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构建城市群发展战略新格局

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构建城市群发展战略新格局

时间:2023-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必须注重发挥国家战略叠加优势,优化“三极、一带、多节点”城镇布局,大力推进“三位一体”港城联动发展[4],使沿海城镇轴成为江苏新的经济增长带和国家东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一是提升中心城市建设水平。二是培育江苏沿海港口城市群。一是加快徐州都市圈建设。
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构建城市群发展战略新格局_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 国内智库纵论长江经济带建设

树立空间开发理念,结合江苏省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城市功能布局,在“两横两纵、一群三轴、三圈一极”城镇体系布局[2]和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强化“核心提升、三轴共振、多极并举”战略举措,加快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各类城镇协调发展新格局。

1.推动沿江城市群国际化发展

全面对接长江经济带战略布局,深入实施江海联动、跨江融合战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北翼核心区,打造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国际产业分工和全国创新型经济高地。[3]一是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北翼核心区。加快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建设和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升沿江城市群和沿沪宁线发展带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和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功能,建设国际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策源地、集聚区和对外开放合作先导区。二是打造辐射带动中西部发展的重要门户。充分发挥省会南京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承东启西枢纽城市区位优势,大力推进南京都市圈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和都市圈综合承载能力、服务功能和国际化水平,辐射带动周边和长江中上游地区协同发展。三是提升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整体水平。依托黄金水道建设,优化沿江城市港口功能布局,打造沿江城市群现代化海港群和长江下游国际江海联运港区,提升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港口支撑功能。深入实施跨江融合、江海联动战略,重点推进宁镇扬、锡常泰、(沪)苏通同城化发展,将沿江城市群打造成国际产业分工和全国创新型经济高地、现代化建设先行区。

2.推动沿海城镇轴(带)升级发展

江苏沿海地区南融长三角、北联渤海湾、沟通东中西,是多重国家战略叠加区域。必须注重发挥国家战略叠加优势,优化“三极、一带、多节点”城镇布局,大力推进“三位一体”港城联动发展[4],使沿海城镇轴成为江苏新的经济增长带和国家东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一是提升中心城市建设水平。加快沿海发展轴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个中心城市港城联动建设,推进沿海深水大港、临港产业园区和城镇建设协同发展,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城市、港口、产业“三位一体”互动发展的新格局。二是培育江苏沿海港口城市群。以连云港港为核心,联合盐城、南通等城市沿海港口,优化提升港口功能结构,加快布局临港产业,共同构建江苏沿海港口城市群。充分发挥南通北依上海、江海交汇、承南启北的区位优势和江海联动、陆海统筹的资源优势,带动江苏沿海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三是打造对外开放合作新高地。强化连云港陆海交汇、横贯东中西、连接南北的国家战略交汇区位优势,推进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和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东方起点建设,强化全国性交通枢纽、国际贸易和运输物流枢纽地位,提升现代化港口要素集聚功能,把连云港建成江苏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新高地。[5]

3.推动沿东陇海线城镇轴(带)集聚发展

沿东陇海铁路沿线地区是国家主体功能规划新型城镇化战略格局的重点开发区域,也是江苏实施苏北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应坚持总体协调、南北合作、东西互动、城港联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融合并进,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加快东陇海城镇轴带集聚发展。一是加快徐州都市圈建设。[6]发挥徐州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和连接东西、承南启北的区位优势,强化徐州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枢纽和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壮大经济规模,促进资源要素集聚。把徐州都市圈建设成为江苏经济重要增长极、连接沿海和中西部地区的主要纽带、连接亚太经济圈、欧洲大市场的“引桥”、物流区带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制造业基地。二是培育东陇海“徐—连”城市群。以徐州、连云港两大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依托陆桥通道上的城市群和节点城市,培育“徐—连”城市群发展,促进沿东陇海发展轴带集聚发展。深化与陆桥沿线的合作协同,把“徐—连”城市群打造成新陆桥通道东部陆海口岸支点和东方桥头堡。三是加快苏北振兴发展步伐。进一步完善南北联动机制,提高合作层次和水平,积极承接上海、苏南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优化城市分工合作,壮大现代产业体系,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将沿东陇海城镇轴建设成为全省新兴工业化地区,带动苏中苏北腹地振兴发展。

4.推动沿大运河城镇轴生态化发展

江苏境内的京杭大运河长628千米,南北纵贯徐州、邳州、宿迁、淮阴、扬州、常州、镇江、无锡、苏州等15个市县,沟通微山湖、骆马湖、洪泽湖、高邮湖、长江、太湖等水系。随着运河航道等级提升,其作为南北交通走廊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沿运河城镇发展轴带成为江苏实现南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带和新的经济增长极。一是打造运河文化生态产业走廊。发挥“第二黄金水道”和南北交通走廊的重要作用,依托沿线人文底蕴深厚、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态产业,改善人居环境,形成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生态产业走廊。二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主动承接苏南、苏中辐射带动和产业转移,突出集约发展、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沿线节点城市(镇)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注重培育宜居宜业、特色鲜明的中小城市,加快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7]三是培育苏北经济发展淮安增长极。[8]增强淮安区域中心城市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特色发展、跨越式发展。积极推进“环洪泽湖生态都市圈”战略规划编制、环湖城镇体系的结构优化、产业体系的分工布局和基础设施等支撑体系建设,努力培育淮安增长极。四是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协调发展。强化沿运河城镇轴带发展与沿江城市群、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皖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沿海经济带等周边区域的合作对接,促进区域经济分工协调,互补发展,融合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