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代诗人与东湖

历代诗人与东湖

时间:2023-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怀抱的万顷东湖成为宁德城的“城市山林”。一县城东郭的东湖,又称东陂。邑人感其恩德,将长堤取名为“李公堤”。二在明代的二百多年里,因海潮侵蚀溃堤,东湖两次议修未果。正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刻,陈裦却因病逝世,筑湖事宜遂成泡影。在明代,进士林保童和贡生陈癸先后评选“宁川十景”,在这两次评选中,东湖均以其独特的魅力而榜上有名。东湖筑堤这件大事,也重新被摆上了地方官员的议事日程。
历代诗人与东湖_宁德市东湖塘华侨农场志

陈仕玲

宁德蕉城枕山襟海,地理条件优越,山有白鹤、青鸾之胜,水有官井、三都之奇,诚“东南奥区也”。自古以来,蕉城的地理环境就与海洋息息相关。康熙版《福建通志·卷六·疆域》有:“(宁德)潮汐直抵城下”的记载。它怀抱的万顷东湖成为宁德城的“城市山林”。这里有田园水乡,又有充满活力的丛林湿地,构成了城区的“城市之肺”。湖光潋滟,岛屿罗列,晴可观桃红柳绿,阴可眺空蒙烟雨;耳可听莺歌燕啭,鼻可闻草木花香。美丽的湖光山色也为诗人提供了绝佳的创作环境与素材。据考证,从南宋至民国的八百多年里,这里留下了三十多位诗人的足迹,他们吟咏东湖的诗词歌赋给优美东湖增添了无限的人文魅力。

县城东郭的东湖,又称东陂。由于山高水迅,宋前历任“父母官”久议建堤,均因工程浩大而望洋兴叹,一筹莫展。南宋淳祐八年(1248),李泽民以宣教郎任宁德知县。这位“父母官”的到来,给百姓带来了无限福音。任上,李泽民的作为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立心爱民,政平讼简,民安之”。李泽民莅任后,对筑堤围海造田颇为重视。淳祐九年,在他的发动下,本邑士民申请于福建转运大使、福州知府陈韡。经陈韡批准后,檄下命身为地方长官的李泽民主持此项工程。

李泽民经过一番准备,募工筑堤二百余丈(六百余米),周长九百五十丈(二千八百五十余米),并于俞、阮二塘内各分两路,各宽三步(五米)。李泽民夜以继日,悉心谋划。为使工程早日完工,他还亲率僚佐及县学生员积极投入,使工程终于在预期内得以完工。至此旱涝有备,桑麻遍野。邑人感其恩德,将长堤取名为“李公堤”。东湖筑成后,波光如镜,水面鸥鹭飞翔,天光云影,帆樯交织。堤上踏春赏花的游人络绎不绝,衣裳鲜妍,如同一幅天然的图画。李泽民还留下了一首七律《东湖》,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八百年前筑湖的艰辛:

四围图画簇鱼妍,为托湖天汇众川。

蚁运笕泥千掌闹,虹牵堤势两山连。

旌旗耀日鼓鼙壮,冠盖如云罗绮鲜。

才谫冒然兴大役,幸而集事谢群贤。

此后的数十年里,东湖两岸出现了“图画簇鲜,已见歌于大雅;旱涝有备,尤兼济于偏方。贤才汇进,海滨兴邹鲁之风;弦诵声闻,村落峙坻京之积”的繁荣景象。这首七律被收录于清末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一书中。李泽民的功绩,也被载入了历代省、府、县地方志,他很关心地方教育事业,重修了破旧的学宫(文庙),并将本邑理学名家张翰、王宗传、杨复、高颐、余复五人入祀乡贤祠。同时的理学家古田人赵汝腾欣然撰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先贤祠记》,其本人则祀于名宦祠,享受着宁德士民的敬仰和膜拜。

在明代的二百多年里,因海潮侵蚀溃堤,东湖两次议修未果。第一次是在嘉靖二十五年(1546),邑人御史陈裦议筑东湖,规划时已拟定。正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刻,陈裦却因病逝世,筑湖事宜遂成泡影。第二次是在万历十八年(1590),知县舒应元应邑人陈裦之请,合议修湖,并将建议申报福省两院(按察使、布政使)请求批准,后不知为何又不了了之。这两次筑湖虽然都没有成功,但在明代,东湖的诗词创作却进入一个黄金时期。

在明代,进士林保童和贡生陈癸先后评选“宁川十景”,在这两次评选中,东湖均以其独特的魅力而榜上有名。在林保童的“宁川十景”中,有“东湖汇绿”“酒屿春融”二景,陈癸的十景则有“酒屿渔歌”。今摘抄其诗如下:

东湖汇绿 林保童

扶桑影里浩悠悠,几度拖兰醮碧油。

万顷波开金镜晓,满湖光贮玉壶秋。

潮声来往空淘汰,山色低昂自漾浮。

千古李侯遗址在,于今谁足继风流。

酒屿春融 林保童

醽醁飘香缶瓮中,桃花暖处碧融融。

江涛发岸葡萄绿,石乳悬崖琥珀浓。

痛饮渔郎烟底卧,酣歌舟子月中逢。

东风舣棹知多少,兴人曹溪第几重。

酒屿渔歌 陈癸

缥缈苍波泛白萍,忽闻渔唱渡江滨。

山含竹树翠云绕,岸夹桃花锦浪新。

画艇鉴湖怀贺老,绿蓑青笠访元真。

一杆便着羊裘去,来往江湖作散人。

此外,还有明训导伍充的《酒屿》、举人林尹林及林元参的两首《金瓯山》、陈琯的《题南谷山亭》等等。这些诗篇都被载入了明清的地方志中,传诵至今。这一时期,由于东湖未筑,洋洋百里,潮涨潮落,气象万千。猴毛屿、酒屿(今塔山)、金瓯山(大门山)、仙人笠、金蛇山等罗列海中,颇有古人笔下“水接吴淞渺若何,昆虞遥翠涌青螺”之势。这山水交辉的东湖之滨,也成了历代地方名士寻找最终归宿的理想境地。在酒屿山上,就筑有赠北平道御史龚瑀和河南新安知县马应兆的坟墓。

龚瑀的玄孙叫龚邦卿,字良谏,号思瀛。他出身官宦世家,幼年丧父,“门户凋零,复遭回禄孤苦之况,见者含辛”。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左氏日夜纺织,丸熊课子。龚邦卿也不负母亲期望,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选为贡生,最后官还做到了衡王府教授。龚邦卿一生“著作甚富,尤长于诗。”他为东湖留下两首名为《八月秋扫先茔感赋》的诗(龚邦卿父生员龚佐墓亦在酒屿),全诗如下:

奠罢壶觞日未斜,秋霜垄已点苔花。

登临拜展徒伤感,羞见枝头反哺鸦。

嘉城却喜傍烟村,留得千章宰木存。

海鹤夜来高顶立,一声辽阔动江门。

这两首诗情景交融,用笔独到,使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不愧是一篇即景抒怀的佳作。

到了明朝末年,马应兆的儿子诗人马承宾为了纪念父亲,在酒屿修建了“乐天”“知命”二亭表达了马承宾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思想情怀。又过了几年,酒屿又迎来了另一位诗人——崔世召。崔世召(字征仲,号霍霞,另号西叟)以诗文名于世,他与米万钟、李日华、夏允彝、陈继儒等均有交往。在杭州任盐运副使时,崔世召还为西湖重修过著名的湖心亭和放鹤亭。他感觉到家乡东湖的山水中浸润着西子湖的影子,便煞费苦心地在酒屿也建造了“湖心”“放鹤”二亭,与诗友们觞咏其中。马承宾与崔世召为东湖所做的文学作品,与这些亭台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不复存在。但他们的事迹,却为东湖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清朝前期,随着国家的相对稳定,宁德的社会经济文化也得到了一些发展。东湖筑堤这件大事,也重新被摆上了地方官员的议事日程。令人遗憾的是从乾隆十三年(1748)开始至十七年(1752),前后三任知县徐兆麟、陆广霖、习敏共拨出七万余两白银建筑东湖新堤,五年的苦心经营,却只在乾隆版《宁德县志》卷一中留下了“斯时财尽力穷,各愿告退”,以及“原夫湖之所以不成者,多由人心不齐,财力不继,以致功亏一篑,业隳将成,深可惜也”的记载。另外在顺治至乾隆这一百多年中,来宁德任知县的有李珪、储右文、李肇源、陆广霖、朱景英、楚文璟等一批才子鸿儒。他们在案牍之余,都有诗词文集流传于世,但提到东湖的作品却仅有李肇源和朱景英二人。李肇源,字河先,号西槎。山东诸城人。乾隆年间(1736-1795)举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由建安(今南平)知县调来宁德。有《出郭和驿亭壁间韵》:

候馆逢迎得暂闲,城东柳色豁尘颜。

浮天海水高于地,绕郭人家半在山。

出寺心随芳草远,登台目极断云还。

冷官漫道无拘束,辜负春光咫尺间。

诗中描绘了东湖附近的美丽景色。后被收录民国徐世昌编辑的《清诗汇》中。

稍后朱景英的《畲经堂诗集》中也留下了生篇洋洋洒洒的七言古风《筑堤行》。朱景英,字幼芝,一字梅冶,号研北。湖广武陵(今属湖南)人。乾隆十五年(1750)解元。乾隆十九年至二十年(1754-1755)任宁德知县。在这首长达三百多字的作品中,朱景英别开生面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东湖工程浩大,并不是宁德一个经济落后的小县所能完成。为了筑堤,耗费了很多财力物力,但不知是工程浩大还是官吏贪污的缘故,结果却未能成功,而最终受苦的还是老百姓。“纵使此堤幸有成。一线孤悬岂能久。堤不能久田升科,所犯更是成堤后。不知议筑东湖人,曾筹及此深长否?”结尾充满了对现实的鞭挞和对劳苦大众的同情。《筑堤行》不愧是一首反映宁德社会历史风貌的史诗性作品,朱维干先生在《福建史稿》中也有类似的记述。

道光二十六年(1846),福州人刘家谋到宁德任教谕。随着他与好友谢章铤、黄宗彝的到来,蕉城的诗词创作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刘家谋(1813-1853年),字仲为,又字芑川,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举人,后任宁德、台湾教谕。所到之处,努力收集掌故,在宁德期间,著《鹤场漫录》2卷。谢章铤(1820-1903),字枚如,祖籍长乐,光绪三年(1877年)进士,署内阁中书,后主江西白鹿洞书院。福州致用书院设立后,他任山长达十六年,培养了大批人才。黄宗彝初名熥,学肖岩,双字圣漠,号左鼓右旗人,侯官(今福州)人,博览全书,精通文字学,著有《方言古音考》八卷;后喜填词,有《婆梭词》一卷传出。他是藏书家,藏书印有“古闽黄肖岩图籍印”“闽南黄熥肖岩图籍”“左鼓右旗山人”等;他还是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的老师。这三人都是福州近代文坛的著名人物。

道光二十八年(1848),谢章铤受刘家谋邀请,来宁德为其课子,黄宗彝亦受邀前来依附。刘家谋所任的教谕本是职务清闲的小官,专管教化和训诲全县秀才。当时学宫中聚集的都是成绩优异、学识渊博的生员,除了日常讲习儒家经典,在刘家谋、谢章铤、黄宗彝的倡导下,县学里还成立了一个诗社,成员除他们三人外,还有郑承芳、崔挺新、蔡明绅、郑思诏、郑大铨、蔡宗健等七人。

同年的四月十四,郑承芳趁着一轮明月,邀谢章铤等人泛舟东湖。这时湖面上月明如昼,波光如镜,万籁俱寂,夜色怡人。颇有苏东坡《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之境界。谢章铤陶醉其间,心旷神怡。当他联想到历代地方官均未能将东湖围筑成功,造福于民时,心中顿时又涌上一丝酸楚。次日,他意犹未尽,便让擅画山水的蔡明绅画了一幅《东湖醉月图》,一时题款者甚众,计有数十首之多。后来刊印成册,取名《东湖醉月集》。谢章铤对东湖情有独钟,他当仁不让,在图上题了一首七言古风《题〈东湖醉月图〉为蔡笏山作》:

世间万物皆尘烟,人生难得是少年。

少年不乐亦何意,看取青山在眼前。

江山万里摇孤月,月华照水明复没。

散发狂歌泣鬼神,屡持宝剑望天阙。

湖田可耕迹已芫,潮痕来去终模糊。

即此忆悟盈亏理,伤今吊古胡为乎?

群不见鹤岭之南酒屿北,十万蛟鼋天昏黑。

蔡侯静者识此意,写到生绡断肠色。

云黯黯兮风萧萧,树飒飒兮嘀鸱鴞。

十洲三岛不可以,径到仙人浩荡难。

为招安能嘀鸱鴞,手弄海波吹玉箫。

谢章铤打破了以往题山水画诗的常规,通过细腻的手法,描绘了东湖决堤后地广人稀的荒凉情景。在他的另一首古风《题〈东湖醉月图〉》里,曾这样写道:“君不见长江以南岁屡饥,骨肉痛苦委路歧。荒田草秽巢枭鸱,大官无计医疮痍。”矛头直指封建统治阶级治政无能,不愧为大家手笔。在诗后还注有“宁本瘠地,失此百亩,岂小事乎”之叹。谢章铤在蕉城期间,留下了《宁德寓诗》《宁德寓词》两部作品,为东湖则留下了三篇诗作。

据目前所知,清代的文人墨客共为东湖留下了十二首诗,一首词。

民国元年(1912),位于东湖东岸的漳湾蓝田痒生吴熙珍(字宝臣)在修纂族谱时,为家乡蓝田评定了芦坂春耕、蓝田晚渡、东湖帆影、南泽渔灯、文塔浮云、津亭听雨、虎山夕照、蛇岛秋涛八景。这所谓的八景,如众星捧月般地环绕在东湖沿岸,构成了东湖的美丽景致,吴熙珍还兴致勃勃地为各个景观配诗。不久,吴的好友六都周作翰(1853-1928,字以香,号墨卿,光绪痒生)、廉坑王大韶(1853-1918,字闻石,光绪廪生,民国时任宁德自治研究所主讲,蕉城“留云诗社”社员)也兴致勃勃地续了二十四首(周八首,王十六首)。兹引数首如下以作为本文的结尾:

东湖帆影

平湖风定雨初晴,一片清光两岸平。最好绿杨堤上望,帆樯历乱镜中行。(吴熙珍)

水与长天一色秋,放船人似镜中游。乘风披拂缘何物,好趁晴曛映蜃楼。(王大韶)

笑指东湖东又东,布帆无数挂秋风。飞来几点桅樯影,都在长江夕照中。(周作翰)

蛇岛秋涛

金风吹涌浪头高,重叠银山吼巨鳌。安得水犀三万弩,秋深蛇岛射洪涛。(吴熙珍)

虎山夕照

岩壁回环似转头,未衔落日恋林楸。残霞断霭遥相应,点缀仄径影朦胧。(王大韶)

津亭听雨

万籁萧萧自有声,津亭何必耳倾听。分明喜得今朝雨,好做甘霖济物情。(周作翰)

注释:

[1]见乾隆版《宁德县志》卷《舆地》。

[2]见乾隆版《宁德县志》卷三《秩官·政绩·李泽民》

[3]见乾隆版《宁德县志》卷八《舆地·山川·东陂》

[4]见乾隆版《宁德县志》卷八《人物·烈女·守节》

[5]见乾隆版《宁德县志》卷七《人物·选举·乡贡》

[6]朱维干《福建史稿》说:“宁德县有东湖,宋代淳熙九年,筑有海堤,长二百余丈,到了明代中叶,沦为废迹。从乾隆十三年至十七年,拨出七万余两白银,以建筑新堤。到了十九年,完全被海潮冲倒,岂不是因负责修堤的三任知县,相继偷工减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