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竞争力及相关理论

城市竞争力及相关理论

时间:2023-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 城市地位理论与指标设计对不同城市的城市地位进行比较研究有很多的方法和标准。发展轴2,是城市与区域竞争理论的研究领域,是一种“块”的发展,目前在理论发展上正在逐步完善。波特的研究在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引起很大反响,推动了竞争力研究向更多国家和更广泛的领域扩展。
城市竞争力及相关理论_宁波在长三角发展中的地位演进及提升研究

第二章 城市地位理论与指标设计

对不同城市的城市地位进行比较研究有很多的方法和标准。从总体看,其背后的理论脉络有两个方向:一是城市竞争力理论;二是城市现代化理论。梳理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国内外的学者都从其研究立场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城市竞争力模型与城市现代指标体系。就宁波而言,现有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宁波的城市地位状况评估和研判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是由于对理论内涵理解的差异,以及选择评价指标、研究方法不同,使得研究结果呈现较大偏差及不一致,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的结论,从而在客观上造成国内外对宁波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地位的看法不一,宁波的城市地位、形象、特色趋于模糊。因此,我们拟把长三角区域竞合发展与宁波城市地位紧密结合起来,着眼于宁波在长三角区域的地位变化和城市竞争力变迁的动态比较,在现有理论研究基础上,更全面地认识和科学地评价宁波城市地位。

国内外竞争力理论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兴起。这一时期,竞争力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研究上,主要是以比较经济实力为主,包括反映工业经济活动、自然资源等作为基本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更加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作用,随之综合竞争力、综合实力相关的主题逐步成为研究和评价的热点。研究领域也逐步从产业(企业)、国家扩展到中观领域——城市(区域),研究体系逐步完善。

从竞争力理论体系的总体发展情况看,存在两条发展轴,如图2-1所示。

图2-1 竞争力基本脉络

发展轴1,是以迈克尔•波特的企业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为理论基础,呈现“条”的发展,下一层对上一层的支撑作用较明显,上下层联系密切。

发展轴2,是城市与区域竞争理论的研究领域,是一种“块”的发展,目前在理论发展上正在逐步完善。

(一)产业(企业)竞争力研究

20世纪80年代是竞争力研究的兴起阶段。在经济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日益扩展的背景下,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在产业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由政府推动开展竞争力研究。1978年美国白宫和参议院要求美国技术评价局(Office Technology Assessment)进行美国竞争力研究。1983年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被任命为里根总统的产业竞争委员会委员,开始引发美国的竞争力讨论。日本和欧洲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了国际竞争力研究,如日本从1983年开始,由通产省组成了对美国和日本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的课题组;英国、德国也分别于1983年和1985年成立专门的课题组进行竞争力比较研究。在学术界,总部设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于1980年开始进行工业化国家竞争指数排名。从1985年开始,该组织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合作每年出版《世界竞争力年鉴》,对工业化国家和重要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波特于1980年、1985年和1990年先后发表了其竞争力研究成果,即《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系统提出自己的竞争优势理论,并将竞争力的研究由产业和企业层次推广到区域、国家层次。波特的研究在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引起很大反响,推动了竞争力研究向更多国家和更广泛的领域扩展。

(二)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全面反映和评价某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方法和体系。对于国际竞争力的理解,不同的思想流派看法不一,大致归纳起来有新古典经济学、经济历史学、发展经济学、企业经济学、实业界、世界经济论坛(WEF)、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等不同观点。回顾20多年的发展历程,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从1980年创立开始到目前为止的发展可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主要是以比较经济竞争实力为主,反映工业经济活动、自然资源等作为基本内容。评价指标往往是硬指标,而且指标体系比较庞大,指标间关系松散,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工业化国家。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竞争力理论和评价方法基本确立,并逐步发展完善。这主要体现在国际竞争力概念、评价原则、软指标的世界范围调查。在实践上把国际竞争力评价从工业化国家逐步扩展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经济国家在内的整个世界范围,使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真正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竞争信息平台。第三阶段是从2001开始,国际竞争力理论获得的新发展。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促进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创新体系的形成,以及社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创新能力等新的竞争力结构的形成。

1.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迈克尔•波特领导的研究小组对10个国家的100个行业进行了考察,旨在解释为什么一个国家能够在某一行业取得国际性成功。在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建立国家竞争力模型。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内部竞争环境可以促成或阻碍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主要有四大因素:要素禀赋,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公司的策略、结构和竞争。同时他认为,政府行为和机遇对上述四大因素有重大影响。波特以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来体现国家竞争力水平,有其积极意义。但是,国家竞争力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而且体现在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

2.世界经济论坛(WEF)对国际竞争力比较的研究

WEF所定义的竞争力是“决定一国生产率水平(进而是决定一个经济体所能达到的繁荣程度)的一整套要素、政策和制度”(《全球竞争力报告2005—2006》)。他们认为,国家竞争力所涉及的领域是否广泛,除了宏观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其重要程度也有差异,并且不同因素的重要性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以及受到全球化力量的影响。

WEF评比全球竞争力的重要特点是,关注参评经济体未来5~8年的经济增长前景和变化趋势。WEF通常采用两组指标构成评价体系。

成长竞争力指数(Growth Competitiveness Index,GCI),是全球竞争力排名的主要指标,直接构成全球竞争力排名结果。这一指数从中长期推动经济增长的可变因素层面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指数、公共制度指数、技术指数等子项。

商业竞争力指数(Business Competitiveness Index,BCI),是弥补GCI不足的辅助指标,其评比结果不影响全球竞争力排名,旨在对微观层面改进效率和生产率提供参照。这一指数反映企业当前生产率和经济体的资源存量有效利用情况,重点关注决定生产率和竞争力可持续水平的基本微观经济因素,包括公司运营与战略和经济体商业环境质量等子项。

3.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研究

IMD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一国或一个企业在全球市场上较之竞争对手获得更多财富的能力,或者一个国家在其特有的经济与社会结构里,依靠自然资源禀赋以创造附加值,或者着重于改善国内经济环境条件以吸引国外投资,创造并提高附加值、增加一国财富的能力。IMD强调国家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二者的互补关系,比较注重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经济实力,即各国目前创造财富的能力,属于存量概念。其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八大要素(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政府、金融、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与技术、人力资源)、40个领域、224个指标。

目前竞争力研究没有统一的评价模型和测量指标体系。在国际上,关于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分析范式、理论前提、表现形式、影响因素及测量方法,尚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即使是WEF和IMD,也在不断调整竞争力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不同的理论有各自的研究视角,这都为对城市的研究提供启示。在对城市以及区域的研究过程中,许多研究方法的立足点,包括指标体系的建立,仍是以国家竞争力的研究成果为依据的。

(三)区域竞争力研究

区域竞争力是介于国家竞争力和城市竞争力之间的研究领域,因此,区域竞争力的研究既是相对独立的一个方面,又是与国家竞争力、城市竞争力相联系的研究范畴。由于区域竞争力的研究目前尚未形成独立的系统,大多是运用区域经济学理论从大区域的角度出发,讨论如何提升区域竞争力、创造竞争优势,为本区域的发展争取资源,在区域中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目前,区域竞争力的研究,包括指标体系的建立,仍与国家竞争力的研究比较接近,因此,我们可以将区域竞争力归结为国家竞争力的一个方面。

由于区域竞争力研究是以区域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不可避免地侧重于经济结构转变的区域性特征,主要从区位、空间结构、集聚经济、地域综合体、产业布局等方面揭示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国内发展看,由于我国行政区划的特点,在研究区域竞争力时,往往把研究对象锁定为行政区域范围。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群的竞争力逐步成为研究热点。因此,国内区域的研究又主要集中在大都市圈、城市群之间要素的比较等。指标体系也逐渐从侧重经济发展扩展到社会、生态等不同层面。区域竞争力的研究方兴未艾,如何将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与区域经济学理论紧密结合起来研究这一问题,存在广泛的空间。

(四)城市竞争力研究

不同学者都从其研究立场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城市竞争力模型。不同的理论既有相似点,又有各自特色。

1.彼得•卡尔•科拉索的研究

美国巴克内尔大学的彼得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致力于城市竞争力研究。彼得认为城市竞争力是城市创造财富、提高收入的能力。他认为,由于城市竞争力没有直接被测量分析的性质,人们只能通过它投下的影子来估计质和量。他提出显示性和解释性相结合的分析框架。认为城市竞争力由制造业增加值、商品零售额、商业服务收入体现出来。即城市竞争力=F(制造业增加值,商业零售额、商业服务收入)。在假设城市发展和城市竞争力高度相关的前提下,参考现代增长理论,选择一套解释城市发展的变量,得到城市竞争力的分析框架,即城市综合竞争力=F(经济因素,战略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包括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区位、经济结构和城市环境;战略要素包括政府效率、城市战略、公私部门合作和制度灵活性。彼得采用判断分析方法,对显示性框架进行分析,得出城市竞争力的得分与排名,再运用回归分析法得到解释性框架的具体模型。

2.伊恩•勃格的研究

英国的伊恩•勃格认为城市竞争力是在自由和公平的市场环境下,城市生产好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国际市场,同时长期提升居民收入的能力。他认为,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经济表现。他综合了有关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评价方式,将城市竞争资本和潜在竞争结果两者结合起来分析城市竞争力。他提出城市绩效的投入(结构趋势、宏观影响、公司特质、贸易环境、创新和学习能力)和产出(就业率和生产所决定的具体生活水平)的关系,将城市竞争力的显性要素和决定要素的分析结合。

3.道格拉斯•韦伯斯特的研究

美国斯坦福大学道格拉斯•韦伯斯特认为,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能够生产和销售比其他城市更好的产品的能力,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经济全球化使得国家政策和社会经济状况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他将决定城市竞争力的要素划分为四个方面,包括经济结构、区域性禀赋、人力资源和制度环境。其中,经济结构是竞争力的焦点,属于这方面的关键性要素有经济成分、生产率、产出和附加值、国内外投资。区域性禀赋是专属一个特定区域、基本上不转移的地区性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基础设施、自然环境等。人力资源是指技能水平、适用性和劳动力成本。人力资源的价值依赖于其所在的环境。制度环境是指企业文化、管理框架、政策导向和网络行为倾向。

4.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的研究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认为城市中的政府、企业、居民是城市竞争的主体,在城市的竞争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城市竞争力应该包含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四方面的内容。城市竞争力体现的是城市的经营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开放能力、聚集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竞争力不仅应该包含了城市综合力,而且应该包含资源潜力、经济活力及成长能力,是规模(总量)、效率(均量)、增长(动态发展量)的统一。2007年的《GN中国城市整体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综合实力竞争力、产业竞争力、财政金融竞争力、商业贸易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社会体制竞争力、环境/资源/区位竞争力、人力资本教育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和文化形象竞争力在内的10个一级指标、50个二级指标、215个三级指标构成。该研究的数据资料,来源于研究会对各城市政府工作报告、统计公报、城市行政首脑述职报告、媒体信息的收集分析,并尽力参考权威的国家统计报告(其中港、澳、台相关统计年鉴中与大陆统计口径的差异,以大陆统计口径为标准作了适当的调整和估算)、各界专家评价和普遍的问卷调查(通过设计一组可操作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取得原始资料,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运用模糊综合判断法来获取资料)。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并求得最终的评价结果。

5.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的研究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认为,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的城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与其他城市比较,在要素流动过程中抗衡甚至超越现实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以实现城市价值所具有的各种竞争优势的系统合力。他们认为,研究比较城市竞争力的核心主要是比较由城市实力为基础的城市核心能力。从市场微观角度看,城市竞争力就是城市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首先必须占有资源和要素,并且占有更多的优势要素和资源,因此,城市竞争力的竞争优势与占有、配置生产要素和资源的能力呈正相关。竞争力的本质体现为市场化占有、配置和利用生产要素权力的大小。竞争力弱,市场化配置资源和要素的权力就小;竞争力强,市场化配置资源和要素的权力就大。

依据国际竞争力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建立了基于中国城市的“城市价值链模型”。模型认为,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取决于其价值活动和价值流,两者合称价值链。价值活动是城市价值创造过程中实现其价值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城市实力系统、城市能力系统、城市活力系统、城市潜力系统和城市魅力系统。价值流是指城市以相应的平台(基础平台、操作平台、服务平台)和条件(政策体制、政府管理、市场秩序、社会文化)吸引区外物资、资本、技术、人力、信息、服务等资源要素向区内集聚,通过各种资源要素的重组、整合来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升级和扩充,并将扩大竞争优势和向周边和外界扩张和辐射。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设计的中国城市竞争力评价系统由城市实力系统、城市能力系统、城市活力系统、城市潜力系统和城市魅力系统五个层面构成,共设置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140个(该指标体系的一、二级指标见表2-1)。他们认为,城市实力系统主要是对城市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实力的全面评价,揭示出城市的经济地位和竞争基础。城市能力系统反映了城市集聚、辐射、流通、增长等方面的核心能力,揭示出城市发展的速度与程度、竞争产生对抗效果的水平、作用强度和获得竞争的概率。城市活力系统反映了城市有效利用资源的能力,揭示了城市各要素和资源的活跃性、开放性以及相关约束的合理性,并综合体现为城市运行和发展的效率。城市潜力系统反映了城市在未来或潜在竞争中能够夺取、控制制高点所需的要素支持的完备程度,提示了城市实现生存平台的跨越和生存模式的革新,获得城市再生和更高层次新生的后发优势。城市魅力系统是推动城市快速发展的加速器,是现代城市的灵魂。城市魅力的功能在于对外界施加强烈的影响力,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充满迷人的亲和力,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对城市发展具有乘数效应。

表2-1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6.中国社科院的研究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倪鹏飞博士主编的《城市竞争力报告》,是近年来在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方面有一定影响的系列专著。倪鹏飞认为,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倪鹏飞认为城市价值收益的获得取决于城市创造价值的能力,取决于竞争力。城市竞争力可以从显示性框架和解释性框架两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

显示性框架:城市综合竞争力=F(综合市场占有率,综合长期经济增长率,综合人均GDP,综合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解释性框架:倪鹏飞认为城市竞争力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表达与解释,因此,可以包含多个解释性指标体系。《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主要采用“弓弦箭”模型,来建立解释性指标体系。而《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4》采用“飞轮”模型,来建立解释性指标体系。这之后,在不同年份轮流使用“弓弦箭”模型和“飞轮”模型,也就是说从不同角度来解释城市竞争力。

“弓弦箭”模型:在这一框架内,把硬力比作弓、软力比作弦、城市产业比作箭,建立了城市竞争力评价的“弓弦箭”模型。城市综合竞争力=F(硬竞争力,软竞争力);硬竞争力=人才竞争力+资本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区位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结构竞争力;软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制度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企业管理竞争力+开放竞争力。

“飞轮”模型,主要是从主体和环境的角度考察城市竞争力,他认为城市竞争力,从里到外,是人才本体竞争力、企业本体竞争力、产业本体竞争力、公共部门竞争力、生活环境竞争力、商务环境竞争力、创新环境竞争力和社会环境竞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城市综合竞争力=F(人才本体竞争力,企业本体竞争力,产业本体竞争力,公共部门竞争力,生活环境竞争力,商务环境竞争力,创新环境竞争力,社会环境竞争力)

上述两个模型都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城市综合和分项竞争力指数,对城市竞争力进行测定;同时采用洛斯-阿拉莫斯金融分析小组新开发的模糊曲线分析法计算分析各分项竞争力和各要素对综合竞争力的贡献弹性和相关性系数,对城市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计量检验。

7.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中心提出城市聚集和扩散能力的强弱集中反映了城市综合竞争力。他们认为,由于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的关键是城市经济的集聚和扩散功能,因此,指标体系的设置主要从集聚和扩散功能上着手,并把城市综合竞争力划分为总量、质量和流量三个一级指标。其中:(1)总量指标主要突出体现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实际生产能力及发展状况。总量是城市经济持续发展和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也是城市经济发挥集聚和扩散功能的基础。(2)质量指标反映城市经济的发展质量和社会经济的“健康”状况,质量是决定城市综合竞争力强弱的主要因素。(3)流量指标体现出城市经济集聚和扩散功能的发挥程度,反映各城市在GDP流量规模、资本、技术、人力资源、对外开放、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集聚和扩散能力。流量是总量和质量的综合体现,只有总量和质量的相互协调,整体水平高,才能真正提高流量规模。

该研究设计一共包含三个一级指标,下分列14个二级指标和79个三级指标(见表2-2)。该研究采取主观赋权法,对三个一级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具体为总量指标占30%、质量指标和流量指标各占35%。在数据处理上,以上海1995年的数据为100,然后以此为基准,分别计算各城市的相关数据。

表2-2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8.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宁越敏认为,城市竞争力是指城市在社会、经济结构、价值观、文化、制度政策等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创造和维持一个城市自身发展在其从属的大区域中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使城市经济获得持续增长的能力。该研究认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是城市竞争力的基础,不仅反映了城市竞争发展的现状水平和所处的阶段,而且也预示着未来城市参与整个区域竞争所具备的能力。产业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之一。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载体,也是参与区域竞争的基本前提和保证。国民素质是科技进步和竞争力提升依靠高素质的人才来推动,国民素质能力是城市竞争力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良好的环境质量不但是创建宜居城市的必要条件,而且对吸引人才、吸引外资也具有重要作用。经济综合实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科技竞争力是构成城市竞争力模型的核心因素,并且受金融环境、政府作用。基础设施、国民素质、对外对内开放程度、城市环境质量等基础和环境因素的支撑,其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3)。

表2-3 宁越敏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五)总体评述

总体而言,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尚无一种统一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和测度指标体系。当前的研究在城市竞争力定义、分析范式、理论前提、分析框架、表现形式、影响因素以及测量方法上,都表述不一。这一方面说明竞争力评价研究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另一方面也说明竞争力评价研究还缺乏成熟的理论,该研究还在不断探索之中。我们认为,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集聚资源、创造财富、对外部地区产生辐射作用,实现城市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这一定义出发,城市竞争力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一是从总体来看,城市竞争力是相对的,只有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才有实际意义,一个城市比另外一个城市竞争力强,表明这个城市发展得更好,更有活力;反之,则表明这个城市发展相对落后。

二是从时间序列看,城市竞争力的强弱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城市目前竞争力强,不代表它今后也同样强,随着时间推移,它的竞争力可能更强、更弱或不变。

三是从影响因子看,城市竞争力由多个因子决定。总体竞争力强,不代表每一个因子的竞争力都强,总体竞争力弱的城市可能在某一方面存在优势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