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政策改革的路径

政策改革的路径

时间:2023-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中国农业支持政策改革正处于一个重要关口。从“问题导向”看,目前农业支持政策改革的重点,是解决市场扭曲严重,政策指向性差、针对性不足、效能较低等问题。而“目标约束”,要求对现行政策的调整改革,必须符合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以及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同时要求,在重视粮食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在保障当期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
政策改革的路径_新常态时期的粮食安全战略

目前中国农业支持政策改革正处于一个重要关口。农业支持政策的改革,究竟应“问题导向”,还是需“目标导向”?

从“问题导向”看,目前农业支持政策改革的重点,是解决市场扭曲严重,政策指向性差、针对性不足、效能较低等问题。但若仅仅限于解决当下的政策问题,新的政策框架或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求。从“目标导向”看,需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根据农业改革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系统设计和构建农业支持制度与政策体系。但问题是,如何解决现行政策带来的种种外部性和负面影响呢?

显然,构建中国特色新型农业支持体系,既需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现行政策实施的一些突出问题;也必须“目标约束”,在调整完善现行政策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系统谋划、总体设计,加快形成中国特色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

所谓“问题导向”,就是要通过改革,解决当前农业支持政策存在的各种外部性问题,特别是农产品市场扭曲严重、政府收储压力加大、市场政策化趋向增强,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因此,必须“继续坚持市场定价原则”,“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积极稳妥推进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改革,进一步增强直接补贴等政策支持的针对性、有效性与精准性,不断提高政策的综合效能。

而“目标约束”,要求对现行政策的调整改革,必须符合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以及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首要目标,也是我们实施农业支持政策的优先目标,必须作为对现行政策调整改革的基本出发点。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36]提出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重点,即“立足国内”,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同时要求,在重视粮食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在保障当期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