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鸽
在中国历史上,乾隆时期曾经是我国相当辉煌的时期,经济总量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但后来面对欧美国家的坚船利炮,我们为什么却落后挨打?中国人的大刀拼不过外国人的洋枪洋炮,根本原因就在于科学技术的落后。这是历史给我们的教训,所以说要实现“中国梦”,首先要实现科技强国之梦。但是科学在中国还没有扎下坚实的根。历史上的中国,具有重技术轻科学的传统,科学的土壤本来就很贫瘠,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改革虽然在逐步地推进,但是依然存在诸多的弊端,使得我们教出来的学生非常缺乏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鲁迅那个时代讨论过德先生和赛先生,这个话题在今天依然沉重,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即便不做科学家,但是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在培养下一代的过程中,我们是否让他们更多了解一点科学精神。在未来的中国,我们如果还是如此欠缺科学精神,中国梦可能永远都只是梦想。科学精神与中国梦的实现可以说密不可分,它是推动我国社会进步的强大助力。只有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才能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进步,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富裕的伟大梦想。
一、科学精神的内涵及本质特征
对于科学精神的研究,影响最大的是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他在1942年发表的《科学的规范结构》中给科学精神下了一个定义。默顿认为:“科学的精神气质是指约束科学家的有情感色调的价值和规范综合体。这些规范以规定、偏好、许可和禁止的方式表达。它们借助于制度性价值而合法化。”在默顿看来,四种作为惯例的规则——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
随着科学实践的不断发展,科学精神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科学精神集中体现为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尊重实践,弘扬理性等方面。科学精神倡导不懈追求真理的信念和捍卫真理的勇气。科学精神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学术自由,用继承与批判的态度不断丰富发展科学知识体系。科学精神鼓励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鼓励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尊重已有认识,崇尚理性质疑。科学精神不承认有任何亘古不变的教条,科学有永无止境的前沿。科学精神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要求对任何人所做的研究、陈述、见解和论断进行实证和逻辑的检验。科学精神强调客观验证和逻辑论证相结合的严谨的方法,科学理论必须经受实验、历史和社会实践的检验。
科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是倡导追求真理,鼓励创新,崇尚理性质疑,恪守严谨缜密的方法,坚持平等自由探索的原则,强调科学技术要服务于国家民族和全人类的福祉。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科学精神曾经引导人类摆脱愚昧、迷信和教条。倡导摆脱神权、迷信和专制的欧洲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来源于科学的理性精神。科学精神所倡导的崇尚理性、注重实证和唯物主义在推动欧洲国家由封建社会向宪政社会过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科学技术的物质成就充分彰显的今天,科学精神更具有广泛的社会文化价值。注重创新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价值取向,崇尚理性成为广为认同的文化理念,追求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日益成为人类的共同追求。在当代中国,富含科学精神的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我国人民不断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思想武器,科学精神也必将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助力。
二、科学精神在助力中国梦中的作用
中国梦的实现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无可替代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一)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物质文明建设,为实现中国梦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物质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性环节,弘扬科学精神能够极大地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首先,科学是在社会发展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发展既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也离不开良好的精神条件,科学精神是能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科学精神为科学的发展提供根本性和基础性的支撑,为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围。科学是一种探索未知的事业,创新是科学进步的核心和前提。科学精神是科学进步的根本保障。其次,科学精神还能够直接推动和造就经济的繁荣。科学精神通过影响乃至决定科研能力和技术开发与应用能力的途径,对生产效率、产业结构、制度供给、经济管理等以巨大的推动和优化;通过科学社会化途径内化为公众的科学意识和科学态度,从而使其劳动技能和经济活动能力得到高度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二)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首先,弘扬科学精神对于变革传统,建立科学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传统文化重直观、感性、综合,轻逻辑分析、推理和实证,凡事只求大略、笼统,不求精确,不做严格推理的特点,与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其次,科学精神是反对迷信和伪科学以及种种反科学行为的有力武器。龚育之先生指出:“生老病死,穷达祸福,顺利和挫折,机会和风险,在这些问题面前,如果没有科学的通达的态度,就容易被神秘主义的迷信所俘虏。”再次,弘扬科学精神,有助于优化整个社会的人文环境。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中积极向上的稳定的精神因素,对人们发挥着重要的凝聚和激励功能。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同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相结合,将构成人们科学文化素质的坚实基础,是中华民族在当代进行民族精神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从而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是真善美相统一的人类崇高精神,蕴含着宝贵的人文资源,有助于提高社会的理性程度,营造务实高效,开拓进取的社会氛围,从而带动整个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弘扬科学精神,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为实现中国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发扬科学精神既是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政治文明本身的重要内容。科学精神是认知领域的民主制度,而民主制度乃是政治生活中的科学精神。科学与民主历来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科学精神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理性基础,并以其内容的相通性而构成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当前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科学精神,让科学领域的理性、平等、宽容、多元、唯实、创新等品质和作风渗透和体现到社会政治生活的一切领域,通过科学精神的弘扬把政治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为实现中国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中国梦保护美好的自然环境
人类在物质生产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如果对地球资源的索取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近些年来暴雨、高温等极端气候频繁发生,就是大自然向人类敲响的警钟。现实一再地警示我们,必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资源,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让我国人民幸福诗意地栖居在我们美好家园的梦想早日成为现实。
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中不朽的旋律。科学精神始终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破除迷信和轻信,冲破旧传统观念的束缚,求实创新,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在中国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的今天,党和国家对科学精神的呼唤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科学精神也已逐步渗透到中国人民的思想意识观念中,科学精神必将为中国梦的最终实现提供无可替代的强大助力。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更是每一个中国人民的梦。我们要勇于担当,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争当中国梦的践行者,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谱写出更加瑰丽的乐章。
(中共四平市委党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