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涂”,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近年来广为流传,其含义也众说纷纭。郑板桥在“难得糊涂”字幅下,有一行款跋:“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这行款跋,当是郑板桥对“难得糊涂”的解释了,也是对自己处世哲学的一种解释。
“聪明难”——要进取,要“众人皆醉我独醒”当然难。“糊涂难”——得过且过本来并不难,但一个一心想勤政执法、为百姓做事的人心中并不愿意这样做,因此也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抗争不过官场的黑暗势力,又不愿昧着良心去“糊涂”,这种“聪明”之后的“糊涂”更难。款跋最后一句“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在前面种种的“难”面前,不冒失,小心从事,理性处置,才能不惹祸,只求心里安宁,不求后世福报。
有人说,郑板桥从不糊涂,他之所以兴叹“难得糊涂”,自有其苦衷在。朱铁志认为“郑板桥是个极为清醒的人。唯其清醒,正派,刚直不阿,而对谗言无能为力时,才会有‘难得糊涂’的感叹,‘难得糊涂’的难在哪里呢?难在他毕竟清醒自明,心如明镜,无法对恶势力充耳不闻,视而不见;难在他一枝一叶总关情,对百姓的疾苦不能无动于衷。他只有假装糊涂,然则终不能无视现实,遂于痛苦于内,淡然于外,而生‘难得糊涂’之叹。”我以为,这种说法自有道理。
其实,“难得糊涂”也是一种境界。在特定条件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某种事物、某个问题不急于做出非此即彼的明确结论,使之保持一种模糊状态,使“此”与“彼”之间保持一段模糊空间,等待条件具备、时机成熟,再从容处置。这是一种难得的智慧,也可以称为“难得糊涂”。
众所周知,世界上原本没有直路,而事实上,我们都毫无例外地在走着一条曲折的路。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只能是有行有止。如果说“行”是一种激情和勇气的话,那么“止”就是一种理性与智慧。“难得糊涂”,是一种难得的智慧。
在种种困难面前,只有不被表象、虚名所迷惑和困扰,冷静思考,理性处之,知行知止,行所当行,止所当止;知进知退,进所当进,退所当退,才可能走向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