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色信仰遗风
大沥狮子会
广东南海的大沥狮子会是醒狮竞技的大集会,会期是每年农历正月十四日。届时四乡醒狮云集,狮队多来自附近的三水、番禺、顺德、花都等地,醒狮最多时达600多头。会上各狮队同场竞技献艺,进行采青、比武、武术等表演。比赛时锣鼓震天,鞭炮声不绝于耳,场面十分热闹,围观者多达十万之众。
舞狮之俗各地皆有,北方舞的是四脚着地的西域狮,广东舞的是独角两脚着地的醒狮。南海是醒狮的故乡,狮头造型和表演风格都与北方狮迥然不同。醒狮狮头制作夸张,神采飞扬。宽口、大眼、独角、长须,这些都是传说中一种怪兽的特征。在彩绘方面可分为关公面、张飞面、老虎面、二花面等,耍舞时会有一引狮郎(俗称大头佛)伴随逗乐。传说此俗起源于明代初年,到明末清初,佛山已有专门扎作狮头的作坊。
现大沥镇共有醒狮一千多头,故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醒狮之乡)”称号。且醒狮队曾在迪拜、曼谷等国际赛事中夺冠,故大沥醒狮队又被誉为“世界醒狮三届之王”。
醒狮队由各村社组成,每队十几至几十人不等。出队时要求衣饰整齐划一,队员一律穿着短打行装,腰束彩带,手持刀叉棍棒,随同锣鼓手跟在狮子后面。狮子分前后两截各有一人,前者举狮头,后者弓腰盖于狮被之下,可视为狮身和狮尾,表演技艺主要在狮头。表演开始,引狮郎头戴大头笑脸面具,一边与观众逗乐,一边引狮子下山,表演落垌、吃青、醉青、醒青、雄狮攀岸、狮子滚球、七星连环桩、狮子上楼台、采青等套路。每种套路下都有复杂的变化,如采青,就有高台青、莲花青、龙门青、桥底青、太子青、独木盆青、蟹青、凳头青等分别。狮子青由主事单位或主家用树叶、菜叶等扎成,内置红包,有的还附有桔子、柚子等,以示吉利。狮子采青时表演动作难度越高,红包越丰厚。动作难度与挂青高度有关,青挂得越高,越难采。采者必须举着狮头,踏着人梯或钢丝,耍舞一番后才能把青采下。采青之后还要进行武术表演,主家贺以响炮,兴尽后方拜别而去。
狮子会上,各路雄狮云集,沿街起舞。从早上开始,各队人马陆续到来,先自由表演,如逐户采青、在路旁高台上献技等,满城狮子,好不热闹。赛事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评分,包括开势收桩10分、套路编排25分、动作难度预约完成度30分、形意15分、节奏配合20分等,总共100分,得分高者为优胜。还根据各单项高难动作评出十名优胜者,由大会颁发锦旗和金猪(烧猪)等奖品。得胜者在醒狮界享有盛誉,回到村中自然要庆贺一番。此俗至今仍盛行,并与正月十五的盐步“生菜会”活动同时庆祝,气氛更加热闹。
生菜会
广州俗谚云:“正月生菜会,五月龙母诞。”农历正月二十四日,广州市郊及南海各乡有个“生菜会”。是日四邻乡民集中于附近较大的观音庙前,席地而坐,大吃生菜,同时购买若干生菜带回家,取其生发、生财之意。
此事于《广东新语》及《粤东笔记》中均无记载,唯《广州府志》上有“迎春日……啖生菜、春饼以迎生气”这样一句话。1884年5月8日创刊的《点石斋画报》上有一则报道,配有一幅刻画的“新闻图片”(当时照相制版术未传到中国)。画的上方写有“生菜盛会”四个大字,画中有拥挤的人群聚集于古庙前的两棵大树下各种摊档前的场景。文字报道是这样写的:“生菜,本名莴苣。粤人因其菜可生食,故以名之。每届新岁,居民互助赠言,盖取生发之意。不意今更有以为会者。南海县属入云圩,有观音庙焉……土人以元月二十六日祝神灵诞,不知何故谓为生菜会。男、妇祈嗣者集该庙,虔蓻办香。庙前饭馆、酒馆鳞次栉比,以备游人饮食。唯是日肴馔中,虽水陆并陈,必以生菜为主,以至老圃皆利市三倍。……有会后市归以取其生机者,嫩绿柔青,盈盈满箧,亦一时佳话也。故志之。”该报道虽然简略,但概括了生菜会的盛况。刊于1937年《歌谣》第2卷第37期清水的《旧历新年广州人的风俗》还有一段记载:“生菜会,郊野各乡村都得举行。大家都在郊外席地大吃生菜,非常热闹。唱八音、演戏的亦有。据说,这样做后来年的收成必好,故盛装的男女也纷纷去参加。”在这以前,刊于1929年《民俗》第78期李圣华的《观世音菩萨之研究》,也提到生菜会:“广州俗例以一月二十四日为送子观音诞。各乡男女集于一处,此会名曰生菜会。‘生菜’与‘生仔’,其音相近。赴会者多购生菜归,以为生子之兆。此会设一小池,预先放下许多蚬与螺,赴会者探手水中,摸得螺者生子,得蚬者生女。”这里记述的日期与《点石斋画报》略有出入,当以正月二十四日为准。《点石斋画报》提到的元月二十六日乃观音开库日,亦有是日举办生菜会的。
生菜会这种风俗,一直延续到1958年“大跃进”以后才逐渐为人淡忘。1958年春,当时鹤洞公社坑口附近的一间观音庙前还举办过一次生菜会。其时四乡民众前往参加活动,并到庙中求签。求签不外乎是求子求财两大项,都是“生”与“发”之意,正符合生菜会的含义。庙堂前仍设两个水池置蚬、螺二物,任凭妇女去摸取。
改革开放后,南海官窑盐步率先恢复了生菜会,并把日期改为正月十五,与元宵节一同庆贺。这种由官方倡导举办的传统风俗文化活动,目的是招商引资,拓展财路,繁荣经济,把生菜会真正引到“生财”的门道上来,取得传承文化与发展经济的双赢。番禺沙坑更是别开生面,把生菜会和醒狮竞技结合在一起,以狮会友,切磋技艺,交流商贸信息。番禺把生菜会时间改在春节喜庆未了的正月初八。此时有不少人会手举象征转运的风车,使场面更加热闹喜庆。
西江花炮会
“抢花炮”是以前广东民间喜爱的竞技活动,大多结合各种庙会一并举行,如佛山真武诞会、芦苞天后诞期间均有此举。佛山民间俗谚“佛山放大炮,弹子过雷岗(地名)”,说的就是这风俗。据说,抢获花炮者可获得一笔丰厚的奖赏,并用这笔奖赏经营生意,次年便以更丰厚的回报归还主事者。但有些人经营不善,次年无法奉还,只能把儿子卖到雷岗去。这就相当于花炮把儿子“弹”到雷岗一样。
西江流域各地的花炮会多于正月初八开始,结合各地神诞祭祀、宗庙祈福活动进行,如正月初八的白衣观音诞、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二月初二的土地诞、三月初三的北帝诞等。炮会由各村(或祠堂)捐资组合,春节过后便挑选一批身强力壮、有武功底子的青年男子为炮手,稍加训练,届时便参加抢炮活动。
诞会活动多以抢花炮为高潮。在空旷的平地或沙滩上用竹子扎个两丈多高的炮架,上面挂满各种彩球。燃放那天,人们穿红戴绿,杀鸡宰鸭,欢宴一堂。青年人抬着炮屏、烟花、礼品巡游,伴随着舞狮舞龙、飘色、八音锣鼓柜等表演行进,花炮被送到庙堂。主事者把炮圈用红布缠好,套在炮架的铁铳上。花炮燃放的方式各地不一,有放三响的,有放六响的,每响均有名堂,如财丁炮、福禄炮。燃放前,先放鞭炮,一时万炮齐鸣。然后点燃大炮铳,“轰隆”一声,炮圈冲天而起,至几十米的高空后旋转落下,此时“抢炮”开始。夺得炮圈者须力排群雄,以最快的速度跑到神庙前参拜。在这之前,任何人都可以从其手中夺过炮圈,因此争夺过程非常激烈,交手动武是常有之事。直至参拜神明后,把炮圈交到主事者手中,经验明正身,发出证照,方为取胜。然后取胜者抬着奖品游行,高高兴兴地回到本村。同村村民,把炮圈供奉在祠堂或本村最漂亮的房子里,每逢初一、十五就上香拜祀,求子求财,寄托心愿。没抢到炮圈的民众,也在地上拾点炮纸(红纸碎),带回家撒在牛栏、猪圈或鸡舍中,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第二年抢炮前,由上年抢得炮圈的村寨派出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主祭“谢炮”仪式。在锣鼓声中,伴随着舞狮舞龙,四名强壮的青年男子抬着新炮送到庙堂主事者手中,以供当年炮会使用。如此循环,习以为俗。直至20世纪50年代初,此俗方才没落。
畲族祭祖公图
在粤东凤凰山区的畲乡村落中,蓝、雷两姓家族均设有祖祠。祖祠不仅供奉本姓的祖先,还供奉畲族全民族笃信的盘瓠祖先,即大公。盘瓠,传说是东海苍龙出世,又称“龙麒”,是一种“龙犬”,被认为是该民族的祖先。因此,畲族不分姓氏,不分地域,都珍藏着盘瓠祖公的图像或连环画式的历史画卷,统称祖图或大公像。即使族人辗转迁移,亦随身携带。畲族祖图的前几节一般绘有三皇五帝,广东潮州雷氏的祖图有天皇氏、地皇氏、有巢氏、盘古氏、神农氏等五节,个别祖图还绘有“燧人氏取木造屋”一节,畲族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歌《高皇歌》开篇便载有“盘古开天”的神话传说。这与汉族的神话记载大体相同,说明畲汉两族具有相同的史前历史和认识观念。时下流传的祖图多是清代和民国年间绘制的,粤东祖图主要在光绪年间绘制,福建祖图有咸丰、嘉庆、乾隆的年号记载,现存最早的为康熙五十八年(1719)连江县下白石村的祖图。连江县过洋村祖图上记载,“明万历年间,吾祖之贵公迁移大岗地场立业安居,迄今十余世矣,虽有图序,长远年没,破坏不胜纪,故予本乡旧叔兄弟侄等,鸠集捐题,喜舍重建图版铁卷”。1949年前,祖图一直是畲民族的代表和象征,成为民族成分的证明,是其民族意识和思想感情的集中体现。
祭祖公图是畲族共有的习俗,亦是最隆重的节日。粤东畲族逢春节、中秋、重阳等节日,也在公祠中悬挂祖公图,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尤其是每年春节除夕至正月十五元宵节,畲族人都会在公厅(或祠堂)中央挂祖公图。各家各户备三牲、红色米饭、香烛等祭拜。祭拜时,先面朝祠堂大门,背向祖图,然后再跪着转身朝祖图拜。可见,祖图成了畲民直接崇拜的对象。祭拜祖图的风俗说明了畲民重视祖先和氏族,注重传宗接代,祷求祖灵的庇护。而潮州凤凰山一带的畲族,每年除夕祭祖公图时,要先恭请狩猎大公回祠,然后才拜祖公图。这反映了狩猎活动在畲族生产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畲族文化的生存与祖图的留存相依存。畲族由于地区分散,联系少,要维系民族感情,只能借助群众共有的祭祖活动。因此,祖图及祭祖仪式成了畲族人维系情感的纽带,使畲族人形成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祭祖、与图腾祖先的“阴灵”结合程度决定尊卑身份,借助祖图和祖杖等法器,沟通人神、天地、阴阳关系,祖图成为向祖先神灵祈福的依托。以祭祖为中心的活动,约定俗成了一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将民族内部的各种关系,以自身的内在逻辑力量排列起来,稳定了畲族的社会结构。
祖图是盘瓠传说的精神物化,以群众所熟悉、最易接受的图画形式表现出来,并与整个祭祖仪式融为一体,具有祖杖、口传、字传所不能代替的作用。当畲族固有的文化特质依然存在时,祖图即使遭到遗失或烧毁,仍会得到重修。但近些年来,随着畲族的社会结构和信仰发生变易,人们对全族始祖祭拜的观念日趋淡薄,反而日益重视自己的近世祖先。由于盘瓠的始祖传说已得不到重视,祖图的价值趋于消失,祭祖公图的文化活动也逐渐减少。外来文化涵化并逐渐替代了畲族原有的特质,其传统文化正趋于消亡。
小榄菊花会
广东中山原名香山,其小榄镇历史上有“小广州”之称,也同样号称“花城”。小榄不但有与广州一样的岁暮迎春花市,还有六十年一度的菊花盛会,其历史由来已久。
传说南宋年间,度宗赵禥为追查胡妃潜匿之所,曾派人到南雄珠玑巷大肆搜查,杀害无辜,殃及百姓。不少中原移民为躲避祸患,逃至珠江三角洲一带,其中有部分人到了香山小榄。那时正值十月金秋,水土宜人,海滩上黄花遍地。他们便在此地定居下来,逐渐形成了栽种菊花的习惯。家家户户都在庭园、天井、房前屋后种满了菊花,培养了许多名优品种。清朝乾隆元年(1736),“赛菊”大会首次举行,以“三不”(不脱裙、不交枝、不跪脚)为基本要求,以“三丫六顶”为立菊模式,以“一棒雪”(菊名)为极品,开展品评名花活动。同时也开展吟诗作对比赛。此后,各宗族、坊社都建立了“菊社”,以传习菊艺。每年重阳,人们便将自己培育的菊花搬到菊社来,供人观摩品评。乾隆四十七年(1782),菊社发展为“黄花会”。其间除列花评选、觞咏取乐外,还以戏曲助兴,邀请各地同乡前来观光。
清嘉庆十九年(1814),黄花会长辈为纪念自珠玑巷南迁小榄的先祖,集十姓菊社举办首届菊花大会。大会共展出名菊72个品种,吸引四乡观众成千上万。大会也定下以后每隔六十年举行一次菊花会的规矩,俗称“甲戌菊会”。第二届菊花会如期于同治十三年(1874)举行,人们增设了大型“斗菊筵”。除品花外,还作菊糕、菊酒、菊枕、菊灯等,并广征诗联,评出各项优胜者共33名。第三届菊花会是在1934年,规模更大。镇内共分五区展出,设花棚24座、花街12处、花桥花景各8处、花塔6座、艺条场9个、戏棚11个。还有鱼灯会和水色游行,远近慕名前来观看者达百万之众。
1959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大庆,小榄于国庆期间举办了新中国成立后的首届菊会。此次大会设了4个菊区、12个展馆,还展览了工农业生产成就。其时省城(广州)各报刊、电台记者云集,连篇报道,誉称小榄为“菊城”。从此菊城美名传四海,沿用至今。现中山市选定菊花为市花,皆依此而来。新中国成立后按照十年办一届菊会的规定,第二届菊会应在1969年举行,但当时正处“文化大革命”期间,国计民生受到严重破坏,故推迟至1973年。
后打倒“四人帮”,工农业生产快步发展。人民心情畅顺,雅兴更高,使得1979年的第三届菊会盛况空前。花场横跨大小二榄,花街总长十里,仿古街景五十处。家家户户都把自己精心培育的菊花摆在门口,争艳斗丽。会期除有传统节目外,还增加了五人小艇竞渡、省市粤剧团表演、杂技、舞狮舞龙、放烟花等活动。吸引了港澳及海外参观团二百八十多个,国际友人、华侨、港澳同胞共1.4万人,国内参观人数超过百万。人们在会上交流菊艺,品评花诗,联络感情,洽谈贸易,观看娱乐竞技。总体而言,这次菊花会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994年是传统的六十年一度的小榄甲戌菊花会第四届会期。为搞好本届大会,镇里提早一年设立了筹备委员会,开展菊花会筹备工作。这届菊花会分为三个大展场,即新区展场、公园区展场和沿河区展场。各展场都设置和运用了各具特色的展览主题和表现手法,分别介绍小榄的工农业生产和建设成就、悠久的文化历史、新旧八景和一些传统活动。各管区自办景点,各店铺、居民在门口摆放菊花,形成处处是花街的景观。其间举办了各种展览,包括小榄镇建设成就展,小榄书画、诗歌、摄影展,以及小榄菊花会历史展。此外还举行大型的游艺活动,如粤剧、曲艺、飘色、沙龙舞、征诗、征联、征画等,还出版了介绍小榄及小榄菊花会的画册、书籍。展出菊花品种达一千多个,有300万人前往参观。立菊有500个大盆,二十圈以上的有50至100盆,花围最大的超过三十三圈。用菊花做成的各种动物造型栩栩如生,非常引人注目。这次菊会与联谊、招商、工艺产品展销、商贸洽谈等结合起来,成为历史上规模空前盛大的一次菊花大会。
壮族牛王诞
农历四月初八是粤北壮族同胞的一个传统节日,俗称“牛王诞”。这一天,聚居在连山、连南、怀集的壮族同胞都要庆贺一番。《连山县志》载:“农家多于是日以香茅(按:应为芒草叶)裹糯米为粽,约戚属聚饮,耕夫耕牛均休息一日。”
关于这个节日的来源,民间有过许多传说。一说是壮族的祖先在一次打猎中捕获了一头野牛,经过精心驯养,使它变成了家牛。某年四月初八那天,这头牛生下了一头小牛,其头大角尖,膘圆体壮,繁衍了许多后代,代替壮家人拉起笨重的大犁,干了很多繁重的农活。从此,壮族人民便把这头牛的生日称为牛王诞。
另一说是古时候有个叫莫一大王的天神,他看见人们耕田犁地很辛苦,就用黄泥做了黄牛,用黑泥捏了水牛,把这些泥牛放在草坪上,让它们打了九十九天的露水,吃了九十九天的“五色饭”(五色饭为做好的五种饭,分别有五种颜色,如黑、黄、红、紫,白色为原色,其他颜色的饭为用不同植物的汁熬煮而成)。终于,这些泥牛活起来了,变成真牛,帮助人们耕田犁地。泥牛转活的那天正好是四月初八,于是就成了牛王诞,人们每到这天都要给牛吃五色饭。
新中国成立前,每逢“牛王诞”,壮胞都要在牛栏门口贴上红纸,插柳枝、枫树枝、柚子树枝或桃树枝,并在牛角挂上红绸,给牛头戴上红花,以示吉祥和敬意。除装饰外,牛栏门口要供奉酒肉,烧香点烛,祭拜牛神。另需按照自家耕牛的毛色,用枫树叶或黄鸡子(山枝)榨汁浸米,蒸成黑色或黄色的糯米饭喂牛;还用香茅草、嫩竹叶、芒草叶等青饲料裹着糯米糍粑给牛吃。然后,人们对着牛吹木叶、吹笛子,唱赞牛歌:“牛啊牛,牛啊牛,终年劳累忙不休;斟杯美酒敬给你,谢你为我夺丰收。”食毕唱毕,孩子们就牵牛上山耍,给牛洗身、抓背等。总之这一天要想尽一切办法,让牛吃好、玩好、休息好。此外,若家有身体孱弱的小孩,则令其穿上蓑衣,戴上斗笠,盛一碗五色饭,进牛栏与牛共进午餐。据说这样做能使小孩身体像牛一样健壮。
祭拜牛神之后,各家各户鸡杀鸭加菜,还用竹叶、芒草叶包粽赠送亲友。壮胞之间走村串寨,互相探望,有汉族亲戚的,也请他们到家中来欢聚一堂。这些风俗既反映了壮族人民对耕牛的浓厚感情,也反映出我国以牛为主要畜力的农耕社会面貌。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各种机械逐渐代替了耕牛的繁重劳动,但壮胞对牛依然十分爱护。牛王诞作为一个传统节日,已经远远超出了祭祀的范围,加强了纪念、喜庆、交际、娱乐的色彩。各地政府尊重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牛王诞辰那天给壮胞放假一天,耕牛也休息一天。如今,政府逐步引导群众废弃祭拜牛神的陋俗,发扬爱护耕牛的美德,落实发展耕牛的政策,给养牛户以各种优惠。牛王诞期间,供销部门专门组织货源来供应酒食等物资,让壮胞酿酒喂牛,节日加餐。是日,壮族社员依旧用熟料和青饲料加酒喂牛,并包粽互送亲友。妇女则穿戴民族服饰,热情招呼本族及汉族亲朋到家中聚饮,共享节日欢乐,预祝耕牛繁盛,粮食丰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