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信息
中文名称:威尼斯及潟湖
英文名称:Venice and itsLagoon
遗产地址:意大利威尼斯
遗产类型:文化遗产
批准时间:1987年
评定标准:文化遗产标准C(Ⅰ)(Ⅱ)(Ⅲ)(Ⅳ)(Ⅴ)(Ⅵ)
遗产评价:威尼斯始建于5世纪,由118个小岛构成,10世纪时成为当时最主要的海上力量。整个威尼斯城就是一幅非凡的建筑杰作,即便是城中最不起眼的建筑也可能是出自诸如焦尔焦内(Giorgione)、提香(Titian)、丁托列托(Tintoretto)、韦罗内塞(Veronese)等世界大师之手。
遗产特色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素有“水都”之称,是意大利东北部的重要港口。它位于亚得里亚海深入内陆的一个潟湖之中,只有西北角有一条4公里长的人工长堤与大陆连接,全城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大小河道构成了城市的大街小巷,而401座各式各样的桥梁将整座城市的各个部分连为一体。威尼斯城建于公元5世纪,10世纪开始兴盛,至15世纪达到全盛,成为意大利最强大的海上“共和国”和地中海的贸易中心(尤其是香料贸易)与艺术中心。16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其经济地位逐渐衰落。不过,威尼斯至今仍是意大利工商业中心之一,尤以珠宝玉石生产工艺和花边刺绣等著称于世。
威尼斯的桥梁和水街纵横交错,人们以舟代车,以桥代路,陆地与水面共映,鸽子与海鸥齐飞的景象,形成了这座水城特有的生活情趣和独特风光。街道两旁都是古老房屋,底层大多作为船库。各种各样的石桥或木桥横跨街心,将街道两岸衔接起来,高高的桥拱对行船一点也不会形成妨碍。威尼斯的401座桥造型千姿百态,风格各异,有的如游龙,有的似飞虹,有的庄重,有的小巧。在威尼斯的众多桥梁中,以连通火车站和市中心的利亚德桥最为有名。它是威尼斯的象征。利亚德桥又名商业桥,始建于1180年,是一座木桥,后来改为吊桥,1592年前后改建为现在这样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筑成的单孔石拱桥。桥长18米,宽32米,离水面7米高,桥两头由12000根插入水中的木桩做支撑,桥上中部建有厅阁,横跨在大运河上。桥顶有一浮亭,桥两侧是20多家首饰商店和卖纪念品的小摊。该桥曾出现在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
利亚德桥
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威尼斯古城积存了众多的文化遗产,全市共有艺术历史名胜450多处。威尼斯城有大大小小120多座教堂,风格有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等,还有依水而建的120座钟楼、64座男女修道院、40多座宫殿。这些古建筑的风格各异,门窗、走廊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和花纹。圣马可广场和圣马可教堂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圣马可广场东西长170多米,西边宽55米,东边宽80多米,略呈梯形,南、北、西三面被富丽堂皇的王宫所环绕。它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拿破仑曾赞它为“世界上最美的广场”。而始建于829年的圣马可大教堂,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它是汇集了拜占庭、古罗马、哥特式和文艺复兴式多种建筑风格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杰作,其艺术之美不可胜收。
圣马可广场和圣马可教堂
威尼斯还是文艺复兴的一个重镇,拥有极为丰富的世界绘画遗产,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威尼斯画派就诞生于此。如圣马可大教堂祭坛后方高处有宽3.4米、高1.4米的金色围屏,屏面上有用2500颗钻石、红绿宝石、黄玉等珠宝装饰的80多幅描绘耶稣、圣母、门徒马可圣迹的瓷片。教堂内外都布满了描绘圣经故事与宗教圣迹的镶嵌画,总面积4000余平方米。
遗产保护
人们把威尼斯看成是水上博物馆,对这座古老的水城充满了浪漫想象。但对于威尼斯这座水城自身而言,生存与延续才是它的主题。如何保护威尼斯一直是人们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与100年前相比,由于水平面上升了23厘米,威尼斯这座以水闻名的城市正面临极大的水患。在1900年,市中心的圣马可广场每年只会被水淹10次,然而现今每年至少要被淹100次。1966年11月4日,大潮涌入古城,圣马可广场陷入水深1.2米以下,无数艺术作品被毁。2001年,威尼斯再次遭受严重水灾,城市大部分建筑被淹没。2003年9月14日,世界上的科学家们聚集在英国剑桥召开大型国际会议来讨论如何挽救水城威尼斯。2004年,意大利政府启动了以“摩西”命名的水利工程,依据威尼斯城市的自身特点采用一种活动水坝的形式预防海潮上升,当海水超过警戒水位1米时,水坝充入压缩气体使之起到临时挡住海水的作用。
威尼斯的水街
在对威尼斯城市环境和建筑的保护上,威尼斯市政府开始设立一些新的保护规则,来保护或恢复城市的古建筑。
由于威尼斯是世界游览胜地,每年要接待超过2000万人次的各地游客,导致交通拥挤、物价上升、服务机构严重不足等现象日益加重,一些重要景点的维修和养护也成为问题。2006年,威尼斯政府开始讨论出台法案控制人流量,并对前来游览并过夜的游客征收旅游税,以维持良好的城市旅游环境和减轻景点修缮费的庞大压力。这一草案出台对世界各地同类旅游名城的管理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许多走向衰败的经典建筑在文化遗产修复中都得到了完善和改造,这也使得威尼斯一步一步地走向世界级文化遗产名录的行列。例如,格拉西宫博物馆是威尼斯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建筑之一,然而这个完美建筑从19世纪就开始走向衰败。1981年,威尼斯的政府部门出资购买了这个完全破旧不堪的建筑。经过政府长达近30年的修缮,以博物馆的形式恢复了它昔日光彩。又如在3世纪初就具有超乎想象规模但在20世纪初走向衰败的阿森纳船厂,是整个欧洲历史上保存最大和最完整的工业建筑群,始终代表着威尼斯过去的辉煌。近年威尼斯对这家具有历史意义的船厂进行了系统性修缮,结合一系列新的艺术元素,把它变成了威尼斯商业和文化展出的中心场馆。
保护模式
1.重视“场所精神”
威尼斯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强调突出景观的“场所精神”,即通过对城市重要景观在选址的敏感性、风格差异与历史文化记忆,以及在材料使用的地方特色、技艺、公共环境、日常性和季节性的全城活动等要素上,充分呈现出一个城市孕育在具体景观场所中的城市精神、文化特色和历史内涵等,因地制宜地在个体景观中体现出城市的个性与特色。在意大利,爱护与保护文物已成为一种公共道德,也是全社会的自觉意识。政府出资修缮老宅,全社会力量动员参与文化遗存的共同保护,使“场所精神”在威尼斯对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利用中显得鲜活有力。
2.保持古城的独特性
威尼斯游人如织,但安静、舒缓,绝无车马的喧闹声。“贡多拉”(Gondole)是这里唯一的交通工具,既轻巧环保,又富有情调。其穿梭往来的船影成为威尼斯的一道道美丽风景线,同时也成了这座城市的显著标志。威尼斯不仅用自身最典型的地域特色保持了其城市整体的风貌,更将其统一于城市的肌理当中。除了自然景观的整体保护外,优美的城市天际线也是威尼斯整体性保护的重要对象。天际线和标志性景观来着重凸显城市的标志性文化景观的作用。
3.法律性干预保护
在意大利,对名城内重要文物的保护意识高于商品意识。政府为保护城市独特的文化生态系统,不是盲目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与人力去修复重点景观或添置一些保护设施,而是通过严谨的城市规划和严格的整治有意识地进行干预。同时,通过物价、旅游税收等手段来控制游客人数,避免城市服务及景观负荷过度而被破坏。这些举措有效地保证了威尼斯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实现了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经验借鉴
意大利不但文物古迹数量众多、品位很高,而且对文物保护工作高度重视,保护手段先进。以水乡风情闻名的威尼斯古城是意大利文化遗产的宝库,更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可识别原则运用的典范。为了更好地拯救和保护文化遗产,威尼斯古城在保护修复中积极凸显了文化遗产的原貌性。
1.“可识别”原则的成功运用
“可识别”原则源自1964年颁布的《威尼斯宪章》,其思想主旨是强调后世对文物的修复部分必须与文物整体保持和谐一致,但同时又要与文物原位置区别开来并能明显看出是现代修复,防止补足部分使原有的艺术和历史见证失去真实性。例如在壁画的修复中,对壁画需要修补的地方,先考虑表面保护,再考虑支撑体,须充分考虑历史、哲学、美学的因素,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修复。如壁画上有一块产生病变的朱砂记,在修复当中应保存这块病变而不能盲目去掉,因为这是原始状态。但对于需要新补上去的部分,不光要从美学角度和宏观上基本感觉不到视差,还要使人看出有区别,知道这是现代修补的部分。自“可识别”原则提出之后,便逐渐被广泛接纳、遵守和应用。这一理论改变了过去文物单纯追求天衣无缝甚至以假乱真的原则。“可识别”修复在整体上恢复文物的完整与美观的同时,可以极大地保留文物的原貌及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修复信息,以便人们正确地认识器物的信息。“可识别”原则极大地推动了文物保护修复与利用理念的发展,对当前文物的保护修复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学习、借鉴价值。
威尼斯因地制宜,通过创新手段和科技手段保护文化遗产,在文物修复上成功运用“可识别”原则,使得这座古城“如凌波的维纳斯”得以延续它的历史文脉,保持了宜人的视觉环境和独有的魅力,使其古老的文化遗存与当代人的文明和谐共处,保留了城市的个性与特色。
2.古代与现代文明交融
借用古老建筑外壳,注入现代社会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以此补充历史遗产的深沉韵味,才是历史古城的发展基调。威尼斯正是以这样的城市理念来推动社会的发展。这座城市中传承上百年的历史建筑,不仅承担着延续古代文明的重任,还利用后现代的思维,将城市的古代文明融入现代社会的日常文化之中。今日的威尼斯是一座充满创新精神的城市,既时尚、前卫,又不乏传统、古典浪漫气息。各类文化艺术展,如威尼斯美术双年展、威尼斯电影节、狂欢节等活动,使这座千年古城依然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