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行为,尤其是那些显然是非理性的并且往往带有破坏性的行为,历来是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非常感兴趣的问题。他们提出了很多理论观点来解释这种行为的机制和过程。下面,我们介绍几种较有代表性的理论。应该注意的是,某些理论只适用于一些特定的集合行为,并不是具有普遍性的集合行为理论,例如紧急规范理论就不能用来解释流行现象。
1.基本条件学说
美国社会学家N·J·斯梅尔塞在《集合行为理论》一书中,试图对集合行为进行综合解释。他认为,集合行为实质上是人们在受到威胁、紧张等压力的情况下,为改变自身的处境而进行的尝试。如时髦、狂热可视为是对无聊状况的反应;恐慌是对威胁状况的反应;骚乱是对紧张和不满状况的反应。集合行为的发生有六个“必要且充分”的条件(参见上述引发集合行为的原因分析)。
2.模仿理论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G·塔尔德在《模仿律》一书中,试图用“模仿”来解释集合行为的一致性。社会学家勒朋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都对模仿与集合行为的关系进行过深入分析。模仿论认为,当人们面临突发事件时,他们往往会处于丧失理智状态,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出现哭泣、吼叫、模仿等简单的初级行为。这时他们便会本能地彼此模仿,力求与在场的多数人的行为一致,由此导致集合行为的产生。
3.感染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集合行为是人们情绪感染的结果。法国社会学家G·勒朋在《乌合之众》一书中,认为集群的特征表现为有意识的人格已经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主导地位,情绪和观念的感染、暗示的影响使集群心理朝着某一方向发展,并具有将暗示的观念立即转变为行动的倾向。在集群中,个人的文明程度降低,理性思考和自我控制减弱甚至消失。在感染的作用下,个体会被一时的冲动所主宰,卷入非理性的狂乱之中。
4.紧急规范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集合行为虽然没有群体规范,但面临突发事件时,人们之间通过互动会产生一种“紧急规范”。紧急规范一旦产生,同样会对在场者形成规范压力,迫使他们去仿效和遵从,从而产生集合行为。比如在火灾发生后,大家可能都惊慌失措,不知该干什么。但只要有人提第一桶水来救火,这个行为就成为紧急规范,大家都会去提水救火。相反,如果有人第一个逃走,这也将成为紧急规范,大家同样会仿效,出现争先恐后的逃跑现象。汶川大地震中的“范跑跑”折射的就是这个道理。
5.匿名理论
匿名理论认为,在集合行为中个体之所以会做出他平时很少出现甚至根本没有做过的越轨行为,是因为他处于匿名地位。人处于匿名时,没有明显的个人标志,不必承担破坏规范的后果,由此而产生责任分散的心理,同时,匿名状态也会使人的群体遵从性降低,这两个因素都会降低人的社会约束力,使他容易从事越轨行为。事实上,人在破坏规范时往往想使自己处在匿名状态,如强盗作案时要戴上面具,诬陷者写诽谤信时不署名或署上假名。
6.控制转让理论
上面的几种理论都把集合行为视作非理性行为,把其参与者视作违反常规、情绪冲动的非理性行动者。控制转让理论的创始人科尔曼却不同意这种分析。他认为,正常情况下,每个行动者都控制着自己的行动,而在集合行为中,行动者已经把对自身行动的控制转让给他人。这种控制转让并不是一时冲动的感情用事,不是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而是理性行动者采取的有目的的明确行动。当人们认为保持自主地位所付出的代价超过所获利益时,他们就可能将控制转让给他人。控制转让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效益。大多数成员转让控制并非必然导致恐慌或聚众生事,也有可能导致某种秩序井然的活动,转让控制的结果如何取决于接受转让的行动者最初采取的行动。如果接受转让者控制不了形势,就可能出现集合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