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方周末》关于内蒙古地区的报道分析

《南方周末》关于内蒙古地区的报道分析

时间:2023-03-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发展速度最快,政治最稳定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从图中数据线的走势我们可以看出,近6年来,《南方周末》对内蒙古地区的报道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没有关于内蒙古政治方面的报道文章。结合上述报道主题的分布,随着内蒙古自治区连续7
《南方周末》关于内蒙古地区的报道分析_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3年刊)

席芹可 郭志菊

摘要: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数量研究法,选择《南方周末》为研究对象,对2007年至2012年的最近6年《南方周末》关于内蒙古地区的报道进行分析。结合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期间,内蒙古的经济文化发展,归纳出媒体反映的内蒙古形象。

关键词:《南方周末》;内蒙古自治区;报道分析

一、研究动机

内蒙古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民族文化特色浓郁的地区。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发展速度最快,政治最稳定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在21世纪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的崛起过程代表着中国的腾飞,因此她的发展也会伴随着种种的社会与经济问题。【注:刘国慧:《西方媒介镜像下的内蒙古形象——以〈纽约时报〉为例》,《当代传播》,2013年第1期。】随着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在全中国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关于自治区的新闻报道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但作为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偏远和观念意识的闭塞,新闻报道的总量与其他省份的相比仍然较少。

《南方周末》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一份享誉海内外的综合类周报,目前已成为中国发行量最大、传阅率高、影响最广泛、公信力极强的新闻周报。南方周末的内容紧扣时代发展的热点与焦点,通过全面、深入、生动地反映和报道新近发生的重大事实,向广大读者提供更完整、真实的中国社会迈向未来的脉络、趋势和图景。鉴于此,本文选择《南方周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数量研究法对2007年至2012年《南方周末》关于内蒙古地区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和定量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数量研究法,对《南方周末》2007年至2012年间关于内蒙古地区的报道进行分类统计,包括报道总量、报道主题、报道倾向等,将获得的统计数据输入Excel2007制成图表,进行描述性分析。

(二)样本的选取

笔者对《南方周末》2007年至2012年的报纸样本,进行逐一翻阅与记录,统计出关于内蒙古地区的报道共54篇。在此基础上,人工删除偏差样本(重复、歧义)和弱相关的文章,有效样本为52篇。

三、内容分析

(一)报道总量的分析

2007年至2012年各个年份的报道篇数如图1所示,我们可以看到《南方周末》关于内蒙古的报道最多的年份是2011年,多达15篇。从图中数据线的走势我们可以看出,近6年来,《南方周末》对内蒙古地区的报道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二)报道主题的分析

关于报道主题的分类,笔者遵循各专家学者对新闻内容的传统划分原则,并根据报道的实际情况,将《南方周末》2007年至2012年间对内蒙古的报道分为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环境新闻、文化新闻、社会新闻等。

据篇数统计,《南方周末》在最近的6年时间对内蒙古地区的报道主要集中于经济方面,有26篇报道,占总报道量的50%;其次是社会生活方面和环境保护方面,分别有12篇,占总量的23%。文化方面的报道篇数是2篇。没有关于内蒙古政治方面的报道文章。如图2所示。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南方周末》对内蒙古自治区经济方面的报道采取客观中立的态度。一些新闻肯定了内蒙古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例如:《内蒙古:七连冠身后的繁华与隐痛》和《【中国“治道”变革·地方】内蒙古:狂飙一年》报道了内蒙古的GDP自2002年以来,连续八年位居全国之冠,内蒙古自治区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产煤省份。而且,经济新闻尤其关注乳业、矿产资源、风力能源和煤矿产业等这几方面的发展,例如:《能源走廊的财富与诅咒》、《风从“蒙西”来:高层紧急批示,能源局高调押宝,地方各怀心事》、《乳业:一岁一枯荣》等。此外,2011年的经济新闻报道重点集中在鄂尔多斯的经济泡沫以及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2011年是近6年来关于内蒙古地区的报道最多的年份,总报道量多达15篇,而经济新闻就有11篇,占73.3%,其中关于鄂尔多斯的经济新闻有5篇,达到45.5%的比例,例如;《鄂尔多斯“鬼城”空了98万人的城》、《鄂尔多斯:紧张的“三角链”》、《荒漠淘金》、《煤矿“陪嫁”,鄂尔多斯招商秘方》、《2000亿民间资金危急 鄂尔多斯:“房子”伤了“票子”》。

在环境新闻的报道中,由于《南方周末》在2009年开设“绿色”版,并设置了“地方红绿榜”这一栏目,对全国各个省、自治区、市进行环境监管。因此,从2009年起关于内蒙古地区的环境新闻的报道数量开始增加,其中较为关注植树造林、沙漠化治理、草原植被的保护等问题,比如《内蒙古大兴安岭的木头越砍越多》、《阿拉善SEE的努力让城市的空气更加透明》、《内蒙古沙漠禁牧十年又见风吹草低》等。在报道的新闻中,正面新闻和持中立态度的新闻偏多,分别占42%和33%的比例,负面报道数量较少,只有3篇。

在关于社会新闻的12篇报道中,负面新闻共有6篇,占50%的比例。尤以对2004年发生的特大“包头空难”的后续系列深度报道最为突出。社会新闻报道主要在于揭露社会的黑暗、不公平,以便更好地对社会事件进行监督和管理,比如对内蒙古矿难的报道和对内蒙古高官的落马报道等。

关于文化方面的新闻,虽然篇数只有2篇,但都是正面报道,旨在弘扬蒙古族的少数民族文化,促进民族间的团结与繁荣。

综上所述,《南方周末》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关注比较全面,从经济、社会到环境、文化都有涉及。

(三)报道性质的分析

报道性质,即报道立场或新闻报道的倾向性。新闻的倾向性是新闻报道者在报道或评述新闻事实时或直接明显或含蓄隐晦地表现出来的一种必然的倾向,它往往能体现新闻报道者或媒体的立场。杨保军教授称,“我们把能给主体带来正面效应(正价值)的新闻事实称为正面事实,带来负面效应(负价值)的称做负面事实,正负效应不明显或无所谓(零价值)的事实称之为中性事实。”对相应事实的报道所形成的新闻就是正面新闻、负面新闻和中性新闻。

在《南方周末》自2007年到2012年对内蒙古自治区的52篇报道中,中立态度的新闻占据多一半的比例,共有27篇,占总数的52%;负面新闻有15篇,占28.8%,正面新闻10篇,占总数的19.2%。结合上述报道主题的分布,随着内蒙古自治区连续7年GDP增长率稳居全国第一及其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南方周末》比较关注内蒙古地区的经济事件,在报道中也较多秉承客观中立的态度。如图3所示。

根据《南方周末》对内蒙古报道内容和态度的交互分析,我们可以看到,26篇关于经济方面的新闻中73%的报道持中立态度,对内蒙古的能源、矿产、乳业方面的迅速发展给予了正面肯定和客观中立的报道。持负面报道态度的经济新闻,大都报道内蒙古经济发展迅速给环境带来的破坏、产生的经济泡沫以及对人民生活的影响等。环境方面,正面报道有5篇,占总数的42%,中立态度和负面报道各占33%和25%,对内蒙古的环境保护工作呈现出肯定的态度。对社会新闻的报道则负面倾向较多,占到总数的一半比例,主要对大家广泛关注的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现象的揭露与报道,反应出内蒙古地区在关于民生方面的工作有较多地方有待改进。对文化方面的报道态度全部为正面报道。

四、结论和讨论

在搜集选定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其内容进行分类、定性、解析,可以归纳出大众媒体上所塑造和反映出来的内蒙古的具体形象。

1.内蒙古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近年来,内蒙古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根据《内蒙古自治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为“十二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十一五”期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6%,快于“十五”时期平均增速0.5个百分点。全区地方财政总收入和支出年平均分别增长29.4%和27.3%,分别比“十五”期间快4.6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注:内蒙古自治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经济结构更趋合理,未来前景良好。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三个被称为内蒙古“金三角”的经济发展区,引领内蒙古的经济全面发展。“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富民强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注: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通过内容分析不难发现另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对内蒙古的农村牧区经济情况的报道数量很少,尤其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牧区产品与民族工艺品等的介绍与推广甚少,这会直接影响到内蒙古多元化形象的塑造,制约了地方产品形象的优化与推广。大力宣传内蒙古特色产品,强化内蒙古产品的良好形象,能够提高消费者和公众对内蒙古产品的了解与认识,消除购买障碍,增强购买信心,从而提高内蒙古特色产品的整体竞争力,促进经济全面、健康、持续发展。【注:萨日郎:《大众传媒上的内蒙古形象调查》,《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2.由于内蒙古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自然因素,地域辽阔,有茂密的森林、丰美的草场,天然草场总面积位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原总面积达8666.7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达6800万公顷,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1/4。内蒙古有全国著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锡林郭勒大草原,同样西部世界著名的巴丹吉林沙漠、库不齐沙漠也在境内。所以,不可避免的,环境问题也成为内蒙古形象的主要构成方面。

曾经的内蒙古形象,是山青水美草绿的塞外青城,耳熟能详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成为了内蒙古的形象名片。但是,由于近年来工业的发展,自然资源快速开采,环境问题凸现出来,西部的三大沙漠更有大肆发展之势,使得“沙尘暴”成为内蒙古形象的“热词”。【注:白雪:《新闻报道中内蒙古形象的研究——以〈人民日报〉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大学,2012年。】虽然有良好的草原形象,但是,环境问题也同样深入人心。自治区政府对于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的成效较为显著。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使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总量首次超过1952年开发建设初期水平。沙漠禁牧十年又见风吹草低,草原植被盖度持续提高。环境保护得到加强,节能减排如期实现国家确定目标。

3.内蒙古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环境未能受到足够的关注。内蒙古是和谐稳定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它的民族地区形象更为和谐、团结。同时,媒体也捕捉到了内蒙古的负面社会新闻。犯罪、贪污、社会不良气氛等负面因素构成了内蒙古的社会形象。另一方面,对变化多端的天气情况、恶劣的气候条件的更多关注加深了人们对内蒙古原有的风沙、气候等因素对生活环境和交通出行带来诸多不便的印象。

4.内蒙古特有的文化底蕴、历史沉淀、民风民俗和蒙古民族的热情、豪迈性格在大众媒体上有所体现,成为了内蒙古独有的名片。内蒙古地处北方草原,是草原文化主要发祥地和承载传承的核心地区,草原文化是内蒙古的文化特色和优势。“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格守信义”是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对草原文化的区域性与民族性、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概括,体现了内蒙古地区文化的本质和特征,及其多民族性、多经济类型性等诸多特征。

论文选取的时间节点为2007年到2012年,这六年是内蒙古经济腾飞、快速发展的六年,同时也是内蒙古“十一五”和“十二五”发展的两年。到2102年为止,自治区生产总值从2007年的6018.81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5988.34亿元,年均增长16.6%,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总体上农牧业获得丰收,以工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保持较快增长,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实现了较快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经济的发展,也需要自身形象从各个方面来适应社会前进的步伐。希望本文能够有力推动内蒙古形象的发展。

(席芹可,内蒙古大学12级新闻与传播研究生;郭志菊,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