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力量

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力量

时间:2023-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今时代,中国精神所包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时代精神。弘扬中国精神,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为实现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必须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
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力量_中国梦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

郑 茜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锻造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近代以来在追寻民族复兴的艰难探索中,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两者构筑了伟大的中国精神,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文明成果。当今时代,中国精神所包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中国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不竭源泉

翻开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册,无论是在绚烂多彩、光耀世界的非凡岁月,还是在风雨如磐、备受屈辱的艰难时期,中华文明都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奋勇前行。这其中,中国精神是灵魂、是支柱。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历史上曾经出现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中国人民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精神始终与中华文明血脉相连、息息相关。历史优秀文化传承,使中国精神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气魄;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之和谐;有“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铮铮铁骨;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从《易经》所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到今天对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矢志追求,神州大地孕育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这是中华儿女凝心聚力之魂,是华夏子孙自强不息的动力。

历史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遭受列强践踏而奋勇抗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着深厚的文化传承和强烈的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纽带,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不竭源泉。承载远古的文明,穿越漫漫的硝烟,历经岁月的轮回,中国精神在新时期愈来愈迸发出耀眼的光芒,始终鞭策着我们与时俱进。我国改革开放到了今天,改革发展的难度更大,前进道路更加艰险,要破解经济转型中的难题,推进民族复兴大业,无疑需要中国精神的推动,更加需要我们以高度的智慧和巨大的勇气,冲破陈旧观念的束缚,消除利益固化的藩篱,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持久不衰的强大。

二、弘扬中国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有坚实可靠的保证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通往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在实现美好梦想的征程上,只有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有坚实可靠的保证。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时代精神。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过去任人宰割、屡遭欺凌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始终牢记落后必然挨打的沉痛教训,催生出民族振兴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改革创新精神是引领时代进步潮流的精神力量。长期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妨碍发展的观念逐步被冲破,束缚发展的做法逐步被改变,影响发展的体制逐步被革除,人们思想大解放、精神大振奋,改革发展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风云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态势,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和困难同在。我们要完成“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梦想,深化改革开放是我们的根本出路。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善于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只有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改革创新不松劲,我们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化解发展过程中的道道风险。

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弘扬中国精神,要善于吸纳人类文明成果,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不断发掘和丰富中国精神的时代内涵。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家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孕育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精神。近代史上,无数中华儿女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用自己的不懈奋斗,努力改变民族的命运。我们党成立之后,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赋予中国精神以时代内涵。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到大庆精神;从抗洪精神、航天精神到奥运精神,就是可歌可泣的例证。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中国精神是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团结奋进的精神支柱。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和丰富中国精神,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之内化为指导人们不断前进的强大正能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弘扬中国精神,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人的素质是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程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指标。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又给历史以巨大影响。人是环境的产物,但并不是消极的适应环境,而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影响和改变环境。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种革命的实践在当代中国精神领域的具体体现就是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所奉行的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必须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为此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一旦掌握群众,才会产生物质力量,梦想才能成真。

弘扬中国精神,必须更加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来。精神的力量源于实践的砥砺。精神的本质和生命力也在于它的实践特征。以改革创新精神和办法,解决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和问题,以更大勇气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更加自觉地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大创新驱动发展力度上来,不断为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让“中国梦”乘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展翅飞翔。

(中共东辽县委党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