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时间:2023-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颜回,在孔子三千弟子中是品学兼优的佼佼者,在“孔门七十二贤”中名列榜首,是孔子最为得意的门生,是千百年来求知若渴、虚心若愚、勤奋好学、安贫乐道的最高典范。在老师面前,他恭恭敬敬,虚心若愚。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观察了解,孔子才体验到颜回并不愚。
求知若渴,虚心若愚_生活的奥妙在路上

颜回,在孔子三千弟子中是品学兼优的佼佼者,在“孔门七十二贤”中名列榜首,是孔子最为得意的门生,是千百年来求知若渴、虚心若愚、勤奋好学、安贫乐道的最高典范。

颜回对孔子无限信仰、无限崇拜、无限敬佩。在老师面前,他恭恭敬敬,虚心若愚。《论语·子罕篇》中说:“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这使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亲其师,信其道;信其道,才虚心若愚;有强烈的求知欲,才如饥似渴学习,领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真谛,并脚踏实地去践行其道。

颜回生性内向,为人忠厚,不爱张扬,他聪颖善思的本性藏而不露,就连孔子一时也难以断定颜回的天资究竟属于那个层次。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观察了解,孔子才体验到颜回并不愚。《论语·为政篇》记载:“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颜回在学习上最为难能可贵的有两点:一是,怀着十分敬畏的心态,聚精会神地聆听老师的教诲,始终“不违”,充分凸现出颜回求知若渴、虚心若愚的好学的精神。二是,“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课后潜心思考,精心探索,细心体察,真心感悟,锲而不舍,举一反三——闻一以知十,即扩展、延伸,把握要领,融会贯通,得以真传。我以为,学习之后的扩展、延伸是衡量学习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准,甚至是主要标准之一。在学习中,立足于自我的刻苦钻研,是同学间有效交流的前提,也是老师点拨的基础。

颜回学习超常勤奋,独立思考,而且持之以恒。孔子在《论语·子罕篇》中对其赞叹道:“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颜回的天资极聪慧,悟性很高,总是有所创见,就连能言善辩的子贡也自叹不如,坦率地说自己不敢与颜回相比。《论语·公冶长篇》中说:“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孔子对颜回勤奋好学的精神给予了极高评价,在《论语·雍也篇》中,就有三段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赞誉: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颜回短暂的一生,为后人竖起了勤奋好学、乐以忘忧的光辉榜样,他在老师面前虚心若愚,在学习上求知若渴、锲而不舍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但与此同时一定不要忘记,他长期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地学习、思考,损害了健康,以致英年早逝,留下千古遗憾。

颜回异常聪慧,他为自己能接受孔子这样一位师德高尚、学识渊博老师的教诲而备感幸运,他十分珍惜这种难得机会。在这种特定的景况下,颜回对老师格外景仰、敬重,对老师的教诲,如醉如痴地聆听,潜心领悟,虽也发问,但不质疑,这种独特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值得我们深思。

我想,面对用圣贤们的睿智和心血铸就的经典,我们应该怀着一种特别的敬畏心态认真读、反复读,读熟能诵,潜心琢磨基本内涵,横向扩展延伸,纵向深入推进,体味真谛,在践行、思考中力求有新发现、新创见、新作为。而不应刚刚接触正文,还没有弄清基本意思,就断章取义、评头论足、说三道四,这样做势必歪曲经典的本意,这种教训太多了。

我们不是说经典是绝对真理,没有时代局限性,不准碰,而是说,我们应抱有求知若渴,虚心若愚的心去读经典,旨在从中感受圣贤们的崇高人格,体验他们的圣洁灵魂,汲取他们的深邃智慧,而非刻意寻找他们的毛病。

(2010.8.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