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本数据及处理

基本数据及处理

时间:2023-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采用国家有关部门公开发布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有关科研成果提供的权威参数,以省级为单位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汇总,得出全国总量数据。灌溉耕地小麦单产与旱地小麦单产之比、灌溉耕地玉米单产与旱地玉米单产之比,来源于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同时利用灌溉用水量验算。表4-2 2010年全国三大粮食作物单产续 表注:粮食单产按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其他来源于作者测算
基本数据及处理_新常态时期的粮食安全战略

采用国家有关部门公开发布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有关科研成果提供的权威参数,以省级为单位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汇总,得出全国总量数据。全国粮食作物面积和产量、三大粮食品种(水稻、小麦、玉米)的播种面积和产量以国家统计局和农业部公开出版的统计公报数据为基础;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实灌面积、灌溉用水量以国家统计局和水利部公开出版的统计公报数据为基础。灌溉耕地小麦单产与旱地小麦单产之比、灌溉耕地玉米单产与旱地玉米单产之比,来源于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

1.灌溉耕地与旱地播种面积的确定

对水稻,播种面积全部种植在灌溉耕地上,考虑到南方农作物复种指数大于1,在有效灌溉耕地上种植的水稻不只一茬,水稻播种面积以早稻或晚稻不可能与中稻(单季稻)同时播种为控制条件,分省确定水稻生产所需的农田有效灌面。对小麦和玉米,根据不同地区的生产条件,结合近年来生态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的实际情况,由该省的有效灌面减去水稻生产所需面积为控制依据,即假定水稻生产所需的面积加上小麦或玉米生产所需面积不超出农田有效灌面部分为三大品种灌溉耕地生产面积,超出部分为旱地生产。

表4-1 2010年全国三大粮食品种灌溉耕地与旱地面积测算

续 表

注:面积按灌溉口径统计
资料来源:灌溉水量和实际灌溉面积来源于中国水利统计年鉴,其他来源于作者测算

2.灌溉耕地与旱地粮食产量的鉴别

小麦和玉米灌与不灌的产量差别,主要采用中国工程院分析成果,利用某一区域的灌溉与旱地生产的产量之差,直接换算出灌溉与旱地的产量之差。同时利用灌溉用水量验算。利用各省灌溉水量、灌溉用水定额,初步估算各品种的实际用水量,反推实际灌溉面积(播面);再根据灌溉水分生产率,对分析成果进行验算。

表4-2 2010年全国三大粮食作物单产

续 表

注:粮食单产按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其他来源于作者测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