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都市圈相关理论及概念

都市圈相关理论及概念

时间:2023-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日本关于都市圈相关概念的研究日本是最早明确使用“都市圈”概念的国家。
都市圈相关理论及概念_都市圈协同发展理论与实践

作为一种新空间现象,对都市圈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等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对都市圈的理论与概念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不同的研究结论。因此,在研究都市圈协同发展基础之前,有必要对都市圈的相关理论及概念进行梳理,厘清都市圈的概念。

一、都市圈理论基础

都市圈研究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

(一)圈层结构理论

该理论由德国的农业经济学家杜能提出,他在其著作《孤立国》中把空间距离引入经济分析中,提出了区位地租理论,即农业发展的圈层理论。该理论认为:以城市为中心,在用地性质上呈现从中心城市向外围不断变化的圈层结构。其主要观点是: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对周边地区起辐射带作用,但城市对区域各个地方的吸引和辐射强度是不同的,如果不考虑各地方本身自然因素的制约,其主要的制约因素就是离城市距离的远近。城市对区域的作用受空间相互作用的“距离衰减律”法则的约束,这样就必然导致区域形成以建成区为核心的集聚和扩散的圈层状空间分布状态。

(二)“三地带”学说

日本学者木内信藏(1951)提出了“三地带”学说,其思想进而被发展为“都市圈”的理念,并且成为日本及许多西方国家城镇群体发展的重要空间组织特征之一。他认为在城镇群体中,中心城市具有较高的首位度,但是随着城市人口的进一步集中,首位城市产生集聚不经济(如环境问题、地价上涨问题、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这导致竞争力下降,于是一部分经济活动和人口向周围地区分散。区域、城市的空间演化过程表现为大范围的集聚和小范围的扩散,形成了各种都市扩展区形态。在中心城市临近的地域,其功能进行调整,并逐渐走向专门化,服务业更进一步向核心城市集中,制造业在周围地区迅速发展。于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了核心城市以服务业为主,周围地区以工业为主的区域形态,并通过便捷的交通线路将两者进行连接,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其周围地域根据其影响的强弱及功能组织的不同而往往被划分为若干圈层:核心城市区、都市区(由核心建成区和近郊区组成)、都市圈、大都市圈。

(三)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由法国佩鲁(Perrour)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这理论认为“经济空间中在一定时期存在着起支配和推进作用的经济部门”(增长极)。法国地理学家J·布德维尔(J.Boudeville)在1957年和其他学者一起将“极”的概念引入地理空间,并提出了“增长中心”的概念,系统地将增长极的经济含义推广到地理含义。他认为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增长极中的极是指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中心区域。这种以空间单元作为增长极的研究强调中心地作为“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增长极的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增长极的乘数效应、剥夺效应、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上。

(四)辐射理论

该理论包括点辐射、线辐射和面辐射。点辐射认为,经济发展以大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推进,在辐射中,资本向投资效率高的地区流动,技术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流动;线辐射认为,经济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一般沿着铁路干线、公路干线、大江大河,以及大湖沿边航道和濒临沿海的陆地辐射;面辐射是点、线辐射的延伸,认为经济发展沿着区域城市网、交通网由高梯度向低梯度辐射。

(五)梯度推移理论

该理论认为,只要不同的区域之间客观上存在经济与技术发展的不平衡,即存在发展的梯度,在这种梯度的理论下,就会存在产业和技术由高梯度向低梯度地区转移的一种趋势。协调区际关系和优化区域产业布局都需要产业与技术梯度推移的不断进行。梯度推移理论中最有名的当属迈达尔的“累积因果论”,他认为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存在三种效应: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回程效应,它们共同制约着地区生产布局的集中与分散,三种效应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极化效应促使城市带的发展梯度上升,扩展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低梯度地区的发展,回程效应遏制低梯度地区的发展。

(六)中心—外围理论

1956年,美国区域发展和区域规划专家弗里德曼在其专著《区域发展政策》中提出了中心—外围理论(即核心—边缘理论)。该理论解释了一个区域如何由互相并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相互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并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他于1966年提出一个国家经济进化模型。他认为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包括:①前工业化阶段;②工业化初期阶段;③工业化成熟阶段;④后工业化阶段。在该模型中,他把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增长联系起来,并认为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空间经济将在经过4个阶段的过程中日益复杂化和一体化。他对核心与边缘也没有明确的界定,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弗里德曼定义的核心区域是指那些工业比较发达、技术水平较高、资本和人口相对集中、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城市或城市聚集区。外围区域一般是指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地区。核心区与边缘区共同组成完整的空间系统,其中核心区在空间系统中居支配地位。

二、都市圈的概念

都市圈是区域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地域空间组织形式,也是经济、社会、人文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术界根据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征不同,对都市圈的概念进行不同内涵的阐述。整体而言,都市圈在概念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在使用上也千差万别,出现都市圈、城市群、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等不同概念。有的学者认为这些概念都是同一个内涵,所以在不同地方交叉使用。有的认为两者还有较大的区别,并专门对其进行了研究和辨析。从国外对都市圈的研究看,其主要有日本和欧美两大独立的研究渊源。

(一)日本关于都市圈相关概念的研究

日本是最早明确使用“都市圈”概念的国家。日本对都市圈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大城市迅速发展时期。日本行政管理厅将都市圈定义为:以一日为周期,可以接受城市(人口规模在10万以上)某一方面功能服务的地域范围。1960年日本又提出“大都市圈”,规定:中心城市为中央指定市,或人口规模在100万人以上,并且邻近有50万人以上的城市,外围地区到中心城市的通勤率不小于本身人口的15%,大都市圈之间的物资运输量不得超过总运输量的25%。据此,日本全国被划分为首都市圈、近畿圈等八大都市圈。70年代,日本总理府统计局对于都市圈的界定标准为:人口100万以上的政令指定城市,外围区域向中心城市通勤率不低于1.5%。研究者富田和晓提出离心扩大模式,该模式将都市圈分为中心城市、内圈和外圈,利用各圈层占都市圈总人口比例的增减指标确定发展阶段。其认为,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大于30万人,而外围地区到中心城市的通勤率不低于10%。到了80年代,研究者山田浩之和德冈一幸提出“标准大都市雇佣圈(SMeA—Standard Metropolitan Em p loyMent Area)”,这是由中心城市和郊外城市构成,二者合计人口在10万以上的都市圈模型。其中,中心城市(夜间)人口在5万以上,第一产业以外的就业者占总就业者的75%以上,向其他城市的通勤人口占全体的30%以上。郊外城市的标准为第一产业以外的就业者占总就业者的75%以上,向该中心城市流动的人口在10%以上,如表2-1所示。

在此期间,不同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都市圈进行了研究。如石水照雄(1965)对东京大都市圈人口集聚与扩散过程的研究。松田信(1966)对高速公路建设与都市圈形成的研究。板仓胜男等(1968)通过对阪神都市圈内工业企业分布的研究,推翻了日本都市圈是由大型重化企业控制的传统观点。龟山嘉大(2001,2002)、Dek leetal(2000)、八代达夫(1996)等学者从产业集聚带来的效率的下降和集聚的不经济方面对都市圈开展研究等。

表2-1 日本都市圈界定标准

资料来源:李国平等:《首都圈——结构、分工与营建战略》,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年版。

(二)欧美关于都市圈相关概念的研究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对都市圈的界定标准做出规定的国家,设定标准包括三部分:第一是都市圈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标准;第二是外围区域的城市化标准;第三是外围区域和中心城市的经济社会一体化方面的标准。1910年美国就已经提出过都市圈的概念和标准。都市圈一般指一个大的人口核心城市以及与这个核心城市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的邻接社区的组合,通常以县级行政区域作为基本的构造单元。其标准规定为,都市圈内有一个至少20万人口的城市,在城市行政边界以外10千米范围内的最小行政单元的人口密度为150—200人/平方英里。1950年又提出标准都市圈(SMa,Standard Metropolitan Areas)及1960年在人口普查中使用标准都市圈统计区域(SMSA,Standard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s),规划每个SMSA应有一个人口至少5万以上的中心城市,外围区域的人口密度在150人/平方英里以上,75%以上劳动力从事非农业活动,向中心城市的通勤率在15%以上。1983年又改SMSA为都市圈统计区域(MSA,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s)。1990年以后又统一定名为都市圈(Ma,Metropo litan Area),规定每个都市圈应有一个人口至少5万以上的城市地区(UA,Urbanized Area)作为核心,围绕这一核心的都市区地域由中心县和外围县构成。中心县是该城市化地区的中心市所在的县,外围县则是与中心县邻接且满足以下条件的县:非农业劳动力比例在75%以上;人口密度大于50人/平方英里且每十年人口增长15%以上;至少15%的非农劳动力向中心县以内范围通勤或双向通勤率达到20%以上。

德国经济学奥古斯特·勒施,在其1939年出版的《经济空间秩序》中,最早提出“城市经济圈”这一概念。其论述了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揭示了城市经济圈的形成机理和发展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按照内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以大城市为中心,首先会形成单一的城市市场区域。然后又逐渐发展为连绵的市场网络,最后会进一步发展为以大城市为中心的若干城市组成的经济圈。

目前学术界通常认为都市圈的概念源于对大都市带(Megalopolis)的研究。1957年,法国著名地理学家戈特曼(Jean GottMann)在对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的多个城市群进行深入研究后,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名论文《大都市带:东北海岸的城市化》(Mega lopolis: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 ortheastern Seaboard)。在文中,他首次提出了“大都市带”概念,他认为“大都市带是由很多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密切联系相互交流的都市区连成的区域”。

(三)国内关于都市圈相关概念的研究

受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我国都市圈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中国学者借鉴西方相关研究理论,对我国大城市的地域空间组织形式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该领域的研究开始成为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学、区域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热点。各个学者探讨了都市圈、都市区、城市群、城市密集区、城市连绵区、大都市带等有关大城市地域空间组织的概念,形成了我国研究都市圈的特色。

我国学者关于都市圈的研究始于八十年代中期。1983年,于洪俊、宁越敏在《城市地理概念》一书中首次使用“巨大城市带”的概念,向国内介绍了戈特曼的理论。

1986年,北京大学周一星教授,在分析中国城市概念和城镇人口统计口径时,借鉴西方城市不同尺度空间单元体系,较早提出了市中心—旧城区—建成区—近市区—市区—城市经济统计区—都市连绵区(miR,Metropolitan In terlock ing Region)这样一套中心城市的地域概念体系。他认为miR是“以若干城市为核心,大城市与周围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区域”,并且阐述了都市连绵区形成的五个必要条件:(1)具有两个以上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2)有对外口岸;(3)发展极和口岸之间有便利的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走廊;(4)交通走廊及其两侧人口稠密,有较多的中小城市;(5)经济发达,城乡间有紧密的经济联系。

1992年,姚士谋在其出版的《中国城市群》一书中,提出了城市群(Urban Agg loMeration)的概念:“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或大城市作为地域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在此基础上,他们对中国城市群的地域结构特征、发展趋势等方面作了理论探讨,并对沪宁杭、京津唐、珠江三角洲、辽宁中部、四川盆地、中原地区、湘中地区、关中地区、福厦城市地带、哈大齐城市地带、武汉地区、山东半岛和台湾西海岸做了研究。

孙一飞提出城镇密集区的概念,即“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多个大中城市为核心,城镇之间及城镇与区域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城镇化水平较高,城镇密集分布的连续地域”。并界定了城镇密集区范围包括三个方面:(1)两个或两个心上30万人以上的中心城市;(2)与中心城市相连的连片城市化地区;(3)与中心城市相邻,或为连片城市化地区所包围,但尚未达到城市化地区标准的个别县市。

顾朝林于1999年提出大都市标准,即大都市是以大城市为核心,与之保持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城市化地区,使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共同构成内部相互联系、有一定空间层次、地域分工和景观特征的巨型地域综合体。

此后,国内许多学者对都市圈定义和内涵都进行了深入探讨。

上海交通大学高汝喜教授在其出版的《城市圈域经济论》中,对都市圈的概念进行了定义:以经济发达且城市功能强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与经济有内在联系和在地域上毗邻的若干个城镇所覆盖的区域共同构成的,其经济集聚和辐射能够达到且能够促进相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大地域范围,同时他认为都市圈是一个经济社会圈而非一个行政区。

张京祥、邹军等人对都市圈的概念及形成机理,都市圈的空间界定,都市圈的功能与空间组织,都市圈地域的管理等内容进行了研究探讨。其认为,都市圈是指一个或多个核心城镇,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城镇与地区组成的圈层式结构。

张伟对都市圈的概念、特征及其规划进行了探讨。其认为,都市圈由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和与其有密切经济、社会联系的临近城镇组成,是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协调发展区域。其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发达的联系通道为依托,吸引辐射周边城市与区域,并促进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协作,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以实施有效管理的区域。构建都市圈的本质在于淡化行政区划。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强化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形成经济、市场高度一体化的发展态势。都市圈更加强调区域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构建都市圈一体化的设施网络;强调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类资源,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杨涛等认为都市圈是由强大的中心城市及其周边邻近城镇和地域共同组成的高强度密切联系的一体化区域。它是城市化、市场化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提供了相互靠近的若干城市,市场化密切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使其合为一体。都市圈是可以跨行政区域的。

李国平在其所著的《首都圈》中,将都市圈定义为跨越城市界限而和都市在景观上连为一体或在职能上具有紧密联系的区域。李国平提出都市圈的三个特征:在景观上和都市连为一体的城市化区域,在通勤等日常生活方面和都市联系紧密的区域,从经济活动以及流动人口等方面和都市关系密切的区域。

郭熙宝、黄国庆在综合国内外学者关于都市圈现象的研究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都市圈的概念:城市化发展到相当阶段时出现的,以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型城市为中心,以圈域内若干大中小城市为次中心或节点,辐射周边腹地区域,依托发达便利的交通、通信网络,经济联系紧密,具有较高城市化水平和一体化特征的社会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形态。

张颢瀚、张超认为大都市圈是指在可感应和可延伸的区域内,由一个国际性的核心城市和几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及相应城镇群落,通过发达的交通通信网络连接所组成的规模层次分明、功能结构合理、经济联系紧密的一种相对独立并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空间发展实体。

(四)与都市圈相关的概念比较

在对都市圈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涌现了许多相似的概念,如城市群、都市区、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等,这些概念有的与都市圈联系紧密,有的在交叉使用。为更好地研究和运用都市圈的相关理论,有必要对上述几个概念内涵进行比较。

城市群与都市圈概念比较。城市群是比较常用的概念,主要由中国城市地理学界的学者使用较多。城市群与都市圈的主要区别是,城市群主要强调了城市的密度和空间组合形态,而且,一个城市群可以是若干中小城市的集合,不一定有十分突出的中心城市。而都市圈和大都市带则是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是城市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市复合体。此外,都市圈还十分注重内部各城市之间在产业、城市功能上的联系、协作、配合和依存,这些具有明显的一体化特征,而这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都表现得尤其明显。

都市区与都市圈概念比较。都市圈是由都市区及其周边联系紧密的地区共同组成的。都市圈由内向外表现出较为突出的圈层结构,以单中心都市圈,由内向外表现为“核心区(圈)—联系紧密圈—泛影响圈”。都市区强调的是与中心市有密切的日常社会经济联系,一般比都市圈具有更高的非农化和城市化水平。都市圈地域范围大于都市区,二者均没有确定的界线。也可以认为,都市区是以市区为核心的区域。

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与都市圈概念内涵比较。大都市带指多中心城市区域,具有高度的连续性和较强的内部相互作用。其中心城市具有门户位置、发展枢纽及高密度的特征。都市连绵区指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围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它一般是国家的经济核心区,并不是任何经济相对发达的城镇密集的地方都可以称为都市连绵区。由此可见,都市连绵区与大都市带本质上都是高度城市化的区域概念。都市圈由都市区及其周边联系紧密地区共同组成,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和其有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的邻接城镇,受“距离衰减率”的影响,空间上呈现圈层状分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