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的精神支柱

人的精神支柱

时间:2023-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个政党或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一个坚实而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各种精神支柱理论的创建者、倡导者、合法继承者或有影响的忠实信徒,往往就是相应社会集团的精神领袖及政治权力核心。通常情况下社会集团的多数成员其个人的信仰和追求是与团体的精神支柱相一致的。缺乏精神支柱或精神追求不明确的群体和个人,常常称之谓精神空虚或精神贫困。
人的精神支柱_利益 精神 权力――三元协调驱动论

古杰一

江泽民同志在国庆讲话中指出:“不能设想,一个没有强大精神支柱的民族,可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要深刻吸取近几年来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教训,在努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不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个政党或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一个坚实而强有力的精神支柱。目前精神支柱已成为一个常用的概念,但是,它的真实内涵究竟是什么?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如何?应该怎样全面加以理解呢?本文试就上述问题谈一下初步的认识。

精神支柱是社会集团组成和发展的精神凝聚力的源泉  人类社会是由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社会集团(或称为社会单元)构成,如国家、民族、政党、社团、部落、家族等,不同类别的社会单元往往是相互交叉的。任何社会集团的组成,不仅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也可称为物质支柱),它包括人群自身及其所能掌握和支配的生产、生活资料,占有的物质财富等,而且必须同时具备一种为多数成员所接受的占主导意识的理论、信仰、观点和追求。这是一种精神凝聚力,是促成各个社会集团存在和发展的支撑力量。所谓精神支柱就是指导和支撑一个国家、民族、政党等社会集团及其成员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理论、信仰、观念和追求及其所激发出的强大的精神力量。精神支柱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以强烈的欲望为基础而形成的群体追求意识,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它对任何社会集团都是必不可少的,是一种凝聚力的源泉。个人的信仰和追求通常都是从属于这种群体意识的。这种信仰、观念和追求意识在理论上的系统化,往往又形成所谓“主义”、“学说”“思想”、“精神”、宗教教义等。各种精神支柱理论的创建者、倡导者、合法继承者或有影响的忠实信徒,往往就是相应社会集团的精神领袖及政治权力核心。

精神支柱的类别  精神支柱作为一种观念、信仰和追求,它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从其所能控制和影响的范围来看,既有大范围的,如影响一个国家、民族甚至全世界的社会学理论、基督教或伊斯兰教的教义等,也有地域性或小范围的,如少数民族部落的宗法观念、一些家族的传统习俗等;从其基本理论的科学性上来看,有符合科学规律的正确的精神支柱,如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也有反科学的或伪科学的不正确的精神信念,如宗教观念、封建迷信、法西斯主义、乌托邦主义等;从其影响持续的时间上来看,既有长期的理想和信念,也有短暂的局部追求。通常科学的、正确的、能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精神支柱,其影响范围较大,生命力较强,持续时间也较长;反之,反科学的,阻碍社会发展的,甚至给社会带来灾难的精神支柱,则往往是短命的。

无产阶级革命的精神支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精神支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政党的精神支柱就是其建党理论、党的纲领和章程;宗教团体的精神支柱是宗教教义;封建部族的精神支柱是其首领(即精神领袖)的思想、言论及其流传下来的观念习俗。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一些社会有识之士,由于其社会存在的不同,在思想意识方面都会形成其特定的价值标准、是非观念,经过实践、认识、发展、完善的过程,进而在意识形态领域建立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追求。一旦他们的信念和追求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接受,就会形成一种精神力量,其主要创建、倡导者便被拥戴为精神领袖。在一个时期内这种占主导意识的信念和追求及其所不断激发出的精神力量,就形成该社会集团的精神支柱。通常情况下社会集团的多数成员其个人的信仰和追求(也叫个人的精神支柱)是与团体的精神支柱相一致的。

需要说明的是,某些社会成员的纯物质性追求,不能形成强大的而持久的精神力量,其感召力具有局限性和短暂性,而且这些具体的物质追求一旦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后,便会带来这种追求意识的消失或分化,甚至在社会成员之间形成对抗或争斗。

缺乏精神支柱或精神追求不明确的群体和个人,常常称之谓精神空虚或精神贫困。由于原有的信念和追求遇到挫折而造成精神空虚的人,其表现常常是精神迷惘、思想混沌、漫无目的的消磨时光;因缺乏教育和教养而引起的精神贫困者,只具有强烈的生活、生理欲望和动物性追求。精神空虚现象的广泛出现,是社会集团精神支柱淡化、教育落后或精神支柱转换期间常有的现象,它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后果是意识形态上的混乱,社会秩序的不稳定和政治目标上的多元化。

精神支柱的维护、继承和发展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这里所说的正确思想被群众掌握,需要一个过程,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来说,就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学说,通过各种舆论渠道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以形成一种统一的信仰、意志和追求等群体意识,产生一种凝聚力,一种精神力量,即所谓建立精神支柱。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激励下,使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创造精神得以充分发挥,便能产生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强大的物质力量。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而没有成为多数社会成员的群体追求意识,或者没有系统理论指导的群体感情冲动、精神狂热都不能成为强大而持久的精神支柱。

任何社会集团要保障其自身的存在和发展,除了不断地发展生产力,以保证其物质基础逐渐得到巩固外,还必须不断地维护其精神支柱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宣扬它的正确性和纯洁性,并对青少年一代做好传授、继承工作。这就是从广义上所说的教育,或叫做意识形态教育(它不同于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教育)。这种教育通常是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渠道来实施的。

就一般而论,社会集团精神支柱的建立是与社会成员的理想、观念和追求的形成密切相关的。“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又给历史以巨大影响。”一个人精神支柱的确立是伴随其心理、思想的成长、成熟过程并通过教育和对社会的认识而逐渐形成的。是与他所处的历史环境密不可分的。家庭教育主要作用于幼年和少年时期,特别是学前期的启蒙教育对儿童是非观念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教育的有效性与子女对家庭的依赖程度有关,家庭教育的效果与家族的传统思想观念、家庭主要成员的思想文化素养和教育方法的优劣有关。学校教育在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和理想追求的形成以及未来职业的选择上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教育方针、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的研究,都是一些重要的学术问题,这里不再作过多的阐述。

社会教育可以说是青少年思想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大气候和大环境。随着人的发育成长,每一个人在与社会的各阶层、各个领域的接触中,都在不断地进行观察、思考、鉴别、对比,接受感染和薰陶。在不断地印证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所讲授的理论和道理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学校教育具有相对稳定的培养目标,而社会教育的方向和倾斜度总在受到社会舆论的引导而不断发生漂移。在不少地方社会教育往往是被忽略的一个重要教育领域。社会教育的形式分有组织的(如俱乐部、博物馆、青少年宫、电影、广播、电视等各种有组织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更多的是分散的无组织的社会接触和交往,即具有很大的分散性。在教育内容上具有社会随意性,既有传统习俗的模仿,也有传统道德观念的传授,还有消极腐败意识的传播。这种分散的社会教育在教育目标和方向上与学校教育乃至家庭教育存在有相当大的不一致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和抵消了学校教育的效果。

当然,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和社会教育,都将受到社会主导意识的引导和制约。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一切教育的总体效果,均取决于社会主导意识的趋向和社会舆论的导向。

邓小平同志最近指出:“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很好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加强全民族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维护、继承和发展民族精神支柱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应该说,几年来我们在这方面的失误和教训是深刻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泛滥已经在意识形态领域带来了严重的恶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运用国家机器所能掌握的各种教育渠道和宣传舆论工具,控制社会主导意识的发展趋向和舆论的导向,来对全民族进行教育,以维护、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精神支柱——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爱国主义精神。强化对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道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祖国的繁荣富强的坚定信念和强烈的追求。

精神支柱的强化和淡化  精神支柱既然是一种精神凝聚力的源泉,所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社会集团的权力和利益的竞争中,精神支柱的价值、感召力、可信度也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链锁反应。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看,任何社会集团的统治者总是在不断地宣扬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和信仰的正确性,强化其精神支柱。而各种异己的政治势力则利用各种合法和非法的渠道,来抵毁和丑化这种占统治地位的理论和信念,并宣扬自己的价值观念。这就是政治斗争在思想战线和精神领域的反映。所以,社会集团的当权者(特别是分管意识形态的)不断地对其信奉的理论和信仰进行论证、宣传,对青年一代进行继承性教育,以强化其精神支柱的感召力,确保社会集团形成统一的意志、共同的追求,增强精神凝聚力、以维护其政治上的稳固与安定。反之,如果对精神支柱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主动地做好强化工作,或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失误,造成对精神支柱的淡化,引起精神凝聚力的削弱。发展下去将不可避免地带来思想观念上的多元化,群体主导意识的削弱,个人追求上的盲从与混沌,组织纪律涣散,政令软弱无力。这种精神状态反馈到经济领域引起的后果,必然是短期行为滋生,国民生产发展缓慢,以致造成生产结构的畸变,经济发展的失调和停滞。

但是,如果过分地宣扬精神力量的作用,把精神支柱强化到不适当的程度,把精神领袖推崇到不适当的高度,将导致唯意志论的蔓延,引起社会舆论的严重倾斜,会在民众中特别是青年中激发起一种精神狂热,如不适当加以控制,也会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甚至破坏作用。希特勒的第二帝国法西斯主义的泛滥,一些地区对宗教领袖的过分尊崇,都是一种盲目的精神狂热的具体表现。

精神支柱的更新和转换  精神支柱作为一种社会集团的主导意识形态,绝对不变是不可能的。随着科学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改善,社会交往的扩大,人的社会存在也在发生变化,视野在不断开阔。而作为社会意识的理论、信仰和追求,也总在不断地充实以新的内容,建立新的观念,纠正过时的偏见,这就是意识形态的更新过程。反映到社会精神支柱方面也存在一个渐变过程。对原有观念的修正、更改,对新的现状的思维和探讨。

精神支柱的渐变(量变)过程集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意识形态领域里的磨擦和撞击。传统观念的坚定信奉者将尽力维护原有精神支柱的权威性,主导意识的叛逆者(即所谓持不同政见)将抵毁和遣责现有精神支柱的弊端和落后性(需要说明的是,所谓主导意识的叛逆者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革新者,另一种是力图恢复旧制度的复辟势力)。这就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这种斗争能否发展到更激烈的程度,将取决于社会主导意识的正确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如果主导意识的核心是先进的、科学的、合理的,而且当权者又能按照科学的规律,审时度势、实事求是地纠正原有意识形态中落后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观念,进行科学的观念更新,坚决抵御复旧势力的干扰,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思维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精神支柱的更新会通过渐变的过程平缓地加以实现。否则,如果原有精神支柱持绝对肯定或者全盘否定的作法,最终都会带来意识形态战线的激烈斗争。斗争的结果,一种可能是原有精神支柱得以维持和巩固;另一种可能是原有精神支柱的核心被否定,并建立起新的精神支柱,这就是意识形态的飞跃过程,或称为精神支柱的转换。历史上每一次的社会变革,都伴随有精神支柱的更新与转换。而且这种更新与转换过程既需要一个超前的舆论准备,又需要有一个滞后的调整巩固时期。精神支柱的转换本身就是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而且对社会来说,常常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

总之,不管是大的社会集团,还是一个社会成员,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一个坚定而明确的精神支柱,在此精神支柱的激励下,经过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长期奋斗,就会在人类文明事业的发展历史上留下一道痕迹。这道痕迹不论是明显的或要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它的精神支柱必须是科学的、正确的、起码是有益的。在错误的甚至是罪恶的精神支柱的引导下,任何社会集团或个人的行为,只能给社会造成危害或破坏,不明显的,它总是一种客观存在。

(该文原发表于《周口师专学报》199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