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化”是“文治教化”之意。其中“文”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道德、礼乐、典章制度;“化”指感化、教化。合起来是指用一定的道德、礼乐教化民众。
“文化”的英文是culture,这个词源于拉丁语,原意为耕耘、耕作,有人类对自然界的开拓之意。到了文艺复兴时代,人们将农业、手工业、商业、教育等活动都归入了文化范畴,认为凡是与自然状态、天然状态相对立的都属于文化现象。
社会学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并享有的一切知识、思想、价值观和物质财富。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文化的构成要素很多。由于文化涵盖了整个社会生活,所以,社会生活中每一件事物与现象都是文化要素的具体表现形式,这是不可计数的。因此,我们只能捡其要者,将文化要素归纳为以下几种:
1.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和事物以及选择合意目标的准则,是社会成员关于善良、正确、称心合意等的共同看法。价值观念存在于人的内心,具有内隐性,并通过态度和行为表现出来。它决定人们赞赏什么,追求什么,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还体现在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产品之中,产品的种类、用途和式样,无不反映着创造者的价值观念。
2.语言和符号
在人类的交往中,语言和符号不仅起着沟通的作用,还是人类文化积淀和贮存的手段。比如,在大多数社会中,握手代表友谊、礼貌和尊重,中指戴戒指代表了已婚。通过符号我们进行着符号互动,一个微笑和一个眉头,都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并导致不同的回应。所以,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认为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符号,是“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1]。人类只有借助语言和符号才能沟通,只有沟通才能创造文化;而文化也只有通过语言和符号才能反映和传授。能够使用语言和符号从事生产和社会活动,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是人类特有的属性。
3.社会规范(包含制度)
社会规范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它包括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也包括明文规定的法律条文和规章制度,它限定人们在特定的社会情景下“应该”怎样待人接物、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各种社会规范互相联系、相互渗透、互为补充,共同调整着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规定着人们活动的方向、方法和式样。
要了解一个社会或群体的文化,往往是先从认识规范开始的。比如,在日本,遗产的分割实行长子继承制,在中国则实行均分制。这样的遗产分割制度,有助于我们认识为什么日本能够在近代积聚起相当的社会财富,发展出资本主义,而中国分散的小额家庭财产则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发育。又比如,家庭里的卫生间,在没有人使用的情况下,在西欧和北美总是开着的,而在中国城市家庭中多是关着的。因为,在西方人的观念中,卫生间是干净、清洁、卫生的,而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眼里,卫生间是脏的、不洁的。
4.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
社会关系是各种文化要素产生的基础,而生产关系又是社会关系的基础。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创造文化的基础。社会关系的确定要有组织保障。社会组织是保证各种社会关系运行的实体。家庭、工厂、学校、军队、教会和政府等都是这类实体。
5.物质产品
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为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而创造或加工改造过的产品,都属于物质文化。物质产品凝聚了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和价值观念,往往用以标志人类社会的历史时期,如石器时期、青铜器时期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