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其他配套改革措施

其他配套改革措施

时间:2023-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土地与户籍制度联动改革的目标是促进生产要素在地区间再配置,因此必然涉及中央和地方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关系调整,否则,相应的改革方案便难以实施。财政体制的改革是更为根本的举措。首先,应降低政府税收占GDP的比重,减少地方政府对于GDP规模和税收增长的盲目追求,更多地让经济规律来决定城市的合理规模和区域间布局。
其他配套改革措施_空间的力量:地理、政治与城市发展

土地与户籍制度联动改革的目标是促进生产要素在地区间再配置,因此必然涉及中央和地方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关系调整,否则,相应的改革方案便难以实施。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地方官员考核体制的改革,以及财政体制(特别是地方公共服务的筹资体制)的改革。

在地方政府官员绩效的考核体制方面,应对不同地区的官员考核分别赋予GDP总量增长和人均增长以不同权重。[6]如果实现了劳动力跨地区的自由流动和建设用地指标的跨区域再配置,那么,势必造成人口流出地的经济总量增长相对较慢,这时,如果地方官员的绩效考核完全基于地区的经济总量增长绩效,那么,全国一盘棋的区域发展战略将得不到人口流出地区的支持。因此,未来中国需要对官员考核体制做出大的调整,可以在考核体系中同时兼顾人均GDP(或人均收入)的增长和GDP总量的增长,并且为这两个目标分别赋予一定的权重。为了适应人口跨省流动且向较发达地区集聚的趋势,越是经济发达地区,GDP总量增长目标的权重应该更高,而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均GDP增长(或人均收入)增长目标的权重应该更高。

财政体制的改革是更为根本的举措。首先,应降低政府税收占GDP的比重,减少地方政府对于GDP规模和税收增长的盲目追求,更多地让经济规律来决定城市的合理规模和区域间布局。第二,应适当在分税制框架内增加地方政府的税收分成比例,并强化中央政府提供地方公共品的职责,减少地方政府增加本地税收的压力。第三,中央向欠发达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在结构上应更多地投向地方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应避免直接通过国有企业投向生产领域,造成生产效率低下和经济的过度资本化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