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汉唐至民国时期的中印关系

从汉唐至民国时期的中印关系

时间:2023-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人民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时,印度国大党在印度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援华活动,得到了印度各政党和社会团体的支持。约在公元前4世纪中国的丝绸已运往印度。
从汉唐至民国时期的中印关系_当代印度

中、印是邻邦,近2000公里的边界把两个伟大的国家连接在一起。中、印都是文化古老的国家,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两国文化相互吸收和影响。中、印人民很早就开始了友好交往,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深厚的友谊。

一、汉代中印关系

中、印交往较早,根据中国史书记载,在公元前2世纪时,两国之间就有政府派出的外交使臣往来。

汉武帝(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时,张骞奉旨第二次出使西域时,曾派他的副使到印度。这是中、印两国政府最早的接触。黄支(据考证在印度东海岸马德拉斯以南地区)也在武帝时与汉朝通使。这些官方访问为后来两国长期交往奠定了基础。

汉代时,中国通往印度的陆路和海路先后开通,促进了两国的经济和文化交往。南方丝绸之路可能是中国通向外国最早的陆上通道。在公元前2世纪前这条商道已经开通。它起自四川成都,经云南大理、保山、腾冲和缅甸北部,到达印度东北地区的阿萨姆,沿布拉马普特拉河而下,再经孟加拉、北印度、西亚地区,最后抵大秦(古罗马帝国)。北方丝绸之路是有名的横亘欧亚大陆的丝道,有道路进入印度。海上丝绸之路在前汉时代开通,汉书《地理志》记载:“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步行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民俗略与珠崖相类。其州广大,户口多,多异物。自武帝以来,皆献见。”上面提到的黄支国,多数学者认为就是玄奘《大唐西域记》中的达罗毗荼的都城建志补罗。这证明前汉时中国已经由海路通往印度。中国带去的是黄金与丝织品,与印度交换壁琉璃、奇石和异物。随着人民交往的开展,中、印开始了文化交流,东汉时,佛教在上层社会中传播。印度僧人早在东汉明帝时来到洛阳,编译出《四十二章经》它是最早的汉译佛经。

二、唐代中印关系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兴盛时期,对外交往日益扩大,中、印关系进一步发展。太宗(627—649年)、高宗(650—683年)时派李义表、王玄策先后多次出使印度。李义表建铭于耆阁崛上,王玄策立碑于摩诃菩提祠。王还写了《中天竺纪行》一书,遗憾的是此书已经失传。高宗、武后(684—704年)时五天竺及其属下的加设路国、摩揭陀国、那揭国均遣使来唐。

唐代中国通往印度的陆路和海路畅通无阻。唐代史书记载了南方丝绸之路的道路和里程。樊绰著的《蛮书》记载了从四川成都到大理共51个驿站、2394里。《新唐书·地理志》记载了大理至印度的道路和里程。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比哈尔到阿萨姆的道路和里程。这些记载说明了商道的进一步发展,来往于中国和印度间的人增多,加强了两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北方丝绸之路也有了重要发展,中、印人民通过这条道路进行的交往增多。

从中国到印度的海路变得更加重要,不少人通过海上到达印度。

唐代佛教在中国传播极广,中国和印度僧人来往频繁。玄奘和义净是唐朝著名的僧人,他们历尽艰辛前往印度,极大地推动了中、印文化交流。

三、宋代中印关系

中、印两国在宋代继续保持外交往来。北宋初(960年)东印土王子穰结说罗来中国。宋太祖(960—976年)接待出家为僧的天竺王子曼殊室利。北宋真宗(998—1022年)、仁宗(1023—1063年)、神宗(1068—1085年)时与南印度的注辇国多次使臣互访。

四、明代中印关系

史载明与榜葛拉(今印度孟加拉)有多次使臣互访,榜葛拉国王两次送来麒麟。明朝官员在镇江设宴招待榜葛拉的使者,并曾派出使臣去榜葛拉为国王吊丧。

明与南印度沿海国家的关系也有发展,与东海岸的西洋琐里、西海岸的古里、柯枝等国多次遣使臣互访。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年),明派郑和七下西洋,曾多次访问南印度沿海国家和榜葛拉。同时,郑和还与各国商人进行贸易。永乐元年(1403年),印度西洋琐里使臣来中国时“附载胡椒与民市”。明代,是中、印海上交通兴旺时期,两国海上贸易达到高潮。

五、清代、民国时期中印关系

17世纪西方殖民主义者来到印度,相互间展开争夺战。英国多次发动战争,逐步把印度置于它的殖民统治之下。中国同样遭受殖民主义者的入侵,逐步沦为半殖民地。中、印两国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的共同斗争把两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互相支持,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中国人民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时,印度国大党在印度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援华活动,得到了印度各政党和社会团体的支持。印度国大党决定派遣援华医疗队,队长是爱德华大夫,成员有卓尔克大夫、柯棣尼斯(即柯棣华)大夫、木克吉大夫和巴苏大夫。他们于1938年9月1日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抗日,有的牺牲在中国的国土上,表现出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抗日战争的需要,修建了连接中、印的国际公路。这条公路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建成通车,中、印、缅人民积极参加,做出了极大的牺牲。中、印公路在反对日本侵略战争中起过重要作用。

二次大战期间,从印度阿萨姆与中国昆明间开通了航线,穿越“驼峰”飞抵昆明,这条航线前后使用了4年多,运送军用物资65万吨,对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历史上中、印经济和文化交流

长期以来,中、印经济联系密切,互贸物品种类繁多,尤以丝绸贸易最为重要。约在公元前4世纪中国的丝绸已运往印度。从中国成都运往印度的物品还有蜀布和邛竹杖,它们也是富有特色的产品。同时,印度的某些特产也运往中国,如琉璃、宝石和珍珠等。印度的贝(特别是环贝)也输出到中国云南。

中、印间早就开始栽培植物交流,中国茶树和芝麻等传入印度,中国云南种植的波罗蜜、诃黎果等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

中、印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佛教传入中国是一件大事,它对中国的社会生活和思想影响很大。众多的佛经翻译和梵文的传入,促进了汉语音韵学的发展。

中、印在绘画、雕刻、建筑上相互交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著名的中国云岗石窟就吸收了印度的艺术特点。

中、印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在长期交往中,相互交流了科学知识,如天文、历数和医药知识。隋朝时有《婆罗门天文经》《婆罗门算法》等书。东汉《九章算术》中的割图求面积计算法,在9世纪印度大雄著作中出现。《隋书经籍志》中保存了许多天竺传入的药方。

通过长期文化交流,中、印人民相互学习和吸收,丰富和发展了各自的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