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信息
中文名称:巴米扬山谷文化景观和考古遗址
英文名称:Cultural Landscape and Archaeological Remains of the Bamiyan Valley
遗产地址:阿富汗中部巴米扬城北兴都库什山区
遗产类型:文化遗产
批准时间:2003年
评定标准:文化遗产标准C(Ⅰ)(Ⅱ)(Ⅲ)(Ⅳ)(Ⅵ)
遗产评价: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址向世人展示了从公元1世纪至1世纪期间以古代巴克特里亚文化为特征的艺术和宗教发展。正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佛教艺术的干达拉流派兼收并蓄了各种文化影响。这一地区汇集了大量的佛教寺院、庙宇,以及伊斯兰教时期的防御建筑。
遗产特色
巴米扬位于阿富汗喀布尔西北135公里的巴米扬河谷,是阿富汗著名的历史和文化重镇。它既是古代丝绸之路上连接印度、西亚与中亚的交通要道上的重要隘口,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也是古代南下北上商旅的必经之地和佛教徒的朝拜之地,曾盛极一时。中国古代高僧法显和玄奘都曾先后在公元4世纪和7世纪时在此逗留,他们在《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中对巴米扬都有过生动描述。
巴米扬河谷的北面是兴都库什山的支脉代瓦杰山,向南是巴巴山脉,巴米扬河从两山间流过,巴米扬石窟就开凿在代瓦杰山南面的断崖上。巴米扬东北郊的山崖上遍布大小石窟6000余座,长达1.3公里,大致分布在东部贾拉拉巴德地区、中部巴米扬地区和北部海巴克地区。窟内雕画着数以万计的佛像和彩色壁画、图案,造型生动,遗憾的是现今很多壁画已残破剥落。这片保护区汇集了大量佛教寺院、庙宇,也保存有伊斯兰教时期的防御建筑。自公元7世纪以来,受自然风化与宗教信仰变迁不断影响,现今大部分石窟仅存遗址,残损情况十分严重。但作为人类历史变迁的物证,这些遗址仍有很高的价值。
1923年法国考古学家葛达尔绘制的巴米扬石窟群事宜图(殷力欣译)
巴米扬大佛石窟群中有两尊巨佛,傍山而凿。一尊凿于1世纪,高36.5米,身披蓝色袈裟;另一尊凿于5世纪,高52.5米,着红色袈裟。佛像脸部和双手均涂成金色,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立佛。两尊佛像的两侧均有数十米暗洞可直达佛顶平台,上面可站百余人。在东大佛佛龛里,可以看到太阳神壁画,其风格受到来自于伊朗拜火教和希腊文化的多重影响。
巴米扬大佛开凿于公元4—5世纪。在历史上遭受过多次重大破坏,第1次发生在阿拉伯帝国军队征服巴米扬期间;第2次发生在13世纪初蒙古铁蹄入侵时期;第3次是在19世纪英军占领巴米扬时,英军的炮击将两尊大佛毁得肢体残断、满目疮痍;最后一次发生在2001年3月,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不顾国际社会的一再呼吁,将东、西大佛炸毁。佛龛里那些美妙的天井画几乎被彻底损毁。如今巴米扬石窟佛像群一片凄凉,山崖下仅存佛像形状的石窟和佛像残骸。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团竟然在D1洞窟中奇迹般地发现一幅幸免于难的壁画。壁画描绘的是一位供奉者,其鲜明的相貌轮廓显示与伊朗民族有着密切联系。它是巴米扬现存壁画中可以看清人物表情的珍贵遗存。在巴米扬盆地西端的弗拉蒂河谷里也开凿有约30多个石窟,但这些石窟中的壁画大多都被盗了。
1923年法国考古学家葛达尔的夫人摹绘的巴米扬东大佛窟龛顶壁画
遗产保护
历经千余年的无数次破坏,巴米扬石窟佛像已经损毁严重。2001年塔利班的破坏更是这一文化遗址的彻底悲剧。破坏发生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会员国在巴黎总部紧急通过并发布了《预防任何有意图性破坏世界文化遗产的国际宣言》,警示世界不应再有类似的文化悲剧发生“,绝不能让悲剧重演!”世界遗产委员会也强烈呼吁“保护战争中的文化遗产”。
塔利班政权倒台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团对巴米扬大佛的被毁状况进行了紧急调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主导下,阿富汗对巴米扬山谷文化景观展开了拯救保护活动。
2003年,巴米扬山谷文化景观被列入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和《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此外,在教科文组织领导下,一个旨在保护巴米扬壁画和佛壁龛的三阶段项目已经展开。具体内容包括:山崖及两座佛龛的稳定与加固工作,被毁佛像及佛洞中壁画残片的保存,阿富汗维护专家的培训工作,保护遗址不受非法挖掘等。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完成。
2011年3月,为对巴米扬遗址展开长期、持续的保护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召开第九届巴米扬专家工作组会议,对保护巴米扬山谷文化景观及其考古遗迹的未来具体举措进行讨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赞成重塑佛像,专家会议审议通过了保护遗迹及佛龛的其他办法,同时还将继续就巴米扬文化景观展开研究与维护工作:
1.对两尊大佛进行紧急修复与保存;
2.对两尊大佛山崖上的石窟进行加固及补强;
3.对巴米扬峡谷山崖上佛教隐修洞穴进行普查,并加以适当修复与加固;
4.对巴米扬石窟壁画进行普查及分析,并进行壁画修复与保存;
5.除两座大佛像等8处考古遗址外,对可以辅助了解此线性文化景观的其他遗址及元素进行普查及分析;
6.针对两座大佛像在内等8处考古遗址的世界遗产及上述其他遗址及元素,制定巴米扬考古遗址线性文化景观的经营管理文本;
7.清除巴米扬考古遗址线性文化景观区的地雷,以确保安全;
8.有效保护、弘扬巴米扬峡谷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9.加强对巴米扬居民社会生活的关注,维持巴米扬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保护精神。
被炸毁的西大佛
保护模式
1.拟订巴米扬峡谷文化景观总体规划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巴米扬山谷文化景观及考古遗址的保护,一方面注重对阿富汗当地专家的培训,另一方面也着手对大佛和一些危急古迹进行修复。在具体的保护手段之外,国际专家配合阿富汗文化及新闻部、国土规划部及巴米扬省府于2006年底拟订了巴米扬山谷文化景观总体规划,对两座大佛像在内的8处考古遗址及文化景观进行整体性修复,还将其他可以辅助了解此线路文化景观的近百处遗址及元素列为文化敏感发展区。此文化景观总体规划于2007年底公告并进入实践。2008年7月24日,阿富汗政府、巴米扬省府及国际社会推动召开了首届巴米扬发展论坛大会,大会肯定了巴米扬峡谷文化景观总体规划的正面性及重要性,建议将此文化景观总体规划及文化敏感发展区列为巴米扬发展总体规划的重点。
从2006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助阿富汗文化及新闻部起草文化建设策略、文化活动分析及文化发展障碍评估,于2009年底前制定了全面的文化政策。
2.促进当地文化经济旅游资源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巴米扬大佛及考古遗址文化景观进行整体性修复的同时,为配合巴米扬省府为恢复当地的文化经济旅游资源发展所做的工作,全力支援巴米扬景观区内的排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需要和属地公众的生活改善、环境优化及文化提升相协调。文化遗产的灵魂只有同当地历史、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紧密结合,才能获得更好的保护和真正发挥文化影响力。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希冀通过对巴米扬世界遗产的旅游开发,以文化为切入点促进巴米扬当地居民的生活改善、环境优化与文化提升,以达到持续性发展目的。
经验借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作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组织机构,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发挥了重要的组织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大力促进各成员国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一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努力调动更多的资金,加强对其倡导的所有关于保护文化遗产活动的支持力度。巴米扬山谷文化景观的整体修复等项目所需大量经费基本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或者其成员提供,从而保证了这一濒危世界遗址挽救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各国政府机构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紧密合作,鼓励各成员国将保护文化遗产列入各自的战略计划并写进学校的教科书,促进各国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技术合作。如在巴米扬山谷文化景观总体规划和线路文化敏感发展区的制订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助阿富汗文化和新闻部起草文化建设策略、文化活动分析及文化发展障碍评估,并起到了积极主导作用,从而制定出全面的文化政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遗产保护中,其数十年来的丰富保护经验和先进的理论已经证明,保护文化遗产的具体行动完全可以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起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遗产对文化认同、经济发展和社会整合的重要作用是其生命力的重要保障。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阿富汗政府合作开发巴米扬文化旅游,来促进当地文化、经济发展,推动巴米扬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整体保护,推动人们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文化来为自己谋取更好的生活,从而能真正把文化跟人们的生活整合起来,形成文化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生态。
对于像阿富汗这样一个充满贫穷与战乱的国家,由于无暇顾及保护自己国家的文化、自然等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样的国际组织在其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发挥的作用就越发显得重要。实践也证明,国际组织的努力使阿富汗等国家进入濒危行列的一些文化遗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挽救。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充分发挥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职能,才能促进人们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而在逐步重视保护自己本国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人们才能学会重视保护其他国家的文化遗产,最后实现世界和平对话和相互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