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一直强调研究国情,无论想问题还是办事情,都要从国情的实际出发,这似乎是无可非议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渐发现,仅仅关注、研究国情是远远不够的,只研究国情难以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国,其原因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0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界;我们与世界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深入、紧密,中国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世界既给我们带来发展的难得机遇,也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讲,用世界眼光观察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
所谓“用世界眼光”观察问题,就是要有宽阔的视野,即用全球的视野观察中国与世界。为此,我们必须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关注、了解、思考世界,尽可能准确地认识世界。要下功夫收集、阅读、观看、领悟世界各国的相关资料,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途径,了解世界各国的情况,特别是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的情况。如果有机会,最好的办法是走出去,直接接触世界,直接感受、体验世界的真实情景,亲身考察、了解世界的丰富多彩,在接触、考察中理解,在学习、思考中创新。
今天,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不能只考虑国内,还必须考虑国际。要站在全球的制高点上,更自觉地用世界眼光观察、思考中国,观察、思考世界。把世界发展的情势和最新动向与中国的发展结合起来,可以使我们大获裨益。孔夫子所讲的“从之”、见“贤”“思齐”、见“不贤”“内省”两个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这里的“贤”,是优势、强项、长处、优点、精华、先进的代名词;“不贤”,是劣势、弱项、短处、缺点、糟粕、落后的代名词。面对多元多彩的世界上的一切,我们既不可全面肯定,也不可全盘否定,首先应该区别“贤”与“不贤”,即区别精华与糟粕,或先进与落后。“见贤”,理当对照“贤”找差距,而不是简单的“思齐”,最终追求的当是超越、创新,挑战极限,向最高境界冲击,不断创造新纪录,竖起新标杆。但我们也须十分清醒,别人的优势、强项,有的是学不来的,有的也不一定有必要学。再者,学习人家的长处,诚然有“补己之短”的问题,但更为重要的是“补己之长”,使己之长更长,使之真正成为一种与众不同的具有竞争力的优势。见“不贤”,首先是“内省”,即反思自己是否也有相同或相似的弊端、问题,避免走弯路,避免犯重大错误。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世界各国就像是一面面镜子,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借助世界各国这一面面镜子来认识自己。在相互比较中,更准确地认识自己的优势与问题,更准确地认识别人的优势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和前进的方向。如果我们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别人,就很难准确地认识自己,更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在全球化、多样化的时代,各种观点和意见纷呈不足为怪。我们不能期望别人完全像我们一样,我们也不应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面对多样、多彩的世界,我们应该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应当给予尊重、理解甚至容忍。但是,也不能一味地附和、顺从,更不能以德报怨,而要以直报怨,即理直气壮地、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见解,采取适度的行动。总之,重在把握好分寸。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国内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必须深切关注世界的实际情况与发展趋势,特别要紧紧抓住世界带给我们的难得机遇,勇敢迎接世界带给我们的严峻挑战。只有在此基础上理出新的思路,我们才能决定相应的行动;必须认真地研究各民族的优势、强项与问题,作为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借鉴。
(2008.10.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