上梁,来日发财;世代兴隆,富贵双全。高升!高升!”
最后,上梁仪式在火爆的鞭炮声、鼓乐声和欢呼声中结束,主家依例要设宴庆贺,酬谢主持人、各方亲友和帮工。
缵美楼
缵美楼位于潮州潮安凤凰镇政府驻地东南2.3公里处,为土木建筑、砖瓦盖顶的环形土楼,乃康美村第九世祖曾美儒于清雍正元年(1723)所建。“缵”意为继承,“缵美”即继承先祖曾美儒的业绩。
潮州古民居建筑样式除府第式外,还有同源异构的围寨、土楼和楼寨。围寨多见于滨海的平原地带,土楼则分布在山区,缵美楼便是潮安现存为数不多的土楼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
明末清初,潮州沿海平原人口密集,已接近饱和。后经江西、梅州客家地区迁入潮州的移民不得不选择在丘陵、山区地带聚居,他们与当地土著和较先从福建沿海迁入的宗族之间,难免会为争夺生存空间而发生冲突。加之防止遭到山区盗寇和野兽的袭扰,他们沿用汉代至南北朝时期中原人的“坞堡”民居的模式聚居。同时为适应丘陵山区地势起伏大、平地少的地理环境,民居只能向空中发展。迁入山区者则多利用山区特有的建筑材料,如黄土、河卵石、木材等,创建出一种对称、整齐、封闭围合、便于自卫的聚居建筑——土楼。凤凰缵美楼便是潮州明清时期这段移民史和土楼建筑史的实物见证。
缵美楼占地面积3.77亩,分为32间房,每间房呈梯形:内环墙基长2米,外环墙基长6米,墙厚1.4米,厝深17米。每间房为一独立单元,除祖堂和门楼外,可供30户人家居住。楼高10米,分三层,底层高3.3米,为二进二天井,一厅二房;二层高2.7米;三层高4米。各层均开有窗户以供采光透气,层与层之间以木梯连接。楼中央为圆形阳埕,由不规则的石头铺砌而成,直径21.4米。阳埕西侧有一水井,供全楼取水之用。大门由六块大石拱成,高2.86米,宽1.66米。楼内还备有三尊土炮,可随意移动至任何一家的窗口来向外开炮,整座楼俨如一座城堡。
缵美楼显然是经过精心选址的。它背负青山,形如坐椅,内外明堂开阔宽大,环境优美,得天地之灵气。楼内圆形阳埕掘井一口,泉水终年充沛,常常盈出井口。外墙基础用河卵石砌筑,坚固又防潮,上面再用黄土夯筑墙体,底层墙厚1.4米。部分外墙用黄土砖或河卵石砌筑而成,估计是后期坍塌后加于维修补砌所致。屋顶是杉木梁架盖上灰色陶瓦,由于山区贝灰缺少和风力不大的关系,故屋顶盖瓦采用了简单的阴阳瓦扣搭次第成陇,除临檐口的一小段外,大部分瓦陇是不用贝灰粘结的。整座土楼用贝灰量极少,用黄土量最大。祖堂处于楼的中轴线上,正对门楼,地面前低后高成交椅格局,以增强尊卑之别。祖堂内贴墙立有石碑两块,分别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立的《缵美楼碑记》和道光七年(1827)立的《合众之约》,碑文内容体现了尊祖睦族的传统观念。
西关大屋
西关大屋是具有岭南特色的民居建筑,俗称“古老大屋”。因是由清末广州的名门望族、商贾富绅在西关(今广州荔湾区)一带兴建,故得名。西关大屋的筑建兴于清代后期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在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20年代至为鼎盛。
西关大屋多取南北向地段,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建在主要的街巷上,临街面宽10多米,进深可达40多米。大屋为砖木结构建筑,平面呈纵长方形,典型平面为“三边过”,即三开间形式。其正中的开间叫“正间”。正间以厅堂为主,从临街门廊、门官厅、轿厅、正厅(神厅)、头房(上有神楼祀天神及祖先)、二厅(饭厅)到尾房,形成一条纵深很长的中轴线。每厅为一进,厅与厅之间以天井间隔。轿厅和正厅都是开敞式厅堂。正厅面积最大,是全屋的主要厅堂,也是供奉祖先和家庭聚会议事的场所。尾房是中轴线上最后一个房间,其后墙一般不设门窗。两旁偏间前部左边为书房及小院,右边为偏厅和倒朝房,俗称“书偏”。倒朝房顶为天台,供晒晾、赏月和七夕拜七姐等用。书偏中后部为卧室、楼梯间和厨房等。相邻大屋间常以青云巷隔开。大型的西关大屋还带有花园、戏台等。建筑立面为青砖石脚砌筑,色调清雅。大门由脚门、趟栊和大门“三件头”组成,均用高级硬木制成。室内装修和陈设讲究,木石砖雕、陶塑灰塑、壁画石景、格扇屏门、蚀刻彩色玻璃、满洲窗、琉璃漏花窗等应有尽有。
广州的西关大屋主要集中在城西的逢源路、宝华街、多宝街、多宝坊一带,在清末民初有800多间,可现存不足100间,其中有保留价值的只有10间左右。
当时最著名的西关大屋有坐落于宝源北街18号的梁资政第、坐落于多宝路的邓宫保第以及坐落于宝华路正中约的钟家花园等,然这些名园大宅大多早已不复存在。现在硕果仅存的名宅只有小画舫斋。
小画舫斋位于荔枝湾上,建成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是一座环形园林式西关大屋,整座建筑为白花岗石脚,由水磨东莞青砖精砌墙壁平滑洁亮。四周为楼房,精致典雅;中间是花园,花木茂盛,整体结构别具浓郁的岭南建筑韵味。小画舫斋的正门在三连直街,南向;后门在逢源大街,北向。大门匾石刻清末书法家苏若湖所书“小画舫斋”四字。
由正门进入可见一座玲珑剔透的木雕通花套石刻红花玻璃大屏风。屏风后面是门厅,屏风前边有一条东西走向的长廊,长廊中建有一座名叫“诗境亭”的半边亭。西边是“船厅”,呈画舫状,小画舫斋因此得名。屋内还保存有阮元题书的“白塘红荔泮塘西”木刻横额。朝荔湾涌一侧全部是蚀刻蓝玻璃满洲窗。北面有供奉黄家先祖的坐北向南的家庙(祖先庙)。
在传统的西关大屋建筑中,李文田探花第最具特色。地处西关多宝坊的李文田探花第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原为六边过大屋,正间为四柱大厅,面积为3800平方米,现在仅存探花书轩。原屋当初动工修建时,有正厅、左右偏间、门厅、外廊和书偏。大厅对向天井,内院枕临多宝涌畔,环境幽雅,厅宇轩昂。除此之外,现在的多宝路、逢源路、龙津西路一带,仍然保留着一些西关大屋,广州市人民政府已经将这一带划为“西关大屋保护区”。
津西西关大屋建筑保护区位于荔湾区泮溪酒家南侧,东起龙津西路,西至原西关上支涌,北起逢源沙地一巷,南至三连直街。这片建筑群包括了各种不同时期不同特色的建筑:有清代较典型的正间和左右偏间的青砖石脚高檐深宅西关大屋,如逢源大街8号;有把西关大屋特色与西洋小楼房建筑特色相结合的建筑,如逢源北横街9—17号;有民国初期纯西式的洋楼,如逢源北街84号、逢源沙地一巷36号;还有民国时期的红砖小楼房建筑。其中的逢源沙地一巷36号、逢源北街84号、逢源北街87号(蒋光鼐先生公馆旧址)、逢源大街8号在1993年8月被广州市政府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逢源北街82号为重建复原的清代典型西关大屋(部分)。
广济桥
广济桥是一座集梁桥、拱桥、浮桥于一体的古桥,俗称湘子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东门外,横跨韩江。
南宋乾道七年(1171),潮州知州曾汪倡建此桥,称康济桥。当时在韩江中流砌起一大石墩,将86只巨船连结成浮桥。至淳熙七年(1180)历经多次增修,开始成为浮、梁相结合的桥梁,并在桥上建起有仰韩阁、冰壶亭、玉鉴亭、挹秀亭、小蓬莱亭等建筑。淳熙十六年(1189)知州丁允元修缮浮桥,并在西岸增筑四石墩,架木成梁,此之谓丁侯桥(民间称丁公桥)。庆元二年(1196)知州陈宏规在东岸增筑两石墩,架木为桥,谓之济川桥;原有的挹秀亭改称济川亭,亭后建见思庵。自此,河之东为济川桥,河之西为丁侯桥,中间为浮桥,三桥构成广济桥的整体。此后经过60多年历任知州的增建、修缮,到宋开庆元年(1259),浮桥终于形成以东桥13洲(墩)、西桥10洲(墩)、中段以铁缆系24舟的梁桥、舟桥结合而成的开合式桥梁的基本格局。
明宣德十年(1435),桥梁主体改木梁为石梁,在桥上立亭屋26间,环以栏槛,又建起高楼12座,全桥称广济桥。至正德八年(1513)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桥上建有亭屋126间、楼台24座,开中外启开式桥梁的先例。直到清乾隆年间(1736-1795),该桥仍是“晨夕两开,以通舟楫”。
广济桥总长518米,桥墩上共建有24座亭台楼阁,形成“一里长桥一里市”的景象。此桥气势宏大,造型独特,为中国古代桥梁中所罕见,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
梁舟结合的格局,使广济桥形成了自己的三大特点。
第一,“十八梭船廿四洲”。梁舟结合,刚柔相济,有动有静,起伏变化,是广济桥的一大特色。其东、西两段是重瓴联阁、联芳济美的梁桥,中间段是“舳舻编连、龙卧虹跨”的浮桥,形成一道妙不可言的风景线。清乾隆年间有诗赞道:“湘江春晓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湘桥春涨”因而被列为潮州八景之首。从结构上说,梁舟结合的桥梁设计,实开世界上启开式桥梁之先河。
启开式设计的作用主要在通航、排洪,正如《粤囊》记载:“潮州东门外济川桥……晨夕两开,以通舟楫。”而每当韩江发洪水时,又可解开浮桥,让汹涌澎湃的洪流倾泻。此外还有关卡的作用,“郡县以广济桥为盐船所必经,乃始榷取盐税”。后来,上级甚至派人与潮州府共管,方志有载:“清雍正三年(1725),由盐运同驻潮州与知府分管桥务,东岸属运同掣放引盐,西岸属潮州府稽查关税。”
第二,“廿四楼台廿四样”。广济桥在草创阶段,便有筑亭、“覆华屋”于桥墩上的举措,并冠以“冰壶”、“玉鉴”等美称。明宣德年间,知府王源除了在500多米长的桥上建造126间亭屋之外,还在各个桥墩上修筑楼台,并分别以奇观、广济、凌霄、登瀛、得月、朝仙、乘驷、飞跃、涉川、右通、左达、济川、云衢、冰壶、小蓬莱、摘星、凌波、飞虹、观滟、浥翠、澄鉴、升仙、仰韩、凤麟洲为名。至此,桥楼之设,乃造其极。诚如明代李龄在《广济桥赋》中所云:“方丈一楼,十丈一阁,华棁彤橑,雕榜金桷,曲栏斜槛,丹漆涂垩,鳞瓦参差,檐牙高啄……”古代岭南风雨桥是常见的,但规模如此之大,形式如此之多,装饰如此之美,确是世罕其匹。
第三,“一里长桥一里市”。广济桥是“全粤东境,闽、粤、豫章,经深接壤”的交通枢纽所在,桥上楼台众多,因此,很快便成为贸易的的聚集地,形成热闹非凡的桥市。天刚破晓,江雾尚未散尽,桥上已是“人语乱鱼床”。待到晨曦初露,楼台上的店铺竞先开启。茶亭酒肆的各色旗幡迎风招展,登桥者或抱布贸丝,或问卦占卜,摩肩接踵,车水马龙,正如李龄《广济桥赋》所描写的:“若夫殷雷动地,轮蹄轰也;怒风搏潮,行人声也;浮云翳日,扬沙尘也;响遏行云,声振林木,游人歌而骚客吟也;凤啸高冈,龙吟瘴海,士女嬉而箫鼓鸣也;楼台动摇,云影散乱,冲风起而波澜惊也……”就像一幅活动的《清明上河图》,无怪乎游客会闹出了“到了湘桥问湘桥”的笑话。
广济桥的夜色又别有一番情趣:“吹角城头新月白,卖鱼市上晚灯红。猜拳疍艇犹呼酒,挂席盐船恰驶风。”明月初上的广济桥,酒肆中灯笼高悬,疍艇里猜拳行令,妓篷中丝竹细语,真是“万家连舸一溪横,深夜如闻鼙鼓鸣”,待到“遥指渔灯相照静”,已是“海氛远去正三更”。
广济桥的每一个桥墩距今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从宋代建成第一个桥墩到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前后延续了三百多年。在古代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在大江上建造这样的大桥,其难度是超乎想像的,故潮州民间流传有许多“仙佛造桥”的传说。
据说,韩愈刺潮后,时常登东山门(即今笔架山)游玩,但深感过江之苦,便请他的侄孙韩湘和广济和尚一起造桥。
韩湘负责建造东面一段桥,请八仙来帮忙。而其本人亦亲自去凤凰山取石,把石头都变成黑猪,一路赶来。但当最后一群猪赶到凤南时,一个孕妇识破玄机,叫起来:石头怎会走路?一句话泄破了天机,石头变回原形再也走不动了。因此韩湘负责的那东面桥还有最后几墩没有修建完成。
广济和尚负责建造西南一段桥,也请来十八罗汉帮忙。而他亲自去桑浦山开采石头,把石头点化成一群乌羊,一路赶来。但当最后一群乌羊赶到半路时,当地一个恶霸地主,存心想夺取这些羊,便说:“你这和尚哪来的羊呀!分明是我家的。”广济和尚被纠缠得不耐烦,便说:“既然是你家的羊,便赶到你田里去吧!”于是,地主把羊赶到自家田里,不料这些羊变成一座座乌石山,把地主的良田都压毁了。相传这是浮洋乌洋山的由来。
由于最后一批黑猪、乌羊都没有及时赶来,中间一段桥便没法修拢。最后八仙中的何仙姑只好将手中的莲花瓣抛向江心,化成十八条梭船;广济和尚即抛下禅杖,化成一根大藤,把十八只大船拴住,成为浮桥。从此,人们为纪念仙佛合力造桥的功绩,便把此桥既叫湘子桥,又叫广济桥。
随着历史的变迁,广济桥几经修筑。1958年,当地曾对全桥进行加固维修,并拆除了十八只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桁架及两处高桩的承台式桥梁。1976年又一次进行扩建,始成现状。1988年1月,广济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