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丰富的少数民族文艺展演

丰富的少数民族文艺展演

时间:2023-03-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丰富的少数民族文艺展演1949年后,由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组织的各具规模的文艺汇演,成为促进民族间团结、发展民族文化事业的重要举措。少数民族文艺展演亦成为那一特定历史时期中唯一的、极具影响力的社会性艺术活动。正是由于1949年后政府对少数民族艺术的抢救、扶持、发展以及音乐界对各民族音乐理论研究的深入,方使少数民族文艺领域硕果累累,显示了这一时期多元文化相互共融的新局面。
丰富的少数民族文艺展演_华灯下的田野: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研究

六、丰富的少数民族文艺展演

1949年后,由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组织的各具规模的文艺汇演,成为促进民族间团结、发展民族文化事业的重要举措。少数民族文艺展演亦成为那一特定历史时期中唯一的、极具影响力的社会性艺术活动。

伴随着民族政策、文化政策的落实,各民族音乐艺术一改自生自灭、艰难生存的境遇,重获新生。古老的音乐品种被挖掘并得以复苏、发展。

“文革”前的17年,是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第一个春天,在挖掘、整理、发展、培养人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遵照中央“两条腿走路”的精神,通过音乐创作、举办会演、理论研讨等措施,为少数民族音乐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以说,1949年至1963年,是少数民族艺术活动最兴盛的时期,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全国的各类文艺汇演中:

1953年,“首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9个少数民族文艺工作者参加演出;

1956年,“首届全国音乐周”,14个民族参加展演;

1957年,“全国专业团体音乐舞蹈会演”,25个民族140多个节目表现了各民族生活内容;

1957年,“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28个少数民族代表团参演。

除全国性艺术汇演外,各地大大小小、规模不一的民族汇演也红红火火地展开。如:

1955年“广西僮族自治区首次民间文艺观摩汇演”;

1956年“西藏地区首次民间音乐舞蹈汇演”;

1957年“青海省第二届民族民间业余音乐舞蹈汇演大会”;

1959年被禁锢十几年的侗族“民族民间传统芦笙赛”恢复活动;

196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音乐舞蹈新老演员观摩会演”;

1963年“内蒙古首届二人台、二人转观摩会演”等等。

从这一系列民族盛会中,可以发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1949年后的十几年间以突飞猛进的势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它使从未登上大雅之堂的民间艺术,以不同于汉文化的鲜艳色彩呈现于历史舞台上,以至成为后来中国艺术品种中最富有特色的领域,展示出中国各民族音乐文化交流和多民族音乐文化融合的新局面。

而1964年的“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则把少数民族文艺展演推向了高潮,在这次的会演中,18个省、市、自治区的53个民族的600多人,出演250多个节目,130多场次,观众达17万多人次。空前的参与人数,可谓是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文化事业长足发展的一次大检阅,突出地展示了1949年后各民族群众性的文化艺术的辉煌成就,为那一时代指导艺术舞台“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化政策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注脚。

正是由于1949年后政府对少数民族艺术的抢救、扶持、发展以及音乐界对各民族音乐理论研究的深入,方使少数民族文艺领域硕果累累,显示了这一时期多元文化相互共融的新局面。在这一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由文化部和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于1964年11月26日至12月29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恰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了。

【注释】

[1]关纪新:《老舍民族心理刍说》,未刊稿。

[2]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斯大林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94页。

[4]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1991年,第605、743页。

[5]会演办公室编:《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简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民族事务委员会,1964年11月19日。

[6]萧梅:《中国大陆1900-1966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编年与个案》,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213页。

[7]伍国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8]同①,第222页。

[9]伍国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10]郝时远:《田野调查实录———民族调查回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