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亲人对幸存者来讲是一个重大的精神创伤。做好对失去亲人者的心身照护,对于预防心身疲惫,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生存者的生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失去亲人者的心理历程和健康危险
1.麻木震惊 由于亲人的突然死亡,使精神受到严重的打击,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可能出现反常的行为,举止和谈吐发生怪异的迹象,甚至会拒绝相信事实。这一反应在失去亲人后1~2周十分强烈,也可以持续1个月或更长的时间。主要症状为惊恐、无感觉、晕厥、厌食、焦虑、失眠、缺少有目的的活动,社交退缩,具有易发生事故的倾向。健康危险包括事故和创伤,主要是由于失去亲人,精神受到重大的刺激,注意力涣散,以致不去考虑或遗忘有关的安全措施。
2.精神错乱 当真正面对现实时,可能出现不知所措的心态,产生精神症状,感到冷漠、压抑、气愤、绝望、内疚,思念亲人,觉得应该在生前好好善待他,还可能觉得自己对死者的死亡要负责任。还可能出现幻觉,如看到死者的影子,听到声音,触摸到死者的身体,这个时期可能会持续到失去亲人几个月后或更长时间。健康危险是由于孤独及对未来绝望所致,出现行为改变,压抑、无能力照顾自己,以及营养恶化、衰弱、贫血、高血压、创伤、感染等。
3.迷惑 这个阶段可表现为加重的孤独、绝望、哀悼、自我怀疑、生活紊乱等,不关注自己的健康,不遵照医嘱服从有效的治疗,生活中的寂寞,缺少亲人的支持,原有生活规律的变化,导致长期失眠,营养失衡等多种健康问题。可持续至3年或更长时间。
4.接受期 此时大多数人可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认清逝者已逝,折磨已成为过去,发展自信是老年丧偶者面临的挑战。通过增加社会活动,依赖感逐渐减退,独立性逐渐增强,开始学习自我管理,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睡眠和饮食也开始稳定,有规律,一些与悲伤有关的症状,如胸部紧缩感,胃肠功能紊乱基本消失。能走出去更换环境,如去朋友家,逛逛商店、公园,也有兴趣做做饭菜和注意个人卫生。此时,有的丧偶老人有寻找配偶,想重新获得伴侣的愿望,而有的老人则不愿再承担伴侣的角色,生怕若干年后再给自己一次不幸的打击。如这一阶段有亲密朋友和同胞去世,会增加丧偶者孤独和寂寞的感觉。可能唤起内心深层次的痛苦,重新卷进压抑和无望的循环。如这种情绪得不到缓解,则会出现临床压抑;若无重大的精神刺激,则可度过身心危机。
(二)对失去亲人者的心身照护
有学者认为,患者家属往往比患者本身更难以接受死亡的事实。他们经受更为强烈的痛苦,如人们所说:他去了,得到了解脱,而他却把痛苦留给了活着的人,留给了关心他的亲人和朋友。因此,临终患者家属需要关怀。
1.同情和安慰 与刚遭受丧亲之痛的人接触时,要避免说套话,应该说:这是难以承受的痛苦,你要哭就尽情地哭吧,请允许我做任何对你有帮助的事情。最大的安慰是及时出现在失去亲人者的面前,给予情感的抚慰和生活上的关心。
2.让其表示悲伤和痛苦 要帮助悲伤者就要给他们时间和场合,让他们表示悲伤,让哀伤情绪自然流露,而不是压抑他们的悲伤。鼓励失去亲人者诉说自己内心痛苦,积极地、反应机敏地倾听,不提过多的建议。与失去亲人者一起回忆过去的往事,让其有发泄的机会和场合,伤心时哭一会,感到不公平时说一些埋怨的话,不要逃避现实,不要强迫自己忘记死者以减轻内心的伤痛,不要过分责备自己,有针对性地干预他们的健康问题,帮助他们获得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
3.提供直接的帮助 除了亲自出现在失去亲人者面前、鼓励诉说、细心倾听外,悲伤的家属更需要一些实际的帮助,如提供食物、交通,帮助整理房子,处理家庭日常问题,必要的经济资助等,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有计划地上门交谈或打电话交谈,邀请出去吃饭或到同事、朋友家聚聚,逛逛商店,帮助悲伤者消磨时间,改变生活环境,以减轻悲伤和孤独。
4.监测身心状况 有意识地评估失去亲人者的身心状况,如有无睡眠障碍,饮食摄入是否符合机体需要量,生命体征有无异常变化,对失去亲人的认知,目前的情绪状态,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身心健康状态等。防止由于情绪过度悲伤而发生安全问题。
5.预防潜在性危机 有计划地实施家庭安全的估计,观察其是否有持续的悲伤,不管什么时候释放悲伤总比掩盖或搁置悲伤对健康有利,找出并纠正现存的或潜在的精神危机或伤害,注意观察有无无目的的与绝望有关的行为,如果没有度过精神危机,存在与绝望有关的行为时,应每天有陪伴,保证其安全,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6.利用社区支持机构 过度悲伤时,可出现自我毁坏性压抑,对身心健康极为有害。可以组成悲伤支持小组,或社区精神健康服务中心,或是一个家庭照料中心,亲属、朋友、邻居间的相互支持,临终照护团队介入,通过分析丧亲者的悲伤程度和心理问题,了解其生活上的需求,制定可行的服务措施,尽量满足其需求,从而帮助失去亲人者渡过危机。
7.鼓励参加社会活动 孤独老年丧偶者极切需要有人能分享对过去的回忆,需要与人交往,要鼓励他们多参加社会活动,做力所能及的社会工作,如自愿者服务项目,体育活动等,当悲伤的人愿意参加活动或照顾别人时,他就得到了一种被需要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消除孤独,开辟新生活的开始。
8.鼓励养宠物 可鼓励没有家人陪伴的丧偶老人养宠物,养宠物是满足精神需要的一种方式,或帮助他们在追忆过去的事情时,有一个活的生物在身旁的需要,帮助其度过无人交流的时光,做一些手工,也可不同程度地减轻悲伤。
9.动员外出旅游 家人应抽出时间陪老人到公园、郊外游玩或观光,让其在大自然情景的渲染中忘却烦恼和孤独,珍惜自己的生命,让老人参加老人旅游团,到较远的地方旅游,在旅游中结识朋友,交流情感,渲泄积郁。
10.支持老年人求偶 儿女要理解老年人孤独的情感,理解儿女亲情不能替代老伴之间相互依慰的情感,应积极支持丧偶老年人求偶,为其开展新生活创造条件,尽量使老年人晚年生活不孤寂,情感有所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