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部宗教文化特点

西部宗教文化特点

时间:2023-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部地区是世界宗教文化交汇融合的地区,在这里,世界几大宗教文化中的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和我国的道教文化共同存在,并对西部地区人们的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西部宗教文化特点_文化变革与西部经济发展

西部地区是世界宗教文化交汇融合的地区,在这里,世界几大宗教文化中的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和我国的道教文化共同存在,并对西部地区人们的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1.西部的佛教文化

我国西部地区受藏传佛教影响深远,它是形成西藏、青海文化的主流,对青藏高原、蒙古族聚居地、河西、甘南、川西一带的文化有着主要影响。公元七世纪中叶松赞干布执政时期,从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先后嫁到吐蕃后不久修建大昭寺、小昭寺起,佛教正式传入吐蕃,在经历了前弘期和后弘期与原始宗教——苯教的长时期的斗争、融合、吸收后,最终形成了融合原始宗教、具有地方特色并和政治上层建筑结合的藏传佛教。藏传佛教的主要教义有:第一,禁欲主义。若众生不能求得生死解脱,则永远在“六道”中生死轮回,承受无边之苦,只有断除一切欲望,潜心修炼,才能解脱生死轮回之苦,达到涅槃的理想境界。这体现了藏传佛教的禁欲主义思想。第二,缘起性空。所谓“缘起”,即“待缘而起”,也就是说一切法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一切法的出现都是从“缘”而来。关于“性空”的解释,王辅仁先生认为,性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说一切法都没有自性,性空是“自性空”的略写。假如有一种法是不待缘而生的话,那它就是有自性了,因此说一切法无自性,就是说一切法都是从众缘而生,结论是缘起即是性空,性空即是缘起。可见,藏传佛教缘起性空的观点强调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因果关系,具有辩证的思想,但它本质上又是唯心的,不承认物质的第一性。

在西部,受佛教文化影响的各民族中,如藏族、蒙古族、汉族等,原来也各有自己本民族的原始宗教,如藏族的原始宗教为苯教,该教依然对该地区的人们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佛教没有传入藏区之前,苯教作为藏区的土著文化,强调“万物有灵”的思想,认为所有的山水草木都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这感染了全藏族人民。后来藏传佛教的生态观就是在苯教教义和佛教教义共同奋斗而组合的有机统一,它对青藏高原环境的资源生长的保护和生态平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西部的伊斯兰教文化

在我国西部各宗教中,伊斯兰教是把宗教经典与回族的民族文化结合得比较紧密的一种宗教文化。在新疆地域范围内,10世纪以前主要盛行佛教,10世纪以后由于宗教派别之间的战争,使佛教文化遭到较大破坏,而伊斯兰教逐渐兴盛起来,伊斯兰教在新疆、宁夏、甘肃和青海的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中都有很多穆斯林。在民国时期,宁夏、青海、甘肃一带处于马家王朝的统治下,有政教合一倾向,这一时期也是伊斯兰教文化盛行于西部的时期。在现当代,伊斯兰教文化在中国西部的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中,也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保存。伊斯兰教承认现世生活的合理性,并不反对现世对物质的追求,也不提倡禁欲主义。伊斯兰教认为现世的适当享受是合理的,但不能过分。在现世生命和后世生命的比较中,后世生命无疑是处在首位的,人要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生命,生命的价值建立在永恒性与超越性的基础之上。为了实现生命的价值,伊斯兰教倡导教众要做一个“义人”,这里的“义人”是真主的人格化原型,做一个“义人”,维护正义就是信仰真主的表现。此外,它相当于“至善”,真主劝导世人行善,也就是引领世人走向正义之路,走向正道。

3.西部的道教文化

我国西部的道教文化可以说是源远流长。道教文化在我国西部陕西和甘肃一带的秦陇大地上具有深厚的影响力,如陕西的道教名山华山和甘肃的兴隆山、崆峒山等都因道教而闻名遐迩。甘肃的崆峒山,被《庄子·在宥》和《抱朴子·内篇》传说为是“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受自然之经”的地方,而传说中老子西出函谷关、老子化胡、老子骑牛西去等故事都是发生在中国西部的古丝绸之路上。唐王朝建立以后建都长安,皇帝自称为老子之后,尊奉老子和《道德经》,这使道教文化在我国西部进一步流行起来。其后,蒙古人创建的元朝在政治上又与道教有一定关系,元太祖成吉思汗曾在西北地区热情接待过长春真人丘处机,留下了“一言止杀”的美谈。可见,我国西部道教文化的繁荣有深厚的历史原因。道教认为人生价值不在于物质利益和个人名利,而在于尊道贵德,唯道是足求。为了求道必须恬淡无欲,返璞归真,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私欲而心神不安,始终保持“知足常乐”的高尚情操。道教所提倡的“知常容,容乃公”的谦虚思想也使西部地区的人们养成了“不当出头鸟”的心理,“济世利人,互助友爱”等信条是道教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