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条便捷的海上交通道,在第二章“先秦时期的东北亚古代交通”中已经指出,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海路往来两半岛间。唯这条海上交通道明确见诸文献记载,则在汉魏时期。此时两半岛间的海路往来,主要已不是民间的自然流徙和商旅交流活动,而主要是政治原因引起的泛海交通和舟楫往来,并且规模宏大、历久经航。举汉末文献数条如下:
《后汉书·逸民列传》:“逢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人也。……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124]
《后汉书》“逢萌条”所记王莽之事,当在西汉末年。其故里“北海都昌”,指汉北海郡都昌县。按《汉志》,北海郡置于西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故郡为山东“营丘”故地,首县“营陵”,今为山东省昌乐县地。当西汉末逢萌为避王莽酷政,从汉“东都”洛阳东赴今山东半岛“北海郡”,然后漂渡北海(今渤海),“浮海客辽东”。此行应是取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间海路。继其后,汉魏之世,因政治原因,由山东北海和齐郡地涉海路避地辽东者不乏其人。如《三国志·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也。……天下大乱,闻公孙度令行于海外,遂与(邴)原及平原王烈等至于辽东。”[125]
《后汉书·独行列传》记王烈说:“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遭黄巾、董卓之乱,乃避地辽东,夷人尊奉之。太守公孙度接以昆弟之礼,访酬政事,欲以为长史。……曹操闻烈高名,遣征不至。建安二十四年,终于辽东,年七十八。”[126]
《三国志》又引《先贤行状》曰:“(王烈)会董卓作乱,避地辽东,躬秉农器,编于四民。……太祖(曹操)累征召,辽东为解而不遣。以建安二十三年(《后汉书》作二十四年)寝疾,年七十八而终。”[127]
上如管宁、邴原、王烈等于汉季由山东海行入辽东者,显然非独个别之士。这是汉末辽东太守公孙度及其子孙能够自立辽东、雄张海外的人际条件之一。至于当时辽东公孙氏与中原吴地之间的官方海路往来,其规模更非避地辽东的泛海流民可比。
如《三国志·吴主传》亦记载,嘉禾元年“三月,遗将军周贺、校尉裴潜乘海之辽东。……冬十月,魏辽东太守公孙渊遣校尉宿舒、郎中令孙综称藩于权,并献貂马。权大悦,加渊爵位”[128]。说明在汉魏不仅有山东齐鲁之地的流民跨海辽东,也有江吴之地北行之民。
汉末三国魏时,远处江陵一带的孙吴政权,为了通过海路,暗结盟辽东公孙氏,以牵制曹魏,于孙权嘉禾元年三月、公孙渊遣使“称藩于权”的翌年,复遣太常张弥等,牵庞大船队乘海赴辽东。同书载,嘉禾二年“三月,遣舒、综还。使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等将兵万人,金宝珍货,九锡备物,乘海授渊” [129]。
从《三国志》和《后汉书》中记载的汉末时代,孙吴政权既可集“将兵万人”的庞大船队,“九锡备物”重舳巨帆,由江浙吴地数千里海道至辽东“襄平”公孙氏之间,可见汉魏时东北南部与中原及江淮间海上交通的盛况。同时该庞大船队,亦可由“辽口”而行至“襄平”(今辽阳)。这样万人乘海的水上交通道,在3世纪前后,不仅在中国航海交通史上,而且在当时的亚洲和世界,也应视为规模空前的海上交通往来。
关于汉魏时期由中原经海路渡往辽东的水道方向,在汉魏以来的史籍中也间有记载,可稍为索证。其从南至北,从山东齐郡北行,主要经由交通地点有三山岛、马(乌)石津、沓津等。
前引《三国志》“邴原”条,原避地辽东,“后原欲归乡里,止于三山”。《三国志》中的“三山”,当指由今辽东半岛南行海路至山东半岛间的三山岛,亦称“三山浦”。据《新唐书·高丽传》,唐贞观中,为从海路征高丽,“诏储粮械于三山浦”。宋《太平寰宇记》亦记云:“三山(浦)在掖县北五十里。”
《三国志》中邴原渡海所指的“三山”,应即《新唐书》和《太平寰宇记》中的“三山浦”,其位置在今山东半岛掖县(古登州)以北25公里海中。由此确知,汉魏至隋唐,由山东半岛的“北海郡”渡海赴辽东,必先经莱州湾之“三山”岛水上交通枢纽。然后由三山浦舟横北行,在今辽宁省旅顺口老铁山一带登陆。老铁山即晋人所称之“马石津”者,实为“乌石津”,即以老铁山一带乌黑的山岩命名的出海码头。《资治通鉴》据《晋书》的《载记》《编年》,咸和九年八月(334年9月),“拜慕容皝镇东大将军、平州刺史、大单于、辽东公,持节,承制封拜,一如廆故事,船下马(乌)石津”[130]。
汉魏时辽东半岛南端海路上的港湾“马石津”,据金毓黻先生在《东北通史》中已考证:“马石津即马石山之津口,今称旅顺口。愚谓‘马、乌’二字形似,马石山应作‘乌石山’,今为老铁山,其石色焦黑,因以得名。”[131]金毓黻之说颇有见地。汉魏以来从山东北海诸郡渡海向辽东的海路,应发自掖县北之莱州湾之“三山浦”,向北舟行经庙岛群岛海峡,到达辽东旅顺口老铁山渡口登陆,是为“马石津”实即“乌石津”。
由乌石津(老铁山)登陆北行,先到达辽东半岛南端之“沓津”,即沓县境。《三国志》“公孙度”条引《魏略》载公孙度表文:“贼众本号万人,舒、综伺察,可七八千人,到沓津。……遣将韩起等,率将三军,驰行至沓。”[132]《三国志》中的“沓津”,指汉魏时辽东郡之“沓县”海口,亦称“沓渚”。《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七“金州卫”条:“沓氏城……西南临海,谓之沓渚。”根据前对“沓津”的地望考察,沓氏县应指今辽宁省普兰店北花儿山张店古城。该城有战国至汉魏时期重要遗迹、遗物。其西南为今渤海普兰店湾沙河口,古今为辽东海陆津要,至今仍为辽东南部港湾之一,故可确定为汉代“沓津”之地。汉魏时由北海诸郡北渡渤海,至辽东“乌石津”和“沓津”后,即可缘陆路直趋“平郭”“安市”“襄平”。亦可从“辽口”溯大辽水舟行至辽东郡城。由于当时辽河水运尚在“辽泽”形成以前,由辽河口(今牛庄)入至“襄平”,继续沿小辽水(今浑河)而上,首先可到达“辽阳”(今辽中县茨榆坨偏堡古城)。继续北上辽河干流,则可到达辽水左岸之辽东边塞第一县“望平县”。这条从汉魏以来开辟的辽东海路通往山东“北海”“登”“莱”的水路交通,经汉、晋、唐、辽、金、元各代,直至明清的大规模海上和内河漕运时,垂两千余年,历久而不衰。直到明末清初辽河航道才渐淤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