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杭州都市圈形成机理分析

杭州都市圈形成机理分析

时间:2023-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杭州都市圈作为浙江省区域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发展与浙江省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等因素密不可分。本节主要从基础条件、动力因素、保障支撑等三个方面,研究杭州都市圈形成与发展机理。相似的自然生态环境、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渊源,共同促成了杭州都市圈的形成,成为杭州都市圈形成的重要基础条件。杭州都市圈位于浙北平原,浙北平原面积约为1.25万平方千米,由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组成。
杭州都市圈形成机理分析_都市圈协同发展理论与实践

杭州都市圈作为浙江省区域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发展与浙江省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等因素密不可分。本节主要从基础条件、动力因素、保障支撑等三个方面,研究杭州都市圈形成与发展机理。

一、基础条件支撑机理

与国内其他都市圈一样,杭州都市圈的形成过程是与自然生态条件和历史文化条件密不可分的。相似的自然生态环境、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渊源,共同促成了杭州都市圈的形成,成为杭州都市圈形成的重要基础条件。

(一)自然条件

杭州都市圈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南翼,以杭州为中心联结湖州、嘉兴、绍兴三市。从地理地形看,杭州都市圈四个地市自然地形相似。杭州都市圈位于浙北平原,浙北平原面积约为1.25万平方千米,由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组成。其中杭嘉湖平原地面是东、南高而西、北低的以太湖为中心的浅碟形洼地,平原上水网稠密,河网密度平均12.7千米/平方千米,为中国之冠。杭嘉湖平原从地质上看,表层沉积物以细颗粒泥沙(细粉沙、黏土)为主,属河流湖泊堆积物,其南缘属潮滩相沉积物,土质粗而疏松,地面缺少湖泊,水系变稀,地形相对高亢。宁绍平原是浙江东北部一片东西向的狭窄海岸平原,这里水网密集,地势平坦,与杭嘉湖平原紧密联系。从气候特征看,杭嘉湖绍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17.8℃,平均相对湿度70.3%,年降水量1454毫米,年日照时数1765小时。夏季气候炎热,湿润,冬季寒冷,干燥。春秋两季气候宜人。这种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这片土地自古就成为人口集聚、经济繁荣之地,是中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富甲天下。

(二)历史文化

杭嘉湖绍四市历史文化一脉相承。杭州是国家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以“东南名郡”著称于世。自秦时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距今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被史界称为“文明的曙光”。杭州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宁王朝两代建都地,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杭州古称钱唐,隋开皇九年(589)废钱唐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在文化上,杭州以西湖文化、运河文化、钱塘江文化为代表。秦汉时融合越文化与吴文化,魏晋隋唐时融合佛教、道教文化,南宋时融合中原文化和皇家文化,元明清时吸收伊斯兰教、基督教文化。

嘉兴市历史源远流长,秦始设县,三国吴时建州府,先后称禾兴、嘉禾、嘉兴,并筑子城,为历代州府衙署所在地。嘉兴文化灿烂,为中国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早在六七千年前,先民们就在此孕育了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的代表——马家浜文化,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源头之一。同时,嘉兴运河文化历史悠久,大运河嘉兴段的开凿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公元前482年,越王勾践开挖越水道(今崇长港),是嘉兴境内最早有确切记载的运河。

湖州市具有两千多年历史。春秋战国时期,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此。隋仁寿二年(602),置州治,以滨太湖而名湖州,湖州之名从此始。湖州是中国蚕丝文化、茶文化、湖笔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绍兴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公元前490年始建,为越国都城;公元前221年,改设会稽郡;公元605年,会稽郡易名为越州;南宋时两次成为陪都,公元1131年,越州升为绍兴府。绍兴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戏曲之乡、名士之乡的美称。

二、内在动力促进机理

杭州都市圈发展的动力主要有城市化的推进、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和中心城市工业企业的搬迁等。

(一)城市化的发展

杭州都市圈的形成,与浙江省城市化的进程紧密联系。研究杭州都市圈的形成,需要研究浙江省城市化的进程,浙江省城市化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98年,以自发发展为主的城市化稳步较快发展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大解放了农村劳动生产力。1984年10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镇务工经商,并要求有关部门在各方面给进镇农民以帮助。这一措施大大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同时,体制机制改革的突破释放了经济发展活力,浙江乡镇工业和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集聚,有力推动了浙江工业化的发展,也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支撑。此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块状经济和专业市场建设带动城市的发展,浙江小城镇得到快速发展,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和小城镇,出现大量的城镇暂住人口。1985年12月,浙江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决定》,提出要积极发展小城镇,适当扩大镇的管理范围和权限,加强管理、多方支援。1991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搞好小城镇和乡镇工业小区建设,加快农村工业化步伐”“在主要城镇建设几个有特色的、设施功能比较完备的农产品批发市场”;1992年,提出“以小城镇为依托,实现乡镇工业大提高、第三产业大发展、农村劳动力大转移”,并决定在全省开展“撤区扩镇并乡”;1994年,提出在世纪末建成100个现代化小城镇,并使一批基础好的小城镇发展成为中小城市;1996年,提出要搞好城镇体系规划的制定工作,不仅要规划到城市、集镇,还要规划到乡村。在小城镇调整发展的过程中,原有“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格局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一批中小城市的设施配套和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同时,农村生产力的提高,也加快了土地规模经营的扩大,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释放出来,加入流动人口的行列,进一步加快了浙江城市化的发展。1978—1998年这一阶段,浙江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的14.5%上升到1998年的36.7%,年均提高1.11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前29年的年均水平。伴随着浙江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杭州都市圈内的小城镇得到快速发展,逐步与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上建立起比较紧密的联系,为杭州都市圈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从1999年到2005年,以政府推进为主的城市化持续快速提升阶段。这一阶段,从国家发展看,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社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同时,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推进城镇化的发展,如200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十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市化条件已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实施城镇化战略。为了加快城镇化,2001年5月国务院批转的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等,积极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省也积极推动城市化的发展。1998年12月,中共浙江省第十次党代会根据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要求,做出了“要不失时机地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大战略决策,制定了全省城市化发展纲要。1999年10月,国务院批准同意实施《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1996—2010年)》,这是全国第一个被批准实施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1999年10月27日—29日,浙江省城市化研讨会在杭州召开,省委书记张德江号召全省“探索有浙江特色的城市化道路”。1999年12月,浙江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纲要》。《纲要》旗帜鲜明地提出“强化杭、甬、温等中心城市功能,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培育中心镇,完善城镇体系,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部署了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城市运行管理、改革体制和完善政策等工作。2000年,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城市化若干政策的通知》,在户籍、土地、投融资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2002年全省城市化工作会议召开,政府先后对实施城市化战略做出了一系列部署。2005年,《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阐明了城乡发展的统筹理念,并提出几点具体的措施。此后,全省为推动城市化发展,在户籍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就业制度、行政区划调整、投融资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加大了改革力度,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全省城市化水平从1998年的36.7%上升到2007年的57.2%,年均提高2.28个百分点,比前一阶段提高1倍多。在政府主动推动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杭州都市圈也加快培育的步伐,特别是中心城市杭州发展规模、经济总量显著提升,对周边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杭州都市圈中的杭州、嘉兴、湖州、绍兴等城市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逐渐居于主导地位。

第三阶段从2006年至今,以市场为主,政府协同推动的内涵发展阶段。2006年,时任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全省城市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浙江城市化发展道路从注重量的扩张进入质的提升发展阶段。浙江省在户籍、住房、保障、管理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措施,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通知》《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中心镇培育工程”的若干意见》,等等,形成了一个有利于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的政策环境,有力地推进了各级城市集约、统筹、和谐发展。在这一阶段,随着前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市场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经济逐渐成为城市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来粗放式的城市化发展道路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转型发展要求,城市化呈现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配套滞后、中心城市出现“城市病”、城乡生态环境明显破坏等问题,迫切需要通过内涵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来实现城市化、工业化协同发展。为此,在发挥市场经济的主体作用前提下,政府更加注重城市化的发展质量,配套出台了新型城市化发展政策,更加注重“人的城市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更加注重城市特色功能培育,进一步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更加注重创新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加注重生态建设,进一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更加注重文化传承,进一步提升城乡建设品位;更加注重深化改革,进一步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等。在这样的发展阶段下,培育和发展都市圈成为新型城市化发展重要举措,杭州都市圈得到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在产业、空间、设施、民生等领域注重一体发展。

(二)中心城市功能提升

都市圈的形成与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影响力就比较大,相应的周边城市与中心城市的联系程度就比较高,有利于形成城市与城市之间紧密的联系协作机制,对都市圈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从杭州中心城市经济发展过程看,杭州的经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2年),这一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杭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批乡镇、私营企业快速涌现,至1991年底,全市乡镇个私工业企业为3.6万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9.64亿元;集体工业企业达1.06万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56.6亿元,占全部乡镇工业总产值的88.86%。这一时期,杭州经济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大大推动了以乡镇为单元的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

第二阶段(1992—2003年),这一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加快,一系列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改革的推行,为杭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活力。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杭州商品市场迅速发展,城区出现各类商品市场百余家,成为个私经济的市场聚集地。到2000年,杭州个私工业企业已达5.8万家,占乡镇工业企业的93.28%,实现工业总产值1098亿元,占全部乡镇工业企业的67.85%。从产业类型看,到2003年,杭州已经形成机械、电子、化工、医药、食品、轻纺等类型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这一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大量外资投入到杭州,这些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产业,带动杭州产业发展,推动了原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的转移,扩大了杭州城区的范围空间,有利于促进杭州都市圈的形成。

第三阶段(2004年至今)。这一阶段,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特别是产业发展变化,以科技、信息等为特征的新业态不断出现,推动杭州经济的更快发展。2015年杭州市生产总值达10053.58亿元,成为全国第十个进入“万亿GDP城市”行列的城市。按常住人口计算,2015年杭州人均GDP达到112268元,比2010年增长46.9%;按年均汇率计算为18025美元。按照世界银行划分贫富程度标准,杭州已达到富裕国家水平。同时,传统的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等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一批企业加快推动制造业环节向周边推进。由此,在经济上形成一种密切的联系。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快速发展,文化创意、商务会展、研发设计、金融保险等行业发展迅速,增强了杭州的集聚辐射能力。杭州中心城区逐渐成为商务、金融、文化、会展、科技等中心,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龙头。据统计,2011—2015年,杭州服务业经济对杭州市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58.6%、62.2%、59.5%、54.8%和74.6%,成为杭州市经济增长快于全省、全国的主要支撑和转型升级走在前列的有效动力。2015年杭州第三产业增加值达5855.29亿元,年均增长11.1%,高于全省、全国平均增幅1.4个百分点和2.7个百分点。

(三)工业企业搬迁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中心地带的工业因地价、租金等商务成本的提升,工业企业成本的大幅上升。一些位于城区的工业企业不断向周边搬迁,造成工业向外转移,一些企业将制造环节布局在周边地区,而将总部、商务等环节布局在中心城区,形成了一种在空间上的联动,推动都市圈的形成。在杭州都市圈形成过程中,杭州工业企业大量向周边县市搬迁,在空间上形成了一种经济的联系,促进杭州都市圈的形成。

杭州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散到聚,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杭州在近郊区建立了半山重工业、拱宸桥纺织工业区、祥符桥小河轻化工业区、古荡留下电子仪表工业区、望江门外食品工业区等。90年代,随着杭州城市的发展,杭州中心城区空间范围不断扩大,造成工业区和生活居住区几乎连片,使得城市工业、商业、住宅等功能分区混乱,而大量工业企业留存在中心城区,给城市带来的废水、废气、噪声等污染,降低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政府城市规划和企业生产成本双重考虑,部分工业企业向杭州中心城区外围搬迁。特别是2002年以来,杭州市政府出台《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市区范围内市属工业企业搬迁的若干意见》(杭政办〔2002〕32号)、《杭州市市区范围内市属工业企业搬迁实施细则》、《杭州市工业企业搬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杭州市工业企业搬迁专项资金管理补充办法》、《关于城区工业企业搬迁操作程序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对企业搬迁补偿的范围、确定的方法、专项资金管理、支付程序、财务处理、企业原址土地收购和出让等工作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并建立完善企业搬迁稳定工作目标考核制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杭州的工业企业加快向边县市搬迁。从2002年实施工业企业搬迁以来到2010年11月底,全市共有141家企业列入市工业企业搬迁计划,而自行拆迁或搬迁的规模较小的工业企业有400余家。从迁入地看,杭州企业搬迁大部分搬迁至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江工业园区,以及余杭、富阳、临安、桐庐等区县(市)的开发区。如杭氧集团、杭叉集团、杭州机床集团、杭重公司等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搬迁到临安经济开发区;鼎力机械、远方钢构、华美冷柜、博雷机床等一批企业投资德清,杭资企业对德清经济的贡献率占到三分之一以上。以北大桥区块工业企业搬迁为例,2002年12月,杭州市政府下达市区首批搬迁企业名单,确定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为首批搬迁企业,如表8-4所示。

表8-4 首批部分搬迁企业情况表

续 表

资料来源:杭政办函〔2002〕275号。

三、保障机制作用机理

都市圈的形成除了要具备基础条件和动力源外,还需要拥有强大的各类支撑保障条件,特别是对我国以行政区来划分的空间单元而言,地方政府在区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方政府的政策、规划对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而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大加快了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流动,促进了都市圈经济的发展,成为都市圈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杭州都市圈来看,政府的政策规划制定和交通基础条件的改善,对杭州都市圈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一)行政区划调整

行政区划是一个国家进行行政管理的基本手段,就其本质而言是国家内部公共权力的地域性分权现象。行政区划规定了公共权力的边界,而且具有相当的刚性,分割了经济活动的区域空间结构。行政区划调整是在现有城镇体系的基础上,按照城镇未来的发展方向对行政边界进行调整,使得行政区划的范围发生变化,进而形成新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促进区域整体发展。从杭州来看,大体经历了三次行政区划调整过程。

第一次行政区划调整:1992年在建德市开始“撤扩并”试点,5月份在杭州全市范围内展开实施。这次行政区划变更撤销了全杭州31个县辖区,把270个乡、95个镇,扩并为101个乡、114个镇。乡镇规模比撤并前有不同程度的扩大,乡镇平均面积由原来的44平方千米扩大到73.19平方千米,乡镇平均人口由原来的1.21万人增加2011万人。1996年4月,经省委、省政府批准,将萧山市浦沿、长河与西兴三个镇划入杭州市区,并以此为基础设立了滨江区;将余杭市的三墩镇划入杭州市,九堡、下沙两个镇划入杭州市。杭州市区面积由430平方千米扩展到638平方千米。

第二次行政区划调整:2001年3月,经国务院和浙江省政府批准,将萧山、余杭两个县级市并入杭州市区,撤市设区。并入以后,杭州市区面积从638平方千米扩展为3068平方千米,人口也由原先的179万人增加到373万人。由此,杭州的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在全国省会城市序次升至第五位。更重要的是这次扩并增添了14个镇、19个街道办事处、260个社区,还有国家级的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几个工业园区,以及杭州萧山国际机场。

第三次行政区划调整:201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复,杭州市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县级富阳,设立杭州市富阳区。至此,杭州市区已经包括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滨江、萧山、余杭、富阳9个区,市区面积达到4876平方千米。

在杭州都市圈中心城市杭州不断调整行政区划的背景下,都市圈的其他成员也加快行政区调整步伐。以绍兴市为例,2013年11月,国务院和省政府批准了绍兴市部分行政区划改动,原绍兴县撤销,设立绍兴市柯桥区,以原绍兴县(不含孙端镇、陶堰镇、富盛镇)的行政区域为柯桥区的行政区域;县级上虞市撤销,设立绍兴市上虞区,以原上虞市的行政区域为上虞区的行政区域;原绍兴县的孙端镇、陶堰镇、富盛镇划归绍兴市越城区管辖。在进行区划调整后,绍兴市由原辖越城区、绍兴县、上虞市、诸暨市、嵊州市和新昌县“一区五县(市)”,变为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诸暨市、嵊州市和新昌县这“三区三县(市)”,市区面积由362平方千米扩大到2942平方千米,人口由65.3万增加到216.1万。

杭州都市圈范围内的城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是适应当时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的,其对于杭州都市圈中心城市强化城市竞争力,提升区域经济地位具有重要作用。行政区划调整对杭州都市圈的形成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行政区划调整促使杭州市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划调整后,杭州市区经济年均增长都在10%以上,经济实力显著提升。二是行政区划调整推动杭州市区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行政区划调整,一些原本县域经济产业业态逐步向都市区经济产业业态提升,促进产业整合。中心城区成为发展信息、资金等第三产业的地区,而中心城区优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吸引人口集聚,中心城区的区域集聚辐射能力进一步提高。三是行政区划调整促进了中心城市在更大空间范围、更广的空间领域来统筹规划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等,这些都有利于在更大空间尺度推动区域的发展,为杭州都市圈的形成提供了空间拓展的动力。而这些中心城区功能的向外疏散,促使周边县市更好地享受中心城市的城市功能。

(二)城市规划调整

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和时间上所做的总体安排和布局。而城市总体规划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一个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而进行的各项建设的综合布局和全面安排,包括选定规划定额指标,制订该市目标及其实施步骤和措施等工作。城市规划的调整变化,特别是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调整变化,对都市圈的形成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从杭州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看,1953年,在苏联专家的支持和帮助下,杭州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形成。当时,杭州的定位是“风景疗养为主的城市”。在这样的定位下,杭州更多地注重对休闲疗养功能的打造,突出强化对西湖风景区的保护,而对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支持不够,城市经济的发展滞后。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58—1960年,杭州总体规划进行新调整,杭州被定位为“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综合性的工业城市”。在这样的定位下,杭州大力发展重工业,规划了不少产业发展用地,如半山钢铁工业区、石桥重型机械工业区、小河轻化工业区、望江门食品工业区等。在这样的城市规划引导下,杭州形成“北工南居”的格局。整体来看,这次规划对城市布局和城市功能培育关注不够,导致城市空间布局零乱,工业和居住混杂。1978年,杭州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杭州被定位为“浙江省省会,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人口规模上,调整后的规划提出市区人口规模到20世纪末控制在105万人以内。同时,规划还提出将风景区里的工厂外迁,环湖单位机构外迁。2001年,杭州编制了《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2016年修编),2007年2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国函〔2007〕19号)。根据规划,杭州城市定位是“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的重要中心城市,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确定了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新规划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从此杭州市的发展由“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这次杭州城市规划调整对杭州都市圈的形成作用显著。突出表现在:一是城市定位的明确,推动城市功能与业态的有机更新,一些与城市功能定位不符合的经济业态逐步向周边转移,形成了在空间上的经济联系。二是副城和组团的打造,拉大城市空间,对周边湖州、绍兴、嘉兴等邻近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增强,推动杭州都市圈的形成。

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

1.一主三副

中心城区:一主三副,由主城、江南城、临平城和下沙城组成。承担生活居住、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旅游服务、科技教育、文化娱乐、都市型和高新技术产业功能。逐步形成体现杭州城市形象的主体区域。

江南城:由滨江区、萧山城区和江南临江地区组成,是以高科技工业园区为骨干,包括产、学、研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科技城和城市远景商务中心。沿江地区为居住生活区、公建区和远景城市商务中心,南部为商贸、居住生活区,东、西部为工业区和文教科研区。规划城市人口1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02平方千米。

临平城:由临平城区、运河镇等组成,是以城市现代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北部为工业区和配套生活服务区,中部为公建区和居住生活区,南部为物流区。规划城市人口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46平方千米。

下沙城:由下沙、九堡、乔司组成,是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教园区为骨干的综合性新城。北部为教育科研区,南部、西部为工业区,中部及东部临江地区为居住生活区。规划城市人口6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54平方千米。

2.六大组团

六大组团的功能主要在于吸纳中心城区人口及产业等功能的扩散,形成相对独立、各具特色、功能齐全、职住平衡、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组合城镇。

塘栖组团:是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城市北部的休闲旅游观光基地和余杭经济开发区(临平工业区)、钱江经济开发区的配套服务基地。东部为居住生活区,西部为工业区。规划城市人口4万人。

良渚组团:是城市西北部以良渚文化和生态农业为主题的文化休闲旅游基地。严格保护良渚文化遗址群,合理控制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北部为良渚遗址保护区,西部、东南部为居住生活区,西南为生态农业旅游区。规划城市人口4万人。

余杭组团:是城市西部的近郊住宅区和高教科研基地。西部为居住生活区,南部为休闲度假区,东部为教育科研区。规划城市人口7万人。

义蓬组团:是城市东部大型综合性工业发展基地。东部和东南部为工业区,西部和西南部为居住生活区,北部和东部临江地区为生态旅游区。规划城市人口16万人。

瓜沥组团:是城市东南部以临港工业、轻纺工业、服装加工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区和区域性物流中心。北部为工业、物流区,南部为居住生活区。规划城市人口5万人。

临浦组团:是城市南部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基地。北部为居住生活区,南部为高新科技园区。规划城市人口4万人。

3.六条生态带

六条生态带:在各组团之间、组团与中心城区之间,利用自然山体、水体、绿地(农田)等形成绿色开敞空间,划定生态敏感区,避免城市连片发展而影响生态、景观和城市整体环境水平。

灵山、龙坞、午潮山风景区——西湖风景名胜区;

径山风景区——北、南湖滞洪区——闲林、西溪湿地风景区;

超山风景区——半山、皋亭山、黄鹤山风景区——彭埠交通生态走廊;

石牛山风景区——湘湖旅游度假区;

青化山风景区——航坞山——新街绿化产业区(大型苗木基地);

东部钱塘江滨海湿地保护区——生态农业区。

4.双心双轴

双心双轴:旅游商业文化服务中心、城市新中心、城市生态轴、城市发展轴。

双心:湖滨、武林广场地区——旅游商业文化服务中心;临江地区——由北岸的钱江新城和南岸的钱江世纪城共同组成的城市新中心。

双轴:东西向以钱塘江为轴线的城市生态轴;南北向以主城——江南城为轴线的城市发展轴。

(三)交通等基础设施

交通是都市圈形成的先决条件之一。都市圈是由不同等级、不同规划的城市构成的。都市圈内各城市的联系,特别是人流、物流、资金流的交换是需要交通设施支撑的。良好的交通条件能有序引导都市圈培育,通过交通设施的构建,都市圈良好联系通道形成。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通讯信息技术也成为城市间交流的重要依托,发达的通信网络体系进一步拉近了城市的时空距离,更加紧密地将不同区域的经济联系在一起。从杭州都市圈的形成来看,正是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力地支撑了都市圈的形成。

从杭州都市圈形成发展过程看,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智慧信息等,对杭州都市圈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1998年,浙江省开通了第一条高速公路杭甬高速,之后,甬台温、上三线、乍嘉苏、杭宁、金丽温、杭金衢等高速公路快速推进,我省的高速公路网形成。这些高速公路基本上经过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四市,许多与杭州紧邻的县市通过高速公路网实现与中心城市杭州的对接。从铁路看,高铁和城际铁路的规划建设,对杭州都市圈的形成影响较大。高铁和城际铁路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准点等特点,从2003年国家开通运营全国第一条高速铁路——秦沈客运专线以来,我国大力推动高速铁路的建设。杭州作为重要的铁路运输节点,也积极顺应高铁建设的趋势,推动高速铁路建设。目前,杭州已开通到嘉兴、湖州、绍兴的多趟高铁。在加快建设高速铁路的同时,杭州也规划杭州至临安、富阳城际铁路,杭州至海宁、杭州至绍兴方向的城际铁路,这些在未来即将投入使用的城际铁路将有力地疏导当地相对密集的人流,进而加快资金流、技术流、物流的周转速度,使得杭州地区经济辐射地域更广,使得区位优势得到互补,各地联系更为密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从航空看,杭州作为省会城市,萧山国际机场特别空港经济的发展,对杭州都市圈的周边县市发展发挥了重要的辐射作用,提升了杭州中心城市在国际国内的竞争力。而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将沿线的湖州、嘉兴有机串联,实现了杭州都市圈水上交通的联系。而国道、省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杭州都市圈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目前杭州都市圈基本形成了以杭州为中心,以城际高速、高速环路、城际轨道交通为骨架,以干线公路网及城市间常规公交线网为补充,覆盖整个都市圈县级以上节点的“高铁半小时交通圈”“高速一小时交通圈”,实现了“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镇镇通干线、村村通班线”。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跨行政区域的城市间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交通等信息的共享提供了条件。而这些信息网络设施的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整合提升区域各类信息,实现信息的快速交流,促进杭州都市圈信息交换速度的提升。这种信息交换速度的提升,使得城市间的联系更加便捷,联络的成本不断下降,为杭州都市圈的形成创造低成本高效率的快速便捷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