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现状的不足

研究现状的不足

时间:2023-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一定程度上,对垂直专业化的研究成为发达国家的专利。从研究的对象来看,目前的研究成果中关注的大多是发达国家及其制造业,而对发展中国家及其产业关注得极少。TFP在度量经济增长质量或效率方面几乎是无可替代的,它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制定和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战略时最关注的统计指标。
研究现状的不足_可持续发展与我国产业结构更新

第一,大量关于FDI和加工贸易技术外溢的研究是从“结构”直接到“绩效”的简化分析思路,普遍忽略了本国R&D“行为”对“绩效”实现的关键作用,使研究的说服力不足。

第二,目前国内对制造业垂直专业化的研究尚为空缺,但学者们已经在关注跨国公司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现象。刘东(2001)对生产的非一体化经营有效性的原因、交易费用条件等进行了讨论。刘志彪(2001)不仅给出了垂直专业化的概念界定和测度方法,还分析了垂直专业化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并从价值链管理模式和从内部垂直一体化到虚拟垂直一体化的价值链变迁角度,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制造业组织和分工形式的演化过程。

第三,毕竟垂直专业化是在近10~20年才被经济学家逐渐认识到的现象,因此,对跨国公司制造业垂直专业化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垂直专业化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对垂直专业化的研究成为发达国家的专利。从研究的对象来看,目前的研究成果中关注的大多是发达国家及其制造业,而对发展中国家及其产业关注得极少。因此,跨国公司制造业的专业化分离给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究竟会带来多大的影响,不得而知。

第四,近几十年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不断发展和深化,Romer,Akamatsu,Kojima,Ricardo,Krugman和杨小凯等均有大量的经典著作,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国内研究方面,佟家栋、彭支伟(2007)以“干中学”的理论演进为基础,实证研究了以贸易为载体的国际技术外溢和自主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结果表明加工贸易引入的国外技术进步促进了TFP的增长,但自主创新对TFP提升作用的检验结果证据更为强健,故认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获得技术进步和改善国际分工地位,必须更多地依赖自主技术创新。何元庆(2007)运用DEA的方法,先测算出1986~2003年我国各省域经济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TFP增长,然后实证研究了人力资本、国际进出口及FDI对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TFP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和出口对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正向作用,进口负向影响技术效率,FDI的影响不显著。姚树洁和韦开蕾(2007)使用28个省1978~2000年的面板数据,着重分析了出口贸易和FDI对经济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贸易和FDI对经济增长有重大的正面效应。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研究仍然着眼于对经济规模(GDP)的考察,并未引入全要素生产率。

第五,在实现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在重视经济总量和规模的同时,应对“全要素生产率”予以更多关注。全要素生产率(TFP)是指各要素(如资本和劳动等)投入之外的技术进步和能力实现等导致的产出增加,是剔除要素投入贡献后所得到的残差,最早由Solow(1957)提出,故也称为Solow残差。TFP是宏观经济研究中的重要概念,也是研究经济增长源泉的主要工具。TFP在度量经济增长质量或效率方面几乎是无可替代的,它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制定和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战略时最关注的统计指标。关于我国TFP的测算、FDI技术外溢和R&D溢出方面的研究文献非常多。

第六,对我国加工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的已有文献仍然停留在定性分析和简单的定量分析阶段,缺乏有力的证据来证明我国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本书拟运用计量分析的手段进一步实证检验我国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外商直接投资、加工贸易、R&D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

注 释

【1】 Grossman, Gene M., Elhanan Helpman. Managerial Incentive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Production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4(63).

【2】 Yi, Kei Mu. Can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Explain the Growth of World Trade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 2003.3(1).

【3】 刘志彪.垂直专业化:经济全球化中的贸易和生产模式[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10).

【4】 高越,高峰.垂直专业化分工及我国的分工地位[J].国际贸易问题,2005(3).

【5】 Yi(2003)认为,当每个国家的关税水平都下降1个百分点时,该产品的生产成本就会下降(n-1)个百分点。同样情况下,一般贸易商品的价格只会下降1个百分点,所以关税减让对加工贸易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对一般贸易的影响。

【6】 除了国际垂直专业化对技术扩散的影响,还有一些文献分析了国际垂直专业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如Glass与Saggi(2001)研究了发达国家向低工资的发展中国家外包生产环节对发达国家工资率与创新的影响。

【7】 绝对优势理论强调源于劳动分工的绝对优势决定着贸易模式,人们之所以生产不同产品并具有不同的生产率,其原因就在于人们后天进行了不同的劳动分工;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强调生产成本上的相对优势,但在导致成本差异的因素中,技术是外生不变的。李嘉图模型的新古典版本——H-O模型强调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形成的原因,但将禀赋差异的原因视为外生的。

【8】 格罗斯曼,赫尔普曼.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M].何帆,等,译.上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 一个更容易理解的说法是,比较优势随着研发投资水平而动态演进。

【10】 赫尔普曼,克鲁格曼.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M].尹翔硕,译.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11】 阿吉翁,霍依特.内生增长理论[M].陶然,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 格罗斯曼,赫尔普曼.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M].何帆,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2003)还为如何改变“一朝落后、处处落后”的被动局面提供了思路:政府给研究部门提供足够的补贴以弥补初始劣势;如果技术上具有初始劣势的国家市场规模较大,且该国消费者对高科技产品的支出份额较大时,该国就可能实现技术赶超。

【13】 一体化效应体现在自由贸易带来了知识和技术的扩散以及规模报酬递增;资源配置效应不仅体现在自由贸易导致的规模效应激励着更强的研发活动,而且还体现在自由贸易对人力资本相对报酬产生影响,进而重新配置资源。

【14】 Coe D., Helpman E. 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 [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5(39).

【15】 Eaton J., Kortum S. International Patenting and Technology Diffusion: Theory and Measurement [J].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Review, 1999(40).

【16】 Keller W. Knowledge Spillovers at the World's Technology Frontier [W]. CEPR Working Paper, 2000(No.2815).

【17】 杨小凯.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8】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虽然将内生专业化和内生商品种类数联系了起来,但并不像内生增长理论那样将新产品种类数的增加视为研发投资导致的内生技术进步,而是将它视为分工网络规模扩大的结果。分工网络规模扩大是交易效率提高的结果,仅仅进行研发投资是不能保证新产品和相关新生产技术的出现的。

【19】 Findlay R. Relative Backwardness.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and the Transfer of Technology: A Simple Dynamic Model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8(62).

【20】 Wang J., Blomstorm M. Foreign Investment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A Simple Model [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2(36).

【21】 Borensztein E., J. De Gregorio, J. W. Lee. How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ffect Economic Growth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8(45).

【22】 这一结论似乎与大多数人的直观感觉并不一致,对此,他们的解释是:在委内瑞拉制造业进行投资的FDI有着比较高的进口倾向(尽管不同产业中FDI的进口倾向存在区别,但总体而言还是比较高的),因此,通过后向关联与当地企业发生的联系较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