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关系是大学生活中与师生关系同等重要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学四年能否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大学生活的质量和效率。大学生活的绝大多数活动,都是在与同学的互动中进行并且最终完成的。良好的同学之间关系,可以延续到毕业以后的后大学时代,乃至终身,成为发展的重要人际资源。由于大学时代同学的提携,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成就一番大事业的案例,不胜枚举。有时候,还会影响到下一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在当今世界的政界、商界、学界,同学之间的黄金搭档,也普遍存在。总之,与同学的和谐相处,既是大学阶段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需要,也是今后工作、生活和事业发展的重要人际资源储备。
(一)与“室友”相处之道
寝室是大学最为基本的学习、生活单元,与寝室同学相处应当具有四种意识:
1.平等意识
学生寝室内部人际环境的好坏,对其成员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寝室的生活环境,直接影响成员的健康生活习惯的形成。彼此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及其相互影响,对其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变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寝室内部和谐的人际环境,就宏观而言,有利于其成员的成长与成才。就微观而言,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不和谐的寝室环境,不仅不利于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养成,还有可能造成身心的伤害。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以及后来在一些学校发生的“类马加爵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明。常言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有幸在人生最美好的大学阶段,同住一个寝室,按照佛家文化的观点,是多少年修来的缘分,应该备加珍惜。不管来自哪里(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大家就是兄弟(或者姐妹),就应当真诚相待,平等相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来自于大城市的同学,可以帮助来自于农村的同学尽快适应城市生活,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同学,可以主动帮助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同学,形成平等、和谐的氛围。
2.分享意识
住在同一寝室的同学,就是“一家人”。“一家人”之间,就应当有共同分享的意识。在寝室的共有空间里,共同分享友谊、共同分享零食、共同分享生活用品,进而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共同分享失败的痛苦。有意识地包裹自己,将自己游离于寝室文化的氛围之外,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
3.公共意识
寝室是大家共有的空间,每一个成员都应当有公共意识,注重其他成员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在不断的相处中,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矩。限制自己的原有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必需的,每一个人完全根据自己的作息习惯,安排生活和学习,寝室同学的关系肯定会亮起红灯。
4.互助意识
同寝室的同学之间关系,还应当是一种互助的关系,帮助室友做一些诸如打一打开水,擦一擦桌子,传递一些小信息等事情,是理所当然应该做到的。应当成为集体生活的本能反应。
(二)与同班同学的和谐相处之道
“班级”的概念,来源于欧洲的“班级授课制”,是与“个别教学”相对应的概念。最早的班级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上半叶的古罗马,当时的教育家昆体良十分称赞并论证了这种教学形式的优越性,而且进行了分班制教学的尝试。[6]在中世纪,由于受教会的控制,分班制教学被取消,代之以“个别教学”,并且逐步成为主流。进入16世纪以后,欧洲的一些学校又开始了分班制教学的尝试。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是捷克教育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他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用一个教师来教一个班级,用统一的教科书和统一的方法,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具体实施过程的构想。[7]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制开始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颁布以后,逐步变成了全国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历经民国时期,一直沿用至今,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在今天中国的大学,班级既是最基本的教学单元,也是大学内部的最底层的学生组织,学生的主要学习活动和娱乐活动主要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当然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随着学分制和选课制的逐步推广,传统的班级组织也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异,固定的班级组织正在向“动态化”的方向发展,班级的界限被淡化,固定的结构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松动。尽管如此,时至今日,班级作为大学学生组织的基本单位的地位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人们仍然需要重视班级的作用和功能的发挥。
《高校当代学生组织研究》一书将高校班团组织的主要作用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第一,大学的学生班团组织是学生展开社会交往的基本平台。因为从本质是说,人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社会的存在。社会交往是人的本质属性和基本需求。大学生活和学习也不是个体行为,需要群体的沟通和交流,从群体中获得反馈。班级组织为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平台。第二,班级组织有利于校园精神的凝聚。大学的班级组织客观上促进了内部成员的交流,是他们最初的精神家园。同学们之间在学习和生活中建立的友谊和情感是班级组织的巨大魅力和独特的文化,也是大学校园里靓丽的风景。第三,班级组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组织支持。大学里的许多资源不是直接提供于学生个体,而是通过一定的组织进行分配。大学里的许多活动也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组织和开展。第四,班级组织的存在有利于学生事务的管理。班级组织是学生们自我管理的基本单元,班委会和团支部承担着班级日常管理的大部分任务。当然,我国大学班级组织也面临着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侧面。诸如班委会和团支部、党支部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功能有待于进一步发挥等问题,均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作为个体的学生,应当十分重视班级组织在自身生存、成长和发展中的作用,十分注重同班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人际沟通。应当注意五个方面的问题:
(1)不要有意无意地使自己游离于班集体的活动之外。只要是班级举行的活动,不管是学习性质的,还是娱乐性质的,也不管是班委会和团支部召集的,还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组织的,都要热情参加,并且服从组织者的角色分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没有特殊的情况,绝不放过与同学们交流的机会。
(2)珍惜为同学服务的机会。如果有幸当选为班级的干部,赢得了为同学们服务的机会,应当倍加珍惜。大学时代,有担任学生干部的机会是很难得的,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还可以通过为同学服务增进了解和友谊,说不定会在服务中交到终身受益的知心朋友。
(3)在所在的班级,至少有一个谈得来的同学。“朋友是另外一个自己。”人的一生中不能没有朋友,人生的不同时代都需要朋友友谊的支撑。哲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当以同仁怀之!”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有倾诉的需求,有一两个知心朋友可以倾诉衷肠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大学时代至少要有一两个谈得来的朋友,最好是同班级的同学。
(4)表扬同学要及时。表扬他人的生活细节是人们常用的赞美办法。有的同学十分在意自己的发型,经常整理和修饰,如果有同学注意到了这一点,那么这位同学会觉得十分开心,关系可以迅速拉近。有的同学喜欢一些小饰物,常用来装饰书包、手机等学习和生活用品,如果赞美几句,会很有效果。表扬同学的时候还可以夸张一些,大胆发挥,说擅长演讲的同学将来会当宣传部长,经常洗被子的同学将来当卫生部长是完全可以的。
(5)批评同学要慎重。独生子女这一代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的状况是人所共知的。特别是“80后”、“90后”的大学生群体,心理承受能力更加羸弱。有鉴于此,对自己的同学进行批评是必须严肃对待的事情。发出批评的主体,必须选择批评的最佳时机和最佳场合,还要注意周围的人际环境。一般说来,如果有同学主动要求对他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进行批评指正时,是发出批评信息的最佳时机,此时此刻,如果不以诚相待,相反会疏远彼此之间的感情。经验表明,批评他人一般不要选择在公开场所进行,同学之间如果出现了一些“小过节”,可以私下进行沟通。在大庭广众之下当众批评别人,是一种不人道的做法。有的同学居然在人家的男朋友(或者是女朋友)在场的时候批评人家的缺点。没有出人命,真是幸运得很。应当着重指出的是,我们批评同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同学改正错误与缺点,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名言)。由此出发,批评中自然应当融入关心和爱护的情愫,避免伤及被批评者的自尊心,特别是心灵深处的“痛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短处和痛处,著名的大师级人物都不例外,杨振宁当初学习实验物理时,连最基本的实验也做不好,以至于他的同学中流行一句名言: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大学生们同样如此,能歌善舞者往往考试成绩惨不忍睹;成绩优秀者,往往在运动场上出尽了洋相。应当避免触动人家的“痛处”,避免伤害被批评者的人格和自尊,以免造成难以弥补的人际裂痕。同学之间的批评是平等的交换意见,更是平等的交流感情,口气应当舒缓,速度应当缓慢,让被批评者有反思的时间和空间。应当使同学之间的批评成为沁人心脾的艺术享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