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本书内容要旨

本书内容要旨

时间:2023-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以“边省地域与文学生产——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黔中古近代文学研究”为题展开研究。具体地说,本书是以黔中古近代文学为例,依据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边省地域空间与文学活动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侧重研究边省地理环境、地域区位和地域文化对文学生产和传播的影响。此乃关于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属性问题。通过上述传出、传入和传世三个层面,呈现边省地域对黔中古近代文学传播的影响和制约。
本书内容要旨_边省地域与文学生产—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黔中古近代文学生产和传播研究

本书以“边省地域与文学生产——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黔中古近代文学研究”为题展开研究。具体地说,本书是以黔中古近代文学为例,依据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边省地域空间与文学活动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侧重研究边省地理环境、地域区位和地域文化对文学生产和传播的影响。从论题的性质看,它属于文学地理学的研究范畴;从论题的论域看,它实际上包括文学生产和文学传播两个方面的内容;从论题的视角看,它是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切入文学生产和文学传播的研究。

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切入文学生产和文学传播的研究,首先必须对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介绍、说明和探讨,以作本书研究的理论前提,故著“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学科反省”一文以作本书之“绪论”。在此,笔者对从地域角度研究文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作简要的说明。认为构成文学活动的三要素——作家、作品和读者皆受地域环境之影响;以为在文学史研究中引入空间维度和地域视角,对宋元以来中国文学的研究,对文学特殊性和差异性的理解,对地域文学之价值的认识和发掘,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从地域角度研究文学,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文学地理学是研究方法?还是研究对象?抑或是一门独立学科?此乃关于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属性问题。笔者认为,文学地理学研究,从研究对象到研究方法到独立学科,是一个逐渐超越和提升的过程。在文学地理学研究中,常常涉及地域文学、区域文学、家族文学、国家文学和世界文学等概念,本书对此详加辨析和略为界定。关于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大体而言,是研究文学与地理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具体而言,既要探讨地域环境对作家、作品和读者的制约,亦要研究文学活动对地域空间的影响。文学地理学研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当下更是成为一门备受关注的显学,对文学地理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比如重视南北文学地域性差异、而忽视东西和中心与边缘文学地域性特征的问题;重视地域环境对作者和作品的影响研究、而忽略对读者的影响研究问题;重视地域环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而忽略文学活动对地域空间之反作用问题;当代区域文学史编撰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地域文学研究如何规避乡土情结之介入和政治权力的干扰问题;地域文学研究普遍存在重文学名家而轻普通作者的问题;地域文学研究重地域环境对文学创作的积极影响而忽略消极影响的问题;文学地域性研究的适应性问题等等,进行反思和省察。通过对上述诸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为以下各章之探讨奠定理论基础。

本书之论题有三个关键词,即“地域环境”、“文学传播”和“文学生产”。本书第一章“大山地理和大山文化”,围绕第一个关键词“地域环境”展开,主要讨论黔中古近代文学产生的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黔中”、“边省”、“大山地理”、“大山文化”和“大山文学”是本书研究所使用的几个基本概念,本章首先对之进行界定和诠释。黔中地理之特征,概括地说,是“多山多石”,是“塞天皆石,无地不坡”;黔中地域之区位特点,简而言之,是“不边不内”,是“边疆的腹地,腹地的边疆”。“多山多石”的地理特征和“不边不内”的区位特点,是产生黔中地域文化和文学的地域环境。在“不边不内”之地域区位上产生的黔中文化,是被边缘的文化,被轻视的文化,被描写的文化。“多山多石”的地理特征,促成黔中士子质直傲岸性格的形成。在“多山多石”的地理特征和“不边不内”的地域区位之影响下,形成的黔中地域文化风尚,值得重视而为笔者特别留意的主要有民族风尚、黑神崇拜和阳明心学三个方面。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风尚,形成黔中地域文化杂而不争、共生共存的特点,有极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亦涵育了黔中士子重真尚朴的性格特征和激情浪漫的诗性精神。遍布黔中社会各民族、各地域、各阶层的黑神崇拜,对黔中地域文化品格之形成,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对黔中士子质直傲岸、忠鲠刚毅之性格的形成,有直接的促进作用。阳明心学在黔中地区的形成,与黔中地域文化的影响有关;而阳明心学在黔中地区的传播,对黔中地域文化品格的形成,亦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对黔中士子的创新精神和求真意识,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精神动力。黔中古近代文学就是在如此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上产生、发展起来的。

本书第二章围绕第二个关键词“文学传播”展开,讨论边省地域对文学传播的影响。文学传播是实现文学价值的重要途径,传播因素对作家在当代文坛的地位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有重要影响。文学传播研究包括传播主体、传播手段和传播效应的研究。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文学传播包括传出、传入和传世三个层面的内容。地域环境对文学生产的影响是重要的,对文学传播的影响,则是决定性的。无论是文学作品的传出、传入,或者是传世,均受地域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黔中地理环境和地域区位对黔中文学的域外传播产生了严重制约,致使其真实水平和实际成就被掩盖而不能彰显,所以长期处于被忽略和被轻视的地位。自明代以来,域外人文传统和诗学风尚的输入,对黔中文人的创作实践和诗学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本章讨论黔中明清诗人对陶渊明的追慕,研究黔中明清文人对李白、王昌龄、柳宗元等与黔中地域有关联的唐代著名诗人的想象,呈现黔中古近代文人对“诗学大传统”的体认情况。明清诗坛主流风尚在黔中地区广泛传播,影响深远。本章以越其杰为例,讨论以钟惺为代表的竟陵派诗风在晚明黔中的影响;以周起渭为例,研究以田雯为代表的清初宋诗派诗风在黔中地区的传播;以田榕等人为例,分析以王士祯为代表的“神韵说”和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说”在黔中地区的传播。黔中明清文人有强烈的文化传世意识,积极参与地域人文传统的建构。本章讨论黔中古近代文学的传世情况,具体描述了黔中古近代文人对地域人文传统的体认和建构,概述了他们对地方文献的搜集和整理,探讨了他们的不朽观念和诗史意识。通过上述传出、传入和传世三个层面,呈现边省地域对黔中古近代文学传播的影响和制约。

本书第三、四、五、六章围绕第三个关键词“文学生产”展开,讨论黔中边省地域环境对文学生产的影响和制约。第三章“边省地域与黔中地域文化和文学的创新精神”,讨论中国文学史上的“边缘活力”,分析“边缘活力”与艺术创新的关系,提出边省文人“但开风气不为师”、中土文人“不开风气自为师”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黔中地理环境和地域文化所蕴含的创新基因,以为黔中地理的开放性和立体性特征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基因,黔中地域文化的包容性特征蕴含着创新基因。此种丰富的创新基因,使黔中地域文化具有较强的“边缘活力”。本章举例说明黔中古近代地域文化的创新事件,着重探讨黔中古近代文学的创新精神和“边缘活力”,以为黔中文人生长边隅,远离习气,不涉派别,学古而不泥古,师古是为创新。具体通过对越其杰、周起渭、郑珍等人的诗学观念和诗歌创作的分析,展示黔中古近代文人的创造意识和新变精神,呈现黔中古近代文学的“边缘活力”。

大体而言,黔中古近代文人擅长诗、文,而不擅长词、曲、小说,此与黔中地理环境和地域文化的影响密切相关。本书第四章“边省地域与黔中古近代文学文体”,从空间的维度,借鉴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文学文体的地域性特征和空间分布特点。一般而言,影响文学文体分布之诸因素,主要有时代、作者和地域等等。本章以司马相如赋产生的客观条件为例,讨论文体与时代的关系;以司马相如赋产生的主观条件为例,讨论文体与作者的关系。当然,笔者的重点是探讨文体与地域的关系,分析从空间维度研究文体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笔者认为,地理空间影响作家性格、气质和才性,从而决定作家对文体的选择和取舍;地理空间影响时代风尚,从而决定时代性文体的发展和流变。因此,从地域角度研究文体有可能性。文学史上往往有甲地域的作家擅长此文体、乙地域的作家擅长彼文体的情况;常常有同一种文体在不同地域之作者笔下有不同风格特点的情况。因此,从地域角度研究文体有必要性。黔中古近代文人擅长于诗,与黔中地理环境有关。或者说,黔境即诗境,黔中地理兼具荆楚之佳山秀水和塞漠之雄奇险峻,集阴柔与阳刚于一身,符合“温柔敦厚”的中和之旨,故黔人长于诗。黔中的“大山地理”和黔人的“大山性格”,与偏重于世俗享乐精神的词、曲、小说等文体的创作,有水土不服或扞格不通的问题,故黔人不擅长于词、曲、小说的创作。即便是晚清时期出现了几位比较有影响的词人,亦因“大山地理”和“大山性格”之影响,在题材上较少涉及风月艳情,而多以人生际遇、伤时感乱、山川景物、民俗风情等题材为主;在风格上以清空豪放为主,较少香软艳绮之作。

地域环境对文学生产最直接的影响,是文学题材的选择。本书第五章“边省地域与黔中古近代文学创作题材”,在概述地域环境与文学题材的一般性关系之基础上,讨论边省地理环境和地域文化对黔中古近代作家创作题材之选择所发生的影响。大体而言,在边省地理环境和地域文化之影响下,黔中古近代文学题材之特点有四:一是普遍缺乏以表现男女情爱为主要内容的声色艳情题材;二是自然山水和田园生活题材受到普遍关注;三是乡土题材的创作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四是在文学意象上特别喜欢用大山意象和石头意象。本章重点讨论黔中古近代文人的山水情怀,分析黔中文人关于山水与文学之关系的讨论,对其提出的山水与文人“气类而情属”之关系、“无穷冰雪句,都赖山水成”的创作观点,进行阐释,并以晚明诗人吴中蕃为例,讨论黔中古近代文人的山水田园诗创作。探讨边省地域对黔中古近代文学乡土题材创作的影响,以为黔中文学自明清以来,直至现当代,在地域环境之影响下,有一个一脉相承的乡土题材创作传统。并以晚清诗人郑珍为例,讨论黔中古近代文学的乡土题材创作。

地域环境对文学风格之影响,自魏晋以来,最为学者所关注。本书第六章“边省地域与黔中古近代文学风格”,在概述地域环境与文学风格的一般性关系之基础上,讨论黔中“大山地理”、黔人“大山性格”和黔诗“大山风格”之间的影响关系。概括地说,黔中古近代文学的“大山风格”,主要体现在坚强清稳和野古浅直两个方面。如果说多山多石、雄奇险峻的“大山地理”涵孕了黔中文学的“坚强之气”;那末,山高谷深、清秀隽朗的“大山地理”则影响了黔中文学的“清稳”之风。而在率真自然的地域人文风尚和诗道情真之诗学观念的影响下,黔中古近代文学又大多呈现出野古浅直的艺术风格。或者说,黔地多山多石多水,黔人质直沉静和率真自然。黔人质直沉静,黔诗乃坚强清稳;黔人率真自然,黔诗乃野古浅直。

总之,以“多山多石”之地理特征和“不边不内”之地域区位为特点的“大山地理”,孕育了多姿多彩、五方杂处、和而不同的“大山文化”。在“大山地理”和“大山文化”之影响下产生的“大山文学”,它的传播不仅受到“大山地理”和“大山文化”之影响和制约,它的生产亦深深地打上了“大山地理”和“大山文化”的烙印。“大山地理”和“大山文化”赋予了“大山文学”的创新精神和“边缘活力”,制约了“大山文学”的文体选择,影响了“大山文学”的题材取舍,铸就了“大山文学”的“大山风格”。

【注释】

[1]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9页。

[2]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61页。

[3]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62页。

[4]同上,第3263页。

[5]朱熹:《诗集传》,中国书店1985年据世界书局本影印,第45页。

[6]同上,第43页。

[7]王先谦:《汉书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44页。

[8]庄绰:《鸡肋编》卷上,中华书局1983年版。

[9]李淦:《燕翼篇》,张檀辑《檀几丛书》第二集,康熙刊本。

[10]刘师培:《南北学派不同论》,劳舒编《刘师培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5页。

[11]同上,第162页。

[12]梁启超:《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259页。

[13]参见陶礼天《北风与南骚》,华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8~10页。

[14]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汪辟疆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93页。

[15]沈德潜:《归愚文钞余集》卷一,清乾隆三十二年刻本。

[16]孔尚任:《孔尚任诗文集》卷六,中华书局1962年版。

[17]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汪辟疆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92~293页。

[18]胡晓明:《古典今义札记》,海天出版社2013年版,第56页。

[19]魏徵:《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730页。

[20]唐顺之:《荆川先生文集》卷十,《四部丛刊》初编本。

[21]谢堃:《春草堂诗话》,蔡镇楚编《中国诗话珍本丛书》第21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

[22]茹纶常:《容斋文钞》卷九,《续修四库全书》本。

[23]夏晓虹编校:《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启超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07页。

[24]〔日〕青木正儿著,孟庆文译:《中国文学思想史》,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4页。

[25]王偁:《瓣香杂记》,道光十四年刊本。

[26]劳舒编:《刘师培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2页。

[27]夏晓虹编校:《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启超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07页。

[28]朱伟华:《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学之断想》,《山花》1998年第2期。

[29]参见王永平《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30]蒋寅:《清代诗学与地域文学传统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31]严迪昌:《清诗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32]杨旭辉:《地域人文生态视野与明清诗文研究》,《西北师大学报》2010年第1期。

[33]朱伟华:《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学之断想》,《山花》1998年第2期。

[34]汪文学:《贵州古近代文学理论辑释》,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35]同上,第15页。

[36]李浩:《古代文学研究的困境与学术突围》,《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37]梅新林:《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之《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8]赵世瑜:《大历史与小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39]金克木:《文艺的地理学研究设想》,《读书》1986年第4期。

[40]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41]黄霖:《梅新林〈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序》,见梅新林《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书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2]梅新林:《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之“内容提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3]陶礼天:《北风与南骚》,华文出版社1997年版。

[44]梅新林:《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之“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45]严迪昌:《清诗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46]周晓风:《世界文学、国别文学与区域文学》,《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

[47]朱伟华:《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学之断想》,《山花》1998年第2期。

[48]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见劳舒编《刘师培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页。

[49]参见本书第四章“边省地域与黔中古近代文学文体”。

[50]《隋书·文学传序》,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730页。

[51]唐顺之:《东川子诗集序》,《荆川先生文集》卷十,《四部丛刊》初编本。

[52]参见本书第六章“边省地域与黔中古近代文学风格”。

[53]参见本书第五章“边省地域与黔中古近代文学题材”。

[54]蒋寅:《清代诗学与地域文学传统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55]〔英〕迈克·克朗著,杨淑华、宋慧敏译:《文化地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页。

[56]〔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27页。

[57]参见刘小新《文学地理学:从决定论到批判的地域主义》,《福建论坛》2010年第10期。

[58]王先谦:《汉书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44页。

[59]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汪辟疆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60]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74页。

[61]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劳舒编《刘师培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162页。

[62]魏徵:《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730页。

[63]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694页。

[64]蒋寅:《清代诗学与地域文学传统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65]复旦大学历史系编《中国传统文化再检讨》上篇,香港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7~28页。

[66]金克木:《文艺的地域学研究设想》(《读书》1986年第4期)认为:“我觉得我们的文艺研究习惯于历史的线性探索,作家作品的点的研究;讲背景也是着重点和线的衬托面,长于编年表而不重视画地图,排等高线,标走向、流向等交互关系。是不是可以扩展一下,作以面为主的研究,立体的研究,以至于时空合一、内外兼顾的多‘维’研究呢?假如可以,不妨首先扩大到地域方面,姑且说是地域学(Topology)研究吧!”

[67]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68]俞越:《九九消夏录》,中华书局1995年版。

[69]夏晓虹编校:《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启超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698页。

[70]刘小新:《文学地理学:从决定论到批判的地域主义》,《福建论坛》2010年第10期。

[71]张廷银:《民间及地方文献中的文学史意义》,《齐鲁学刊》2008年第2期。

[72]林拓:《文化的地理过程分析》,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73]魏徵:《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730页。

[74]朱伟华:《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学之断想》,《山花》1998年第2期。

[75]刘小新:《文学地理学:从决定论到批判的地域主义》,《福建论坛》2010年第10期。

[76]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夏晓虹编校《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启超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07页。

[77]蒋寅:《清代诗学与地域文学传统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78]刘小新:《文学地理学:从决定论到批判的地域主义》,《福建论坛》2010年第1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