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信仰具有提升道德境界、塑造道德人格、推动道德行为、控制道德秩序等多方面的功能。
一、道德境界的提升功能
道德信仰在本质上是人在道德上的自我超越,这种超越主要内含着社会之我对个体之我的超越、精神之我对肉体之我的超越、理想之我对现实之我的超越、无限之我对有限之我的超越等方面,超越的标志是道德境界、人生境界的提高。由此可以看到,道德信仰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道德境界的提升功能。
“境界”一词,初指一定的空间位置,后来指人的觉悟程度,或冯友兰先生所说的“觉解”程度。“在伦理学上,所谓境界,就是指人们接受道德教育、进行道德修养所达到的程度。更确切地说,道德境界是一种复杂的道德意识现象,是指人们通过接受道德教育和进行道德修养,所达到的道德觉悟程度以及所形成的道德品质状况和精神情操水平。”[18]道德境界是指人们在道德上的觉悟程度和实际达到的水平,人生境界是指人们在人生问题上的觉悟程度和实际达到的水平。实际上,道德境界与人生境界密不可分,在最高层次上二者是合二为一的。因为道德上的最高境界就是关于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什么层次上做人,而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很难把二者截然分开。比如,中国古代儒家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既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的道德上的最高境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所提倡的人生境界表现在圣人、贤人、君子的境界。圣人是最高的境界,是至真、至善、至美的统一,他不仅有至善的品质,而且有“博施而能济众”的功业;贤人是仅次于圣人的一种人生境界,但它仍然代表较高道德水平和功业的统一;君子是指道德水平较高的人,它重在人的道德品质,与“小人”相对立,是人有德与否以及道德水平高低的代名词。中国是个崇圣尚贤重君子的国度,儒家还构造了一个圣圣相传的“道统”,从道德信仰的高度建立了一整套道德修养理论,其中,孔颜乐处、大丈夫气节、天人合一境界、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志节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激励过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道德信仰的直接对象就是对道德理想目标的确信,而道德境界的高低是以人的道德理想目标及其所达到的程度来确定的,因而,道德信仰本身和道德境界是密切联系的,其联系的中介是道德理想目标。道德信仰确信某一道德理想目标,并通过调动人的认知因素(如确认、确定、笃信)、情感因素(如敬重、敬仰、敬畏、忠、诚)、意志因素(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立志、慎独),敦促、激发人们去追求和达到它所确信的道德理想目标。这种敦促、激发,就是道德信仰的道德境界提升功能的具体表现。提升和超越紧密关联,提升是超越的途径和过程,超越是提升的目标或结果。道德信仰作为人在道德上的自我超越,离不开道德境界的提升功能。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正是道德信仰的这种提升功能,才使得道德信仰的自我超越得以实现或完成。
二、道德人格的塑造功能
道德人格的形成与道德信仰的人格塑造功能是分不开的。道德人格体现着人们自觉选择的做人范式,这是以认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为前提或基础的,而道德责任或义务的确认、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确认,首先是在人们的道德信仰中得以完成的,或者说,是在人们的道德信仰中得以整合和确立的。道德信仰着力于人的各方面道德意识的整合,它作为人类道德意识的深层结构和文化积淀,体现着人之为人的本质,体现着人类对人生、社会和世界的终极价值追求和终极关怀。道德信仰也必然表现为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设问、探索、追求和回答,制约和引导着人生的方向和道路。作为知、情、意的统一,道德信仰本身就必然铸造着一种道德人格。
三、道德信仰的定向功能
道德信仰的定向功能主要是指它为人生指明了一个奋斗目标和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对生活的目标和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求索指向人生的最高价值,而人生最高价值的设置离不开人的信仰包括道德信仰。只有有了确定的人生信仰和道德信仰,人才有前进的方向,才能获得人生的尊严。“有了确定的信仰,也就有了确定的价值和确定的人生目标。确定一种信仰,实际是为自己树立了奋斗的价值目标。为信仰而奋斗,就是为人生的最高价值而奋斗。信仰会为人提供关于人生行为善恶的最高标准。”[19]
人是需要一个整体性的人生目的和生活方式的,也就是说,人生需要一个明确的、终极的奋斗目标来作为价值上的终极关怀。这样才不至于使人生在一个漫无目的的精神荒原上游荡。文明总是以某种信仰为前提的,信仰的实质是最高价值的设置。现代文明的危机究其实质就是信仰危机。
“信仰赋予人类行为实践超越既有现实的理想品格,更为深刻的是,信仰作为一种在终极关怀的意义上牵导着人的价值创造源头的精神机制,它不但是对人类价值创造物的肯定和自觉,而且是对人类整个价值创造过程的肯定和自觉。”[20]信仰及其所带来的终极价值关怀是人生之必需,甚至可以说,是否有一个终极性的目标的观照,是人生是否有意义、是否感到充实的关键,是人生和动物的一生的重要区别。丧失了最高价值或者丧失了对最高价值的价值感,就必然会导致价值虚无主义。可以说,价值虚无主义就是最高价值丧失价值。最高价值就是人生意义的最终依据,就是历来形而上学所设置的赋予生存以终极的根据、目的、意义的本体。费尔巴哈曾说:“正因为有了一个目标,故而也就有了一个牢固的根基和基础。并不是作为意志的意志,并不是游移不定的知识,而是那作为理论活动与实践活动之统一的目的活动,才给人以道德根基和道德支柱。”[21]
道德信仰通过确定做人的目标,通过确定人的生活方式,给人生指明了方向。道德总是以人对自身的某种神圣性的信念为前提的。人类追求绝对、永恒、无限的冲动,并不仅仅出自人的求知欲,更出自人确立价值目标的需要。而在确立价值目标方面,科学和技术都是无能为力的,它必须诉诸人的信仰。现代心理学和伦理学大师弗洛姆认为,信念、信仰表征着对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坚定性,在人的关系领域,信念、信仰是友谊和爱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性质,对一个人有信念,就是对他的基本态度和他的人格核心的可依赖性与不可改变性的确定无疑。“信念、信仰是一种个人的基本态度和一种品格特性,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没有信念,人会软弱无能、毫无希望,而且会对其存在的实质本身惶恐不安。”人类不能没有信念和信仰,否则就会出现混乱和绝望。弗洛姆认为,现代人信仰的缺乏就是一种深刻的混乱与绝望的表现,这是现代人生活异化的一大特征,也是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的根源。因此,重塑信仰、道德信仰已成为当代西方思想家的一大愿望。美国当代著名行政伦理学家特里·L.库珀说:“我们信仰什么和我们对这些信仰又有什么样的感觉,都影响了我们的性格形成;反过来,这些性格塑造了我们的行为方式。”“有时候,我们说那些行为与信仰不一致的人是不正直的。他们是不可信赖的人,因为他们的内部控制是如此之弱,以至于他们的行为都是易变的和前后矛盾的。”[22]
四、道德信仰的凝聚功能
从个体方面说,道德信仰是人的各种道德认识、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的整合,使人的精神世界凝聚为一体。个体道德信仰的形成,在强化认知层面的统一性的同时,也能够充分调动起人的意志、信念层面的潜能。不仅如此,由于人由肉体和精神、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组成,要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达到身心和谐、人格统一,离开信仰、道德信仰是做不到的。因此,不少人认为信仰、道德信仰有精神治疗和人格整合的功能和作用。弗洛伊德就认为很多精神病患者都是由道德焦虑造成的精神分裂。精神治疗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就是把精神病人分裂了的精神世界,分裂了的人格再整合起来。一旦重新具有了完整的人格,有了和谐的精神世界,精神疾病便可康复。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知道信仰、道德信仰在个体方面的凝聚作用。
从整体方面说,是共同的信仰、道德信仰使一个整体的成员走到了一起。为一个共同的理想目标而共同奋斗,在共同奋斗中,成员们团结在一起,凝聚在一起。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中,人是分阶级的,不同阶级的成员不可能有共同的道德理想,因为每个阶级都从各自的经济地位、生产状况中形成各自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理想目标。只有同阶级的成员之间才会有共同的利益关系、共同的道德标准、共同的道德理想、共同的道德信仰。反过来说,有了共同的道德信仰,有了共同的道德理想,就可以更好地把大家团结起来,凝结为一个整体。“心理学研究表明,共同的目标会产生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是真正维系整个群体的纽带,没有这种认同感就不能形成坚强的群体。信仰使群体成员变得十分接近,产生具有共同奋斗目标的凝聚力。因此,信仰的作用从理论的高度可以概括为‘凝聚力’三个字。正是这种凝聚力规约着人们的选择,使人们在多元的人生道路面前毫不犹豫地走向正确之路,而且确信这种选择是最佳选择。而这一点恰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23]当道德作为一种信仰对象为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所认同、所奉行时,这种道德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道德向心力、内聚力,把这个社会、这个民族整合在一起。
五、道德信仰的慰藉功能
激励和慰藉是信仰的重要功能。“人需要信仰,不仅在于通过信仰的形式超越短暂、有限的人生,实现对无限、永恒的价值追求,而且在于人有从信仰中得到激励、慰藉的欲求。人对无限、永恒的超越虽不能达到,但心向往之,能给人一种极大的安慰。它使人超越动物式的本能生活,超越个人的孤立无助,超越人生的空虚和恐惧,将肉与灵的冲突、将有限与无限的矛盾的解决,与更高的理想境界联系在一起。”[24]道德信仰作为信仰的一种重要的、基本的形式,当然具有慰藉作用。所谓道德信仰的慰藉作用,也就是道德信仰对于人的一种安慰、关怀、补偿的作用,以使人们心灵感到宁静、心里感到平衡。
具体说来,道德信仰的慰藉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道德信仰给人一种人格上的满足感和自豪感。道德感是和人的自尊感、尊严感、荣誉感、崇高感、自我实现感密切相关的。人们做了道德的事,就会获得一种自我确证,感到自己做了作为一个人应该做的,感到自己是君子不是小人,就会产生一种自尊感、尊严感、荣誉感、崇高感、自我实现感。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个人必须是一个有良知的人,是一个有道德信仰的人,是良知、道德信仰给了他做道德的事的动力,是良知、道德信仰使他在做了道德的事后产生这些满足感和自豪感。而对一个没有良知、没有道德信仰的人来说,做不做道德的事,有没有尊严、荣誉等无所谓。对那些丧尽天良的没有廉耻感的人来说,道德只是个骗人的累赘。
第二,有道德信仰的人能够接受道德给自己带来的必要的丧失,甚至包括生命的牺牲。自古以来,那些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都是有着坚定的道德信仰的人。
第三,道德信仰是人生的一种精神支柱,如果没有这个支柱,人的道德精神世界就会倒塌。道德信仰之所以能够为人提供一种精神的寄托和支撑,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它能够给人一个希望。特别是在人生处于艰难困苦、彷徨、绝望的时候,它能给人以信心、勇气和意志,给人生以激励和鼓舞。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只要在人性中还有得不到满足的欲求和需要,只要存在情感的、精神的、心灵的痛苦、困扰、迷茫和不幸,人们就要求助于信仰、道德信仰。
当一个人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对人的存在及其终极问题感到困惑的时候,当一个人在内在心灵或灵魂深处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就会如同身处生死攸关境遇的人一样,主要地或者更多地去求助的,不是笛卡儿所说的那种清晰明了、可以证明的知识,而是其独特的信仰,包括道德信仰。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75~276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70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61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2~103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9页。
[6]该部分参见魏长领:《道德信仰与自我超越》,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9~62页。
[7]黄明理:《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7、156页。
[8]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0~61页。
[9]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33页。
[10][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2、81、83页。
[11][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21页。
[12][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42页。
[13]黄慧珍:《信仰与觉醒——生存论视域下的信仰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7页。
[14]该部分参见魏长领:《道德信仰与自我超越》,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3~68页。
[15]黄富峰:《道德直觉与道德信仰的养成》,载《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第7期。
[16]唐凯麟:《伦理学教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22页。
[17]黄富峰:《道德直觉与道德信仰的养成》,载《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第7期。
[18]罗国杰主编:《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65页。
[19]杨百成:《社会环境与信仰》,载《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20]黄瑞英:《道德信仰的哲学基础》,载《齐鲁学刊》2007年第5期。
[21][德]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荣震华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04页。
[22][美]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5、78页。
[23]胡河宁:《走出信仰的低谷》,载《道德与文明》1999年第4期。
[24]王晓朝:《金规则是一种道德信仰》,载《学术月刊》2003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