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论的产生与发展源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存在的紧张、冲突与对抗现象。冲突被认为是“人类历史最活跃的力量”[1]。作为当今社会两大主要理论,冲突论产生的时间要比功能主义理论稍微晚一些。如功能主义的先驱可以追溯至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而冲突论的先驱人物为卡尔·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格奥尔格·齐美尔(Georg Simmel)(1858—1918),其中孔德比马克思早20年。冲突论学者针对阶级状况、民族种族关系或社会不公平等做过很多研究,但是直到20世纪初期,功能主义理论仍占据了上风,德国社会学大师们关于冲突的观念也尚未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主流。到了50年代,由于冲突论的两位理论家达伦多夫和科赛的积极推动,以及在寻找满足整合和其他功能要求的社会文化力量过程中,功能主义者们倾向于忽视不平等对系统性产生冲突、分解、变迁的影响,马克思、韦伯以及齐美尔的相关思想得以在美国逐渐得到发展,并一度占据社会学理论研究中的上风;在欧洲,冲突论一直受到学者的追捧,人们研究的兴趣也日趋高涨。
冲突论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传播与深入发展主要是基于对功能主义理论的批判。如被称为现代社会冲突论先驱的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Wright C.Mills)坚持认为,功能主义所描绘的图景展示的是一种极度一致、整合、静态的社会状态,是一种“乌托邦”。根据达伦多夫的观点,社会有两副面孔,分别是一致与冲突,目前是时候抛弃功能主义的幻境开始分析社会的丑陋面了。得益于对帕森斯功能主义的攻击以及对马克思理论的再分析,达伦多夫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冲突理论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