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秋赏月玩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

中秋赏月玩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

时间:2023-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阴历的制定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和劳动规律,这也是中国阴历的魅力所在。阴历在具有周期规律性的同时也具有变动性,这恰恰体现了中国文化中一以贯之的和而有变的思想。现实中时间本是一条进化直线,但在中国哲学中被中国古人通过月亮的阴晴圆缺转化为一条循环的曲线,阴阳鱼太极图就是这种循环曲线的明显体现,这对形成时空合一的宇宙观和文化的稳定性具有深远的影响。
日月和谐_和之说

【日孕和喧】

阳光和煦,千万年来闪耀天际。自从人类看到太阳高挂于苍穹,便开始了对它无尽的探索,太阳也给了人们最宝贵的财富,给予地球上诸多生命生存繁衍的宝贵机会。

50亿年前的一团巨大而混沌的原始星云尘埃,缓缓地吸积、会合、纠结和躁动。在万有引力这一巨手的塑造下,星云中的物质渐渐聚集浓缩,为太阳奠定了其初始规模。50亿年之后,由混沌躁动到层次稳定的太阳,逐渐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星球,源源不断地散发着光和热,而太阳普照天宇的光和热是依靠其巨大的能量的耗损而产生的。剧烈的能量在遥远的宇宙旅途中经过地球大气层平息下来,变成了平和的阳光和热量到达了地球,这就是太阳的和谐之道,它本身拥有对于地球万物来说无可匹敌的能量,但是在接受宇宙的中和法则之后,成为地球万物所能感受到的和煦阳光。让地球温暖明亮,绿色植物能够成长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动物得以生存,让地球成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这就是太阳,地球之母,在以损耗自己生命为代价的一呼一吸之间,孕育着和煦的阳光,支持着整个地球生灵的生息。

【月神启迪】

古人对于月亮的崇拜在历法中得到展现,即以月亮的圆缺变化为基本周期,仔细揣摩进而制定了阴历。阴历的制定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和劳动规律,这也是中国阴历的魅力所在。阴历在具有周期规律性的同时也具有变动性,这恰恰体现了中国文化中一以贯之的和而有变的思想。同时中秋节的产生也是源于古人对月亮的精神崇拜,古人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对月亮神进行祭祀,《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云:“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立西郊以祭阴,名西王母。”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隋唐以后,中秋赏月玩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宋代中秋逐渐大众化。明清时期中秋节成为民俗大节,普通人也开始祭月、拜月,庆祝丰收,盼望团圆。

然而月亮的盈亏晦明循环,不仅缔造了中国的农历和中秋佳节,也影响了中国哲学对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与宁静神秘的智慧品格的追求。现实中时间本是一条进化直线,但在中国哲学中被中国古人通过月亮的阴晴圆缺转化为一条循环的曲线,阴阳鱼太极图就是这种循环曲线的明显体现,这对形成时空合一的宇宙观和文化的稳定性具有深远的影响。老子说:“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道家思想将自然现象提升到一种人生智慧。杯满则溢、月盈则亏的道理已深入人心。以月喻禅是禅宗哲学的传统,《五灯会元》中法眼和尚说:“见山不是山,见水何曾别?山河与大地,都是一轮月。”月境与禅境浑然一体,万物混茫相溶合一。

月光让人思索宇宙的永恒存在,从月光里,禅师得到顿悟的启示,在永恒中获得灵魂的超脱和心灵的愉悦。月亮的圆缺变化给人以智慧的思考,让人学会了和融共通、开放有序的宇宙和谐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