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满族的民俗

满族的民俗

时间:2023-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把满族当今所沿袭的习俗,全面做一梳理,以使满族传统的习俗更加清晰、明了。此头饰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以为饰。满族男子穿着传统旗袍,包括带箭袖的长袍和一袭马甲、帽子。满族的祖先世世代代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长期以来除了一些与各民族相同的节庆外,自然还存独具自己民族特色的节庆习俗。满族男孩出生后,政府要注册,称做“上档子”。
满族的民俗_吉林省民俗节庆

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习俗,民族习俗有它的传承性,也有它的变异性。传承性保留了它固有的习俗,变异性是改变它固有习俗。看是矛盾,实则趋势。特别是建国以来,用了中华民族这个涵盖量博大的群体称谓,使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和谐相处。生活在同一个国度,同一片土地,甚至同一城市,还有同一村落的,生活习俗必然相互影响、互相借鉴。满族尤其如此。满族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学习,进取心强。能弃旧图新,取长补短,谁好学谁,不固执己见。这就是满族人与时俱进的观念。正因如此,17世纪初还过渔猎生活的女真人,当了统治者以后,不到几年就连续出现了康、乾盛世。汉满的节日文化习俗,自然随着这种取长补短的民族文化融合浑然一貌。如今谈满族民俗节庆,难免与汉、蒙等其他民族有相同部分,但在满族人聚居之地的满族县、村、屯和古文献中,尚可搜集、甄别到满族独有的文化。我们把满族当今所沿袭的习俗,全面做一梳理,以使满族传统的习俗更加清晰、明了。

一、满族的服饰

满族妇女头顶发冠,发冠是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的长约三十多厘米、宽约十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即可。上面还常绣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此头饰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发冠,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之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们走起路来纤纤碎步,分外稳重、文雅。旗袍是满族人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饰,冬为棉,夏为单。它裁剪简单,园领,前后襟宽大,而袖子较窄,四片裁制,衣衩较长,便于上马下马;窄窄的袖子,便于射箭。由于袖子口附有马蹄状的护袖,又称马蹄袖。在满族人逐渐脱离骑射生涯后,马蹄袖已成装饰,而放下马蹄袖仍然是满族人对长者致敬的礼仪。妇女旗袍的装饰性比男性旗袍更强。领子、前襟和袖口都有绣花装饰。随着时代的变迁,旗袍式样的变化也很大,四片裁制也改为两片裁制。旗袍能很好表现妇女的身段和曲线。因而其影响面也极大,不仅影响国内各族,早于18世纪满洲旗袍就在欧洲流行了,法国人依据他们的审美观点,对女式旗袍略加修制,使其突出高乳大臀,更具性感了。脚下“削木为履”,穿木底鞋,也称“高底鞋”,或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厘米-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厘米-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统称“高底鞋”。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在满族儿歌里,有首“木底鞋”——

木底鞋,咯噔噔,

不怕雨,不怕风。

下雨它能当小船,

刮风它能当风筝。

当风筝,上天空,

扔下尼堪小脚登。

下雨她脚能插三尺泥,

刮风她就倒栽葱。

童谣至今还记得。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里青年女子穿着。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满族男子穿着传统旗袍,包括带箭袖的长袍和一袭马甲、帽子。现在都不穿啦,如今满族平日男、女着装同汉族无甚区别。满族节庆习俗也跟一般生活习俗一样,都经此演变过程。满族的祖先世世代代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长期以来除了一些与各民族相同的节庆外,自然还存独具自己民族特色的节庆习俗。

满族服饰

二、满族人出生与丧葬习俗

人的出生与死去,是人生的大事,哪个民族都很重视,满族也不例外。

1.生儿育女

满族人家,婴儿一出生,如果是男孩,在门上方屋檐下挂一副小弓用红绒绳或红布条缠成红色,它象征和预祝这孩子将是射箭能手。如果生的是女孩,挂一红圈,上拴一红布条,称做“他哈补丁”。其实挂弓箭和布条的主要作用是标志着这屋是月房,不能随便进。孩子出生后,第一个走进月房的外人,称做是这孩子的踩生人。说这孩子将来的脾气秉性和踩生人一样,三天后给小孩喂奶,称做“开奶”。

产妇一般休息一个月,故称“坐月子”。在此期间亲友、邻里前来致礼祝贺,称做“下奶”。下奶多数是送鸡蛋,也有送挂面、鸡、鱼等礼品的。满月这天,一定请下奶的人来喝喜酒。称之为“吃满月酒”。

除盛夏生日个别有七天上悠车的以外,一般都是满月这天给孩子挂悠车。悠车是由姥姥或舅舅买。车上铺个糠麸口袋当褥子。用一个装米的小枕头睡脑袋。满族不喜欢夹扁的勺子状头型。尽量让婴儿仰卧,把后脑勺睡成平而圆,太阳穴饱满的头型。

一周岁过生日,将印、刀、笔、弓、胭脂、牛马小玩具摆好,任其抓取。从而判断这孩子的志向。此举称为“抓周”。

孩子出生后,首次遇上族中公祭,在祭佛托妈妈的仪式时落锁,锁一般是用红绒绳编排穿成的一串铜钱,饰有领带和佩带,有礼尚往来的亲友,籍以赠送各式各样的长寿锁,多为银质。

在修宗谱时,要用红笔把出生的男孩的名字写在宗谱上,称为“上谱”。上了谱的男孩,才算正式成为全家族中的一员。

满族男孩出生后,政府要注册,称做“上档子”。上了档子就可以按月领取银两,长到十八岁就去当兵。因此孩子从六、七岁就开始玩骑马射箭把戏。应征前有的地方为了合格,要求应征者先“吊膀子”,就是把胳膊端平绑在障子上,每日数十分钟,为射箭打基础。

女孩爱玩猪、羊、狗、鹿等膑骨,称做“抓嘎拉哈”。

满族很重视教孩子唱儿歌、童谣。

满汉融合之后,育儿习俗没有太大的改变,只是由于家祭停止了,孩子不再戴锁了。出生、满月、上悠车的习俗,依然存在。

2.丧葬习俗

满族人临终时,必须洗手、净面,穿好寿装。所穿衣服的件数必须是单数,不准成双数。此刻需要把祖宗板、祖宗匣子、香案等用红布蒙好。人死后,顺炕沿方向放在棂床上。棂床多是用房门里层的板门扇子搭成的。再把一只红公鸡拴在棂床下,做引魂鸡。家人哭丧时,边哭边诉其生前好处。如死者是旺族的尊长,本族穆昆达便派人通知各家,称为“传户”。如丧讯送到一日,人还不来,穆昆达就要对他进行责罚。

死人了,院中要立一根丈余长的木杆,上挂引魂幡。引魂幡是用一幅三尺多长的红布做成,上端镶一块三角形黑布幡头,下端从两边各撕开二寸宽的边条,一直撕到上头。接近幡头处。再把边条从下端剪去一块,比中幅略短,再从下边镶上五指状黑穗。这引魂幡是满族丧事的标志。下葬时,来送殡的亲友抢幡布,据说这布能避邪,可给小孩儿做衣服。可是,珲春孟姓(原系库雅拉莫尔哲勒氏)的幡,不准抢走,他们认为这引魂幡是死者的化身。

满族对死者表示悼念也穿孝,但与汉族不同。腰上不系麻绳,只系孝带。男子不带戴孝帽,只在帽上缝一白帽圈儿。妇女戴用白布叠成的孝帽,披发,用白布条扎发根,垂于脑后,并按辈数编小辫儿。鞋上蒙白布,父母已经双亡者,蒙全面;有一尚存者,蒙半截鞋面。孝服有讲究,重孝的孝衫是滚边儿的;偏孝孝衫是毛边儿的。珲春县库雅拉后裔莫尔哲勒氏穿孝,孙子辈在孝衫肩上钉一个红布条,重孙子辈钉两个红布条。敦化市官地乡成记号村瓜尔佳氏关姓,重孙子穿红孝衫,系绿腰带;再下一辈,穿绿孝衫系红腰带。哭丧时拄着大拇指粗的白柳条,刻上痕迹,做哭丧棒。儿子辈刻一道,孙子辈刻两道。

满族用的棺材称做“旗材”,与汉族用的民材截然不同。民材是一个上宽下窄的木槽,加一块三尺余宽的天板组成的,近于六面体。旗材却是由两个上宽下窄木槽扣合而成,近于八面体。下边的木槽只有一尺半高。天板只有一尺来宽。棺材头画楼阁,脚蹬板画莲花。天板里面对头部的位置上,贴着用纸剪的旭日;对膝下部位,贴星月,故称棺内有日、月、星辰。棺材的顶上,用木板做成五指状“寿头”,斜前方向钉在天板上。如果死者未结婚,需装“无底棺”。所谓无底棺,就是在棺底上钻七个孔。

满族在室内入殓。入殓时,可将日常用品,如拄棍、烟袋、茶、酒具

以及死者生前爱物,放在棺材里。抬棂不许走门,从窗户抬出(男走左窗,女走右窗),停于院中棂棚,用捆材布把棺材捆三道(不绑扣)。领魂鸡绑在棺材下边。灵头设一供桌,桌上摆三碟供品。

满族原为单日举行殡葬,后来受汉族影响,也择日子。出殡时,将领魂鸡放在天板的五指寿头下边。抬灵时,有十六杠,三十二杠,多者可达六十四杠。灵柩一经抬起就不准再落地。抬到墓地时,需绕墓坑转三圈,男往左转,女往右转。据说此举是为了把亡魂转糊涂,防止回家闹鬼。下坑前,将领魂鸡放生,任其逃走。埋葬时子女先捧三把土,然后别人才能动土。

满族在并骨时,两棺材之间不搭布,只在先葬者的棺材帮上,钻一个孔。

三天圆坟,七天出魂。在死人的第七天晚上,家里的人全部到别人家去住,请外人来看家。睡前屋地撒上灰,在死者生前住的铺位上放一张桌子,使桌腿儿朝上,桌心放一碗水。至亲家门需挂一马尾罗。传说为的是深夜死者亡魂归来,一看自家人不在了,他住的位置已成了大海。再到亲戚家一看,门上挂了阴魂罩,就吓跑了,再也不回来了。

死后一个月或一百天,都要进行祭奠,携酒及供品,到坟上去,称为“供满月饭或供百日饭“,穿偏孝的人,供满月饭时脱孝;穿重孝的人,在供百日饭时脱孝。

满族的墓祭,一年有三次,清明节上坟,不烧纸。祭扫之后,要在坟头插上用柳枝和五色纸扎成的“佛头”,当做坟上的花朵。农历七月十五称为鬼节,要祭墓,需供饭食、果品,割除坟头杂草,添土以保坟茔风貌。除夕晚上烧包袱,包袱是用黄钱纸口袋装着烧纸或用金银箔做的元宝锞子。在十字路口上焚烧,借以缅怀死者。

满族的丧葬习俗,从其祖先天葬将尸体喂鸟,到靺鞨的“死者埋之,无棺椁,杀所乘马以祭”,到金代的“丧必火葬”,又到清代的旗材,真可谓变化多端。随着社会的发展,丧葬习俗时时都在变化,只是由于各地不一,而变化的速度不同罢了。敦化地界民国以来,“旗材”就不见了,可是珲春三家子乡仍然用的是旗材。近年来,由于科学飞跃发展,吉东地区各市县都修了火葬场。尸体火化,既卫生又节俭,现在火葬已成为各民族统一的丧葬形式,满族丧葬,也都采用了这一新形式。

三、满族的婚俗

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总是要受其历史、经济、自然环境、民族源流等方面的制约。尤其是满族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是16世纪后期形成的新的民族共同体,更有其特性,自然会产生与之相应的民族习俗。吉东地区的满族,除来自长白山而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东海女真的后裔库雅拉人。此外还有随军入关多年、后来又返归故里的建州女真人。所以此地的风俗习惯,不仅有满族的共性,也有其他地区的独特性。

满族婴儿出生后,要经过门前挂弓箭、上档子、睡头型、过满月、上悠车、抓周、上谱、带锁、换锁等童年的仪式。到成年期便是婚礼,婚礼是满族人生礼仪之中的最隆重的仪式。婚礼程序繁多,有些程序还体现了满族发展的历史。

1.问门户与验姑爷

满族人到十七八岁以后方可结婚。一般多是过十五六岁订婚。官方曾有令:“未及十二岁做亲者有罪。”求婚时,男方先托女方至亲或交往密切者为媒,去女方家说亲。说亲的先决条件,必须是满族人家,因当时有“旗、民不通婚”的规定,都是旗人尚须论门第。《啸亭杂录》载:“凡所婚娶,必视其氏族之高下,初不计其一时之贫富……”可见贫富不计较,但门户必论,这一习俗也很特殊。“问门户”是女方了解男方家庭状况的婚姻程序。男方求婚,一般媒人需二三次登门,才能讨得女家的准信。由于每次都需带一瓶酒,因此有“成不成,酒两瓶”的俗语。如女方认为门第相应,媒人就可领求婚者到女方家去,让女方父母相看一番,称为“验姑爷”,相看满意方可订婚。后来,受汉族影响,添了一道“合婚”程序。验姑爷之后,双方将三代家世、功名、当婚者生辰八字写入婚帖,相互交换。男方请星相家按阴阳五行推算,男女命如无相克之处,方可婚配。由于满族无早婚,当婚者都已成人,在问门户过程中,双方父母都要征求当婚者愿意与否。

2.换盅

“换盅”即订婚仪式。问门户之后,女方认可了,男方父辈携酒肉到女方家来,女方以此酒肉设席款待。席上,头一盅酒,双方父辈必须交换酒杯,故称“换盅”。男方家来的其余人,按辈数向女方叔、伯等敬酒,俗称“认亲家”。换盅席上,经双方磋商议定聘礼和养钱,因此“换盅”又有“放定”之称。民国以来,又加了立婚书的手续,双方各执一份。临走时,给姑娘留下一些零星衣物或首饰等,故又称做“过小礼”。

3.他哈猪和添箱

换盅之后,待男方结婚事宜筹备完毕时,遣媒人请女方父母来赴宴,商定婚期,称为“问活”。定准日期,在婚期前一个月左右下聘礼,将为女方准备的衣物、布匹、猪、酒饮食等送至女方家中,称为“送彩礼”或“过大礼”。彩礼中必备猪、酒。此猪称为“他哈猪”,非常讲究。富裕人家,都送“双猪双酒”。这猪酒是给女方父母的,衣物、布匹是给新娘做婚装的。女方家用此猪、酒饮食,邀请亲友欢宴。亲友们以钱或首饰、衣物、绸缎等礼品,前来致贺,称之为“添箱”,也可用此猪、酒跳家神为姑娘祈福。不跳神者也多数行举祈福仪式。

4.过箱与卡伦盅子

满族结婚,一般为三天。头一天是立鼓乐棚子、搭灶、杀猪等准备工作,称做“劳水桌”;第二天是安嫁妆;第三天是吉日,俗称“正日子”。吉日的前一天,女方往男方家送嫁妆。这一天男方家张灯结彩,鼓乐喧天,新郎身披彩红敬候。女方家派新郎家叔婶兄嫂等同辈数之人,前来送嫁妆。富人家的嫁妆是用人抬着送来。男方家在大门左右设男女各一人,手捧托盘,盘中置酒二杯,力劝来者饮之,以表欢迎厚意。房门仍设有敬酒人。此谓“卡伦盅子”(“卡伦”,满语,关卡之意)。妆奁送至新房安置好,女家送给新郎一双新靴,一幅手巾。男方按女方所来人辈次,分别设宴。待菜上到四大碗后,男方以二人行敬酒礼,致谢意。宴罢送妆奁者归。

5.对子马与憋性

男女两家相距十余里或二十里左右,需在“吉日”前一天下午,(即嫁妆送来后)去接亲。男家组成接亲马队,称作“对子马”。其顺序:(1)鼓乐,(2)对灯,(3)搭拉密,(4)马队(四人或八人,骑马列成双行),(5)新郎和傧相(骑马),(6)花轿,(7)送离娘肉车(送肉者必须是新郎的长辈)。迎亲队伍起行时,放炮三声,鸣锣开道。到女家门首,女家为憋新郎性体,故意不开门,称为“憋性”。鼓乐鞭炮鸣放三次,经新郎再三恳求,方开门进入院内,由新娘之弟请新郎下马,引至上屋西间。女方执事人与领队来的搭拉密,共同安置来宾住宿。送离娘肉者向女方父母行礼献肉。这离娘肉一定要有两根肋骨,女方家从中割开,留下一根,另一根交给搭拉密带回来。

6.搭拉密

搭拉密是男方来迎亲的领班人,他不仅须精明干练、懂规矩礼节,尚须有辩才,能见机行事。他身挎一个“酒憋子”,上贴双喜字,里边装着上等好酒。他到女家行迎亲敬酒礼,向女方父母及尊亲敬酒。此酒必须是搭拉密身背那个酒憋子里的酒。女方有爱逗趣儿的人,搭拉密一来到,就想方设法偷出这酒憋子里的酒换成白水,到时好出搭拉密的洋相,故意叫他难堪。搭拉密斟上酒,先捧给女方父亲,一尝如果还是酒,就说“好酒,好酒”,一饮而尽。如果是白水,就把酒杯回给搭拉密,并和颜悦色地说:“此酒需好酒,婆家没有娘家有。拿酒来!”偷酒那人,早等在左右,答应一声递上酒壶。搭拉密尝尝,是不是他带来的酒。如果是,搭拉密就笑着说:“真是我的好酒,你真有两手。”同时掏出钱,赏给盗酒者。往往引起哄堂大笑,增加喜庆气氛。正因此缘故,搭拉密不论多么忙,他那酒憋子总在身上挎着,不撒手。行完敬酒礼,搭拉密便交出新娘上轿时的衣物、首饰。

7.磕哑巴头

女方执事人令新郎向女方亲属行叩头礼。堂前设一座位,喊长者轮流来坐。新郎跪在前面磕头。女方为了女儿到婆家不被人轻视,除家中至亲以外,还往往把关系不密切的亲友、甚至把一些旁不相干的屯亲,也请来充数,以显示宗族兴旺,门第不凡。因此新郎就有了磕不完的头。新郎默不作声,因此俗称“磕哑巴头”,也叫“姑爷认亲”。没等磕完头,新郎就晕了,也是经常的事儿。

8.迎亲花轿

吉日黎明,女家摆好果碟招待新郎。新妇梳妆,新郎先到院中等候新妇上轿。新妇多由其兄或弟抱至轿中。姑娘临走踏地,防止把娘家土地带走。上轿时,鼓乐齐奏,鸣放鞭炮,女家叔婶兄嫂等送亲车,随花轿同行。路过井、庙、墓等,须用红毡遮挡轿车,以避邪神。途中遇官轿官车时,接亲花轿不必让路。如遇另一家迎亲花轿,则各让一辙,车夫则需交换鞭子。如联亲两家相距三十里以外者,在吉日的前一天,先在男方本屯找一家临时住处,过一夜,称为“打下墅”。新娘必须在炕上放点钱,称做“压炕钱”。吉日新郎由此处迎亲。如联亲两家十里以内者,也是吉日清晨去接亲。不论远近,迎亲仪式都不能免。在珲春,有的家,虽然女方在本屯或近村,吉日的前一天,仍将迎亲车马、花轿拉出去,在大街上游一遍,称做“亮轿”。

有的还有“插车”程序。吉日五更,女方送亲车从娘家或“下墅”出发;男方迎亲车,也在同一时间出发,两车在中途相遇,新娘由其兄、弟抱至迎亲家车上,称为“插车”。

9.拜北斗与去凶煞

迎亲花轿至家门,鼓乐大作。新郎向轿车虚射三箭,意在去凶煞。有的说,是防新娘为精灵所变,闻弓声即现形自逃。花轿进院后,抬轿人将轿上下颠动三次,称为凤凰三点头。落轿后,新妇不能立刻下轿,需等吉时。下轿时,由少妇扶着,执事人喊:“妊娠孝夫,避之大吉。”新妇头蒙红帕,怀抱脱力(铜镜),脚踏红毡,来至香案前与新郎并立。新郎朝北行三叩首礼,称“拜福向”,也称“拜北斗”,俗称“拜天地”。旧时有“住帐篷”之习俗。拜天地后,新娘不进屋,揭去盖头,跨马鞍进入院中的帐篷里,在那里“开脸”、“坐福”。新郎在帐外守卫,经多次恳求,才准新郎进入帐中。新婚之夜就在帐篷里过。此俗既有古代“抢婚”习俗的影子,又有早年军旅生涯的痕迹。清初,满族生儿领饷,长到十八岁就去当兵,婚礼多在军营中进行。

“住帐篷”习俗在此地早被淘汰。多数是在拜完天地,就踏红毡直接进门。在门槛上设有马鞍和铡刀,据说这是为了去凶煞、绝风尘,求取平安之意,珲春习俗,新妇跨鞍进屋后,需抱用红线捆的一小把柴。新妇行到帐前坐定,新郎以秤杆或鞭杆挑去蒙在新娘头上的盖头。在揭盖头时,拉无箭空弓虚射三下,传说可以吓退妖邪在新娘脸上添加的丑象,以增添新娘的美貌,俗称“添美箭”。

10.行合卺礼

吉时,在院中设一供桌,摆一方肉,上插一把尖刀,置三盅酒。新郎新妇跪于桌前,由察玛或族中长老、搭拉密、执事人来主持合卺礼。主持人用满语唱一段《阿查布米》(喜歌),将一盅酒高高举起,然后泼于地上。再割一片肉抛向空中,唱三段喜歌,泼三次酒。此地称做“撇天地盅子”。原额穆一带唱的《阿查布米》歌,今已无人会念,现只剩用汉语流传下来的前头几句,称做《喜歌歌头》:

这日子吉祥美好,

蓝天架起五彩云桥。

一对凤凰从南天飞起,

飞呀,飞呀,飞来了,

祝贺结交百年之好。

幸福和睦白头到老。

歌罢,把装酒的锡壶用红绒绳连起来,由傧相斟两杯酒让新郎新娘喝交杯酒。合卺礼毕,吃水饺。新婚夫妇争坐被上,先坐者预兆可操家持政。

11.上礼与拜席

结婚是件喜事,亲戚朋友都来贺喜。当初“库雅拉人”、“巴拉人”结婚时,贺喜者也不限亲友,哪怕是陌生人,只要赶上,就可参加婚礼,并以此为幸运、吉庆之事。方便时,可拎点鱼酒,故有“赶礼”之称。有些人为了结交,直接攀不上亲,就拐个弯儿,随其有瓜葛的亲属一同去上礼,故又有“随礼”之称。凡前来上礼者,主人定请参加酒宴。待上到第四碗菜时主人行劝酒礼,并令新郎新妇前来行拜谢礼,称做“拜席”。“拜席”时由鼓乐侍候。

12.装烟与散箱

满族人吸烟较普遍,妇女吸烟也不少。结婚的次日早晨,嫂子领新娘给尊亲装烟,借以认识婆家的亲属,拜见长上,俗称“分辈数”。此刻尊长要拿出一点零钱,给新媳妇“压腰”,称“装烟钱”。等宾客散后,新娘要把自己做的针线活计,拿给公婆看。是新娘在忙嫁妆时,给婆家人做的,多为布鞋、布袜等穿戴。此刻分给公婆、叔伯、兄嫂等人,虽有差别,各自有份,此为“散箱”。

结婚第三日或第七日,新娘携女婿归省父母,称做“回门”,次日归。到此结婚仪式方为完结。

以上为旧时满族所举行的结婚仪式和遵循的礼节。当然保存下来的婚礼习俗,主流是健康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习俗在传承中却变了味,甚至演变为陋俗。近几年来,出现了以传统婚姻为名义,借机敛财,更有甚者,把结婚随礼演变为行贿受贿的一种手段,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搅在一起。礼金动辄超百上千,甚至数以万计。剔除这种陋俗才能使传统文化习俗在当今更好、更健康的传承和发扬。

满族婚礼

满族婚礼最独特的地方是在于保留了游牧时代的特征。如结婚前几天,女方要将妆奁及新娘所用衣物用车送到男方家,次日男青年要到女方家拜谢。迎娶时,新娘到婆家门前时,新郎要用特制的弓箭向新娘的花轿连射三箭,以示吉利。

四、满族的歌舞

满族在历史上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据12世纪中叶,南宋徐梦莘所撰《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在隋朝时满族祖先靺鞨人觐见隋文帝时,在宴席上“使者与其徒皆起舞,其曲折多战斗之容。”到了女真人时期,女子成年后曾有“行歌于途”的习俗,要用歌咏的形式,唱出自己的身世和技能,以寻找伴侣。后来努尔哈赤后金兴起,也继承了这一传统,每逢喜庆节日、出征凯旋、祝寿祭祀等,都要歌舞尽兴,其中以“莽式舞”最具代表性。此外,民间还有“秧歌舞”、“笊篱舞”、“扬烈舞”、和“萨满舞”等

1.莽式舞

莽式舞分男莽式和女莽式。跳莽式必有歌唱和,男女轮番起舞,举一袖于额,后一袖为背,盘旋进退,一人唱歌,大家呼“空齐”相和,加强节奏,故也有人称之为莽式空齐舞。九折十八式,即十八个舞蹈动作。姿势复杂繁多,有打渔的姿势,穿针、织网的姿势,欢庆的姿势,单奔马,打猎姿势;双奔马、出征的姿势;大小盘龙、龙戏水,怪蟒出洞,蛟龙蠕动等姿势动作。舞蹈粗犷有力,动作幅度较大,多是骑士步,这与满族先民尚武有关。

后来莽式舞演变为清代宫中宴会上表演的满族舞蹈。是清朝宫廷舞蹈中最具满族特点的舞蹈,元旦、万寿节、除夕或是在丰收年景、庆祝大典及皇帝大婚等所举行的盛大筵宴上进行的一种大型舞蹈,多由王公大臣与司舞者共同表演。舞蹈规模颇大,包括乐器伴奏多达百人。

2.扬烈舞

早年流传于东北满族聚居区,每逢春节时表演。进入宫廷后称作“庆隆舞”。舞者2人或9人,1人(或8人)着戎装扮八旗军士,另1人扮民间传说中的“妈狐子”,表现军士骑马持弓射杀怪兽的情节。清人《竹叶亭杂记》载:“庆隆舞,每岁除夕用之。以竹作马头,马尾彩缯饰之,如戏中假马者。一人屣高跷骑假马,一人涂面身着黑皮作野兽状,奋力跳跃,跷烧者弯弓射。旁有持红油簸箕者一人,著刮箕而歌。高烧跷逐此兽而射之,兽应弦毙,人谓之‘射妈狐子’。此象动之舞也。”清末宫廷表演此舞的形式与上述不同,按《钦定大清会典》载:“扬烈舞,戴面具,三十二人,衣黄画布者半,衣黑羊皮者半。跳掷象异兽,骑禺马者八人,介胄弓矢,分两翼上,北面一叩兴,周旋驰逐象八旗,一兽受矢,群兽慑伏象武成。”

扬烈舞是显示八旗官兵骑射武功,歌颂先祖英武业绩的舞蹈。突出先民渔猎、骑射文化的特征,同时有汉文化的影响。扬烈舞要踏跷是一种文化形象,此舞踏跷持弓的形式带有东夷渔猎古风之遗存。马是草原文化型舞蹈的形象,但用竹篾和丝织物“彩缯”制成的假马又有农耕文化的因素。满族民间舞蹈文化的特点,以骑射为主,融有诸多农耕文化、草原文化的因素。

3.萨满舞

满族民间舞蹈。由数名腰系铜铃男子表演。表演时打着响板,扭动腰铃,使板声、铃声相和。源于满族早期萨满信仰和渔猎生活。满族称萨满舞为“跳家神”(请家宅之神)或“烧旗香”(旗人请神,以区别于汉人。)。表演时,萨满腰系长腰铃,手持抓鼓或单鼓,在击鼓、摆铃声中,延请各路神灵,请来神灵(俗称“神附体”)后,即模拟所请之神的特征作各种神灵的表演。如请来“鹰神”,要拟鹰飞舞,啄食神桌上的供品;请来“虎神”,则蹿跳、扑抓,并和在场者交流;或者在黑暗神秘的气氛中舞耍点燃的香火,表示已请来“金花火神”。

萨满舞

4.秧歌舞

在早期,满族传统秧歌又扭又唱,又叫“唱秧歌”,由于传统秧歌游屯串村,所以又叫“跑秧歌”,发展演变到后期,特别是城镇秧歌光扭不唱,才称为“扭秧歌”。

秧歌起源很早,明清时期兴起。《柳边纪略》对秧歌有详细记载。秧歌有官办、民办两种。旧时秧歌队的总指挥兼领舞是“沙公子”,他头戴小生巾,身披斗篷式蓝衫,故也称“拉衫的”。东北秧歌由于最初有二人转艺人参加,所以秧歌常带小戏。新中国建立后的现代秧歌,虽然仍沿袭传统,由沙公子打头,但“包头的”再不由男子扮演,青年女子参加了秧歌队,扭秧歌成了喜庆节日不可少的活动。

早期的秧歌队全是男的,二人一小组,一个“上装”(扮女的,又叫“包头的”),一个“下装”(扮男的,又叫“斗丑的”),叫做“一副架”。四人一大组(两副架),叫“一棒鼓”。在秧歌队中“头棒鼓”“二棒鼓”“三棒鼓”……排列有序,每人都有固定的位置。“头棒鼓”是全队扭唱技艺最高的,“二棒鼓”次之,“三棒鼓”更次之。秧歌队的领头带队的戴文生巾,披斗蓬,持折扇,只他一人没有“上装”搭配,故称“傻公子”,又叫“拉衫的”。秧歌队的排尾叫“老坐子”,也是一副架:“上装”是一个扮相刁泼的老太太,手拿两根棒棰,耳戴红辣椒;“下装”是一个扮相滑稽的老头,驼背,拄拐杖。秧歌队中也有扮故事中人物的,如青蛇、白蛇、猪八戒、孙悟空等。秧歌队大的六七十人,小的二三十人。解放后的秧歌淘汰了“傻公子”、“老坐子”、“一副架”和“一棒鼓”,没有了男扮女装,男的扮男的,女的扮女的,无论城乡都是只扭不唱。大秧歌是东北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大秧歌产生于何时。各地说法不一。有“大约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到清代已广为流行”的说法。在清军进军中原之前,满族民间文艺活动也具有较浓的汉族民间文化的特征。东北地区是一个满汉杂居的居住地,汉族秧歌直接影响到满族的歌舞表演形式,在满族的“鞑子秧歌”中,不仅揉进汉族秧歌的表演形式,同时还保持了满族民间文化特有的风格。满族每逢上元夜或遇有喜庆之日。“便官兵一致,军民一体,同行歌舞”。所以在东北农村每年春节都有办秧歌习俗,从正月初六一直扭到正月十六,很受百姓欢迎。

秧歌舞

东北大秧歌的风格,以火爆热烈、欢快奔放而著称。老百姓把秧歌扭得好称之为“扭得浪”,这表现了关东人的豪爽热情的民风和自娱自乐的群体性民间文艺表演的特色。如今,大秧歌成了老年人的健身防病一种运动形式,参与者大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太。

大秧歌的曲牌非常丰富,据说当今十分火红的“二人转”中的音乐是从大秧歌的300余种曲牌中借鉴而来的。毫无疑问。东北大秧歌是东北民间文化的一大瑰宝,是满族汉族人民的一种具有自娱自乐群体性而又喜闻乐见表演形式。

5.汉军旗单鼓舞

起源:单鼓,辽代称“臻蓬蓬鼓”,是萨满跳神不可缺少的神具。金建国后承袭之。历元、明、清,演进至今。从形式上看,满族萨满文化与常氏家祭有相近之处,同称为“旗香”。

汉军旗烧香的另一个主要渊源是汉文化内容。从汉军神歌看,汉军旗烧香起源于唐太宗李世民率兵东征,为祭奠死难将士,超渡其亡魂而祈求太平。单鼓亦称太平鼓。从汉军的神系上看,也多为汉族的佛、道与民间诸神以及一部分来自唐王东征时的历史或传说中的英雄人物。至今在汉军旗人家还流传着反映烧香供祭唐王兵马习俗的歌谣。

陈汉军旗单鼓舞

吉林乌拉陈汉军单鼓舞蹈,是乌拉陈汉军常氏、张氏家族在以祭祖为大宗的家族祭祀活动中的舞蹈。常氏家族又称其为“花鼓”。张氏又称之为“太平鼓”。汉军旗香祭礼的历史渊源较为复杂。总体上说,是源于汉族。从形式上看,汉军旗烧香与满族祭祀习俗多有相近之处,当是受满族祭祖习俗影响而形成,又称为旗香。因此,汉军旗香祭祖习俗的历史渊源是满汉文化的融合。

鼓技与分类:陈汉军旗的技法由基本鼓技和腰铃舞技构成。陈汉军旗的基本鼓技分为:单平鼓、双平鼓、单顶鼓、双顶鼓、单挂鼓、双挂鼓,单腕心鼓、双腕心鼓、凤凰单展翅、左右抹脖鼓、苏同背箭(秦琼背锏)、马后稍、鲤鱼跳龙门等。有上花鼓舞、中花鼓舞、下花鼓舞。腰铃舞基本技巧:腰铃舞是以外八字脚步的前后左右舞动,带动腰部扭动,按固定的律动摆动32个腰铃子,使腰铃甩起来、发出的节奏鲜明,清脆悦耳的哗哗撞击声。出左脚要走丁字步,有丁字步的蹉步、走园环形的回旋步,每前进三小步便后退一步、或在原地踏步。陈汉军旗的舞蹈分为:(1)单人舞(领舞)(2)双人单鼓舞(对舞)(3)群舞(4)双人腰铃舞。

基本特征:舞时,手持单鼓且敲且唱,有领舞、对舞、群舞等形式。兼有武术、杂技成份。打鼓点的同时,手腕还要不停地颤抖着九连环。鼓的鼓把下边的九个钢环。小环撞大环,发出有节奏的串铃般的撞击声,很是悦耳动听。单鼓与双鼓的表演,能舞出各种新颖的造型,有美感。腰铃舞节奏鲜明、舞步飒爽。双人腰铃舞的舞步是连续变化的。出左脚走丁字步,有丁字步的蹉步、走圆环形的回旋步,每前进三小步便后退一步、或在原地踏步。

吉林乌拉陈汉军单鼓舞蹈是正宗的原生态舞蹈。是与家族祭祀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舞蹈及其技巧是表现家族祭祀内容服务的。是研究、开发利用单鼓艺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的宝库。是发展、创作东北民间舞蹈的根基之一。吉林乌拉陈汉军常氏旗香花鼓舞蹈具有很高的表演技艺,具有表演艺术特有的观赏价值、娱乐价值、艺术审美价值。

五、满族的民居

满族民居大体可分为三个发展时期:

一是明初的渔猎时期。满族先民在漫长的历史中,主要以渔猎为生,居无定所。满族先民根据东北的自然条件,在建造居屋时选择干燥又依山旁水的地方建造马架子半地穴居房,叫地窨子(现叫窝棚),虽然建造简单,但很实用。

二是渤海辽金时期,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满族民居有了明显的变化,逐步形成了土草房结构的建造艺术特点。人们开始大量种植谷物等粮食作物,使谷草越来越多。先民们建房时为了方便就将谷草利用起来,用它做民居墙体材料,从而出现了大量的泥草房建筑。典型的有土草房砖门脸的海青单独房,三合院土草房等。

满族民居

三是明末清初时期,到1644年,清朝满族民众由半农耕半渔猎的生活变成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逐步稳定下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满族民众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民居建筑也逐渐发展起来。特别是出现了许多带有城市雏形的集聚区,如乌拉街是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及协领衙门所在地,三性之地、鄂多里城、黑龙江将军府所在地卜奎、瑷珲副都统衙门等等,这些地方往往由显赫将军率重兵驻扎,商贾云集,所以对官邸、商宅、民居的建筑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当时的砖瓦结构及土草房结构的满族民居得到了空前发展,满族民居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梁架式土木结构房屋,典型的有单独的瓦房,砖瓦结构的四合院,并且形成了四合院为代表的满族独特的建筑风格。

满族民居梁架结构,它的受力点的木构件,全部以梁架榫卯为主,承担自然荷载及木结构的本身自重。首先,从屋顶传至屋面板,檩,枚以传至瓜柱传大柁再到柱子,由柱子传至地基础。满族的木架结构的受力系统和墙体没有关系,满族民居梁架结构种类可分为:五檩三枚,六檩七檩架等。常用的五檩三枚俗称三柱香式,如砖瓦结构垛用于五檩三枚带二柁的架子式,在满族民居建造非常多见,简单实用。满族民居建筑由纤巧轻快民族风格,房基础在明清时采用三合土回填夯实法,老牛踩实法,有条件用石头、砖来做基础,满族民居不管采用土坯和拉哈墙,在砌地基时,须高出地面50厘米-60厘米,为了隔潮,高出地面的基础(叫地梁),在地梁上立柱脚立门框等,地基找平后开始砌土坯及拧拉哈墙,立柱脚可根据木工在制作构件上编好的符号,对号入位,按工艺程序,建造土草房和砖瓦房。

其施工工艺为:

1.基础

找平、定向、放线、挖地槽、用三合土做地基、用石头砌地基,满族建房一般都是坐北朝南的正房,向口朝阳。当时没有罗盘的年代,工匠就用水池景表的办法来放线、找水平、定向口。在水槽子里放上一块2厘米-3厘米厚(宽为4厘米-6厘米)的木板,就可以利用浮起的木板来定房基的水平,浮起的木板上再放一块二寸长的四六方,就可根据日照影来定房子的向口。在房角处规方钉上线板子,工匠用尺杆把尺寸画在线板子上,规角用现在的尺寸来讲就是60、80规角法。非常简单方便。用这种方法建民居足够用。挖地槽子,开口的坡度要大,如果你采用的基础材料是三合土夯实法一般基础如二尺宽,它的基槽应开4尺,如果你用老牛踩实法,一般开口在2米-3米左右,但挖地基槽的深度一般在1.60米左右,为了防冻,基础用三合土来回填,要夯实踩实到原地面一样平,在三合土砌地基石,高度为60厘米左右(即地梁),地梁的作用是防止地下的潮气把土坯及拉哈墙给粉了。

2.墙体

乌拉街满族民居,土草房工艺。土草房制作墙体材料有四种:夯筑墙工艺。用两板或木杆子按所需墙的厚度,在夹板中装上黄土,用木夯打夯结实,夯一层添一层土。直到合适调度为止后,内外抹上羊胶泥。泥叉墙工艺,用黄土羊角加水,闷透搅拌好,用叉子一层垛一层,直到建房需要的高度,将墙用木方拍平,再里外抹上一层羊角胶泥。草辫拉哈墙工艺,将谷草用水淹泡,把黄泥搅拌好,把谷草加入泥土中,卷成泥条后根据你需要的墙体宽度就可以了,一般拧拉哈墙要分二到三次,需要上来强度再拧下层,直到平口。土坯墙,要在建房前把土坯脱好。脱坯用坯模子,坯模子一般长一尺宽20厘米厚5厘米左右,脱出的土坯尺寸必须一致,即可砌墙。砌坯墙及拧拉哈墙前,先要把房子的主柱脚先立好,柱角的间距,一般民居在10尺为准(也叫三米三开间),柱脚为了在土坯墙内多用些年头,把建房用的柱角用火碳化后使用或用水浸泡可防腐防裂。砌墙分为檐墙、山墙。檐墙分为前檐墙后檐墙。山墙分为罗汉墙、三柱香墙。

3.结构

木结构,梁架多为榫卯。梁柱可分角柱、明柱、包柱,一般采用起脊两坡水式,三檩三杦式。

上梁程序,平口后先横檐方在上梁,在上瓜柱、上山柱、上边檩、上二檩,再上脊檩,再挂边椽子,每一间一般用12根,两边檩头一般比正间檩长60厘米左右,再挂搏风板,挂椽子,再椽子上铺上高梁杆、木板,在铺完的木板及高粱杆顶上抹上黄泥,在等黄泥干的时候,把垒好的墙用黄泥内外抹平压光,人们为了美观,在建土草房把前脸用砖砌上,这叫砖门脸的土草房。

4.苫房草

房盖苫草有两种方法:拍苫法和铺苫法。

拍苫法非常讲究工艺技巧,工艺手法先将乌拉草或谷草用铡刀铡齐35厘米-45厘米长,用水泡上,从两个沿边开铺,边铺边用钉耙拍平,将草掇落有序的拍平,屋檐处另有手艺好的匠人叫做拿檐,将其拍齐,再将草拍苫到屋脊(开始封脊也叫拿脊),这是一项技术活,拧编屋脊用料主要是高粱杆。苫房草:做法是匠人骑在房脊上,用架条和高梁杆做脊筋,将苫房草拧编在脊筋上,拧成八字形,将两头房脊拧编成所需要的形状,如鸽子、龙头等。再和搏风板一齐的形,接着先上好的木杆,分两边压好固定。

上浆法:在拍苫完房草后,要上浆,最好用黄豆或黄米做成浆,撒在苫完的房草上,使房草坚固耐用。等过几年后,房上就长出青苔来,这样几十年也不会漏。

铺苫法:将草编成草苫子,铺在房坡上,把草苫子拧在草绳上固定,铺到房脊后,在地上用草绳把房草拧成房脊,盖在房脊上用拧房脊两头长出的草绳拢在檩子上,用草绳在房盖上拢成方块,把绳头固定在椽檩头上,以防大风将草刮掉。

5.烟囱

满族房子的烟筒在正房的东西山墙,距山墙一米左右,用石头砖砌烟囱,先把地基处理好,砌烟囱分两种:一种用砖及土坯砌成塔式烟囱;一种是简筒式,就用木板木杆捆绑成圆形后用黄泥抹上,烟囱砌的高度一般与房同高或超过房子一些都可以。

6.火炕

根据建房的开间来分配使用,内部建造的第一步是砌火炕,根据火炕的宽度来立炕沿包柱,他就是说间墙柱。根据包住来砌间墙,有木板间墙,土坯间墙,砌好间墙在垒炕(也叫搭炕),在装修的第一件大活就是搭炕。炕有炕墙炕洞。炕面用砖石板,炕沿,迎风石,迎火石组成,搭炕洞又分直洞,花洞两种,满族禁忌炕沿用椴木,满族炕又两种,万字炕,地炕,在明清时就已通用了,万字炕时满族一大特征,就是在一间房内,搭南北大炕在山墙砌条炕和南北炕连通,开成了“万字”形炕,在间壁墙外搭灶台,灶台的烟道与万字炕相通,室内靠炕炊火来取暖。

屋内建造第二项,吊棚粉刷墙壁。吊棚有三种,船底式,斗底式,平底式;粉刷墙壁,早期用细黄泥,白灰粉刷墙或墙壁纸,也叫纸糊墙。

7.门窗

验门窗(也叫上门窗),但每间南窗为两樘后为一樘,一般都采用摘支式双屋窗,但窗都采用木轴,以窗框为轴心,在窗框上扇顶边处镶窗铪杩做窗轴心。门分房门、间壁门。有单屋、双屋两种,房门采用拍扇式。门的一个边框,上下长出2至3寸修圆柱状,在门框上边镶门铪杩(门铪杩有梯形,云卷形),做门轴,下以门框墩做轴心。内门有对开式,同外门装法一样。在有折叶的年代,匠人以木轴代替。外门框上镶有铪杩的叫做拍扇门,门宽90厘米,门高为190厘米,门中穿横带,上半部作成木方格,下半部裁口为装板门。验窗时要先上窗台板,窗台板验好后应同墙的宽度一致,窗台板的厚度为3寸,先上窗户下扇,后上摘支式两扇,上为开扇,窗扇多为方格式,万字格式,窗中间还可采用,各种格式图案。有喜子、寿字、蝴蝶式等,门窗都在外面糊上窗户纸(“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着大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为关东三大怪),为防风吹雨打,霜冻日晒,透光好,糊完窗纸后在纸上掸上植物油,长久耐用。

历史价值:从满族民居结构可以看到,唐渤海国时期以来满族及其先民族群生产力、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对研究东北史很有价值。艺术价值:乌拉满族民居土木砖瓦结构房,其艺术含量丰富,至今仍有借鉴、利用、研究价值。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科学价值:其榫卯技术,在全世界独一无二,其中,测向口和操平技术,用具虽然十分简单,但却有很高的精确度,不亚于用罗盘测量,非常值得后人研究和借鉴。“三合土”地基夯实法(今用砂石水沉法)也很实用。木材水浸防裂法,柱子炭化法,防腐防裂至今还在沿用。

六、满族的饮食

满族饮食习俗受狩猎生活影响,带有浓厚的北方民族特色。满族的传统食品,是其在长期的渔猎生活中产生的,清末民初,随着农耕的发展,与汉族的饮食习俗有明显的趋同性。满族风味饮食主要有哈依玛(水团子)、打糕、菠萝叶饼、粘豆包等。

满族人除食用大米和白面之外仍然保留了传统的食品和制作方法,大小黄米有煎、炸、蒸、煮4种做法.传统主食有饽饽、米饭、林米水饭、高粱米(休米)豆干饭、豆糕、酸汤子等。尤其喜欢吃粘食和甜味食品,如饽饽、年糕等。流传至今的“驴打滚”、“萨其玛”、“绿豆糕”、“凉糕”、“豆面卷子”、“牛舌饼”等都是满族传统点心。

肉食在满族菜谱中占主导地位,火锅、全羊席、酱肉也是满族人传统吃肉方法。酸菜是他们喜欢的素食,或炒,或炖,或凉拌。酸菜白肉粉丝汤在东北地区最受欢迎。逢节庆日,满族人都吃饺子,阴历除夕年饭必吃手扒肉。著名的满汉全席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汉全席:又称满汉燕翅烧烤全席。满、汉族合宴名称。清朝中叶,由于满、汉官员经常互相宴请而形成。满汉全席是我国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巨型宴席。既有宫廷菜肴之特色,又有地方风味之精华,菜点精美,礼仪讲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独特风格。满汉全席上菜一般起码一百零八种,分三天吃完。满汉全席取材广泛,用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烹饪技艺精湛,富有地方特色。突出满族菜点特殊风味,烧烤、火锅、涮锅几乎是不可缺少的菜点;同时又展示了汉族烹调的特色,扒、炸、炒、熘、烧等兼备。主食以满族饽饽为主。几种有特色的满族食品。

火锅:满族传统饮食。通常以羊肉为原料,东北农村满族喜欢用酸菜、蘑菇、粉丝、虾仁先放入锅内,再将切成薄片的猪肉、羊肉铺在酸菜上,放进火锅内煮开后,配上作料即可食用。除羊、猪肉外,狍子、鹿、野鸡、黄羊、飞龙的肉都可以做火锅子。火锅现已成为冬季佳肴。

白肉血肠:原是祭祀供品。白肉满语叫“阿木孙”肉,也叫“努尔哈赤黄金肉”。白肉,把刚杀的猪肉放在清水中煮熟,血肠用猪肠灌血煮熟。满族人的祖先很早就将白肉血肠列为重要的食品,连祭祖、续家谱时都有白肉血肠这道菜。直到今天,满族人聚居的地方仍有一个习惯,每逢过年杀猪都要请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白肉血肠。老白肉血肠分清血肠和混血肠,清血肠清白细腻、脆嫩绵软,混血肠香脆可口。白肉呈乳白色,晶莹剔透,薄如白纸,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清软鲜嫩。

白肉血肠

白肉血肠的制作十分考究,有选肉、烤肉、煮肉、片肉四个工序。血肠的制作有选料(包括二十多种精选药材)、兑血、灌肠、煮肠、片肠五道工序。再经烹制,血肠则形如灯碗,一朵朵象花瓣一样浮在汤上,糊白肉用手撮起来放回盘里宛如菊花。兑出的血肠分清血肠和混血肠,清血肠清白细腻、脆嫩绵软,混血肠香脆可口,白肉呈乳白色,晶莹剔透,薄如白纸,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清软鲜嫩。吃的时候再加韭菜花、辣椒油、蒜泥、腐乳、虾油、芥末油等佐料,更别具风味。

饽饽:又称“苏叶饽饽”。满语的“饽饽”与现在的点心相似。用粘米做成,耐饥又便于携带。满族人春天用黄米、小黄米加豆面做豆面饽饽,夏天用粘高粱面和小豆泥做苏叶饽饽(外包苏叶而得名),秋天用大、小黄米面、豆泥做粘糕饽饽,油煎或蘸糖吃,香甜可口。

七、满族的游戏、竞技

1.珍珠球

清朝曾在吉林乌拉地区设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令其负责贡土特产。乌拉地区江中盛产极品珍珠,被称为东珠。按律每年要采珠上贡朝廷。这是一项由专门的打牲丁从事的艰苦劳动,每年都有打牲丁为此命丧黄泉。而且,打牲丁采珠期间,一干就是半年多,中途不得回家,为打发寂寞难熬的日子,他们苦中作乐,创造一种游戏项目——采珍珠,后来由满族人传承下来,作为一种体育竞技项目,称为“珍珠球”。

后来演变为满族民间体育活动中的一种球类比赛。这项体育活动分为甲乙两队,参赛双方各六至七人,其中各有一名队员站在场子一端手持网捕捞“珍珠”(球),各有两名队员手持蚌型木拍,站在对方捕珠者前面拦截珍珠。剩下三、四名队员下“水”(场地)与对方队员争抢“珍珠”。抢到“珍珠”后,要设法射过对方蚌型拍的拦截,把珍珠扔到本方捕珠者网中。场地长30米,宽15米,中线两侧依次为水区,限制区,封锁区,得分区,每队内分别有称“渔网”队员一人,手持网兜一个,兜径30厘米,网深40厘米,活动在得分区内,用网兜接本队队员投来的球(小皮球代替),接住一球得一分。每队内有两名队员称“蚌”,手持蚌拍,活动在封禁区内,拦住对方投给“渔网”的球。其余队员称采珍珠人,分散在水区内,负责攻防投球和发球等。赛时40分钟,上下场各20分钟,以得分多者为胜。这种运动对抗性强,又有游艺性。

珍珠球

2.歘嘎拉哈

“嘎拉哈”是满族青少年普遍喜爱的一种有趣的游戏。“嘎拉哈”,亦称“嘎什哈”,是满语音译,多用羊、狍子、獐、黄羊髌骨。“嘎拉哈”有6个面,其中能立得住的只有4个面分别称作“坑”儿、“背”儿、“轮”儿、“珍”儿,玩法有两种:一为抓,玩者多为年轻妇女或女孩,将嘎啦哈撒于炕上,手执鸡毛毽或内装石子谷粒的小布口袋,上抛,按规则抓起若干嘎啦哈,再将毽子或口袋接住,以抓接迅速准确为胜。有时还随着说唱歌谣。搜到一首《欻嘎啦哈》歌谣,是赞美满族女英雄百花公主的——

呼额云,喊阿沙,都来欻这嘎拉哈。红的绿的和粉的,看咱谁能争第一。

三加三,加十一,百花点将才十七。我们十七学针线,百花十七闯大敌。

闯大敌,打胜仗,打了胜仗犯猜疑。猜疑东,猜疑西,马前将军[1]死得屈。

死得屈,没有罪,这事只怪姜败类。姜败类[2],害了怕,百花要他嘎拉哈。

嘎拉哈,带油珠,不是赢来就是输。七个坑儿,八个肚儿,谁要输了得算数。

九个云,十个轮,请看我有多斗神

二为弹,多为全家人或小伙伴们共同玩耍,冬闲时节,将嘎啦哈撒于炕上,分伙弹,每伙若干人,分头上场,弹中对方嘎啦哈可归为己有,直到将对方嘎啦哈弹完为止。其他的玩法很多,参加人数三五不等,清代流行的玩法为弹嘎拉哈。解放初期,玩的花样更多,它对锻炼青少年机敏灵活、手疾眼快,很有益处,所以这种古老的玩法一直传承至今。

3.走五道、憋死牛、赶大山

满族民间弈棋有走五道、憋死牛、下联及赶大山等诸多种类,至今仍在流传。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折射出东北民族的生活特点和生存意识,弈棋中利用捕杀,围堵等手段置对方于死地,充分反映出北方民族传统狩猎的特征。

民族传统游戏的特点是不受棋盘,棋子相关器具的限制。其特点是人们可在家中、野外、干活歇气儿、放牧空隙等,随时随地都可游戏。在石头上、地面上画个棋盘,用石子、土块、草棍儿、树叶做棋子儿。不受时间、环境、器具的限制,方便自如。

八、满族的祭祀

1.祭祖

满族一年有三次主要的祭祀,拜坟祭祖,即:清明、七月十五和除夕。清明用柳枝贴五色纸做成“佛头”,祭扫后将佛头插在坟头上,当花以示坟主后代支系繁荣;七月十五要上坟供饭,清除坟头杂草。由于满族也信佛教,晚上盂兰盆会放河灯。受汉族影响也烧纸为死者送钱;除夕上坟或在路口烧包袱,缅怀死者及祖先。

2.望祭(八腊节庆丰收)

满族有一种被称做“望祭”的祭祀形式。望祭没有固定的祭祀日期,一般多在春播、秋收前后举行。八腊节、祭长白山神,就是这种望祭。腊八节也称做“蜡祭”。清初,在关外春、秋两季,朝庭必设坛望祭。用八只腊烛配以昆虫,祭祀日月星辰、山川泽林诸神,求神保佑来年谷物繁茂以庆丰收。“民间报赛,亦借蜡祭联欢井闾”(《清史稿》)。由于所祭中有昆虫,昆虫多为农害,所以清代中叶,朝廷就取消了蜡祭。但民间并未终止。满洲族人走下长白山之后,大多开始了农耕生活。因而,满洲族农民渴望每一年都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粮食丰收了,他们当然非常高兴,便要举行一定的庆丰收祭祀仪式。时间久了,便形成了一个节日。已将八腊节转为庆丰收的节日,多在秋后举行。常以赛马、射柳、跳空起舞来庆丰收。此节无具体日期,约在糜子收割之后。满洲族人家都爱用糜子或粘高粱磨成面,内包小豆包馅,外包苏子叶,蒸苏子叶粘饽饽。饽饽蒸熟后先供奉祖先,烧“达子香”,全家给祖先磕头,感谢祖先保佑丰收,然后全家共食黏饽饽。

3.祭长白山神

因为有满族始祖布库里雍顺生于长白山的传说,就把长白山当成了满族的发祥地。后来又封它为长白山神,年年拜祭。因路远难行,后来就在近处小山上立起“温德赫恩”板,写成长白山神牌位,替代长白山,进行拜祭。故将此小山称做小白山。民间相继效仿。因而凡有满族集居之处,都在附近设一“小白山”遥望祭祀。吉林的温德赫、额穆城北的小白山,至民国初,还有满族人到那里祭拜。

4.大祭

大祭也没有固定日期,满族每年一次,也可以三五年一次,一般在腊月举行,连祭三日。第一天祭祖,上午叩头杀牲为朝祭,晚上背灯祭。第二天祭天,亦称“外祭”,又叫“立杆大祭”,叩头杀牲,吃“小肉饭”和“大肉”,“大肉”俗称“燎毛肉”。第三天祭佛托妈妈,即“背灯祭”之神祗,但“背灯祭”为感恩、报恩,此祭则为求子孙兴旺、人口平安。

九、满族的礼节

满族非常重礼节。平时见面都要行请安礼,通常是打千、抱拳作揖。鞠躬跪拜,女子一般行抚鬓礼或下蹲礼。如果遇到长辈,要请安后才能说话,以示尊敬。最隆重的礼节是抱腰礼,也就是抱腰接面礼,多为晚辈拜见长辈施行。一般亲友相见,不分男女都行打千里或作揖礼,表示亲昵。祭拜祖先神灵,要行跪拜大礼。

满族抱腰礼

挂旗也是满族盛行的一种风俗。旗也叫门笺、窗笺。春节时每家都要在门楣上、窗户上贴上挂旗,有的还贴上对联,增加节日气氛。满族接待客人,不避内眷,家庭女性成员都可参加对客人的敬酒等活动。给客人上菜必须成双成对,客人一旦接受妇女的敬酒,就必须喝干,否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十、满族的禁忌

满族历来忌讳杀狗,也不准吃狗肉、戴狗皮帽子、镶狗皮袖头。满族长期从事渔猎生产,狗在畜牲中智力比较发达,善领会主人意图。充当渔猎生产的得力的助手。这应是满族不杀狗之由。在民间流传着老罕王逃难、义犬救主的故事传说,罕王得帝后,不忘义犬之恩,颁下不准杀狗之令。

满族也不准打喜鹊、乌鸦。这是与女真人中的一些部族是鸟图腾有关。《武皇帝实录》对满族记载:“具以鹊为祖。”满族传说中也有始祖由天女吞喜鹊衔来的朱果而生,民间也有罕王逃难乌鸦遮护的传说。

得力助手也好,救主传说也罢,都反映出满族人尊情重意、知恩图报优良品格。

狗肉是具有显著疗效的滋补剂。为什么满族不吃呢?这可有些说道。

据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发迹之前叫小憨。那时他给明朝把守山海关的总兵李成梁当护兵。一天,他给李成梁洗脚,见脚心有三个红痦子,就说:“你脚上也有痦子呀,你看我的脚。”说着小憨就把脚伸出来了。李成梁一看,他脚心有七个痦子,吓了一跳。心想,这不是脚踏七星吗?只有天子才能这样。

当夜,李成梁翻来覆去睡不着。他的小妾喜兰问他:有什么心事。他说:“小憨脚踏七星,有天子命,不除掉他,恐怕将来大明江山要落到他手。我决定明天杀死他。”

喜兰心想,小憨为人忠厚,没有一点过错,说杀就杀,这也太不公平了。于是她就假装出屋外去解溲,偷偷把这事儿告诉了小憨,叫他赶紧逃跑。小憨骑上二青马就逃跑了。平时他领惯了的黄狗也跟着跑了出来。

小憨打马如飞,三天三夜没下鞍,二青马累死了,他也疲惫不堪。三天三夜没吃饭,没睡觉,刚走到林子边的荒草棵子里,就一头倒下去,起不来了。当李成梁大兵撵到青马死的地方,就不知小憨的去向了。到处深草荒蒿,五步之外就看不见人,到哪去找哇。他们放起火来,大火四处蔓延。当火着过来时,可把黄狗急坏了。它咬小憨的鼻子、扯他耳朵,他也醒不过来。没法,黄狗就四处跑,找到一条小河,它跳下去,蘸一身水,忙跑回来在小憨身边打滚儿,把他身边的草洇湿了一小块。不知它跑了多少趟,把小憨四周的草洇湿了老大一片。大火烧来时,别处都烧光了,唯独这片草没着。当大兵向这边搜查时,一群乌鸦落在了小憨身上和脸上了。小憨被登醒,他听到了人喊马叫,知道是在搜寻他;他一动也没敢动。大兵走后,他爬起来一看,黄狗已死在他身边,吐了一大滩鲜血,身上还湿漉漉的。他一抬头,见四处都被烧秃,只剩下他身边这一片洇湿了草地。,小憨立刻明白了这一切。他抱起黄狗哭了起来。

憨王起兵成事之后,他就把逃难的经过告诉了人们。满族人民念义犬湿草之恩,从此,不但不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而且别的民族戴了狗皮帽子到满族人家去,也不准到西炕上坐。因为西墙供着祖先,怕祖先错怪后人忘恩负义。

在憨王那次逃难里,马和乌鸦也效力了,因此它们也受到了满族人民的敬重。形成了祭马和用小肉饭喂乌鸦的风俗。

这就是满族与民俗有关的民间传说。

满族家庭一般都有“万字炕”(即一房西、南、北三面都是土炕),满族以西为上,西炕供有祖宗匣子,因此西炕不能随意坐。更不准女人或戴狗皮帽子的客人坐。

满族万字炕

满族日常生活中一般不能向别人借斧头、簸箕等一些谐音吉祥的用具。

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动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过年开始煮大年夜的接神饺子,煮时故意煮破几个,男主人问:“挣了吗?”女主人答:“挣了!”忌讳说煮破,以取其挣钱的吉意。这时放好桌子,端上水饺,全家团团围坐,吃年夜饭。

生育在满族人看来妇女怀孕是一件吉事。因此,当妇女怀孕时,全家人都给孕妇特殊的照顾。满族妇女怀孕时清规戒律比较多。如,妇女一怀孕,就不能再参加他人的婚礼,更不允许侍奉祖先神。怀孕5个月时,不能到马棚,不许牵马,不准听说某人难产,不能到产房去。就连说笑也受到严格的限制。而坐着的时候,则又不许扭身子等等。妇女在临产前,要向佛托妈妈神祷告,请求神保佑母子平安。产房不许设在西屋,在做产房的屋子里,不能有玉器。临产期间,男人不准进产房。他们认为男人进产房很不吉利。孩子生下后,如果是男孩,主人就会在自己的家门前挂上一个小弓箭之类的东西,如果生了女孩,就挂红布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