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林和孔府

孔林和孔府

时间:2023-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庙在曲阜市区,是奉祀孔子的庙宇,也是世界各地2000多座孔庙的范本。孔庙碑林孔林,又称“至圣林”,位于曲阜城北1公里,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共计有孔氏子孙墓十余万座。孔林孔林牌坊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是孔子嫡长孙居住的府第,占地约4.9万平方米,有各类楼房厅堂共480余间。新中国成立不久即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和陈列室以便于对相关文物的保护和研究。
孔林和孔府_世界遗产保护启示录

遗产信息

中文名称:曲阜孔庙、孔林和孔府

英文名称:Temple and Cemetery of Confucius and the Kong Family Mansion in Qufu

遗产地址:中国山东省曲阜市

遗产类型:文化遗产

批准时间:1994年

评定标准:文化遗产标准C(Ⅰ)(Ⅳ)(Ⅵ)

遗产评价:孔子是公元前6至5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墓地和府邸位于山东省的曲阜。孔庙是公元前478年为纪念孔子而兴建的,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的建筑群。孔林里不仅容纳了孔子的坟墓,而且他的后裔中,有超过10万人也葬在这里。当初小小的孔宅如今已经扩建成一个庞大显赫的府邸,整个宅院包括了152座殿堂。曲阜的古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应归功于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大力推崇。

遗产特色

孔庙、孔林、孔府合称“三孔”,位于山东省的曲阜市,包括孔子及其后裔的宗庙、墓地和宅邸在内,总占地面积约3500余亩,是一处拥有近千间建筑的庞大历史文化建筑群。

孔庙在曲阜市区,是奉祀孔子的庙宇,也是世界各地2000多座孔庙的范本。据称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仅“庙屋三间”,经过后代不断兴建,最终发展成为拥有100余座各种建筑,466间房屋,占地面积约9.5万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孔庙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堪称中国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范。

孔庙大成殿

孔庙共有前后九进院落,主要建筑有碑亭、奎文阁、杏坛、德祥天地坊、大成殿、寝殿等,建筑按照中轴线布局,左右对称,布局严谨。孔庙前是神道,两侧植有桧柏,显得庄严肃穆。前三进是导引性的庭院,每重庭院入口都有门坊,门坊上高揭赞颂孔子的功绩额匾。院内遍植成行的桧柏,形成幽深宁静的氛围,使人不禁油然而生敬意,而高耸挺拔的苍桧古柏间辟出一条幽深的甬道烘托出孔子思想的深邃无涯。从第四进以后,庭院的建筑变得雄伟而壮丽,交相辉映的黄瓦、红墙、绿树,喻示孔子思想的博大高深和丰功伟绩。东西长166米的两庑中供奉着众多儒家贤达,喻示了儒家思想的源远流长。

孔庙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碑刻艺术的宝库。如始建于金代的碑亭,其大木做法为后人留存了宋式的特点,而正殿庭采用廊庑围绕的组合方式则是宋金时期常用的封闭式祠庙形制少见的遗例。大成殿、寝殿、奎文阁、杏坛、大成门等建筑采用木石混合结构,在中国古代建筑上也是比较少见的形式。这里保存有自汉代以来历代的碑刻1044块,有历代皇帝追谥、加封、祭祀孔子和修建孔庙的记录,也有帝王将相、文人学士谒庙的诗文题记,书体有真、草、隶、篆等,是研究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珍贵史料。孔庙中还有著名的石刻艺术品,有汉画像石、明清雕镌石柱和明刻圣迹图等。其中汉画像石有90余块,题材丰富,既有人们社会生活的记录,也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反映。雕刻技法多样,有线刻、有浮雕,线刻有减地,有剔地,有素地,有线地;浮雕有深有浅,有光面,有糙面。风格或严谨精细,或豪放粗犷,线条流畅,造型优美。

孔庙碑林

孔林,又称“至圣林”,位于曲阜城北1公里,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共计有孔氏子孙墓十余万座。孔林占地约2平方公里,门前是长达1266米平直如砥的神道,两侧植桧柏,与北城门相连。孔林中遗有60余座明清时的门、坊、享殿、碑亭等建筑,是历代为表彰儒家思想、满足祭祀需要而建的。除移入孔庙的汉碑外,孔林中还遗存有4000余块自宋至民国历代墓碑和谒陵题记刻石等,以及近千件各代墓葬石仪。孔林丰富的地上文物,对于研究我国墓葬制度的沿革,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书法、艺术等都具有很高的价值。而孔林作为一个家族墓地,从周至今,前后沿用了约2500年,从未间断。其延续时间之久,墓葬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也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的统治地位。

孔林

孔林牌坊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是孔子嫡长孙居住的府第,占地约4.9万平方米,有各类楼房厅堂共480余间。孔府始建于宋金时期,明洪武十年(1377年)移建于今址。孔府沿用传统的前堂后寝制度,建筑功能分区明确、排列井然有序。庭院分东、中、西三路,东路为家庙,西路为客厅院,中路为主体建筑。其前院为官衙,后院为住宅。前堂部分有官衙、东学、西学,用于处理公务和会客,是对外活动的场所;后寝部分是家族生活的场所,有内宅、花厅、一贯堂等。孔府建筑深受儒家礼仪的影响,印有儒家宗法制度与伦理观念的烙印。建筑群设计遵循礼教与宗法原则,将一些建筑物按使用功能的不同分为主次,并有次序地进行排列。建筑群以中轴线左右对称,成三路布局,中路为孔氏宗子衍圣公所居,而东西两路为次子所居,体现宗子与非宗子之间的尊卑差别。建筑物的名字也同样如此,如“一贯堂”“忠恕堂”“安怀堂”等既缅怀孔子的学说思想,又显示子孙努力仿效的决心,而“东学”“西学”既赞扬孔子创学设教的功绩,又表明子孙继承诗礼传家、好学重教传统的态度。府内所藏历史文物也十分丰富。

孔府鸟瞰

孔府、孔庙、孔林,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也凝聚了中国历代建筑的精华,极具建筑艺术之美。其建筑的布局、规划和装饰等方面深刻反映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它们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名闻天下。

遗产保护

自汉代以降,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将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将孔子奉为至圣先师,因而历代对孔庙、孔府、孔林的修缮保护均极为重视,历史上屡次被大规模重修和扩建,形制日益完善,其规模因此逐渐扩大到今日的样子。

新中国成立不久即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和陈列室以便于对相关文物的保护和研究。在国家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年年拨款维修,并于1957年完成了对曲阜衍圣公府的初步调查工作,写成调查报告。

1961年,“三孔”以其体制完备、布局严整、保存完好且在中国古代祠庙、陵墓、官府建筑上具有特殊地位而被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978年,曲阜市对“三孔”古建筑进行初步整修,初步恢复“三孔”的历史原貌。

1982年,曲阜市作为孔子及其家族重要历史文化遗存的所在地,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1983年,曲阜市投资100多万,对大成殿内的孔子塑像、神龛、飞龙盘柱、供桌、楹联、神椅、十二哲等进行了全面复原。

1983—1984年,在国家有关古建筑专家的指导下,对奎文阁进行了详细的测绘,制定了修缮方案,维修工作于1985年元月施工至1987年6月竣工,同时加强了内部管理,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

1991—1992年间,曲阜市迁出了遗产区内的10多家单位和200多户居民,拆除了非文物建筑3万多平方米,重建了孔府西仓、孔府神龛等部分被毁建筑,重修了孔庙,重建了孔府北大墙和东大墙,基本恢复了遗产区的历史原貌。

1994年,“三孔”及其周边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被划定为保护地带;12月“三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995年,曲阜市为保护好“三孔”,颁布了《曲阜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起草了《“三孔”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三孔”世界遗产保护走向法制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是年,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孔庙的文化资源、文化传统,促进各地孔庙之间的文化交流,成立了中国孔庙保护协会,曲阜孔庙为会长单位。这一平台与全国各地孔庙一起在文化交流与遗产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1年,设置世界遗产监测办公室,加强对“三孔”的日常性监测。成立曲阜市文物稽查大队,将所有露大经营户全部清理出“三孔”景区,做到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三孔”周边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真实性和完整性得到了有效保证。

2005年10月30日,关于中国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理论与实践的《曲阜宣言》确立。

2006年12月—2008年8月,原曲阜市文物管理局委托山东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对孔府西路建筑进行了现场勘察测绘,根据其残损现状编制了《曲阜孔府西路建筑修缮保护方案》,国家文物局于2009年2月批准了这一方案。

2007年,为更好地保护国家遗产地“三孔”,曲阜市抓住“十一五”时期国家支持国家遗产地进行保护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认真做好项目立项申请及相关工作,并积极向上级申报争取。

2009年8月,曲阜市孔庙及孔府和孔林保护项目被正式列入2009年第四批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计划投资2596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780万元,地方配套投资1816万元。根据规划,“三孔”遗产地保护项目将主要进行保护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和展览及信息咨询服务设施建设。其中,基础设施方面将对“三孔”看护管理用房进行改扩建,并对部分供排水管线、供电线路、厕所等进行改造和新建;环境整治方面改造1.4万平方米道路,整治4400米河道、绿化美化近2万平方米景区,保护1.7万株古树,整修8500米围墙。另外,“三孔”景区还将新上一批景区导引设施和信息咨询系统。

孔子墓

保护模式

1.对“历史中心区”的宏观保护

“三孔”地处曲阜明代故城内,而明故城又处于鲁国故城内,“三孔”应该说是处于整个曲阜城的中心区域。对于“三孔”的保护,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首先着重从大曲阜鲁国故城的保护入手。曲阜鲁国故城是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约10平方公里,地上保存着蜿蜒起伏的城墙,地下保存着丰富的文化遗迹,是我国著名的先秦古城之一。对以“三孔”为“历史中心区”的宏观保护,保持了鲁故城的原有格局和原真风貌。区内所有建筑物的外部结构管理权属于国家。房产开发商、居民和商店经营者,只能拥有房屋的所有权和内部的使用权,而不拥有对建筑物整体改造的权利。对房屋外部结构做任何性质的维修,必须按国家相关法律和获得批准的方案进行,不能自作主张。超过100年以上的建筑物,其内部装修改造亦需经过政府批准。“历史中心区”内一切具有考古价值的历史遗存物——房基、残墙、断柱、洞穴、树木等,必须原地保存,未经政府文物保护部门的批准,禁止任何形式的拆除、移动、修改或修复。在历史建筑物的再利用上,以不影响其原有风貌为前提。

2.挖掘遗产的教育功能

曲阜“三孔”遗产的管理和保护者,遵循教育保护的原则,积极挖掘遗产的教育潜能,使其充分发挥在儒家文化传统传承和社会思想教育、青少年成人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主要利用泮池杏坛、四氏学旧址、考棚等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发展文化修学与旅游产业,发扬孔庙的传统文化教育功能与价值。孔庙修学突出三个层次,“修”为最高层次,“学艺”是第二层次,“习记”是第三层次。通过文化修学,让人们感受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和孔子一生高尚的人格品德。

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在孔(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2000多年来从未间断,成为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曲阜孔庙每年一度举行的祭孔庆典,既是对孔子诞辰的祭奠,也是对儒家思想传统的回顾与认同。通过举办各种文化展示和传统活动,使其成为向全社会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发挥其儒家教育研究中心的作用。现在山东曲阜每年在孔子诞辰时举行祭孔大典,成为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和重要节庆活动,发挥了重要的教育功能。

在孔庙行冠笄之礼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成人礼仪,先民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的这一仪式,是提示行冠礼者将从毫无责任的“孺子”成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担当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在孔子故乡曲阜举行成人礼仪式,对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激励青年人成长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自2009年开始,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山东省旅游局携手《中国青年报》、中国旅行社共同发起了“感恩自强,快乐成长”中华成人之旅修学活动,在曲阜孔庙举行成人礼仪式,修习中国传统礼仪,提升精神素养。目前曲阜已先后迎来了日、韩、美、英等国大中学生的大型成人礼专修团队。修学活动除针对学生的“成人礼”仪式外,还有祭孔大典、开笔礼、尼山恭请圣土圣水仪式和六艺、民俗等体验,游客们通过亲身参与这些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的体验活动,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活动深受以儒文化圈为主的各国青少年的青睐,已成为一项成熟的、有特色的、传承中华礼仪文化、激发青年家国观念和自我担当意识的高端文化旅游产品。

曲阜孔庙的学生成人礼

经验借鉴

曲阜“三孔”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功能开发,实现了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协调发展。而对“三孔”深厚教育内涵和功能的挖掘,以教育保护来促进“三孔”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的这种模式,是一个更值得关注和借鉴的成功经验。

“三孔”,尤其是孔庙,在各地为文庙,是供奉和祭祀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地方。这一专门用于供奉和祭孔子的标志性建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教育内涵。它既是传授儒家经典和宣传教化思想的文教圣地,也是社会思想和人文意识疏导、引领的主要阵地。中国历代教育史上,名家大儒贤士往往都被请进各地的文庙加以祭拜褒扬,也证明了孔庙或文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因而,孔子第75代嫡孙、曲阜孔子研究院的副院长孔祥林认为,孔庙在古代具有巨大的社会功能,今天依然可以发挥道德教育的社会功能。可以作为弘扬传统思想文化的一个象征。同时,孔庙还有一个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功能。历代皇帝之所以把文庙作为崇尚传统思想文化的标志,就是要让臣民传承圣人的思想,报效国家。古代的成人成才的教育,就是进行圣贤的教育。今天孔庙依然可以发挥道德教育的社会功能。孟子说“人人皆尧舜”。宋代以后,儒家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去孔庙参观也是一个追慕圣贤、净化身心的过程。因而到“三孔”文化遗址进行文化修学与旅游,通过体验性的过程,参与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更使人在参与性的过程中以“修学”的方式获得一种文化精神的升华和对人性、人生的感悟,从而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发挥传统文化的真正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