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一个地域广袤、种族繁多、地方分权的国家,历史和地理原因造成的区域间经济、文化及法律制度的差异导致了对美国整个社会的阶级体系进行一个标准的、系统的划分的困难性。事实上,许多学者在此问题上采取了比较谨慎且有针对性的策略,如沃纳等人(W.Lioyd Warner)从名声、尊重、声望等角度出发,在承认阶级存在的基础上,对新英格兰美国人、中西部与西部边区以及南方地区的阶级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26]研究发现,阶级构成的地域差异明显,比如新兴城市阶级体系相对来说不是很完善,不同类型的大小城市也有所区别,即使同一城市,不同社区的社会阶级体系也会有所不同。不过尽管存在着变动和多样性,阶级层次确实存在并符合组织的特定类型。
1.美国是否存在阶层?
一直强调民主、自由、公平的美国是否仍然存在阶级呢?学界一直对此问题有着不同的见解。首先,由于对社会阶级定义无法达成一致观念,对社会阶级是否存在的问题也必然会有更多的不同意见;其次,相比种族和性别差异,缺乏强有力的证据可以表明阶级位序的存在;第三,由于阶级看不见摸不着,对其把握和分析也比较困难,还不如说其不存在更简单些;最后,人们对个人隐私和安全的考虑日益增加也导致了人们之间相互关系逐渐疏远,导致人们很难认识到阶级关系及其他人的处境。事实上,一些社会学家认为,单就马克思主义的定义看,社会阶级跟美国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因为阶级观念和意识可能只适合于欧洲存在阶级冲突的国家。基于这种立场,人们相信不同职业的人在生活方式或身份地位上的不同,不是因为阶级存在的原因。更多地致力于研究社会不公平的学者倾向于研究群体间生活方式的不同,着眼于研究历史背景下的特定条件、文化社会环境以及具体实践,而不是经济——阶级方面的差异。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美国的阶级问题一直存在,并将继续存在下去,而且阶级冲突也是如此,尤其是由于职业分类不同导致的收入方面的巨大差异加强了人们对社会阶级存在的认识。[27]例如,劳埃德·沃纳(Lloyd Warner)指出,“美国人的生活符合我们所认知的形态,对于这点我们感到骄傲。但是我们却对于显示社会阶层存在的重要社会事实感到羞耻。因此,我们试着否认它们存在,或更糟的是,为了否认而谴责它们,并像魔术般地使它们从意识中消失”[28]。根据他的观点,虽然美国一直存在某种程度的无阶级社会思想,但是阶层区分一直存在着,也许美国对种族身份的重视可能会削弱阶级意识和阶级斗争发展的基础。如美国南部白人无论其贫富程度如何,其政治获得都趋向一致,而贫穷的黑人无论如何都会处在政治的边缘化地带,同时由于美国政派只是一些无一定方向的联合体,并不会像西欧工人阶级政党那样有明确追求的阶级利益。因此,用阶级分析美国社会分层问题在韦伯这里就有点轻描淡写了,尽管如此,美国社会的阶级依然存在,正如犹大·马特拉(Judah Matras)所说的,即使是那些标榜无阶级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也会存在阶级现象,因为除了经济因素外,还有社会地位不平等。[29]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来讲,了解其阶级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2.美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分析
对美国社会阶层的概念、划分结果,不同的社会学者有不同的研究结论,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包括赖特的三分法、犹大·马特拉的三分法、阿尔伯特·希曼斯基(Albert Szymanski)的经济阶级关系五分法、哈罗德·R.科尔伯(Harold R.Kerbo)权力关系五分法和劳埃德·沃纳的声望水平(Lloyd Warner)六分法。
赖特确定社会阶级结构的最基本标准是财产所有权情况,根据这个标准他将美国分为三个阶层,即财产所有者阶级、中产阶级、工人阶级。
财产所有者阶级(近15%):拥有、控制产品的生产、输出,包括大雇主和小资产阶级。
中产阶级(近45%):精于管理,有权威性,但不拥有产品,包括经理、专家、其他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及半专业人员。
工人阶级(近40%):除上述两个阶级之外的群体。
希曼斯基延续了马克思对阶级存在的分析和批判,跟赖特一样,他认为美国主要由资本家、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组成,但他根据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加上了介于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中间阶级、没有阶级地位的那部分群体,即无业游民阶级。他的分析和评估主要从经济意义上的“所有权”纬度对社会阶层进行了划分。
资本家(the capitalist class)(2.0%):包括大资本家、小资本家,掌握产品生产和交换的方式、控制产品的分配和使用并管理、约束劳动者。
中产阶级(the middle class)(23.0%):包括自我雇佣者、拿高薪者,有控制他人劳动力的权力,但尚无经济所有权。
中间部分(the intermediate sector)(13.0%):包括部分专业技术人员(部分教师部分技工)、部分经理人员(部分领班)、警察、高级销售人员。
工人阶级(the working class)(54.0%):包括白领、蓝领在内,靠出卖体力维持生计,几乎没有自主权。
无业游民阶级(the excluded sector)(8.0%):长期处于失业状态,处于社会最底层。[30]
马特拉认为对社会阶层的分类都会带有某些偏见和主观性,所以无法将不同的社会形态统统采用一种分类标准。社会的复杂性、多样性也使得分类本身就带有自身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是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宣称无阶级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不平等不可避免地存在,社会分层就成为无法忽视的社会学问题,只是分层的标准、结果不同而已。因此,与其他社会学家一样,马特拉也是基本采用对资本的控制程度这一标准对美国的社会阶层进行了划分,即特权上层阶级(the privileged upper strata)、中产阶级(the middle strata)和贫穷下层阶级(the underprivileged lower strata)。
特权上层阶级:控制产品的生产、分配、销售;拥有合法性权威和权力,影响政策的制定、执行;享受普通人无法拥有的自由和选择权。
中产阶级:处于社会层级的中间部分,工作、收入及因此决定的消费模式稳定。
贫穷下层阶级:在产品、服务的生产、分配中扮演消极角色;参与政治事务的态度消极、被动,受他人操控;活动、居住地、工作及其他方面声名狼藉,极易受到伤害。
科尔伯更重视权力在阶层划分中的重要地位,他认为,职业结构中所处位置,权威结构中所处位置、个人所拥有的资产这三种标准是容易观察并可以进行比较的明确的阶级划分依据。[31]因此根据这三个标准,他将美国社会阶层分为上层阶级、上层中间阶级、下层中间阶级、工人阶级、底层阶级。科尔伯与希曼斯基在划分层级方面非常相似,只是后者对上层阶级的所界定的范围更宽泛些,具体包括:
上层阶级(the upper class):拥有巨额资产、具有权威性,一般是指古老有权势的家族,他们往往是大型公司的拥有人,如洛克菲勒家族、杜邦家族、福特家族等,当然那些大型公司的董事、主席也日渐成为美国上流社会的一员。
上层中间阶级(the upper middle class):是指那些占有相对少量资产、处于中等职业等级、具有一定权威性的那部分群体,具体可以包括公司经理、医生、律师,等等。
下层中间阶级(the lower middle class):较低层次可以是办公室职员、办事员及销售人员。
工人阶级(the working class):是指那些拥有极少量资产、处于职业结构中的中低层,几乎没有权威可言,具体可分为熟练工人和非熟练工人。
底层阶级(the lower class):没有任何资产、没有任何权威性、经常失业的群体。
科尔伯只是从理论角度对美国社会进行了阶级划分,被认为开创社会阶层结构研究新取向的是劳埃德·沃纳在1953年对扬基城(Yankee City)的研究。他在研究过程采取了较多的观察技巧对一些小社区进行考察,发展了利用声望测定个人社会身份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他明确地划分出社会六个等级,在科尔伯五分法的基础上,沃纳细化了上层阶级,将其分为上层阶级和下上层阶级,其具体为:[32]
上层阶级:包括非常有钱及古老的、有声望的家族。
下上层阶级:新兴有钱人,但尚未拥有像上层阶级那样的声望和生活方式。
上中层阶级:商业和专业方面非常成功的家庭,但并非特别富有。
下中层阶级:做小生意的家庭或从事销售、教师等工作的所谓低层次的白领。
上下层阶级:有强烈的道德意识,但经济生活并不宽裕。
下下层:贫穷及低水平道德素质的失业者,被社区内其他人看不起。
正如马特拉所说的,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的阶级结构、划分标准不可能整齐划一。即使是同一国家、相同历史发展阶段也会因为区域发展的不一致性、研究者的主观性等因素使得不可能有一个社会阶级结构的标准答案,尤其是在各州拥有高度自治权、种族成分复杂的美国。但是根据社会学者对美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研究来看,大多数人都倾向于将美国划分为五大阶层。在这里笔者根据自己对美国历史、现状的把握以及研究需要,借鉴科尔伯的分类标准、分类形式,再结合沃纳对扬基城的社区划分,基本采用罗伯特·A.罗斯曼(Robert A.Rothman)就这一问题较新的成果,对各阶层的具体称谓和结构内容稍微进行改动,将美国社会阶层相应分为:精英阶层、上层中产阶级、下层中产阶级、工人阶级、迷失群体(其中中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区别在于二者是否从事脑力劳动)。其比例划分也根据2003罗斯曼的研究,即美国的社会阶级结构比例:精英阶层为1%~2%;上层中产阶级(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26%~28%;下层中产阶级(技工、销售人员、办事人员)为26%~28%;工人阶级(手工工人、操作员、农业劳动者、保安人员)21%~23%;迷失群体(服务人员、非熟练技术工人、失业人员)的比例为21%~23%。[33]
3.美国社会阶层的基本特征
(1)精英阶层。
本书所提出的权力精英作为上层阶级的一个称谓也是基于米尔斯对这一群体的定位和总结。米尔斯认为,由于财富、权力以及文化的集中与垄断,少数人开始占据社会的重要地位,成为那些具有话语权、决定权的精英群体,米尔斯称之为权力精英。事实上有关精英的分析很早就开始了,从莫斯卡(Mosca)、阿仑(Aron)、亨特(Hunter)、米尔斯、苏珊娜·凯勒(Suzanne Keller)、巴尔策尔(Baltzell)等人开始,就对精英阶层的概念及其存在问题提出了很多观点。具体来划分的话,精英阶层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主要机构中拥有话语权的人,具体指那些在政府、军队、跨国经济实体、大学中那些具有绝对实权的人;另一部分是拥有大量土地、企业、不动产、股票等资产的个人或家庭。前者可以被称为权力精英,后者是资本家精英。这些精英们所拥有的特权表现在:
①拥有巨额财富、操纵政治大权。犹大·马特拉认为,权力精英是在20世纪60年代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范围的。肯尼迪政府对经济和政治的操控伴随着一系列文化活动、行为与消费方式,使这部分人明显不同于普通大众。[34]权力精英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食利者和传统家族,另一类是新兴家族。前者是指“富有的古老家族”,是大都会的上流阶层,或者具有相同的门第、宗教信仰和出身。他们以家庭血统为基础,以此阻碍其他人进入上流阶层,并牢牢掌握当地的金融机构。当然他们所拥有的金钱和财产是保持其身份的前提,因为相比较新兴家族而言,前者更关注“社区和社会”素质,关注社会声望。权力精英的社会地位独立于普通人的普通环境而存在,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对决策具有重要影响。他们控制着社会的重要等级和组织,控制着大公司,控制国家机器并掌握特权,指挥军队建设,他们占据社会结构中战略性命令的位置,借此获取权力、财富和声望。[35]权力精英处于金字塔塔尖,在美国的每一个城镇,都存在这种精英圈,他们的“精英性”具体表现在:掌握了当地决策的命脉;其姓氏和面孔经常出现在当地媒体上;拥有报纸和广播电台;拥有多家主要的地方工厂和街道两旁绝大多数的产业;支配着银行;对自己是主流阶层的事实非常在意;其子女从私立中学毕业后,全都进入大学,之后进行联姻。[36]
②社交的目的性与针对性。从工作上看他们具有广泛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意义、兴趣和重要性成为工作的主要目的;工作与休闲以及工作与社区活动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同时精英们喜欢同那些高级雇主、金融或企业界的商人、政要建立广泛联系;经济、军事和政治结构的互相渗透和日益加深的结合程度构成权力结构的源泉,形成了当代美国社会阶层结构最重要的部分。精英阶层圈子由那些被公认的地位较高社会阶层的成员所组成,他们彼此之间互相熟悉,在社交和商业活动中相互留言或保持密切的联系。处于这种圈子的群体形成一个非常紧密的社会和心理实体,变成具有集体意识的成员,他们的行为方式与其他阶层成员完全不同,他们彼此接受、互相理解、互通婚姻,具有相类似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这样一个联系紧密的结合体排斥其他阶层进入其中,有效地保证了权力阶层内部的稳定性、运作的高效性。
③高学历、知名院校。权力精英的成员拥有很高的学历,他们为了获得进入医学院、常春藤大学、高级商业和法律学校以及高级妇女学院等学校的资格经常去那些要求非常严格的企业工作。这些精英群体教育水平很高,可以保证他们的高收入,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养成上流社会中所必需的优雅举止、风度,这些甚至比工作技能更有效。
④代际传承优势明显。精英阶层的子女在早期家庭环境、技能、经验的优势更为明显。相比较其他同辈群体,他们拥有更高的抱负和预期值、学业成绩,拥有进一步再学习的机会,具备进入自己所喜欢的工作的优势。精英阶层子女的预备学校是其踏入上流圈子的第一步,这些预备学校是他们学习、生活和相互接触的场所,常春藤大学是其必然选择。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达特茅斯学院等俱乐部为未来的精英们创造交往的场所,这种交往将延续到他们的家庭、生意、公共生活和事务,这种社会关系网络又得以建立、延续下去。
除了米尔斯之外,亨特就“上层政策制定者”(top policy-makers)的分析也颇具影响力。亨特试图找出美国100多个具有最高领导资格的人,并就他们的活动、他们之间的互动交往、实施其权力的方式等进行分析。利用横跨全国的访谈与问卷调查,亨特了解到上层政策制定者身上被公认的特质,并以此提出权力精英的概念提出基于三个基本特征,即公司、军队和政权。[37]可以说亨特与米尔斯的观念如出一辙,他主要是从质性和量化研究两种研究纬度对米尔斯所界定精英阶层概念的存在及其特性进行了论证。而科尔在此基础上又对精英阶层的范围进行了扩展。他认为除了政治、经济和军队外,权力精英应该还包括那些道德、文化、科学等方面的领导人,知识分子、经理、官僚等群体也被有的学者认为是新近逐渐升至精英阶层的那部分群体。[38]
从1983年开始,权力精英的财富累积呈快速上升的态势。相比较而言,下层阶级中40%的人少了近70%的财富。当上层阶级的财富比例增长了1%,意味着他们的资金增加了超过1000万美元;而40%的穷人则降低到1100美元;在1998年最有钱的那部分占人口1%的上层阶级占有社会全部资产的38%。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家庭间财富拥有量更加不公平,更甚于家庭收入的不公平。[39]因为前者代表了家庭的经济消费能力,财富包括房产价值、交通工具、从事商业活动、存款、投资等各方面。虽然财富拥有量并不能代表权力精英的总体特征,但却可以让他们在政治决策、经验投资、社会舆论等方面具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并提供更稳固的权力支撑;与此同时,社会财富、权力的高度集中更加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扩大化、社会冲突的尖锐化。
在对美国社会的各阶层进行分析时,赖特并没忘记阶级分析立场,即阶级意识的不同表现因各阶级所处地位不同而有显著区别,比如上流阶层阶级意识尤为明显,除此之外的各群体的概念阶段、界限划分、穿着、房屋、消费方式等方面存在严重的混淆和模糊。根据赖特的分类,新兴阶级逐渐开始成为精英阶层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阶级是指主要来自于新兴上流阶层的那批精明强干的人物,执行最高层的决策和规划,有时甚至参与决策。按照米尔斯的分类,他们包括银行的副总裁、成功的小商人、有头有脸的公务员、承包商、地方企业的总经理等等,较低层的第三层级包括公共机构的负责人、各种组织的官员、小市民领袖、媒体从业人员等。最后,还有权力层级的第四级,各种专业与行业阶层的基层幕僚、牧师、有一定声望的教师、社会工作者、人事主管,等等。这些人对几乎所有既定的利益或决策问题,对迫在眉睫的决定和他所支持的各利害集团之间的非正式沟通,都非常有手腕。正是这种人充当着小圈子和州长之间的联络人;他们是银行家小团体;他们深受“扶轮国际”分社(Rotary Club)、商业联合会(Chamber of Commerce)、社区福利基金(Community Chest)和律师联合会(Bar Association)的基层幕僚的喜爱。但是,权力不会停留在这些中层组织手上,而且关键决策也由他们做出。高层领导就在他们中间,但很少参与他们的活动。作为高层权力圈的盟友,他们贯彻既定的政策路线;他们就是训练场,让来自于最高层的年轻接班人在此锻炼自己;有时,尤其是在较小的城镇里,他们还为最高层招募新成员。[40]
(2)中产阶级。
中产阶层的另一个称号是白领,其生活本质是无体力劳动。从事白领工作的人们一般坐在办公桌后面,衣着体面,扮演管理他人的角色,偶尔参与企业活动,工资相对较高。米尔斯对白领有着专门的研究,他对老中产阶级向新中产阶级转换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变化进行了分析。米尔斯根据美国的发展状况将中产阶级分为老式中产阶级和新中产阶级。老式中产阶级在其内部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小农场主和小生产者,另一类是大地主和大商人,这些人被米尔斯统称为小企业家。他们大多数都拥有自己的财政,在经济上的地位举足轻重。由于战争的影响、财产中的分布及类型的变化再加上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变革的必然,老式中产阶级数量降低,并逐渐被新中产阶级所取代,其中学校教师、在商店内部和外部工作的推销人员以及各式各样的办公人员三类构成了白领阶层的主体。[41]
根据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中产阶层具有无产阶级化的倾向,他们最终会因为本身工人阶级的身份而产生阶级意识,并最终实现马克思的预言——成为无产阶级。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米尔斯与赖特的研究结论持有相同观点,因此受到了不少学者的批判。如莱纳德·比利(Leonard Beeghley)认为,这种观点并没有准确的界定老中产阶级和新中产阶级的概念,根本不了解中产阶级政治兴趣所在。在比尔看来,大多数中产阶级具有工作刻苦、节俭、经济与职业发展成功及自主意识较强等优秀特征,代表美国最优秀的特质之一,[42]因此,中产阶级最终去向是无产阶级的论断也是不准确的。
中产阶级包括两部分主体:一部分是上层中产阶层,具有特殊专业技能以及工作中具有的较高位序是确定上层中产阶级的重要方式。科技知识的迅猛发展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创造了一批基于知识基础的工作,比如科学家、计算机专业人才、工程师、大学教授、会计师、经济学家、建筑设计师、律师及心理咨询师。这些职业要求有较高的学历水平,并受过长时间的专业培训。大型公立和私立组织要想运转成功,需要那些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对较低层次的雇工进行管理,这些管理人员属于上层中间阶层。他们可以是分公司的管理者、人力资源的指导者、主任、科研人员、急诊室主任、政府机构中某个部门的秘书,等等。层次稍低的是那些教师、办事人员以及工资待遇处于一般水平的社会工作者,从他们的收入、身份和权威性可以看出他们所处的层级。另一部分是下层中产阶层。相对于上层中产阶层来说,下层中产阶级的管理中所处的地位稍微低一些,他们更多的从事辅助性工作包括收集材料、编码、提交、记录,等等。这些具体的工作可以是银行接待员、图书管理员、材料记事员、邮递员、秘书等等,这些工作都是为上层中产阶级服务的。此外还有那些管理销售工人的所谓干部,这些销售工人包括那些从事卖鞋、电子产品、衣服等工作的工人,这些干部工作很不稳定,权威性也很小。
虽然上层中产阶级与下层中产阶级之间差别较大,其从事工作类型、受关注程度也有本质区别,但是他们之间也还有很多共性,包括:
①向上流动意识强烈。中产阶级处于弱势阶层和权力精英的中间地位,为权力精英服务,在政治事务方面表现不俗;他们以权力精英的生活方式、道德规范为自己开展活动的标准,并希望加入上流社会的交往圈,成为其中一员。
②和谐、美满的家庭与工作。家庭、工作、社区及组织环境中的互动关系以及近乎稳定的工作给中产阶级带来的是充足收入、稳定的职业地位、合理的消费模式、积极的保健护理意识。他们的家庭关系比较和谐,公共教育机会和孩子的学习成绩都较为满意。这种阶层地位的中间性意味着他们各个层面方面离特权阶层相差较远,当然比弱势阶层好得多。收入的稳定使得中产阶层家庭、居住环境、学校和娱乐活动都保持有序状态。
③对子女社会化要求明确。培养子女的方式对其社会阶层地位的保持和子女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中产阶层来讲,收入、社会位置、职业所带来的回报都非常重要,他们的职业类型、教育背景与他们的工作回报和满意度直接相关。大多数美国白领阶层以工资收入为主,拥有大学学历,大多是白人。他们力求按照自己的标准和发展模式帮助子女完成社会化。研究发现,中产阶级向子女更多地强调创造性、独立性以及对那些处于较高层次职业群体的肯定。他们更多地通过告诉子女规则重要性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告诉他们服从外来的规则。[43]
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应该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中间部分就是指中产阶级,由此可见中产阶级的重要性。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美国,社会阶层呈现出了这种比较稳定的状态,但是这种状态是否会一直保持下去呢?有的学者对此表示担心,如赫斯特(Charles E.Hurst)利用家庭经济收入等指标来证明自己的考虑并非多余。他认为,如果以每年$|25000~49999为中产阶级家庭每年收入范围的话,这一收入的逐渐下降说明中产阶级的人数在萎缩。赫斯特还引用了别的学者的研究成果来验证自己的观点,如霍里根(Horrigan)与豪根(Haugen)利用家庭收入和其他方法来比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家庭收入分布的变化。通过1969—1986年之间的比较发现,中产阶级的比例正在减少,而上层阶级和底层阶级的数量在增加。前者可能是因为家庭中两个成员都在工作,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妇女进入劳动力市场,后者部分原因是从底层进入中产阶级的人数也在减少。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20世纪末。[44]中间阶层的一部分人通过各种手段向上流动,成为精英阶层,而另外的一部分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社会转型,尤其是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入了失业大军,生活状况迅速恶化,部分群体的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经济、政治稳定,但是好在美国的医疗、福利体系较为完善,能够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转。
(3)工人阶级。
工人阶级也就是我们平常所称的蓝领工人组成的阶级。他们大多从事工厂、餐饮、保姆、维修、采矿等行业,依靠体力劳动养家糊口,这跟中上阶层的生活完全不同。蓝领工人建造摩天大楼、清理街道、装配汽车、做家具、操作缝纫机等等,几乎在各行各业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从消费模式中的食物消费比重来看,工人阶层的比重占第二位,而所谓的迷失群则体占第一位,其他阶层顺序依据其等级依次排在工人阶级之后。工人阶级包括技术熟练工人和非熟练工人。相对于权力精英和中产阶层来说,他们的弱势地位较为突出,特点也非常鲜明,表现在:
①生活水平的脆弱性和极端性。工人阶级在产品生产、销售、服务等方面几乎没有主动权,他们的生活来源常常是受制于经济的波动程度。就收入和财产拥有情况来看,除了那部分几乎不参与劳动力市场的迷失群体,他们的状况是最差的。尤其是那些非熟练技术工人,他们能找到的是那种几乎不需要经验或劳动技能、无须承担责任、与其他部门没有合作性及最低工资的工种,这些工作不受工会保护。建筑工、农业劳动力、餐厅服务生、洗碗工、邮递员、清洁工等工作,要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很难,并且极易失业。工作种类多样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蓝领工人生活境遇的不同。有些工人收入高、工作稳定,而另外的人工作条件差、未来发展方向不确定,其中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对工作所要求的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不同所导致的结果。
②政治意识的盲目性与顺从性。他们的工作状态的三种基本特质是工作的边缘化、对工作的抱怨及职业生涯模式的缺失。[45]对那些刚踏入社会的工人阶级年轻人来讲,顺从和听话是他们生存的法则,否则将受到惩罚。刚进入社会的无特权阶层的年轻人的学习目标很明确——学习技术,其社会化的结果就是被社会遗弃、形成惰性、生活困苦及受到轻视,没有人会给他们实现向上流动的机会。在这种条件生活下的工人阶级往往政治意识淡漠,往往成为各政党拉拢、操纵的对象,有时甚至会完全被剥夺参政权。
③接受教育的易受挫性。由于工人阶级的父母在工作中几乎没有权威,其从事的职业要求他们与外在规则相一致性并达到绝对地服从,这种经验会反映在他们教育自己子女的方式上。工人阶级的子女在入学前无法获得适应正规教育的知识和认知能力,进入正规教育后所接受的中产阶层的价值观与其原有观念产生的冲突等其他因素导致其无法融入学校教育,并最终导致过早辍学。
(4)迷失群体。
迷失群体是指被排斥在劳动力市场的那部分群体,以及黑人、墨西哥裔美国人、波多黎各人以及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下的人。一部分人归入这一群体也许是因为他们的非法移民身份,也许是因为他们的低学历水平、没有工作经验、无工作技能或工作动力。但是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他们都处于社会最底层,饱尝人间冷暖。由于长期处于失业状态,他们既不是核心家庭中从事生产性劳动的那一部分,也不是生命轨迹中必定要工作的那部分人(学生、暂时失业者、退休者)。他们既没有资产,又不愿意付出自己的劳动力,结果造成了他们的工资收入、技能水平、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处于资本主义社会阶层结构中的最底层。当然这些群体中包括一部分由于精神问题、吸毒、酗酒无法进行正常工作的人,也包括道德颓废者、乞讨者和需要抚养的家属等,还有小偷、妓女、皮条客、骗子、毒品贩子等各种所谓的破罐子破摔者。除此之外,这一群体中还有那些终生残疾者,包括失明者、腿瘸者、精神疾病患者等无法工作者和长期领救济金者;那些有能力工作却选择非法接受福利救助、从事不正当买卖如卖淫者、贩毒;嬉皮士或流浪者。这些人已经在事实上脱离了社会。但是由于他们相似的意识、生活方式、态度等,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构成了多样化、个性化的社会阶层。[4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