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人口变化表现

城市人口变化表现

时间:2023-03-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是一种主要由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组成的、规模较大、结构较复杂的地域社会共同体。城市化又称都市化,是指“社会经济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都市型转化的过程”[2]。有人将农村产生剩余劳动力并希望转移,城市因工业发展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推动城市化发展的理论解释称为“推拉理论”。随着集中过程的进行,城市内部不断发生着一种分化与分隔的结构变化。“专门化”系指城市范围
城市化_社会学概论

城市是一种主要由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组成的、规模较大、结构较复杂的地域社会共同体。城市化又称都市化,是指“社会经济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都市型转化的过程”[2]。一般学者都将城市化看做是一个过程,既包括人口集中的过程,也包括生活方式传播的过程。人口集中,表现为越来越多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使得城市人口相对于整个地区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生活方式的传播,表现为城市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道德规范、闲暇娱乐方式等不断影响农村地区,吸引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并逐步接受城市的生活方式。

1.城市化的动力

(1)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实质是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向商品制造业在生产总量中的比重日益增长的经济转变过程。一方面,近现代工业要求便捷的交通、运输和商业服务,而只有城市才具备这些条件,所以,近现代大工业多聚集于城市,这导致了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另一方面,工业化是以农业的较大发展为基础的,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不但进一步提出改善生产工具的要求,而且还产生出剩余劳动力。一般说来,这些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在于非农产业,工业自然是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领域。这样,工业化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有人将农村产生剩余劳动力并希望转移,城市因工业发展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推动城市化发展的理论解释称为“推拉理论”。

(2)机构的膨胀及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复杂化,加强社会管理成为必然的要求。与此相适应,政府部门和其他行政管理机构也不断膨胀起来,这就需要更多公务员及其他类型的行政人员,其中一部分间接地来自农村。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业的发展也居于重要位置,需要更多的人员加入其中,这也是农村居民进入城市的重要途径。

(3)城乡差别的使然。城市优于农村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吸引着农村居民,当农村居民具有进入城市的能力时,城市的扩展就是必然的了。一般说来,城市中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丰富的文化生活和大量新事物的不断出现作为一种文明,对农村青年人有强大的吸引力。这使得农村青年渴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同时,城市中较多的发展机会也对农村青年很有诱惑力。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在进入城市的农村人中,青年占绝大多数,不论在我国还是在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是如此。在我国,制度化的城乡差别极大地强化着农村人进入城市并成为城市居民的愿望。

(4)城市的中心作用。近现代以来,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中心,在国家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际上,现代国家的发达程度与该国城市的发展程度有直接的关联,这是与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相联系的。在现代社会,国家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发明和生产与城市的发展有直接的联系。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也对农村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正是因此,各国都特别注重城市的发展,并制定有利于城市发展的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城市化进程。

2.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城市的空间结构是指城市人口及其活动场所在空间地域上有条理的分布而形成的格局。城市空间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1)集中。任何城市都是集中过程的产物。伴随这一过程,人口及其活动聚集到特定地域。当今世界最大的城市集中区有墨西哥城、纽约、东京、里约热内卢、上海等。在一定条件下,人口及其活动的集中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优越性。一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便于生产协作、配套和专业分工,便于利用公共资源,便于土地的集约使用等。二是可以降低流通费用。产、供、销等活动的集中减少了远程运输,缩短了流通时间,方便了原料供应和商品上市。三是便于融资,一个大的工商业中心,同时也就是一个大的金融中心,借贷和结算均极方便。四是便于提高管理效率。在城市可以方便地选拔和使用优秀管理人才,采用先进管理方法和技术。

(2)分散。这是和集中相反的一种城市生态过程。伴随这一过程,城市人口及其活动分散到了郊区乃至远郊。导致分散过程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在于:随着集中过程的持续进行,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聚集程度越来越高,“物极必反”,集中所带来的各种优越性正在逐渐走向其反面。一是人口及活动的高度集聚,市区地价不断上升,中心商业区的地价更是高得惊人,导致企业生产、流通成本的上升。二是集中带来了交通拥挤、堵塞,交通事故经常发生。三是人口和企业的过度集中恶化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四是人口及其活动的过度集中导致城市居民的生存空间变得拥挤不堪。五是人口及其活动的高度集中还带来了严重的失业、犯罪等问题。上述各种问题的出现,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集中所带来的经济、社会优越性。在这种情况下,对市区过密的人口及其活动加以分散就显得有必要了。

当然,分散过程得以发生,还需具备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从西方发达国家来看,分散过程发生时,这些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已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不少城市居民生活比较富裕,具备了到郊外购置舒适、宽敞的独家住宅的能力;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宏观调节能力加强,能够对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以必要的调节;交通、通讯等设施的现代化方便了郊外与市区的联系等等。这样,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起,以“郊区化”为标志的分散过程在发达国家首先发生。随着市区人口的分散,工商企业等也不断向郊外转移。

(3)生态隔离和专门化。随着集中过程的进行,城市内部不断发生着一种分化与分隔的结构变化。城市生态学把城市里各人口集团的分隔过程叫生态隔离。城市居民由于种族、宗教、职业、生活习惯、文化水准、财富等等差异,相类似的各集聚于一特定地区,与其他地区彼此分开,关系比较疏远,有的甚至存有歧视或敌对的态度。美国的一般大城市,由于人口的来源极其复杂,隔离的现象相当普遍,尤以白人与黑人的分隔严重。其他如“中国城”或“唐人街”、“小西西里”(意大利移民聚居区)及“俄罗斯城”等,也是明显的人口分隔的例子。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天津、武汉、广州等,1949年前各有一些外国人集居的地区,这也是人口分隔的现象。

“专门化”系指城市范围内某些特定地区被限于或集中了某种专业用途或特殊活动的现象。现代城市常有商业区、工业区、文化区、娱乐区、行政区等的划分,这即是明显地指定城市土地的各种专业用途。城市生态学发现,伴随专门化过程,商业区日益集中于地价最高的区域,大银行、日用品商店、百货公司、大旅社等位居地价最高的地段,而且中心商业区地界明显。而早期那些经济力量较弱的公用事业则被迫退居不太繁华、地价较低的地区。工厂企业组成的工业区一般群集于铁路、公路或水路运输线旁等等。互有联系的行业都比较靠近。如在商业区,小零售店总位于大百货公司附近;而在娱乐区内,剧院和饭馆总云集在一起。

(4)侵入和承继。“侵入”是指一种人口集团或专门活动进入另一种人口集团或专门活动集中地域的过程。侵入过程是所有城市生态过程中最普遍的一种,只有某些未曾发生变化的城市才没有经验到或受到其影响。一种不同的人口团体或专门活动对一个地区的侵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过各种阶段,这个过程有时很长。在开始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各种阻力、抵制,这种阻力和抵制既来自原先占有该地区的人口团体,也来自法律的或政策的限制,还有原先存在的土地使用类型的惯性等。北京市的海淀区原先大多为乡村及农田,后来随着大批高校、科研单位等的建立或迁入,以及配套的住宅、公寓、旅馆、商店的陆续建立,使该地区已成为闻名中外的文化区。但迄今为止,尚有若干零星地区仍保持着农田及乡村状态。这表明了一定的抵抗力——原先土地使用类型惯性的存在。不过,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这些乡村及农田终究将被别的用途所取代。

“承继”过程是继侵入过程的不断发生而出现的。随着一种新的人口团体或专门活动不断侵入另一种人口团体或专门活动的地域,当这种新的人口团体或专门活动逐步取代原先的人口团体或专门活动而在该地区居于主体地位时,承继的过程也就出现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情况的变化,已承继的地区将来又可能为别的人口团体或专门活动所侵入。所以侵入和承继这两个生态过程在城市地区,尤其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时期,常处于一种循环交替的过程之中。

应当指出,社会学家所揭示的各种城市生态过程,主要是以欧美国家特别是以美国为蓝本的,而这些国家的城市结构及变迁的情形未必和其他国家完全相同。在中国,由于社会主义的性质所决定,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变动有着自己的特点。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城市就不存在社会阶层的区位隔离现象与过程。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才开始显露出一些社会阶层区位隔离的萌芽,如在北京,“新的流动人口和高收入的暴发户正在重构城市社会阶层,并且通过社会空间分隔影响城市的空间结构。新流动人口倾向于集中居住在那些拥有过剩廉价房屋出租的城市边缘地带,木樨园附近的浙江村已经成为较大的新的贫民窟地区;而在亚运村以北到小汤山之间的京汤路沿线新建的别墅区正在形成新的富裕阶层集中的居住区。”[3]不过,即使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情况下,我国的城市结构也不可能完全自发地形成与变化。虽然必须遵循城市结构演变的客观规律,但政府在这一过程中保持适度的宏观调控还是必要的,这将避免一些可预见的消极影响。

3.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

工业化、城市化不仅引起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而且引起社会、文化及生活方式的变革。

(1)城市人口规模大、密度高。现代城市是大量人口的集聚地,目前全世界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城市已达数十座,其中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城市近20座。大量的人口在有限的空间地域集聚,使城市的人口密度达到很高的程度。

(2)城市人口异质性强。城市社会分工发达,职业种类多,就业结构高度分化,造成城市人口在职业上的异质化;城市人口所从事的职业不同,收入亦不同,造成他们在财富上的异质化,花园别墅与贫民窟并存;城市人口接受教育程度不同,造成他们在科学文化素质上的异质化;城市人口来源不同,造成他们在社会背景上的异质化,其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与社会习俗等往往大相径庭。

(3)城市社会分工复杂,专业化程度高。现代城市有各种各样的分工,有不同的产业和职业。不同的职业一般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只有具备相应知识与技能的人方能胜任。为确保具有专门知识与技能的人和特定的工作岗位相结合,在现代城市,考试制度非常盛行。城市不仅分工细,且不同领域都集中了大量专门人才。这些人为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又成立了各种专业团体,如律师协会、教师协会、工程师协会等等。

(4)城市社会活动科层化。在现代城市,初级社会群体趋向衰落。邻里、街坊等在传统社会属于初级社群的群体形式在现代城市变得名存实亡。城市居民的工作乃至日常生活等各种活动一般与正式组织相联系,由其来安排与控制。这种组织也称科层组织,规模大、分工细,其运作按组织章程规定,特别注重形式化的程序。传统上依靠亲友、邻居便可解决的一些事务,如搬家,城市人一般选择形式化的组织——搬家公司。

(5)城市文化世俗化。“世俗化”是指一种文化、价值观脱离神学(传统社会思想体系)的束缚,转变为平民文化、价值观的过程,也是城市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世俗化使城市居民凡事讲求实效,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结果:①它使城市社会表现出巨大的创造力,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哲学以及其他人类光辉灿烂的智慧之花都首先在城市竞相开放,并结出累累硕果。②它使城市居民在社会评价上摈弃了传统的道德标准,往往以人们的实际能力与工作效果作为标准。这有利于鼓励人们勇于竞争,不断进取,自我实现;但也强化了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③它使城市居民具有选择性的价值观念,对与己无关的人或事,一般不作反应,或表现冷淡;只对与己有关的人或事作出反应。城市居民为人处世往往比较理智;有可能造成个人对社会的疏离感。这体现了城市社会关系的非人情性。

(6)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其具体表现为:①城市生活水平和质量高。一方面,城市居民收入水平较高,消费水平也比较高;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居民的文化素养高,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后,他们对满足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变得强烈。在其消费结构中,满足后一方面需要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②社会化程度高。城市社会活动节奏快,使得人们在生活服务上对社会的依赖性不断加强。现代城市社会服务业发达,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也加强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性。③开放性强。现代城市是一个开放的社区,其生活方式受外在影响也大。城市居民较少保守,求新求异意识强,在生活上更易于放弃旧的生活方式接受新的生活方式。④生活节奏快。从生产(工作)领域看,为了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效益,人们的工作节奏相当紧张;在生活领域,为满足自己多方面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人们的活动内容越来越复杂、丰富,业余时间的安排也更加紧凑。

(7)城市社会控制以正式手段为主,社会整合度低。现代城市规模大,人口构成复杂,宗教、传统、习俗、道德等非正式控制手段的作用日益削弱,而越来越依靠正式控制手段如规则、法律、法规、章程等。此外,以上所讨论的现代城市的一些基本特征,如科层化、世俗化、分工和专门化,使城市人比较理性,讲求实效,重视个人,以事为本。这一方面使个人独立性和自由度增强了;另一方面又使城市社会的团结力和整合度减弱,使社会秩序的维护变得复杂、困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