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认为,失业大体可分为季节性失业、磨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四种类型。前三者属于自然失业,所谓自然失业是指实现了充分就业时仍然存在的失业,它源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因素,一般说来无法完全避免。与自然失业相对应的是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是由经济周期性波动引起的一种失业,它随经济周期阶段的变动而变动:经济收缩阶段失业率上升,经济扩张阶段失业率下降,奥肯定律[2]表述的就是这种关系,它将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的变化联系在一起,为研究失业与经济周期阶段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现实生活中,最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失业就是这种周期性失业,宏观经济学创始人凯恩斯称之为“非自愿失业”。
失业问题与居民收入息息相关。确保居民劳动收入不断地稳定增长是降低收入差距的必然要求。经济周期性波动是由市场滞后性和盲目性所导致的经济现象,是市场失灵的经济后果,通过对就业的影响,导致居民收入的波动。特别是对于低收入群体,由于市场竞争力比较弱,经济下行时,其就业会受到直接的冲击,进而导致收入差距更加恶化。所以,在研究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时,就很有必要将其与经济周期性波动问题相结合起来。
在经济的复苏和回升期,就业机会必然大量增加。在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进一步加大复苏的力度,巩固复苏的基础,使经济保持持久繁荣。在不断增加就业率的同时,增加居民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全体劳动者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最终实现全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又会反作用于经济发展,增加消费需求,不断扩大的内需,从而为经济再腾飞注入动力。同时也要完善再分配体制,逐步缩小居民间、行业间和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在“切蛋糕”时向城镇中低收入者和农民倾斜,切实为中低收入群体做些实事,提高他们的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增强中低收入群体的购买力。充分利用近几年来财政收入不断增长的契机,扩大民生支出并寻求高效的社会保障措施,消除制度变迁的不确定性对消费产生的负面影响。
在经济萧条期,该阶段明显的特征是需求严重不足,生产相对过剩,销售量和价格下降,企业盈利水平极低,随后生产萎缩导致劳动力需求不足,大量企业破产倒闭,失业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正常收入不能保障,居民整体收入下降,部分高收入群体利用萧条时期投机敛财,出现了贫富差距过大,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最终使收入差距导致的社会矛盾处于被激化的边缘。从另一方面讲,收入差距问题也是导致经济萧条的因素之一。以1929年经济大萧条为例,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繁荣基础极不稳定,少数垄断组织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国民收入分配严重不均,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资本家摄取了高额利润,当时美国国民收入的1/3被占总人口5%的最富有者所占有。与此同时,广大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在1929年,约60%的美国家庭其收入仅够维持生活,他们的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尚不足24%,造成了市场消费需求不足,使市场不能自动出清,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